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46例分析

2023-02-19王丽华宋鑫王琴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过敏史组胺琥珀

王丽华,宋鑫,王琴

麻醉过程中常发生低血容量的现象,因此扩容治疗十分重要,不仅可维持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血容量平衡、功能性细胞外液平衡和正常氧供,还可减少因血流改变引起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1]。临床上常用的血容量扩充剂有琥珀酰明胶、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是从牛骨中的胶原经水解后提取的一种蛋白制取而成的人工胶体液,其渗透压与人血浆清蛋白相近,能够快速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其pH和电解质成分与人体内生理指标相似,可减轻组织和内皮细胞肿胀,且相对于6%羟乙基淀粉130/0.4,琥珀酰明胶对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更小[2-3],临床上常用于手术前后及手术期间稳定血液循环、预防脊髓和硬膜外麻醉中的低血压。由于琥珀酰明胶来源于动物,为异种蛋白[4-5],与肥大细胞或嗜酸粒细胞作用,可在细胞内释放一些组胺、慢反应物质等,易引起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本研究旨在分析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原因,为临床血容量扩充剂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系统检索2019—2021年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ADR报告,对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ADR患者46例进行分析。

1.2 观察指标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和《常见严重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分析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ADR患者46例ADR类型、性别与年龄分布、过敏史与既往ADR、原患疾病、麻醉种类、用药剂量、发生时间、反应持续时间、累及系统—器官分布情况、ADR对症治疗措施和药物及转归。

2 结 果

2.1 ADR类型 ADR患者46例中,过敏性休克1例(2.17%),严重过敏样反应3例(6.52%),一般过敏反应42例(91.31%)。

2.2 性别与年龄分布 ADR患者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15~81岁,其中45~65岁患者占比最高,为50.00%。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见表1。

表1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性别与年龄分布

2.3 过敏史与既往ADR 46例ADR患者中,2例有药物过敏史(1例对青霉素过敏,1例对氨基酸过敏),6例无药物过敏史,38例药物过敏史不详;1例有羊肉过敏史,10例明确无食物过敏史,35例食物过敏史不详。

2.4 原患疾病 对46例患者原发疾病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运动系统疾病占比最高,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该ADR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不明显,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原患疾病见表2。

表2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原患疾病情况

2.5 麻醉种类 根据2020年版《麻醉科临床诊疗指南》,将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部位麻醉。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中全身麻醉占52.17%,部位麻醉占26.09%,复合麻醉占21.74%。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麻醉方式见表3。

表3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麻醉方式构成比

2.6 用药剂量 46例患者琥珀酰明胶使用剂量均为500 ml/次,1次/d,均在药品说明书范围。

2.7 ADR发生时间与持续时间分布 从ADR发生的时间来看,ADR多发生在用药1~20 min内(97.83%),1例(2.17%)发生在静脉滴注26~30 min内,见表4。ADR持续时间大部分在30 min内,见表5。

表4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发生时间分布

表5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患者不良反应持续时间分布

2.8 累及的系统—器官分布 46例累及多个系统—器官,损害最大是心血管系统(43.67%);其次是皮肤及附件(36.78%)和呼吸系统(9.20%),见表6。

表6 46例琥珀酰明胶注射液ADR累及的系统—器官分布情况

2.9 ADR的对症治疗措施和药物 46例ADR患者均采取了对症治疗措施,主要使用的药物包括血管活性药物(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多巴胺、间羟胺);糖皮质激素(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抗过敏反应药物(葡萄糖酸钙、异丙嗪、氯雷他啶)等。

2.10 ADR转归 46例ADR患者治愈34例,好转12例,无死亡病例。

3 讨 论

琥珀酰明胶作为新型改良明胶液,分子量为35 000,是从动物身上提取的一种胶原,4%琥珀酰明胶是疗效确切的血容量扩充剂,可在血管内停留3~4 h。其具有扩容效果好、体内蓄积少、肾脏清除快、无电解质紊乱等优点。注射明胶制剂时,偶尔会出现短暂的过敏反应,但严重的过敏反应很少见。

2019—2021年间,该院麻醉科共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8 036例,发生ADR 46例,高于近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围术期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8 000[6]。46例ADR患者中男性比例稍高于女性,这与军队医院男性患者占比较高有关;ADR涉及各个年龄段,其中73.91%患者为中老年患者(≥45岁),可能与中老年患者基础状况差。

本组ADR患者中,对青霉素、氨基酸、羊肉有过敏史的3例患者均发生严重的ADR。研究表明,对肉类过敏的患者容易发生琥珀酰明胶ADR[7],因为琥珀酰明胶来自动物蛋白,当输注于患者体内实际上属于异种蛋白,结合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的IgE分子,会诱发活性反应,此时缓效物质以及组胺相关血管活性物质会被大量释放,引起ADR发生[4]。医护人员应掌握琥珀酰明胶可能存在的ADR,严密监测患者有无ADR,轻者会导致麻醉、手术风险的增加,重则会导致手术失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为避免上述事件的发生,强调医护人员在术前应加强对患者的术前评估,掌握患者的过敏史与疾病史。若患者琥珀酰明胶过敏史不明确,则应对患者实施皮肤点刺试验,用浓度为40 mg/ml的琥珀明胶原液皮肤试验[4]。若患者过敏风险高,可以在术前3 d实施H1受体拮抗剂和皮质醇治疗,以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46例发生ADR的患者主要发生在全身麻醉中,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过敏性皮炎。合并原发疾病患者应用全身麻醉很可能会导致原发疾病加重,引起心律失常,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等,导致血管处于扩张状态,降低循环容量,全身麻醉手术期单用琥珀酰明胶补充血管内容量仍会发生血压下降,可在麻醉后及时通过给予小剂量(8~10 mg)麻黄碱,可降低在应用琥珀酰明胶有效扩容的基础上发生血压下降的概率。

46例ADR患者使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剂量均为500 ml/次,在药品说明书范围。本组ADR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皮肤异常(包括皮肤红疹、红斑、皮肤瘙痒等表现),究其原因一是皮肤系统的ADR症状表现明显,易被发现;二是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防止麻醉诱导产生的血容量不足,通常加快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的滴注速度,来达到快速扩容的目的。然而快速输注大量琥珀酰明胶可引起组胺释放,当血浆组胺浓度达到3~10 ng/ml时,可引起低血压、心动过速、皮肤潮红、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病理改变。研究证实以10 ml/kg剂量并以20 ml/min的速度输注琥珀酰明胶能实现有效扩容,维持血浆各离子和组胺释放均在正常范围,不会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不良事件发生[8-9]。

46例ADR患者主要发生在用药后20 min内,与文献报道的药源性过敏反应多发生于用药后30 min以内一致[10],且以速发型过敏反应为主[11],难以预测,程度严重。ADR持续时间大部分在30 min内,提示临床应用琥珀酰明胶过程中尤其是首次用药患者,应重点监测其术后30 min内的反应,观察是否存在过敏性休克,一旦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方案,保障患者安全。

46例发生ADR患者中仅有1例为过敏性休克,先给予多巴胺4 mg,血压无明显上升,立即肌内注射肾上腺素50 μg,此后调整为持续泵注,有效维持了血流动力学稳定。根据2017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在《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12]中明确指出,应该对伴有全身反应的过敏患者,尤其是有呼吸困难、气道肿胀的患者早期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其次给予扩容、激素治疗。

46例发生ADR患者均不是第一时间应用了糖皮质激素,而是优先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虽然糖皮质激素对过敏导致的组织水肿、哮喘等症状有效,但起效缓慢,因此不能把糖皮质激素作为严重ADR患者紧急抢救的一线用药。本组ADR患者使用的糖皮质激素为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其中28例使用倍他米松,8例使用地塞米松。注射用倍他米松为长效糖皮质激素,是地塞米松的差向异构体,作用较地塞米松略强。地塞米松为长效制剂,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力,特别是其在皮肤和小血管内分布浓度高,组织穿透力强,可有效减少渗出,对缓解皮肤充血症状对过敏性休克尤为适用。虽然抗组胺药物可缓解过敏症状,但可以导致低血压和嗜睡,因此发生严重ADR时不推荐早期应用抗组胺药物。本组4例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均未第一线使用抗组胺药物,只有2例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均正常,给药抗组胺药物。

综上所述,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存在较高的ADR风险,医护人员在临床应用时应掌握该药物的ADR特点,加强对患者病史询问及术前评估,排除存在药物禁忌证的患者,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加强ADR监测,采取预防性干预对策,降低ADR发生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过敏史组胺琥珀
过敏史减弱呼出气一氧化氮对慢性咳嗽患者痰嗜酸性粒细胞的预测作用
能浮在水上的琥珀是天然琥珀吗
琥珀凝光
情厚重斟琥珀杯 琥珀的前世今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沉默
琥珀诞生记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鱼粉中组胺的含量
9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