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发展趋势

2023-02-08王子鸣

中国稻米 2023年1期
关键词:章节视域劳动

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与态度,培养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正确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2022年5月,教育部批准开设劳动教育本科专业,更是将劳动教育纳入到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当中,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多样、更加务实的实践教育基地,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和锻炼乡村振兴领域优秀人才,实现乡村振兴与劳动教育的共赢发展。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1月第1 版)一书的主编史钟锋、董爱芹、张艳霞,有着丰富的社会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经验,曾经合作完成《演讲与口才实训》等实用型书籍,积极探索新时代人才培养与能力训练,特别是大学生综合能力教育与指导方面的创新实践,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书的编写基于我国关于劳动教育的战略规划与部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修教材。从结构和内容上看,本书立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际,通过十二个章节对劳动理论、知识、能力、精神、法规以及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心理健康疏导等进行系统阐述,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现状与前景、任务与目标进行了精准定位,对于高校教育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编者紧紧围绕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客观需求和实施现状,提出要坚持政治经济对于劳动教育的统领,将劳动教育置于乡村振兴等国家视域下一体推进,从而保证劳动教育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也更加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第一,在新时代劳动价值观章节中,从劳动思想层面强化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意识和觉悟,高校劳动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要求学生进行劳作,更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整体视野,清醒认识到乡村振兴视域下工业、农业等劳动作业的重要地位,以更加辩证合理的思维来看待和审视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进而在学习和就业中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多贡献。第二,在劳动精神章节中,指出大学生要培养工匠精神,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将劳动教育的精神要求融入其中,辛勤、诚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劳动教育由行为向思想切实转变。第三,在劳动实践章节中,提出要将大学生劳动教育放在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战略背景下,引导学生开展“青马工程”、志愿服务、科技竞赛、社团活动等,以更加契合新时代发展的方式进行劳动实践教育,使大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真正感受到劳动的魅力和价值,将劳动能力和劳动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本书突破了传统家庭劳动教育以及大中小学校劳动教育的思维局限,将劳动的概念进一步放大,深化劳动的内涵并扩展劳动的外延,使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加符合新时代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客观实际。首先,本书将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劳动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八种不同能力,其中与人合作、问题解决、信息处理等能力与乡村振兴战略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能成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同时也更加符合新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其次,编者对劳动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进行了全面、深入研究,尤其是如何认识和应对工作中的压力与心理疾病,学会进行有效的心理摆脱,是劳动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因应乡村振兴局势下城乡理念冲突、社会矛盾多元化的重要内容。第三,本书在致力于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的同时,非常关注劳动保护尤其是安全防范,重点针对乡村振兴视域下劳动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等进行重点解读,帮助大学生正确理清公与私、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劳动关系与价值应对,从而既保护了自己又服务了社会,使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更加全面。

通过学习《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无论是否就读劳动教育专业,都能够学习到劳动教育的相关知识,增强爱劳动、会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将劳动精神融入到本专业的学习乃至终身化的成长过程中。高等院校也可以将劳动教育渗入到大学教育中,渗入到乡村振兴中,切实达到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效果。

猜你喜欢

章节视域劳动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