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BOPPPS在医学教学应用中的思考

2023-02-07王姗白洁刘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4期
关键词:医学思政课程

王姗 白洁 刘颖

教育部在2020 年5 月28 日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1],其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强调,医学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着力培养学生“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医者精神,注重加强医者仁心教育,在培养精湛医术的同时,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尊重患者,善于沟通,提升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提升依法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医生。同时相对于其他学科,医学教育更加强化人文精神教育的内涵,医学表达的是对人类命运的最深切的终极关怀。因此在新时代“新医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指导下,承载着人文关怀的思政建设提升到新高度。

1 思政内容与BOPPPS 教学法融合初探

为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融入医学教育建设,笔者认为需要确立目标导向并加强引导医学生道德与医术兼修。在教育法改革的过程中,笔者尝试采用BOPPPS 教学法,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增强医学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并有效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思政教育作用、健全医学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BOPPPS 是Russell D 提出的教学理论[2-3],包括导入(bridge-in,B)、学习目标(objective/outcome,O)、前测(pre-assessment,P)、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P)、后测(postassessment,P)和总结(summary,S)[4]。BOPPPS 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以及实践性,提供相对科学合理的理论体系,辅助教师更好开展课程教学,从而使课堂教学流程更加具有逻辑性与合理性[5]。依据原有BOPPPS 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原理,其内涵是在课程教学中对课程进行分解,各个不同分解单元间存在逻辑关联,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关键环节在于应用BOPPPS 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在其中参与性、互动性及反馈能力,本身属于一种“闭环”教学活动模型,BOPPPS 在医学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培养上具有显著优势,这在各类医学相关课程中得到很好印证[6-8]。

文章中笔者收集了两所医学院校三门课程的BOPPPS 教育教学资料,包括口腔基础医学、眼科学与临床药学。参与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根据遵循主动性、目标导的原则及学科自身特点,对BOPPPS 的内容进行重新分解、组合,并在其中融入自身认定的特色课程思政内容,授课教师之间畅谈授课感想,分享经验,总结教学感悟。现将实施步骤、课程开展原则与经验进行总结分享。

2 基于BOPPPS 的线上线下混合学习的实施步骤

2.1 教师讲解

B:(Bridge-in):这个阶段是课程开始的关键时刻,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将他们过去的经验与新课程内容建立联系。在此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讲述相关故事或情景模拟等方法,将思政教育内容自然而然地融入课程中。例如,可以通过讨论当前热点事件或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O:(Objectives or Outcome):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明确地向学生表达课堂的学习目标或预期结果。这些目标应基于教学大纲,并且要具体、明确,易于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列出具体的学习目标,如理解某个理论概念、掌握一项技能或发展特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等,帮助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重点和期望达成的成果。

P:(Pre-assessment):课前摸底是评估学生在开始新课程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起始水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从课程中受益。前置评估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测验、讨论或口头提问等形式进行。这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前置知识,还能促进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建立初步的认识和兴趣。

2.2 师生互动

P:(participatory learning)教师讲解理论内容,中间伴有提问式互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分享的方式完成,尤其是在线上教学中受到推崇,思维分享(think-pair-share)提出反思问题或模拟情境,鼓励学生发表。Think-pair-share 是由小组讨论过渡到全班讨论的方法[9-11]。首先think,独立思考;然后pair,跟搭档轮流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share,跟全班分享共同的讨论结果。有的教师通过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翻转课堂的形式在课前与学生交流,之后让学生中的一部分进行讲解,之后是分组讨论[12]。这些方式都可以镶嵌入BOPPPS 的模块教学过程中,并收到良好效果。

S:(summary)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整理和回顾课程内容。这个过程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之间联系的理解,而且通过视觉化呈现,增强了记忆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促进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

P:(post-assessment)环节则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及时检验。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估,如书面测验或口头报告,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这不仅评价了教学效果,也为教学方法的调整提供了依据。关键是评估方式需与学习目标相符,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教师应提供及时反馈,指出学生的优势和改进空间,促进他们的持续进步。

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成学习目标、理解上有哪些偏差,课程完成一个小节的时候,老师可以进行课内评估。评估的方式有小测验、口头报告、问卷等,可以依据课程内容或性质进行选择。例如,笔者团队中口腔医学教师通过问卷星(测验准备5 道选择题)检测本次课学习效果及线上授课的出勤率。

课后作业:此过程并不是BOPPPS 模块中的标准组成部分,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课后作业环节,鼓励学生们绘制自己对知识加工后的思维导图,与授课教师对比记忆。

3 课程思政开展的三原则

思政建设一直是大学教育的灵魂,课程核心理念由教学变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体现思政元素。如何让医者仁心的高贵的品质自然真诚地融入课堂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以临床药学为例,笔者将授课中逐渐形成的思政内容特点总结成以下三个原则,包括领略学科魅力、塑造真善美、挖掘中国特色思政内容。以下以临床药学BOPPPS 授课中嵌入的思政内容为例。

3.1 领略学科魅力

药学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缩分支,充分体现出科学原理的发展进程,教师将科学发展历程具象化到科学家身上,用一个个真实的鲜活的科学家故事传递药学学科的发展进程,例如屠呦呦、张亭栋等科学家的故事,从而在学生中传播科学信念与理想火种。

3.2 塑造真善美

此主题的开展是在充分尊重西方药学发展基础上,结合祖国中医中药历史的发展脉络,从精神文化层面领略中华医药的博大精深。例如在课程中请学生们小组讨论诠释“修合无人问,存心有天知”的意义。希望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培养成人诚药真,不欺人,不自欺的品德。

3.3 挖掘中国特色思政内容

教师在BOPPPS 课程设计中,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嵌入“自主创新,做中国脊梁”的主题和我国自主药物研发过程中的感人故事:在引言中介绍中国的科技创新成就和医学科学发展。在目标设定中明确学习目标,包括了解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培养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学习医学科学的“两弹一星”精神。在课前摸底中了解学生对自主创新和中国医学科学发展的了解程度。在参与互动中,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主创新对中国发展的意义以及医学科学中的“两弹一星”精神。在“后测”中检查学生对自主创新和中国医学科学发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总结中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和医学科学的“两弹一星”精神。通过以上步骤,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4 经验分享

4.1 BOPPPS 是线上授课良好载体,激发个性化思政内容

BOPPPS 教学模式使教师能够通过设定合理且有效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设置教学目标、前测及后测等教学环节,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筛分,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了教学效果[5,12]。

受访教师发现,BOPPPS 由于其具有的模块性质能很好地承载线上教育教学特点,可以成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良好教育模式。在线上教学中教师们发现教学需求的个性化正在逐渐突出,不同授课教师都有自己的“粉丝”;线上课程的弊端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控延时,但也有些平时性格内向的学生,比较喜欢这种授课方式,从电脑屏幕中发现自己新潜能。以此衍生出来的学生个性化与教师个性化得以释放,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效果与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存在密切关系。这是线上授课发现的新趋势,也是BOPPPS 教育模式给予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启发。同时笔者认为教育管理者在注重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同时也要给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在此期间教师个性化的思政内容也点缀其中,例如,擅长古诗词的眼科教师将宋代苏轼的《赠眼医王生彦若》给学生诵读。诗中把眼睛比作“琉璃贮沆瀣,轻脆不任触”,极力赞叹王彦若精湛的金针拨目翳(白内障)技术,并且在治病过程中能够恰到好处地对患者通过沟通进行心理疏导——“而子于其间,来往施锋镞。笑谈纷自若,观者颈为缩。运针如运斤,去翳如拆屋。”

4.2 BOPPPS 课堂中加深师生互动深度

在面授课堂中,随机提问是常见的互动方式,提问的问题可以是原有知识回顾,启发性拓展或对“上课走神”学生的一种“警示”。线上授课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提问互动”对于教师而言缺乏预判,学生在课后反馈中表示,线上课程中教师提问的“突然性”增加,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因此大多数学生对提问互动并没有表现出积极的态度。BOPPPS 的模块式教学设置能充分解决此问题,笔者在教育教学中主要采用“奖励式+必答题+抢答题”方式来解决此类问题。即通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或必答方式,筛选出优秀学习小组及优秀个人,既可以体现小组学习荣誉感也鼓励个人价值体现[13]。小组内的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得到很大提升,在为小组荣誉而相互补救回答问题中增加沟通机会,加强了“共同目标”“协同奋斗”的理念。

4.3 BOPPPS 在课程思政中应用的思考

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最重要的是教师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过程强调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尊重课程特点、服务学科发展的原则,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到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14-16]。

笔者团队总结在以BOPPPS 教育教学模式的课程思政建设中,一是立意明确,以树立正确的医学科学观作为建设目标。通过阐述医学科学的内涵和发展,启发学生对医药学、自然、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年轻医学生内心深处种下“医者仁心”的种子。二是充满创意,以问题为导向创新教学大纲。结合中外医药学发展观,强调科学发展价值观的问题,让医学生具有兼容并包的价值观体系,客观而又全面地看待人类医学发展的脉络与中西医建立的哲学基础。三是注重融合,有机融汇医药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以医药学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传递价值理念;以科学研究的特性体现科学精神;以跨学科视角体现学术思想性;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光辉。最后,笔者团队认为在医学教育教学的课程融入过程中自始至终传递“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精髓,这是医学未来发展的根基,为此教师在实施课程思政时,也要尊崇“实事求是”是课程建设的根本原则。一个充满感染力的思政课堂,其思政材料一定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以情感人的[15]。在医疗工作做到杏林春暖,橘井生香;在医学教学工作中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医学科研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BOPPPS 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围绕明确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合理的导入能够让学生很快进入教学情境。同时笔者团队在这次教学改革实践也发现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身能力的提高也是潜移默化的。这些能力体现在对于各种网络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已有知识的教授角度的改变。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中,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情感要先被感动,然后才能感动学生。这种真情实感是教师在教学中最真实的体验,也是教师能够传递给学生的最深刻的信号。此外,BOPPPS 能够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互动,以教书育人为核心导向,根据自己学科特点进行方法的调整与细化,共同致力于课程思政视域下的BOPPPS 教学改革,用心感受学生的需求,用真情实感去感动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引领他们成为具有高尚品德、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猜你喜欢

医学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医学的进步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