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选拔年轻干部的难题

2023-02-17张晓政

党员文摘 2023年2期
关键词:孝廉豪门颜回

文/张晓政

东汉安帝元初六年(120年)的一天,在南阳郡官道上,一个年轻人带着一群人在烈日下已守候多时。这个年轻人叫朱穆,尽管他只有20岁,却已是南阳郡的督邮,这天正在此等候新太守的到来。

说起督邮这个官职,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在《三国演义》里,因为索贿不成,欲陷害刘备,反被张飞怒鞭的,使陶渊明愤慨“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并毅然决然挂冠而去的,都是督邮这个角色。事实上,督邮乃一郡之内的重要官员,担负着传达教令、督察属吏、案验刑狱等职能,在《汉官仪》中被称为“郡之极位”。因此,朱穆年纪轻轻就做了督邮,自然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出乎意料的是,当新太守姗姗到来后,见到朱穆,却毫不客气地问:“你如此年纪就当了督邮,是因为族势呢,还是凭借才德?”朱穆没想到新太守一见面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但他并没有慌乱,而是平静地说:“郡中之人盼望您的到来如同盼望孔圣人一样,都说非颜回不敢以迎孔子。”

面对太守的刁难,朱穆的回答不卑不亢、绵里藏针,先是以孔子作比,将太守恭维了一下,随即以颜回自喻,表明自己也不是浪得虚位。不过,朱穆其实并没有回答太守关于其“族势”的质问,事实上,朱穆的“族势”确实非同一般。他的曾祖父是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祖父是尚书令,父亲官至陈国相。朱穆的显赫家世,太守不可能不知道,之所以这样问,显然是担心朱穆倚仗族势、难以驾驭,因此一见面就要“杀杀其锐气”。

太守的话虽然无礼,不过,追寻当时关于年轻干部选拔的情形,或许可以理解一二了。汉代在官员选拔上实行察举制,但到了东汉,却已然演变成豪门世族结党营私、私相授受的工具。与此同时,早在东汉初期,就有人上言指出:“郡国举孝廉,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由此可见,东汉在选拔年轻干部时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选人者动机不纯,将选拔年轻干部作为一项“长期投资”;二是选上来的年轻干部以贵胄子弟居多。据考证,在东汉265位有家世可考的孝廉中,出身贫寒者只有18人,比例不到7%;而多达139人出身仕宦之门,比例超过一半。如此巨大的反差无疑是令人震惊的。在这样的政治生态下,对于那些历代仕宦的豪门家族,地方官员想必免不了多受掣肘。

除去选拔过程中的争议,年轻干部在履职决事上也常受质疑。清朝道光年间,23岁的进士郑祖琛出任江西星子县知县,孰料到任之初,竟不肯坐堂,家人促之,竟至啼哭。数月之间,滞狱如同山积。其夫人无奈,与诸仆暗谋,骗其有客人到访,郑祖琛方才整肃衣冠来到大堂。这时夫人忙命人将屏风撤去,早已等候多时的数百隶役大声传呼:“大人升堂了!”郑祖琛只好入座视事,一时成为笑资。对年轻干部有无背景、能否胜任的质疑,在我们今天看来也常常出现。看来,古人也有选拔年轻干部时“逢提必疑”的困惑。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外乎有这几种方式:一是坚持按制度选人,二是坚持阳光下选人,三是自觉接受公众监督。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取信于民,真正提升选拔年轻干部的公信度。

猜你喜欢

孝廉豪门颜回
唐代“孝廉”名实考论
——兼论《孟子》升经问题
寻常的豪门故事,不寻常的何超琼
颜回偷食
嫁入豪门的秦可卿有多惨?
浅谈儒家思想对东汉立碑之风的影响
颜回之乐
邝美云:我自己就是豪门
浅析汉代察举制度
王孝廉的第六种死法
颜回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