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风暴

2023-02-14

华东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制氢临床试验凝胶

新材料 ›››››

1.能量密度达350Wh/kg,9 分钟超快充,亿纬锂能推出大圆柱电池

近日,亿纬锂能发布了新一代大圆柱电池及“π”电池系统。据介绍,该款电池采用 90% 镍含量与硅碳材料,具备设计、制造、回收标准化,全生命周期零应力,制造效率提升 30%,制造成本降低 50%,同时,其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达到 350Wh/kg,支持9 分钟超快充。

据了解,在CTP 集成技术基础上,应用高效复合新型材料和新型胶黏剂的“π”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可达260Wh/kg,支持9 分钟超快充,其系统减重10%,实现小空间、低重量、高续航。

与此同时,该款电池搭载“π”型冷却技术,在电芯顶部及左右两侧构建了传热通道,实现三维立体传热,换热面积比达到52.3mm2/Wh,较传统的冷却技术提升2.7 倍,解决快充发热问题。据了解,该电池可极速泄压,5 秒内可排出75%热焓,泄压阀面积占比达42.5%,较方形电芯提升3 倍。

2.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装置投产

2022年12月25日,国内最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制氢装置——中国石化兆瓦级可再生电力电解水制氢示范项目在中原油田投产。中原油气加工技术服务中心经理梁建伟表示,该项目以“绿电”制“绿氢”,日产高纯度(纯度为99.9995%)“绿氢”可达1.12 吨。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的是现阶段与风电、光电耦合度最好的电解水制氢技术路线,全过程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而且设备可以随开随停,便于就地消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绿电”。同时,该项目还配套建设3.66 兆瓦的光伏电站以及9 兆瓦风电工程。两个制氢配套工程年发电量2500 余万千瓦时。目前光伏配套工程已经同步并网发电。

据悉,中原油田将积极融入河南省郑汴洛濮氢走廊产业布局,预计5年内将建成年产能4500 吨的中国石化豫北地区“绿氢”供应中心。

电子信息 ›››››

1.索尼推出“元宇宙硬件”

近日,Sony 宣布推出了一款名为Mocopi 的产品。它是一套由六颗能通过绑带固定在身上的动作追踪器组成的系统,配合算法和手机辅助操作,佩戴者的手、脚、头和躯干动作能被即时传入VRChat 等元宇宙app。据介绍,SDK 能将动作追踪数据和元宇宙服务结合起来,同时还会提供Unity 和MotionBuilder 的即时开发平台。

2.特斯拉开辟“虚拟电厂”计划

近期,马斯克的“虚拟电厂”计划成为一项正式业务:特斯拉电力,让拥有Powerwall 储能设备的家庭可以把用不完的电卖回给电网赚钱。用户出售的每千瓦时电力可获得2 美元报酬,在之前的试点活动中,有人分享在一个晚上赚到了75 美元。现在,多个Powerwall 组合在一起相互协同就成了一个“虚拟电厂”,可以减轻用电高峰期电网的负担,又可以在电网产能过剩时及时消耗,也就是“削峰填谷”。

高端装备 ›››››

1.我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获批上市,实现国产高端医疗装备重大突破

1月4日,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我国首台国产体外膜肺氧合系统(ECMO)经国家药监局审查获批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在ECMO 的设计、研发、制造和核心零部件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将逐步推进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可控发展。

2.全球领先!我国高端磁共振装备成功“点亮肺部”

由湖北省整合资源,中科院精密测量院等单位研制的新一代高端磁共振装备——“医用氙气体发生器”获批二类医疗器械注册。据悉,这是全球首个获批的人体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统核心装置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前沿产品 ›››››

1.《生物大分子》:可注射自愈水凝胶用于提高止血功效

近日,科研人员报告了一种基于胆碱磷酸功能化壳聚糖 (CS-g-CP) 和氧化葡聚糖 (ODex) 的原位可注射和自愈止血水凝胶。假设 CP 组通过促进红细胞粘附和聚集来加速止血。

结果表明,与 CS/ODex 水凝胶相比,CS-g-CP/ODex水凝胶表现出增强的血液凝固和红细胞粘附/聚集能力。CS-g-CP50/ODex75水凝胶具有快速的凝胶化时间、良好的机械强度和组织粘附性、令人满意的爆破压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CS/ODex 水凝胶和商业纤维蛋白密封剂相比,CS-g-CP50/ODex75水凝胶在大鼠尾部截肢和肝/脾损伤模型中的止血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研究强调了 CP 基团对止血的积极和协同作用,并强烈支持 CS-g-CP50/ODex75水凝胶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出血控制粘合剂。

2.超软生物磁性水凝胶应变传感器出现

近日,科研人员制造了一种基于明胶甲基丙烯酸酯/Fe3O4磁性水凝胶的无线和无源柔性磁基应变传感器。

据了解,该传感器具有超软的机械性能、强磁性能和在盐溶液中的长期稳定性,可以监测低至 50 μm 的应变。科研人员建立了传感过程模型,以确定最佳检测位置以及相对磁导率与传感器灵敏度之间的关系。

此外,科研人员还开发了一种体外组织模型,以研究传感器在检测细微生物力学信号和避免干扰生物活性方面的潜力。同时,还构建了实时、高通量的生物监测平台,实现心肌细胞药物反应和培养状态的被动无线监测。这项工作展示了将磁传感应用于生物力学监测的潜力,并为无线和无源植入式设备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生物医药 ›››››

1.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以色列微生物公司Biomica

2022年12月21日,以色列微生物公司Biomica 与创始有限合伙人之一的上海医药签署了由上海医疗资本牵头的2000 万美元融资协议。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完成肿瘤免疫项目BMC128的一期临床研究,并推进到二期临床试验;完成并扩大针对炎症性肠病的BMC333 项目的GMP 生产,并为BMC333 的一期临床试验进行准备工作;以及推进其他研发计划。

2.朗信生物:重磅基因治疗大适应症产品获批临床

2022年12月23日,朗信生物宣布,其子公司朗信启昇产品LX102 注射液用于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自2021年起,朗信生物与国家眼部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合作开展LX102 用于wAMD 的基因治疗研究者发起研究(IIT),使之成为国内该适应证First in Human 的基因治疗药物。

LX102 注射液是朗信生物申报的第2 款产品,其首发产品LX101 目前正处于一期临床试验阶段,用于治疗RPE65 双等位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IRD),是国内首个获批开展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基因疗法临床试验的药物。早期针对LX101 注射液的临床研究也是国内首项由研究者发起的针对IRD 的基因治疗临床研究。

人工智能 ›››››

1.人类首次“核聚变点火”成功!离商业用电还有多远?

2022年12月13日晚23 点,美国能源部宣布一项重大科学突破: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首次实现激光核聚变“点火”。

该实验从可控核聚变中产生的3.15MJ 能量,超过了驱动核聚变的2.05MJ 激光能量。这种获得能量比投入能量更多的情况,被称作“科学能量盈亏平衡”。

2.马斯克15 分钟给猴脑植入芯片,演示用意念打字

历经20个月后,马斯克的猴子又学会了一项“神功”——用意念打字!

转转思绪,猴子就可以在键盘上敲下一个又一个字母,并组成了今天脑机接口创企Neuralink 活动的预告——“Welcome to show and tell”。

马斯克携着20 位Neuralink 研发人员详细讲述可植入式脑机接口产品N1 的研发进展,并预告将在未来6 个月内开始人体实验,为人脑植入芯片。

猜你喜欢

制氢临床试验凝胶
天然气制氢在氯碱产业中的作用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超轻航天材料——气凝胶
抗疫中第一个获批临床试验的中药——说说化湿败毒方
赢创全新膜技术有望降低电解水制氢的成本
保暖神器——气凝胶外套
“冻结的烟”——气凝胶
千瓦级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及其制氢系统模拟
制氢工艺技术比较
肿瘤治疗药物Tosedostat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