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

2023-02-18申浩然

知与行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质东北地区生产力

申浩然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经济研究所,哈尔滨 150028)

2023年,在新时代推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这一崭新概念的提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对于新时代东北地区实现振兴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东北地区如何探索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并转型发展的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维度进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段成荣等探讨了东北振兴过程中的人口困局问题[1];常修泽从体制、结构、发展方式方面提出了如何实现东北振兴的一些思路[2];杨东亮等从投资角度分析了东北经济失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3];樊杰等从科技创新、国有企业、开放经济、城市贫困和功能定位方面分析了五大东北地区发展的核心问题[4];黄群慧等探讨了东北地区经济下行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5]。

一、新质生产力赋能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

(一)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缘起与演进

在经济思想史视域下,诸多经济学家从不同维度提出了生产力理论,如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生产力”概念,并论述了劳动分工对于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让·巴蒂斯特·萨伊提出了劳动、资本和自然的生产力要素说,弗里德里希·李斯特阐释了有关精神的生产力思想,赫斯将生产力理论置于历史视角下开展了研究。马克思批判继承了古典主义政治经济学、德国历史学派的生产力理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提出了科学的生产力概念,生产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在内涵上,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认为生产力是以现实的个人为主体改造对象世界而展现出的本质力量;在生产力要素构成方面,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6],同时,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发展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认识生产力,应充分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

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中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新质生产力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实现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生产力的内涵认识逐渐丰富。毛泽东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早期探索中就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邓小平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7]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贸易打压、制裁、封锁不断,国内面临着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任务、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将科技创新视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根据时代变化做出的又一重大论断,开拓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二)新质生产力的政治经济学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扬弃,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是一种发展水平更高、结构更优、效益更好的生产力。理解新质生产力,应充分把握“新”与“质”的关系。一是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创新在生产力跃迁中的作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发展更加重视颠覆式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从依靠传统产业到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依靠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塑造经济发展新动能。二是新质生产力在量的维度上依靠传统生产力,但与传统生产力有质的不同,新质生产力将依托于“创造性毁灭”的力量,不断实现生产力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跃迁。三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更加依靠新质思维与新制度。新质思维是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念、意识与思维模式,是对传统思维定式的扬弃,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发展对思想层面的一种新要求。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形成、发展以及成为经济增长新动能,需要思维模式、观念的“新质”。同时,生产力的变迁会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适应生产力变革的生产关系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制度是生产关系最为直接、集中的体现,它的形成将更加需要制度变迁的引领。四是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目标和新发展理念在生产力维度上的体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摆脱过去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要求,是赢得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关键一招。

(三)以新质生产力促进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内在机制

1.新质生产力激发东北地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于经济主体内部与外部双重因素的叠加,经济体内部的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人力资本的积累等因素及经济体外部的政策扶持等因素冲击都可以提升经济增长的效应。而东北地区振兴发展面临经济增长滞后带来的恶性循环,需要可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源,以形成“造血”功能。

新质生产力更加强调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将激发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推动东北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经济有机体运行发展、循环畅通的四个环节,也是社会扩大化再生产的环节。从长期来看,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新质生产力本身就作为生产端部分,通过发挥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作用,不断创造高质量供给,同时作用于分配、交换、消费环节,使得经济发展维持在高水平的动态平衡。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将通过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延伸产业链,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相统一,不断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2.新质生产力标明东北地区转型发展新路径。生产力的质量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二十年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振兴发展的效果尚不明显,目前甚至面临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增大、人口过度流失、产业升级缓慢、经济增长水平长期滞后等多重经济问题叠加的发展困境。究其原因,东北地区振兴发展的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实现振兴发展,需要跳出路径依赖,探索出一条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新路。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意味着生产力从旧质态向新质态的转变,催生经济发展的新要素。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生产力三要素将被赋予更多的时代内涵,新质生产力将更加依托高素质劳动力、新的劳动资料与劳动对象,经济发展的潜能将得到充分释放。东北地区转型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产业结构性失衡问题,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激发经济新动能的必然要求。生产力带来传统产业的颠覆性变革,为传统产业注入了新活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将提升产业体系的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东北地区将不断摆脱“资源诅咒”与产业偏重制约的深层次矛盾,使经济增长从依靠更多的要素投入到依靠更多的科技投入,探索包容性经济增长的发展新路。

3.新质生产力提升东北地区保障国家安全能力。东北地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肩负着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的重要战略责任,关乎国家发展大局。在维护国防安全上,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本身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维护国家国防安全奠定了基础;在维护粮食安全上,新质生产力的增长,促进现代化大农业的发挥与农业科技的水平提高,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农业管理水平,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农业经营效益,更好做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在生态安全上,新质生产力更加注重要素资源的节约与生产效率的提升,将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污染与资源过度消耗,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走出生态环境更好、经济水平更高的新路;在能源安全上,新质生产力赋能生产端,提高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的水平,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提升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在维护产业安全上,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升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水平,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发挥更大作用,摆脱产业结构过重的制约,提升三产的高端化水平。

二、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的约束

(一)人力资本约束

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最具活跃性与创造性的部分,劳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操纵生产资料改造生产对象的否定性过程中,也是生产力的展现过程,劳动者的素质、知识结构、能力等因素影响了生产力的发挥,生产力如何发展、将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由劳动者因素决定。新质生产力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发挥需要由“数量型”劳动力投入转变到“质量型”劳动力投入,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发挥需要一大批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劳动力。

东北地区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口流失、人才流失现象严重,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着人力资本缺乏的约束。其一,东北地区受历史惯性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当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出现了“人口结构性”劳动力过剩现象,人口增长呈现负增长趋势。其二,东北地区距离国内主要经济中心较远,人口外流现象严重,且地理位置偏远、气候长期寒冷、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机会有限、就业空间狭小,更难以吸收其他区域的劳动力。其三,东北地区近十年来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经济发展落后与人口流失形成了恶性循环,营商环境、就业创业氛围存在多重短板,在经济发展前景、就业机会与就业环境、基础设施与基本公共服务条件与发达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区域差距,在市场配置资源失衡的情况下,内部推力与外部拉力共同作用,导致人口外流。

(二)产业结构性失衡约束

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与载体。新质生产力是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条件下,依托于战略型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的高质量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东北地区具有新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与空间,但从现状来看,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缓慢,新型工业化发展存在短板,产业结构性失衡约束了东北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其一,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出现偏重,工业制造业是支柱产业,工业产业发展比重大,第一二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第二产业出现偏重,第三产业占比低且低端化现象突出。其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单一,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之间竞争效应强,而互补效应弱。其三,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众多,资源型产业陷入路径依赖,转型发展面临较大障碍。其四,东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缓慢,一些新产业成长较快但规模不大,缺乏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力。

(三)创新禀赋不足约束

新质生产力是在生产力在量的增长基础上实现的质的突破,是由创新驱动的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其崭新内核,呈现出高效率、高效能的特征,马克思将科学纳入生产力的范畴并揭示了科学技术进步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且从历史上看,三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无一不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革新而产生的,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提升了生产力质变的可能,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更高水平的创新。

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着创新禀赋不足的约束,东北地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科技创新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内其他主要经济区域。其一,一流的大学与科研院所是孕育产生原始创新动能的源头,从全国教育版图来看,东北地区拥有数量众多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但相对来看,人才流失较为严重,科教优势尚未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其二,东北地区是进入计划经济最早退出最晚的地区,在思想解放方面存在短板,存在一定的“等、靠”思想,对创新的重视程度不足。其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东北地区国有企业多而民营企业少,民营企业出于盈利的需要往往更具有创新的动力,部分国有企业产权意识不明晰,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部分行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存在一定程度的“卡脖子”问题,自主创新能力较低,产业链自主化程度较低。其四,缺乏良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鼓励创新的重要保障,东北地区受深层次的体制机制弊端影响,营商环境较差,创新能力的培育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市场规模约束

市场经济可以促进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的优化配置,延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促进了生产力的可持续增长,市场规模影响了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完善的市场推动社会总资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流动畅通,释放经济增长的潜能和空间,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平衡城乡关系,产业关系与行业关系。

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面临着市场规模的约束。其一,东北地区市场发展能力不足,缺乏内生性的市场演化动力,市场机制建设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要素市场与劳动力市场等扭曲严重,资源配置尚未得到合理发挥。其二,东北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过程仍滞后,是全国统一市场建设的薄弱环节,影响了东北地区市场效能的发挥,区域发展缺乏联动,区域中心城市对于中小城市的虹吸效应强而溢出效应弱,城乡发展不平衡;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如市场交易平台建设、货物流通网络等不健全,尤其是通达乡镇地区的供应链网络、交通设施等不完善,阻碍了要素在市场内的流动,造成了无谓的效率损失。其三,融入国际市场不充分,近年来,东北地区在打造对北开放、东北亚合作高地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融入国际市场步伐落后,对外贸易、合作交流仍不充分。

三、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总体思路

(一)在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实现质的新突破

经济增长的量,表现为经济活动中经济总量、规模、总体水平的上升,经济增长的质,表现为经济增长在量的基础上实现的生产力水平的跃迁,事物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上升的过程。新质生产力超越了传统生产力,是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目标在生产力维度上的呈现,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是顺应经济转型发展要求的一种新质态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产生基础是传统生产力的积累,培育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生产力。东北地区城市化、工业化程度高,在传统产业尤其是重工业、传统农业等领域具备一定的发展优势,在要素、区位、科教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不能忽视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而盲目发展新产业,东北地区传统产业具备实现生产力跃迁的潜能与空间,要把握好区域内传统产业发展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盲目开辟新赛道,而忽视传统优势,应将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同等重要的路径。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更要重视在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之上实现质的突破,要抢抓战略机遇,立足主要矛盾,处理好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质与量的关系,不失时机地推动生产力水平的跨越式增长。

(二)生产关系变革不断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表明生产力变革往往带来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变迁的方向,也将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对东北地区现有生产关系的变革提出了要求,在生产关系维度方面,制度是生产关系最为直接、集中的体现,制度变迁与演化的目的在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如建立引导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宏观制度,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中观制度,保护培育新质生产力主体的微观制度,形成制度合力,以生产关系的变革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应发挥上层建筑的作用,培育新质生产力,仅仅依靠市场的自发机制不能完全作为,应把握好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关系,发挥有为政府的能动性,如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制定吸引人才的政策等,以此增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

(三)在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中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实现的,实现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可以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在社会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提质增效,实现生产力在数量、质量与结构上的匹配,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层次、规模与效益。

新质生产力的实现应尽可能改变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配置效率低下的状况,实现社会总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合理分配,使得生产力各要素处于一种稳态。培育新质生产力应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在生产端打通阻点,补齐经济发展的短板。在经济有机体的循环畅通中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可以深化分工,促进分工联系紧密,提升分工的协作水平,促进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各个层级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结合,以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应充分把握现代科技变化趋势,着重利用数字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不断推动技术创新,提高生产力要素匹配的精度,减少生产与流通领域的经济效率损失。

四、东北地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建议

(一)以推动科技创新为引领

其一,要完善鼓励创新的相关体制机制,完善有关创新的基础制度,加大思想解放力度,为突破科技创新这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主要矛盾提供制度保障,破除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的制度障碍与思想藩篱。其二,实现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往往获得收益时间长,投资规模大,产生市场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依靠自发的市场机制难以持续,应发挥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作用,政府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强政策支持引导,推动现代化的研究所、实验室建设,发挥好东北地区原有的科研优势,重视基础研究与原创性的技术开发,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提升产学研结合水平,优化科技创新布局,提升科技创新资源转化效率。其三,应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国有企业是创新的重要依托,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力,要不断优化区域内营商环境,完善相关的激励约束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与民间资本多渠道、多手段参与新技术研发进程,落实支持企业创新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为主体建设创新平台,不断扶持培育壮大科技创新性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的合力。

(二)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依托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重塑传统产业发展新优势,激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将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增长载体。其一,东北地区应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推动农业现代化、不断融入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实现服务业现代化,提升产业竞争力与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使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摆脱资源依赖导致的产业发展恶性循环,破解产业结构性失衡的困局,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激发东北地区制造业和工业潜在的优势,为新质生产力发展奠定基础。其二,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着眼前沿的未来产业,增强发展动能,打造新质生产力新的增长点。立足于现代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融合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不断改革创新、推陈出新,以新兴产业为引导带动产业现代化,推动全产业链体系建设,其三,提高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化程度,打造新产业集群,促进集群内部生产要素的高效流动,推进技术扩散与溢出,降低交易成本,推动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立足于传统产业在生产力量方面的积累,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奠定基础。

(三)以提升市场化水平为动能

新质生产力的培育需要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保障,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区域内部市场化水平的提升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能。其一,增强市场发展内在动力。发挥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共同作用。不断完善相关市场制度,打破路径依赖,维护区域内各种所有制经济主体产权平等,保障各种所有制经济拥有平等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完善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制度,规范区域内部分行业和领域内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和产业政策相协调的制度;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坚持破立结合,健全区域内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边际收益,做到有效约束。同时,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不断普及市场经济理念,打破计划思维的束缚。其二,优化资本结构。高质量的资本利用是新质生产力增长的动能,也是市场发展能力提升的保障,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共同服务于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法制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促进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流动,破除“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困境。其三,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合作,加强对外合作力度,引入较为先进的理念与做法,不断提升市场化水平。

(四)以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抓手

培育新质生产力,需要一批高素质的劳动力、创业者、企业家。其一,多措并举遏制人口严重外流现象,进行选人用人机制改革,塑造良好的工作风气,建立正确导向的激励机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新产业,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宽松的工作氛围;完善支持生育的政策;优化区域内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群与中心城市,区域内中小城市的吸引力,完善保障性住房,打造创新创业平台,发展县域经济,提升县域内就业机会,不断形成人口回流的新局面,并吸引人才的流入。其二,提升劳动力素质,鼓励发展职业教育,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农村地区、偏远地区、贫苦地区劳动力的技能培养,优化高素质劳动力成长成才的环境,培育一批具有高知识水平,掌握现代科技的高质量劳动者和大国工匠。其三,立足于区域内部科研院所与高校优势,留住人才并用好人才,加强人才聚集,立足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提供人才支撑。

(五)以发展数字经济为赛道

培育新质生产力,东北地区应立足于区域内部比较优势,把握数字经济的新赛道,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产业发展,推动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的变革调整,以数实融合促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其一,推动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经济带动技术进步,加速传统生产力的迭代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效率损失,畅通社会资本的循环,提升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程度。其二,加强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强战略谋划,利用东北地区独特的区位、能源、要素条件与场景优势,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在数字经济新赛道先行先试。其三,加强数字人才的培养,加大与东部地区数字经济探索较早,经验较丰富的城市的对接合作,加强农村地区与中小城市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互联网、基站等普及力度,提升数字社会覆盖面,缩小区域间的数字鸿沟。

(六)以加强区域合作为保障

一是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建设,东北地区应不断打破省级壁垒与行政边界对于贸易的限制,消除地理边界的影响,推动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共享,推动区域内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推动区域之间互助合作与市场开放对接,完善区域利益补偿与区域合作发展激励机制。二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省域内城乡融合发展,保障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畅通,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点,推动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形成城乡之间资源、人力等要素的高效流通配置。促进城市之间的分工合作,发挥核心首位城市的带动作用,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城市群,以城市群经济发展带动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合作。三是加强国内合作,积极对接发达地区,增强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经济合作,并借鉴先进理念与做法,不断推动市场互通。四是加强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立足于对俄、对东北亚合作的前沿,把握好建设一带一路新机遇,深度融入双循环建设进程,扩大对外开放力度,增强在全球产业体系分工中的地位,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将新质生产力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并以此视角分析东北地区实现振兴发展的问题,是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转型发展,需要探索的一个新路径。

猜你喜欢

新质东北地区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要先锻造新质思维
东北地区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举措
新质动员力量建设与运用浅析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构建训练伤一体化防治模式 为新质战斗力生成提质增效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基于体系仿真试验床的新质作战能力评估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