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画里的过年
——历代岁朝清供图

2023-02-08博陵清河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瓶花祥瑞钟馗

□博陵清河

《岁朝佳兆图》明·朱见深 纸本设色 60cm×35.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余年的历史,在不同的时代,春节有不同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春节被称为“岁朝”。“岁朝”即一岁之始,指农历正月初一。《岁朝图》顾名思义,即为庆贺“岁朝”所作之图,通常以静物画的面貌出现,并配以贺岁诗词,通过画中物品的名称谐音、民俗寓意或历史掌故,来传达美好的新年祝福。

《岁朝图》的缘起

从时间上来看,《岁朝图》最早出现于唐代。那时只是一些士绅、文人在大年初一将金石、书画、古董等雅玩之物,精心摆设于临窗的案几上,渐渐有人将这些物品勾染成画,意在祈福纳祥。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岁朝图应是北宋赵昌的《岁朝图》,而岁朝图开始兴盛则是在宋徽宗时期的皇宫。众所周知,宋徽宗赵佶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皇帝,尤其擅长花鸟画,岁朝图也是在他身上发扬光大的。不过,他的岁朝图如《芙蓉锦鸡图》,主要是通过写生的手法描绘冬天看不到的花卉、禽鸟等用以应景,烘托过年的气氛,并没有过多地涉及年俗寓意。

《岁朝图》中的年俗寓意

《岁朝图》真正意义上的定型和流行是在明清的宫廷之中,甚至皇帝本人会亲手画几笔。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明宪宗朱见深曾亲手画过一幅《岁朝佳兆图》。朱见深擅长人物画,因此他的岁朝图大多描绘宫廷过年欢庆的场面或与过年相关的人物。《岁朝佳兆图》就重点刻画了民间传说中的门神钟馗。画中钟馗正用眼睛盯着向他飞来的蝙蝠,寓意“福在眼前”;手中的如意,以及旁边小鬼端着的柿子和柏树枝,则寓意“百事如意”。

如今我们常见的岁朝图式大约可以分为四种类别:呼应清供习俗的瓶花图式,衬映节日气氛与祥瑞寓意的花鸟图式,展现春节庆祝场面的风俗图式,以及用于驱鬼辟邪的钟馗图。所谓“清供”,即在年节以仙花、瑞草、嘉果、奇石、文玩、美器置于案上,供奉天地日月、祖宗社稷,祈求祥瑞之兆的同时,亦是值得玩赏的乐事。这类“岁朝图”,画面以瓶花为核心,点缀些许器物,是岁朝最典型的图式。可以看出,岁朝图发展到明清时期,其内容已经拓展到了过年的习俗。

“岁朝清供”的含义

《岁朝图》除了描绘古人过春节的习俗之外,还将那些有吉祥寓意的花卉或器物等作为主题描绘在画中,这些作品被称为“岁朝清供图”。如清代金农的《岁朝图》,瓶中插着松枝,寓意“平安长寿”,如果瓶中插着牡丹则寓意“平安富贵”,装荔枝则寓意“平安吉利”;齐白石所作《新喜》中,梅花有报春的意义,而画中的梅花为五瓣,寓意“五福”,等等。

《岁朝图》清·陈书

《新喜》齐白石

仔细观察《岁朝图》,学习画中描绘年物的寓意,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春节习俗、审美趣味等,感受人们以物寄情、以物达意、以物敬奉天地自然背后的文化背景与精神内涵。在以农业为本的古代中国,《岁朝图》更寄托着人们对于新的一年生活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的美好祝愿和向往。

猜你喜欢

瓶花祥瑞钟馗
青山遮不住、江山多娇、天降祥瑞
花开烂漫——彩墨画瓶花课例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豆登锋作品赏析
8.钟馗悟道图
金猪庆祥瑞
美丽的瓶花
钟馗嫁妹
钟馗降福图
西夏文《十二缘生祥瑞经》初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