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4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
——二十大代表、“最美教师”刘秀祥

2023-02-11

大江南北 2023年2期
关键词:哥哥大学母亲

□ 闻 之

14年前“千里背母上大学”的主人公刘秀祥,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大山,成为深山学子的“引路人”。如今,他已是中共二十大代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

刘秀祥表示,当初选择走出大山,不是为了逃离大山。他的家乡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所以他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乡。这些年,走出又回到大山的刘秀祥身上多了许多身分,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最美教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把自己的使命写在微信名中:“刘秀祥:助学走乡村”。助学,已成为他最近十年的人生主题。

屡遭不幸,他用嫩肩撑起生活的希望

2008年,望谟县高中毕业生刘秀祥背着患病的母亲,跋涉千里,来到山东临沂读大学。他的一颗孝心,在当时曾引起轰动。刘秀祥出生在望谟县农村一贫困农家。懵懂的童年记忆中,他也曾有一个幸福的家,有一段幸福时光。那个时候,他既有父母的宠爱,又有哥哥姐姐的呵护,一家人虽然生活拮据,但其乐融融。然而,这种短暂的幸福,在他4岁那年随着父亲的逝去而戛然而止。他的世界,似乎在一夜之间从五彩缤纷,变成了灰色。

父亲离世后,母亲撑起了风雨飘摇中的家,带着他们姐弟几个艰难地讨生活。母亲春种秋收,顶风冒雨,一年到头在田野间奔波,但她所有的付出,还是换不来一家人的温饱。无奈之下,懂事的哥哥只好忍痛放弃学业,辍学回家帮母亲在家经营几亩薄田,农忙的时候下地劳作,农闲的时候做些小生意。

在母亲和哥哥的苦心经营之下,一家人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然而,就在他们满怀信心地憧憬新的生活的时候,更大的打击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不幸的家庭。父亲走后的第二年,他的姐姐在一次离开家后再也没有回来。姐姐走失后,母亲和哥哥发疯似的寻遍了周围的村庄,没有姐姐的一点踪影,无奈之下只好背着干粮,外出寻找姐姐。他们跑遍了邻近的几个县及周边省市,贴了上万份寻人启事,奔波了好几个月,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是一无所获。身上没有钱,寻亲自然无法继续,两手空空的他们,只得无奈地返回家中。

伤心绝望的母亲回到家后,一病不起。生活的重担落在了年幼的哥哥身上。望着病倒的母亲和守着母亲哭泣的弟弟,哥哥用他瘦小的肩膀,再一次撑起了这个家。然而,哥哥毕竟是孩子,生活的重担让他不堪重负。他既要照顾病中母亲,又要照顾年幼的弟弟,还要耕种家中那几亩责任田,负起他这个年龄不该负的责任,时时感到力不从心。

终于,在刘秀祥12岁时,哥哥因不堪生活的压力,变卖了家里唯一值钱的耕牛后,一去不返。哥哥的离家出走,给了母亲致命的打击。接二连三的变故,让母亲的精神受到重创,患上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生活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幼小的刘秀祥肩上。短暂的惶恐和伤心之后,刘秀祥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望着身边疯疯颠颠、眼神呆滞的母亲,一种男子汉的责任感,促使他担起了照顾母亲的责任。他用稚嫩的肩膀,帮母亲撑起了生活的希望。

跋涉千里,背着患病的母亲读大学

母亲有病,自己要上学,家中的责任田没人耕种,思虑再三,他只得将家中三亩责任田转租给了别人,这样每年他们母子可以得到500斤粮食。然而,仅靠着500斤粮食,他们的生活难以为继。每年的七八月份,他们的粮食就吃光了,只能靠镇政府发放的50斤救济粮度日。救济粮发放点离家十几公里山路,年小体弱的刘秀祥一次只能背回一半,那50斤粮食,刘秀祥要跑40多公里的山路才能背回来。

生活的艰辛,对于刘秀祥来说,还不是最难的,让他最犯怵的是母亲的病。母亲发起病来常出现幻觉,变得偏执、任性、狂躁。为了不让母亲在犯病时受伤或者惹出事端,他必须时常守着母亲,喂药端水,寸步不离,在母亲情绪狂躁的时候,帮她平复情绪。冬天,他担心母亲受冻,总是睡在母亲身旁,紧紧地将母亲的脚抱在怀里,帮母亲暖脚。

母亲犯病时常常牙关紧咬,他怕母亲咬伤舌头,就将自己的手指伸到母亲嘴里,因此他的手指,常常被母亲咬伤。抚着流血的手指,看着母亲扭曲的脸,他很无助,但看着母亲这个样子,他的心里更痛。

长年累月的疾病折磨,让母亲十分痛苦,也让他很是焦虑。为了给母亲治病,每到周末,他都要上山去挖药材、去街上捡废品,为母亲挣一点买药的钱,希望让母亲少受一点痛苦。短短几年,刘秀祥相继遭遇了姐姐失踪、哥哥离家出走、母亲一病不起等家庭变故,让他有点喘不过气来。即使这样,他也一直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没有因此放弃求学梦。

从小学到中学,刘秀祥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半工半读、断断续续读完小学后,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到了县城中学。就要到县城了,刘秀祥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离大学的梦又进了一步;忧的是,自己离开了家,母亲怎么办?思虑再三,为了兼顾学习和照顾母亲,他决定带着母亲去县城求学。将母亲带到县城后,他在城郊租了一间房,将母亲安顿了下来。他每天早上为母亲做好早饭再去上学,中午回家帮母亲喂药。为了筹集自己的读书费用和母子的生活费,他白天在学校上完课,晚上做完作业后,就去街上拣废品卖钱,经常忙到深夜才休息。

由于生活拮据,初中三年,刘秀祥多数时间靠吃咸菜、土豆度过,稍微有点营养的全留给了母亲。因为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身体极其瘦弱,体重仅有91斤重。“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能倒下,否则母亲怎么办?”刘秀祥只能选择坚强。2008年高考,刘秀祥以504分的成绩,考上了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历史系,圆了大学梦。面对生活磨难多年来从未掉过泪的他,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忍不住抱着母亲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母亲是我唯一的亲人,我现在已经没有家了,只有她在身旁,我还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今后不管发生什么,我都要将母亲带在身旁照顾。”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刘秀祥就下定决心背着母亲去上大学。

当年带母亲上大学的刘秀祥

刘秀祥辅导贫困学生

毕业回乡,他用知识点燃孩子的梦想

2012年,刘秀祥即将大学毕业。许多企业听闻他的事迹,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也是在这年,曾经一起捡过废品的一个妹妹打电话告诉他,说不想上学了,准备结婚。刘秀祥想到自己靠上学改变了命运,但在家乡还有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他的心愿既宏大又具体:要回乡,要点燃更多孩子的梦想!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带给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动力。改变并不容易,尤其是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为改变一些家长和孩子的认识,刘秀祥在讲自己的故事时,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能走出去,大家也一定能!现在条件艰苦一点,不要怕,只要有梦想、有行动,未来一定会更美好,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为自己,为家人和家乡。”

回到家乡后,刘秀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人脉关系,使上不起学的孩子得到了相应资助,这个数字从一开始的十几人,增加到后来的上千人。不光如此,刘秀祥还常去乡镇演讲,用自身经历打动更多人,之后又考取了特岗教师,成为望谟县中学的一名历史老师,后兼任高中班主任。最多的时候,他同时担任五个班的历史老师和三个班的班主任。2020年,他被中宣部和教育部授予“最美教师”的称号。

当年读中学、大学时,穷得叮当响,刘秀祥执拗地不肯接受资助。如今,他走到哪儿就问:“能资助我的学生吗?”靠这样坚持不懈,他陆续从1000多人那里“争取”到了1300多万元,让4200多名学生受到资助。助学的另一面是他出色的教学成绩。2015年,刘秀祥接手了一个以成绩差“著称”的高一班级。那三年,他陪着学生上早读、下晚自习,带学生到家里吃饭、谈心。三年后,一个中考成绩258分的学生高考考了586分,全班47名学生都考上了大学。

为了带好学生,刘秀祥将一大半工资和几乎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学生身上。当教师这些年,刘秀祥不辞辛苦,到处做公益演讲,一次次讲起那些心酸的过往。他说:“我一遍又一遍地讲我自己的事,不是为了博取同情,而是希望可以帮助那些和我一样的孩子,给他们精神上的激励,渡过眼前的难关。”回乡十年,刘秀祥的心愿逐渐变成现实。

2012年,望谟全县只有70人考上本科;2022年,有1302人考上本科,总上线率达到55.48%。他很高兴自己为此出了一份力。这名有10年党龄的共产党员说:“有种说法‘寒门难出贵子’,我不赞成,为什么要当贵子?只做一个平平凡凡的、对国家有用的工作者,不可以吗?”刘秀祥表示,10年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真正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他说:“我们10年前是利用周末假期,骑着摩托车走村串寨,费尽口舌地告诉孩子们,只有读书能改变命运。10年后,大山深处的孩子、大人都意识到了读书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让像刘秀祥一样在大山深处从教的乡村教师,更加充满期待。刘秀祥称:“随着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未来的山区,可能在五年乃至十年里,有更多的资金投入,那就可以让基础设施得到更大的改善。”他还说:“我相信,未来山区教育会越来越好,会有更多的孩子去接受更好的教育,能够改变命运和拥有更多的选择。”

刘秀祥的经历说明:生活中或许存在很多磨难,但战胜磨难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坚持和用心去做一些事情,为社会出一点力,发一点光,社会也会变得更加美好。十几年过去,当初背着母亲上学的刘秀祥,活成了这个时代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也活成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佩的人!※

猜你喜欢

哥哥大学母亲
“留白”是个大学问
哥哥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哥哥的生日
还猪哥哥
给母亲的信
我永远是你的哥哥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