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

2023-02-19叶声徐涛张青川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3期
关键词:通窍中西药偏头痛

叶声,徐涛,张青川

偏头痛是临床较常见症状,患者主诉一侧头痛,反复发作,病程长,经年不愈,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瘀血型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1],中医药治疗瘀血型偏头痛具有较好的疗效[2-3]。现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2021年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初诊10例(12.5%),既往经西药治疗70例(87.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8.15±0.77)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联合组,各40例。西药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42.59±5.26)岁;病程(10.52±2.41)个月。中西药联合组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42.37±5.73)岁;病程(10.07±2.01)个月。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赫尔辛基宣言》中关于人体临床试验伦理学的相关要求。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经神经影像技术或实验室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3)符合血管痉挛性偏头痛的西医诊断标准[4]:单侧、搏动性头痛;每次头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可达4~72 h;发作间期无头痛;躯体用力可加重头痛;中、重度头痛发作,伴有恶心和/或呕吐、畏光、怕声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无法用其他疾病来解释;颅脑彩色超声检查显示脑血管痉挛。(4)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5]中的瘀血型偏头痛的中医诊断标准:舌暗紫或有瘀点,苔薄,脉沉涩;头痛如针刺;痛有定处,痛处不移;寒、温不可解、夜间会加重。(5)未接受过系统的中医药治疗。(6)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近2周内使用过影响疗效的药物者;(2)妊娠期、哺乳期女性;(3)合并精神心理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西药组:西药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即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1012、20201105,规格:0.3 g/粒)0.3 g/次,2次/d;口服谷维素片(广东恒健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91209、20200308,规格:2 mg/片)20 mg/次,3次/d。患者用药6周。

1.3.2 中西药联合组:中西药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自拟的通窍活血汤:当归20 g,牛膝15 g,桃仁、赤芍、红花、川芎、全蝎各10 g。辨证加减:伴肝肾亏虚者,加枸杞子15 g,女贞子15 g;急躁易怒、肝火偏盛者,加夏枯草30 g,栀子15 g,天麻15 g,石决明15 g;失眠多梦者,加养心安神之药,如酸枣仁30 g,益智仁30 g,夜交藤30 g;懒言、神疲者,加补气药,如黄芪10 g,白术10 g;气滞重者,加木香10 g,川楝子10 g。1剂/d,水煎煮500 ml,分早、晚餐后各1次温服。患者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疗效: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临床疗效分为治愈、有效、无效,其中治愈:患者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均消失,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有所减轻,发病次数减少>1/3;无效:患者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2)VAS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采用VAS评估患者的头痛程度,疼痛等级评定从0分(无痛)到10分(最难以忍受的疼痛)。(3)不良反应。(4)复发率:治疗后6个月,观察患者疾病复发情况,若患者出现偏头痛症状及伴随症状或加剧(发病次数增加>1/3)视为疾病复发。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6周后,中西药联合组总有效率为100.0%,高于西药组的65.0%(χ2=16.970,P<0.001),见表1。

表1 西药组与中西药联合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6周后,中西药联合组为(3.07±1.46)分低于西药组的(4.59±1.33)分(t=4.868,P<0.00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依从性较好。

2.4 疾病复发率比较 随访6个月,中西药联合组患者无复发;西药组患者复发4例,疾病复发率为10.0%,但症状较治疗前轻。中西药联合组疾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χ2=4.211,P=0.040)。

3 讨 论

在西医学中,偏头痛是以单侧头部反复发作持续性头痛,伴或不伴恶心、呕逆、怕光等症状为特点。中医对偏头痛有诸多分型,不同分型的临床表现不同,随着头痛日久、病邪深入,均可发展为瘀血型偏头痛。目前临床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明确。西医“血管学说”观点认为:偏头痛是因焦虑及抑郁等因素导致脑血管紧张度增高,引起微小血管痉挛。中医学认为,头为清阳之府,为髓海所在。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内伤诸器,均可导致气血逆乱、瘀血阻窍、脉络不通,脑失所养而发生头痛[6-7]。瘀阻脑络难以快速根除,故偏头痛常反复发作,病程迁延难愈。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病机主要在瘀血阻络[8]。近年来临床治疗偏头痛以消炎、止痛、改善血管为主要治疗原则。

有研究表明,对瘀滞脑络型偏头痛患者采用针刀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观察组),结果显示,与口服盐酸氟桂利嗪(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较高[9]。本研究患者应用的西药是布洛芬、谷维素片。布洛芬对于控制偏头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其在体内代谢排出后,药效会消失;谷维素片对于神经营养有一定的作用[10],二者均无法从根本上纠正患者脑血管痉挛。通窍活血汤为传统中药方剂,其药效温和,不良反应相对小,可长期服用,具有活血、通络、止痛、化瘀等功效,该方中桃仁为君药,可活血化瘀;赤芍、红花为臣药,可辅助桃仁发挥药效;川芎为佐药,可行气、止痛;牛膝为使药,可祛瘀、通络;全蝎可通络、止痛。有研究表明,桃仁、红花中含有的活性物质可改善脑血供、血流动力学,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而减轻头痛症状[11-12]。

朱雪菲[13]分析了通窍活血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病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前血糖及夜间血糖水平更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更明显。雷中华[14]研究亦表明,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病的效果显著,其对血糖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西药组。芦晓宏[15]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通窍活血汤,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小板聚集率)、糖脂代谢水平(三酰甘油、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神经功能(NIHSS评分)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表明通窍活血汤能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由如上已有的文献结果推测,通窍活血汤与西药联合可调整机体血液微环境、纠正脑血管代谢紊乱,具有从发病机制上根治偏头痛的理论基础。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中西药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VAS评分及6个月内疾病复发率低于西药组,且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进一步证实了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疼痛,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且停药后疾病不易复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通窍中西药偏头痛
通窍活血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
羊瓣胃阻塞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与中西药治疗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化瘀通窍中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通窍活血汤家兔体内移行成分川芎嗪的分析
鼻舒通窍合剂制备工艺的优化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西药结合治疗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43例疗效观察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