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各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2023-02-08刘中军李美潇王建波孟庆杰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堆体尾气氧气

*刘中军 李美潇 王建波 孟庆杰

(沈阳光大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辽宁 110078)

畜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的根本,其产量及发展趋势对国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国家全面进步的关键[1]。解放以来,受计划经济和粮食短缺的影响,我国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畜牧养殖也在缓慢增加[2];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伴生产品粪便及尿液也成比例增加,为杜绝畜禽粪便污染水体,破坏环境,运用生物技术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资源[3-5],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对于禽畜粪便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实现我国生态环境的更好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研究在传统堆肥的基础上,针对选取不同地区的养殖场牛粪为底料,添加秸秆调节空隙率,对畜禽粪便进行高温静态堆肥,明确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电导率等参数的变化趋势,为畜禽粪便堆肥利用提供可靠数据。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

以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所选取的牛粪为代表;秸秆来自于农户,切割至4厘米备用。

(2)堆肥实验的装置

堆肥装置选择自行设计的好氧堆肥箱体。

(3)实验仪器

①testo 305-2型气体分析仪;②Restsch SM2000型切割机;③Retsch ZM100型研磨仪;④DL-101-3BS型电热鼓风干燥箱;⑤SX2-10-12型高温电热炉;⑥pHS-25型酸度计;⑦DDS-11A型数字电导率仪。

2.结果与讨论

(1)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各期堆肥实验温度变化曲线如下:

从图1温度变化曲线可看出,四个地区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的温度都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堆肥反应的前十天,四个地区的畜禽粪便堆体的温度从室温开始上升,反应起始的1~2天,温度升高较快,温度由室温的18℃上升到45℃,此时噬温菌酶活性因温度升高而下降,噬热菌代替噬温菌成为主导群落。随后噬热菌降解堆肥中营养物质,堆体温度开始出现波动,当畜禽堆肥进行到第4天时温度达到最高值,此后由于堆肥营养物质减少,堆肥温度持续下降[5]。第11天对堆肥物料进行翻堆后,底料进行二次混合,提供空隙率,进一步提高堆肥中氧气含量,堆肥有机质二次混合,堆肥整体温度逐渐升高,以后的两周温度在高温后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这三个地区堆肥混合物的含水率太高,使堆体内自由空间少,通气性差,形成微生物厌氧发酵状态,同时产生臭味[6],降低了有机物的降解的速率,堆体的温度无明显变化,因此我们取消了第三周的实验。

图1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

(2)堆肥过程中密度变化规律研究

密度反应了堆肥混合物的孔隙率,高孔隙率便于空气中的氧气渗透到堆肥去区,因此不同的孔隙率影响着整个堆肥过程[7]。

由图2可以看出,四个地区畜禽粪便堆肥反应初期,因添加比较干燥的秸秆作为填充料,堆体密度因秸秆含量增加而降低,约0.53kg/L,随着堆体物料被好氧微生物发生分解,产出二氧化碳和水,水融入堆体中提高其含水率,导致堆体的密度增加,第一周结束时,其堆体密度达到0.8kg/L,反应器底部有渗滤液产出。后期随着生物降解效率的降低,生物分解产出的水减少,同时强制通风进入堆体的是冷空气,排出时是热空气,根据热饱和定律,过多的热空气可以带走一部分堆体中的水分,所以堆肥结束时堆肥的密度保持在0.8kg/L,整个堆肥减容减量效果非常明显,体积减少了50%左右。

图2 堆肥过程中密度变化曲线

(3)堆肥过程中堆体氧气浓度变化

图3堆肥过程中堆体内氧气浓度呈现前期降低后期增加的变化趋势,这是由于反应起始阶段,由堆肥内氧气充足,分解堆体易被降解有机质,有机质被好氧微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机质分解产出大量热量,同时降低堆体氧气浓度。随着堆体温度的升高,堆体内噬温菌被噬热菌代替,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提高,需氧量更大。高温阶段后,有机质含量降低,产出的热量不能弥补带走的热量,堆体的温度开始降低,堆肥进入降温阶段,耗氧速率降低。当翻堆后又有类似的情况[11]。

图3 堆肥过程中堆体氧气浓度变化曲线

由于不同的添加剂配比,导致了堆肥混合物的不同含水率以及孔隙率。高含水率、低孔隙率的堆肥混合物中,气体的自由空间小,氧气的利用率低,有机质的降解速率低,氧气的浓度就高。反之,低含水率高孔隙率时,氧气的浓度就低。在配比为1:1时,堆体的含水率低,孔隙率高,其气体的自由空间大,氧气利用率也高,耗氧速率也大。虽然在实验过程中气体流量是由人工间歇调节的,氧气的浓度也偶尔超过了8%~18%的范围,但整个堆肥过程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4)堆肥过程中尾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二氧化碳浓度反映了有机质的好氧降解情况,它与对应的氧气浓度变化情况有相反的变化趋势,当尾气中氧气浓度较高时,其二氧化碳浓度就较低,主要因为氧气利用率低,当尾气氧气浓度低的时候,说明好氧生物分解效率高,底物的二氧化碳浓度就高。如果有机质降解速率较快,尾气二氧化碳浓度就高,反之有机质分解慢,尾气二氧化碳浓度就低[8]。

以下各期堆肥实验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

从图4可看出,二氧化碳的变化曲线与对应的氧气的变化曲线是相关联的。当氧气的浓度减少时,二氧化碳浓度对应增加;当氧气的浓度增加时,二氧化碳浓度对应减少,二氧化碳浓度和氧气浓度呈现负相关。根据图4可以看出,开始堆肥时,由于底物富含易被降解有机质,噬温菌通过通风供氧,微生物开始对有机物进行分解,消耗大量的氧气[9-11],同时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与水以及大量热量。热量的累计促进堆肥温度的增加,噬热菌增加,好氧分解效率提高,促进二氧化碳浓度进一步提高,后期随着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并且堆体密度的增大,堆体的空隙率减少,氧的利用率降低,有机物的降解速率也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也开始降低。从图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12-13]。当第一次翻堆之后,由于混合了有机物,有机质的降解速率二次提高,氧气得以消耗,尾气中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从各图中翻堆后曲线也可以看见这种趋势。翻堆后二氧化碳浓度峰值比翻堆前低,是由于有机物含量下降,微生物活性降低,对氧气需求量减少,所以导致尾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低[14-17]。

图4 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尾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曲线

3.结论

(1)畜禽粪便堆肥过程中温度总体变化趋势相同,三个堆肥阶段堆肥温度均呈现先升高。

(2)反应初期堆体密度较低,约0.53kg/L,第一周结束时,其堆体密度达到0.8kg/L,后期随着生物降解效率的降低,生物分解产出的水减少,同时强制通风进入堆体的是冷空气,排出时是热空气,带走一部分水分,所以堆肥结束时堆肥的密度保持在0.8kg/L。

(3)不同地区畜禽粪便对堆肥过程中氧气变化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不同期的氧气浓度变化是有较大区别的。

猜你喜欢

堆体尾气氧气
聚焦空气与氧气
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及腐熟进程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食用菌菌渣和白酒丢糟共堆肥过程中氮素变化及腐熟进程
适应更严格尾气排放的工艺选择
添加不同辅料对蛋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和控制探究
经堆肥处理蚕沙可达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