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体位对无痛分娩初产妇疼痛及产后出血的影响研究

2023-02-19武庆珍

中国实用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无痛分娩初产妇体位

武庆珍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忍受剧烈疼痛感[1],部分产妇由于无法忍受疼痛感而放弃阴道分娩,选择剖宫产方式[2],导致远期并发症发生率有所升高,因此,临床通常会对产妇进行镇痛,在无痛分娩下采用不同体位对初产妇的影响亦不同[3]。研究显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降低产妇疼痛感,同时也会减少产后出血量[4]。基于上述因素,本次研究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22 例初产妇,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析无痛分娩下不同体位对初产妇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本院收治的122 例行无痛分娩的初产妇,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 例。观察组年龄23~35 岁,平均年龄(29.00±4.00)岁;学历:大专以上21 例,中专以上30 例,中专以下10 例。对照组年龄27~33 岁,平均年龄(30.00±3.00)岁;学历:大专以上15 例,中专以上35 例,中专以下11 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n)

表1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n)

注:两组对比,P>0.05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足月产妇;②初产妇;③产妇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研究;④单胎妊娠产妇。排除标准:①器官功能存在障碍的产妇;②其他慢性疾病的产妇;③无法沟通的产妇;④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体位进行无痛分娩:第一产程时采用卧位待产,第二产程时采用截石位分娩,对产妇实施无痛分娩[5]。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进行无痛分娩:初产妇在待产时护理人员需要指导产妇保持标准体位,练习坐、站、卧、走、俯卧等姿势;产妇在进入第一产程时,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自由选择各种姿势,宫口开至2 cm 之后对产妇采用无痛分娩模式[6]。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产妇出血量指标、满意度、疼痛情况、医疗服务质量。①对比两组产妇出血量指标,包括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总出血量。②对比两组产妇满意度,通过满意度调查量表对产妇的满意情况进行评定,总分为100 分,>85 分为非常满意,75~85 分为比较满意,<75 分为不满意[7]。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③对比两组产妇疼痛情况,根据疼痛评分标准判定产妇的疼痛情况,0~1 级疼痛属于无疼痛,2 级疼痛属于轻微疼痛,3 级疼痛属于明显疼痛,4 级疼痛属于重度疼痛[8]。疼痛率=(轻微疼痛+明显疼痛+重度疼痛)/总例数×100%。④对比两组产妇医疗服务质量,优秀:产妇总产程时间短;良好:产妇总产程时间较长;较差:产妇总产程时间长[9]。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产妇出血量指标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指标对比(,ml)

表2 两组产妇出血量指标对比(,ml)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2.2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满意度对比[n(%)]

2.3两组产妇疼痛情况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产妇疼痛情况对比[n(%)]

2.4两组产妇医疗服务质量对比 观察组产妇的医疗服务质量优良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产妇医疗服务质量对比[n(%)]

3 讨论

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力量;胎儿情况;产妇心情状况;产道因素。采用传统体位分娩无法提升产妇分娩时的力量,同时不能缓解产妇不良心理[10],所以,部分研究学者提出,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通过使产妇腹肌等肌肉爆发力增强,提升产妇力量,同时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可以让胎儿在产道中有活动空间,对胎儿顺利分娩有重要作用[11-14]。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仅需要忍受疼痛,同时还会担心婴儿,采用自由体分娩方式,产妇可以保持舒适体态,心理会感到好受一点,产妇注意力也可以被分散,对缓解产妇压力有重要意义[1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总出血量、产后2 h 出血量、产后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7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率为4.92%,低于对照组的16.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医疗服务质量优良率为98.36%,高于对照组的88.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如下:采用自由体位方式分娩,产妇腹肌、四肢肌群、盆底肌等肌肉都能够爆发出更强的收缩能力,可以提升产妇分娩时力量,对促进分娩有重要意义[16]。采用传统方式分娩,产妇骨盆活动会受到限制,导致产妇骨盆相对狭窄,如果胎儿较大,产妇分娩时间会相对增加,产妇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情况,产妇的出血量也会有所增加[17]。除此之外,和传统体位分娩相比较,采用自由体位分娩可以使产妇骨盆宽度和骨盆倾斜度增加,能够让胎儿在产道内小范围活动,胎儿胎头位置能够被纠正,避免出现头盆不称等症状[18]。除此之外,产妇保持舒适姿势可以放松心情,由于产妇为初产妇,一定会出现紧张心理,在出现疼痛时心理会担忧和紧张,让产妇保持正常体位可以促使产妇保持乐观心态,分散其注意力,产妇心理压力也能够得到缓解,不会出现胎儿窘迫症状[19]。

本次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所选择例数较少,同时研究时间较短,所以研究结果与实际会有少许偏差,除此之外,由于不同产妇心理状态不同,会对分娩结果产生一些影响。所以在未来研究中将会避免上述存在的不足,增加研究例数,同时会增加研究时间,在选择产妇时对其进行心理测试,尽量减少与实际结果的差距。但是由于产妇在年龄、手术条件等方面无显著差异,所以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需要保证绝对安全,其关系到母婴结局,所以,医护人员需加强对此的重视,产妇在分娩之前指导产妇训练各种姿势,在分娩过程中让产妇保持自由体位,可以提升产妇力量,同时也能够使产妇感到舒适,产妇不会产生不良心理,对提升产妇分娩结局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采用自由体位方式进行无痛分娩,不仅可以减少产妇出血量,同时产妇的疼痛感也会相对减少,满意度也会提升,在临床上可以推广和应用。

猜你喜欢

无痛分娩初产妇体位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可行走式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其对母儿的影响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