APP下载

地市党报创新区域文化传播的实践与思考
——以《娄底日报》为例

2023-02-20

关键词:娄底日报党报

曾 丹

(娄底日报社总编室,湖南 娄底 417000)

在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区域文化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肥沃土壤。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区域文化不但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而且拥有鲜活的人物和生动的故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地市党报应当主动担负起传播区域文化的责任,立足本土特色,讲好地方故事,从而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 传播区域文化是地市党报的重要使命

对于地市党报而言,传播区域文化是其实现兴文化这一使命任务的题中应有之意。

1.1 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地市党报应着力凸显文化特色

中国地域辽阔,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这些灿烂多姿的区域文化汇聚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作为地方党委的机关报,地市党报是当地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具有独特的区域文化资源优势,也具有区域文化传播的天然优势。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需要地市党报集体发力,传播当地特色文化,打造区域文化品牌,进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同时,地市党报在传播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应更好地激发当地受众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热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1.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地市党报应着力塑造文化形象

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区域文化的繁荣将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市党报积极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区域文化形象、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地市党报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全面展示当地文化形象,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行,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兴业,在繁荣区域文化的同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1.3 满足受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地市党报应着力丰富文化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受众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提升,其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愈发多样和迫切。地市党报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发挥接近性的优势,充分了解当地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同时,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更好地传播区域文化。

2 娄底日报区域文化传播的探索与实践

新媒体时代,《娄底日报》及旗下二级媒体《娄底晚报》、娄底新闻网,根植本土文化,适应受众尤其是中青年受众的需求,在区域文化传播方面多管齐下,以优质的新闻产品和新颖的表达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

2.1 内容创新,让区域文化“活起来”

区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特色文化。娄底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梅山文化、湘军文化等文化富矿。为了使娄底这些传承千年的区域文化焕发生机,娄底日报通过内容创新、视角创新将老故事讲出新味道,让区域文化“活起来”。

2.1.1 创新求变,激发区域文化共鸣

近年来,《娄底日报》推出“白鹭湾”专版系列报道,创新求变,激发区域文化共鸣。例如,《娄底日报》自2021 年开始,每年选择一种题材,编发二十四节气中关于文化、艺术、民俗等方面的稿件,通过对信息的深加工,强化受众与区域文化的情感联结,实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社会效果。2023 年推出的“白鹭湾·节气日志”中,孩子、家长和老师一起去探寻属于自己的二十四节气,从中感受自然与生命的律动,体悟“天街小雨润如酥”“万紫千红总是春”“谷雨如丝复似尘”等诗词中的意趣。该专版在报纸上刊发的同时,还通过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进行推送。

2.1.2 践行“四力”,挖掘区域文化底蕴

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娄底日报》要求全媒体记者积极践行“四力”,发挥深度报道、专题报道、系列报道等优势,优化本土文化内容的创作和生产,呈现多姿多彩的区域文化画卷。2014 年,《娄底日报》组织发起“徒步母亲河”大型采访报道活动,派出骨干记者与志愿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组成团队,沿涟水河、孙水河两河徒步行走,往返行程达6000 多公里,以沿河两岸民风民俗、新农村建设成果、水土保持等内容为素材,通过现场直播的形式带动受众参与;并在报纸上开辟“徒步母亲河”专版专栏,以消息、通讯、言论、图片等形式进行报道,官方微博、微信也及时更新相关内容。

2.2 拓展渠道,让区域文化“走出去”

《娄底日报》在传播区域文化的过程中,与当地文化、旅游等部门通力合作,搭建短视频平台,形成传播矩阵,加快区域文化“走出去”的步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2.1 搭建短视频平台

2019 年,《娄底日报》承办“娄底南·联创小镇”抖音短视频大赛。此次大赛征集到短视频作品2000 多件,播放总量达1.8 亿次,累计点赞量达到440 多万,评论21 万多条,转发约15 万次,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大赛历时50多天,各类短视频作品充分展示了娄底的美好形象和市民的幸福生活,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短视频拍摄爱好者来到娄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娄底新形象、新变化。

2.2.2 形成传播矩阵

地市党报参与当地文旅发展宣传,能够充分发挥其作为主流媒体的资源集聚优势,形成多元化的传播矩阵,助推区域文化辐射到更大范围。《娄底日报》与当地宣传部门对接,创建娄底文化产业网,开辟“娄底文化”“两微一端”平台;与当地文化、旅游部门合作,开设“娄底文旅广体”微信平台、头条号及抖音号,出版《Hi,娄底》旅游口袋书;与当地档案局、文史办等部门合作,深度挖掘当地文化特色。

2.3 开展活动,让区域文化“热起来”

在内容为王、渠道为重的基础上做好区域文化传播,加强文化活动策划是地市党报让区域文化“热起来”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形成区域文化传播链,达到潜移默化的文化传播效果。

2.3.1 全国联动,巧打书画艺术“文化牌”

近年来,娄底书画艺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在全省、全国范围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书画艺术家,他们创作了一批富有娄底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作品。在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下,《娄底日报》主动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精心打造书画院,创办《品悦》杂志,高扬文化旗帜,唱响主旋律;开辟“艺术与收藏”专栏,推新人精品、名家新作,促进书画艺术交流,打造娄底书画艺术宣传阵地;联合全国200 多家报业书画院,不定期开展书画艺术展览、文化沙龙、书画与古玩拍卖活动,设计开发剪纸、奇石、篆刻等文创产品。《娄底日报》发挥党报融媒体传播优势,多角度、多形式地传播娄底书画现象,在国内产生较大的影响力。

2.3.2 深入社区,打造公益性群众文化品牌

自2012 年6 月以来,《娄底日报》每年举办一届社区文化节,成功打造出一个大型公益性社区群众文化品牌,在社会上产生热烈反响。社区文化节是一项大家办、大家演、大家唱、大家乐的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这是目前娄底参与人数最多、活动连办时间最长、文化节日颇为丰富的一项文化活动,它充分激发了受众的文化热情,提高了受众对幸福娄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助力娄底社区文明建设。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社区文化节还融入了其他与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如关注亚健康状况、注重心理健康等。

3 地市党报创新区域文化传播的思考

如前所述,《娄底日报》在传播区域文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为地市党报创新区域文化传播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3.1 坚持内容为王

文化产品具有自身的特殊性,用优质的内容吸引当地受众是地市党报的生存之道。地市党报只有坚持内容为王,才能开拓更广阔的生存空间,才能找到求新求变的突破口。在持续增强内容提供能力的基础上,地市党报应不断创新、注重原创,推出更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区域文化相关报道。在这个过程中,地市党报要培养、依靠一批工作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记者、编辑,打造高品质的区域文化栏目,提高文化竞争力。

3.2 加快融合发展

近年来,媒体融合步入“深水区”。地市党报在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上,遇到的挑战比以前更加严峻,面临的情况比以前更为复杂。创新区域文化传播,地市党报要强化个性化、可视化、智能化、互动化,才能精准发力、融合发力。同时,地市党报要重塑生产流程,完善产品结构,创新产品形态,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传播格局。

3.3 加强活动策划

地市党报的文化活动策划,要注意满足当地受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着眼于保护和传承区域文化。因此在文化活动策划前期,地市党报要全面掌握当地文化资源,确保所策划的活动内容具有区域文化因子。同时,地市党报在文化活动策划中要注重地方特色的多元化呈现,提高对当地受众的吸引力,并增强互动性。

综上所述,地市党报肩负着传播区域文化的重任,可在内容为王、渠道为重、策划为要等方面发力,扎根本土文化沃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娄底日报党报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国家级娄底经济技术开发区
65岁,《焦作日报》正青春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灵感日报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
灵感日报
对《朝鲜日报》涉藏报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