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

2023-02-07杜宇玮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产性产业链协同

杜宇玮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和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当今全球竞争已不仅是产业链的竞争,而且也是创新链的竞争。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提升需要创新链的支撑[1]。特别是近年来,为了应对逆全球化趋势下“卡链”“断链”“脱钩”风险,我国中央及地方都在积极推动以加强产业链建设为主要抓手、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为核心任务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为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发展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这意味着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是推动“四链融合”、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关键任务。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匹配和互动融合,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2]。

当前学界关于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关系研究,主要围绕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概念内涵[3]、战略机制[4]、重要意义[5]、趋势特征[6]、组织方式、发展模式及路径[7-8]等展开理论探讨。部分研究则以特定区域、城市或产业为例,考察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发展的态势、问题及路径策略[9-12],揭示了其对提升区际产业链竞争力[13]、促进区域产业转型[14]、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5]等方面的影响作用。总的来看,已有研究对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的内涵、意义、机制、模式和政策等做了不同角度的学理性探讨,但是对于产业现代化目标下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现实条件、决定因素和提升路径等重要问题仍缺乏系统和深入的分析,且鲜见对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水平及机制的经验分析,从而可能无法得到较有针对性的思路与对策。为此,本文立足国际产业分工新态势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先,基于前人研究进一步深入而全面地阐明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理论内涵及内在机制;然后,基于上述机制,结合我国典型区域实践描述和评价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发展的现状事实,并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及影响机理;最后,提出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战略路径,从而为我国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供有益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参考。

一、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理论机制

(一)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内涵特征

1. 创新链

创新链起初是一个管理学概念,最早是由国外学者Marshall &Vredenburg[16]提出的,用来定义说明企业创新的阶段性活动及其各主体相互之间的关系。从链中过程来看,创新链主要分为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实际运用和产业化与市场化四个阶段[17],是包含创新思想产生、研究成果转化及创新产品实现的完整链条[18],是包括科学知识、技术知识发现到产业化的过程[19]。张杰等[20]认为,一般的创新链包含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间试验(中试)、实现商品化和大规模产业化五个关键环节或阶段,而且在创新链的不同环节和发展阶段,创新活动的核心任务、市场性质、关键参与者以及所需外部资源均有显著差异。从链中主体来看,创新链中往往存在特定的核心主体(核心企业)以及相关参与主体(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这些主体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知识创新活动联结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经济化过程与创新系统优化目标[7]。因此,创新链可以看作是多个创新参与者相互连接经历多个阶段产生价值的一体化创新活动过程或结构[21]。从链条分类来看,按照创新内容划分,创新链可分为技术创新链、产品创新链、成果转化链和新产品销售链[22]。根据衔接机制划分,创新链则包括横向创新链和纵向创新链。其中,横向创新链是指围绕某项产品开发,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来整合创新主体,从而实现技术产业化和市场化;主要包含创意激发、研究开发、知识物化、产品制造、市场实现五大环节,创新主体涉及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等;纵向创新链则是指在围绕产业链进行研发、改造或创新时,由产业链上下游技术的关联性、匹配性或融合性而形成的链状结构,以更好实现终端产品的集成创新[23]。杨忠等[24]综合了管理学和经济学角度的定义,总结了创新链的核心内涵至少包括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存在多个创新主体及其主要活动目的在于整合创新资源。总之,创新链是反映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在商业化和产业化过程中流动、转化及价值实现情况的链条,且反映了不同环节的创新主体在此过程中的分工合作与衔接互动。

2. 产业链

产业链的思想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后来经马歇尔、波特、格里菲等学者的扩展,逐渐延伸出了商品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相关概念,主要反映了产业或企业的分工与协作关系。产业链包含着“点”和“点”关系的供需链、“点”连成“线”形态的企业链、“线”和“线”交织的空间链以及“链”和“链”发生作用的价值链。其中,价值链主导产业链形成和发展,企业链作为载体通过空间分布推动供需链的衔接和价值链的实现[25]。

从链中过程来看,产业链是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生产链条,即“最初的自然资源——最终产品——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26]。刘志迎和赵倩[27]将产业链界定为基于最终产品生产需要和最终用户需求而向上下游或旁侧延伸的企业集合, 是由不同产业领域企业组成的包括原材料或零部件生产与供应、产成品生产和营销及服务、全过程物流、信息流及知识技术流等在内所有活动的链式集合。由此可见,产业链是指从原材料到制成品再到消费品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相互衔接、相互交织形成的产供销全过程的链条或网络。从链中主体来看,产业链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不同企业或产业部门为追求自身长远利益最大化而与其他企业或产业部门围绕不同中间产品的生产或交换进行横向或纵向合作、联盟而形成的动态网络组织[28]。从链条属性来看,产业链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形式,是“有组织的市场”和“有市场的组织”双重属性的合作竞争型准市场组织[29]。作为介于企业和产业之间的“夹层”,产业链是一种由社会分工导致并协调社会分工顺利进行的经济组织, 是产业链条上“企业群”和“企业群”的融合,以实现产业链条内的资源配置与利用、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30]。刘志彪[31]从产业链的视角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化问题,认为必须主要着眼于劳动分工形式的变化以及由此所形成的内在技术经济联系的动态调整,通过“链”的升级实现产业发展的高端化。可见,产业链不仅是当前产业及其企业分工的一种重要形式,而且已成为现代产业经济学的重要分析工具。

(二)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内在机制

综合以上内涵分析,本文认为创新链是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创新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创新过程集合;产业链则是从原材料、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生产过程集合,而且这个过程中还包括了链内知识、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动。两种链条的核心主体都是企业,组织属性都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式,目标指向都是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增值,因而两者密切相关、互促互动、共生共融。一方面,产业链作为创新要素的需求方,可以拉动创新链形成与发展;另一方面,创新链作为创新要素的供给方,可以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两者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协同、相互融合、相互匹配的作用关系。

1. 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形成与发展

产业链中生产主体——企业具有持续的创新需求,可以拉动技术创新,并使得创新成果得以转化运用从而实现价值增值,保证创新链的顺利运作,而且产业链的更新和升级也会不断催生创新链形成。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形成与发展,意味着作为生产主体的企业同时具有了创新能力并不断得以提升,从而成为创新活动的重要主体之一。因此,产业链对创新链拉动作用有效发挥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是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强。所谓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就是要围绕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需求,充分发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创新潜力,针对产业链上的中高端环节特别是关键环节进行技术研发攻关,不断促进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强化对关键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的掌控。

2. 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

一方面,创新链是通过技术研发特别是一些原创性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并将创新成果产品化、产业化,从而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另一方面,创新链主要是通过提供生产知识产品、提供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并将其嵌入到产业链各个环节中,从而为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提供要素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作为高技术含量和创新要素密集型产业,是产业高端化的一种表现,因而其发展状况可以用来评判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从价值链视角来看,创新链聚焦于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环节,而产业链侧重于价值链中端的生产制造环节,因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因此,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表现特征是科研成果转化率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好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谓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就是要重点培育和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的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建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对此,关键是要通过产业链的串联把各个创新主体打造成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进而在激励一致性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行业规范,降低交易成本,形成创新合力[5]。

3. 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

创新链与产业链中存在多个主体,其中创新链中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政府、行业协会等;产业链中的生产主体则主要是生产原材料、中间产品到最终产品的众多上下游企业。其中,部分主体是交叉的,比如创新链中的企业同时也是产业链中的企业;而且,不同主体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价值增值而需要进行产品以及信息、知识、资金等要素的交流、流通和共享,从而决定了创新链与产业链中不同主体之间存在着协同关系。这种协同关系主要体现为产学研合作和协同创新。其中,大学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供给方,企业作为技术需求方,政府和中介机构作为技术创新环境的保障方。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间组织以及政府和个人等多种创新主体共同构成创新网络,才能有效整合、创造、传递和获取知识,从而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演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不仅是将各类创新主体捆绑在一起进行特定项目的合作,而且是共同构建协同创新的组织和平台;其强调主体之间分工与协作,推动信息、技术、知识等资源共享和整合,实现优势互补,加速创新成果的推广进程,实现知识的增值、产业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创新生态系统时代,孤立地支持单一类别的创新主体建设,将难以形成优势互补、要素互动的开放协同创新机制。因此,产学研合作紧密、协同创新活动多是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水平高的重要表现特征。

4.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是指在企业与区域内技术和产业融合的基础上布局创新主体和生产主体,以研发创新产品为关键,依托各个主体共同发力,以便形成企业创新产品需求与供给良好互动的产业链网络系统[8]。其主要表现为创新主体与生产主体的融合、创新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创新成果与制造产品的融合等。从创新成果和制造产品的价值实现来看,产业是创新活动与生产活动相结合的最终结果,价值链则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链接交点,创新链在价值链上主要体现为承担创新要素生产与供给的生产性服务链。因此,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具有高知识密集度、高增值性、强创新性等特征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三)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重要意义

1. 有助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产业现代化本质内涵的延伸和细化。产业基础高级化,是指产业发展所必需的基础零部件、核心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方面研发能力的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产业组织方式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链,使得产业链具有较强的自主可控能力和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产业链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要实现产业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之间的高度协调,实现产业链、技术链、资金链、人才链之间的有机融合和配合[32]。 因此,加强创新链匹配产业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可以促进要素有效协同,从而有助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2. 有助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近年来,在国际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产业链安全稳定的前提是产业链完整,而要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就需要完备的创新链支撑。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的多重风险,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基于完整产业链的创新链,可以补齐产业链技术短板,从而有助于保障和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发展。

3. 有助于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的提升

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互动融合,就是要通过围绕整体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通过围绕全方位的自主创新链打造和衍生出更有效率、更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克服创新链“碎片化”、技术链“卡脖子”和产业链“低端锁定”的困局。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的匹配协同,可以通过链条延伸、产业关联、技术溢出、要素协同、信息共享等途径,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互动和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竞争力。

二、 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现状评价:以江苏为例

江苏是实体经济大省和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工业制造业规模多年位列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也多年稳居全国前列,具有良好的产业链发展基础和丰富的创新要素资源,因而具备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发展的基础优势和必要条件。近年来,江苏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创新型产业发展不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全省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创新指标均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为支撑江苏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提出了“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新要求。因此,以江苏为例总结分析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现状问题及战略路径,可以为我国加快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提供示范和借鉴。根据以上理论机制分析,本文从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以及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四方面来描述和评价江苏创新链匹配产业链的现状事实①。

(一) 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发展现状

企业作为联结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核心主体,其研发创新能力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产业链对创新链的拉动作用。从研发经费投入来看,2019年江苏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投入强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内部支出达2 206.16亿元,比2015年增长46.4%,仅次于广东(2 314.86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二;占地区R&D投入的79.4%,位居全国第五;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1.86%,位居全国首位。从研发人员投入来看,2019年江苏研发人员数量及投入规模均位列全国第二;其中,规上工业企业R&D人员693 442人,占平均从业人员比重为8.2%,仅次于浙江(8.5%);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为508 375人年,仅次于广东(642 490人年)。从研发机构设置来看,工业企业办R&D机构数量较多。规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比为46.2%,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达59.4%,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34.2%)。可见,江苏工业企业在创新支出规模即研发创新资源的投入方面呈现出了显著优势。

然而,若考虑到创新产出、创新效率、创新模式以及创新支出结构,事实上江苏工业企业并未体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从创新产出来看,2019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25.4%,低于浙江(34.3%)、广东(29.3%)、安徽(26%),位居全国第四。从创新效率来看,江苏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之比仅为11.14,仅位列全国第23位。从创新模式来看,江苏企业创新仍是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2019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数量和发明专利绝对数量均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广东),但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数占比仅占32.6%,在全国位次靠后,远不及北京(51.2%)、广东(44.5%)、上海(43.1%)等东部发达地区,甚至不及西藏(62.7%)、湖北(46.6%)、陕西(43.7%)、贵州(43.1%)等中西部地区。在企业研发经费支出结构方面,试验发展支出占98.5%,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仅占1.5%;江苏全省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中试验发展支出占90.5%,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分别仅占2.7%和6.8%。这说明江苏企业创新主要集中于创新链中端的中试环节,而创新链两头的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环节缺失,创新链还不够完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表明,江苏产业链对创新链的拉动作用仍有待提升和优化。

(二) 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发展现状

近年来,江苏持续组织实施前沿引领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及占比逐年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6.0%,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20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7.7%,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5%,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当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 042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超过3.2万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保持在90%左右,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达163家,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72个。

然而,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情况,可以发现江苏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从创新产出来看,江苏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6.7%,低于浙江(55.2%)、广东(47.1%)、北京(37.4%)等东部发达地区,也低于宁夏(62%)、安徽(47.2%)等中西部地区,甚至不及全国以及东部、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分别为37.2%、40.1%、37.3%)。从创新效率来看,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与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之比为11.76,不及河南(30.43)的一半,跟广西(20.9)、山西(17.23)、重庆(17.13)、宁夏(17.05)等中西部地区相比差距也较大。另据我们基于江苏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测算,江苏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要优于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前者DEA效率均值达0.939(效率值为1时达到有效),DEA有效率达61.5%,而后者仅为38.5%。这表明,江苏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较强,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支撑功能表现较弱,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苏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推动作用还有待加强。

(三) 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现状

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发展,意味着工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紧密的技术合作。2019年,江苏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96.52亿元,绝对规模仅次于广东,位列全国第二。但是从相对规模来看,其仅占全省R&D经费支出的4.4%;其中,对境内研究机构支出占0.98%,对境内高等学校支出占0.37%。而上海、广东、北京的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占比均在10%以上。可见,江苏工业企业R&D经费外部支出偏少,产学研合作规模较小,范围较窄,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主要还是依靠自身力量,与研究机构、高校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技术联系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力度明显不大,产学研之间的关系比较松散,协同创新显著不足。这表明,江苏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度还有待提升。

(四) 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现状

我们根据江苏省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测算了江苏13个地级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度,结果表明,仅南京、南通、宿迁三市的协调发展水平达到DEA有效,有效率仅为23.1%,说明江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还不够高。从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度来看,从高到低依次为批发零售业(0.850)、交通运输业(0.793)、商务服务业(0.709)、科技服务业(0.701)、金融业(0.551)以及信息服务业(0.496)。可见,江苏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较高,而现代金融、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程度较低。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空间协同水平来看,2012年之前,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水平最高,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则处于较低水平;2013年以来,信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发展迅速,但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一直处于最低水平。可见,无论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总体关联、结构关联还是空间关联来看,江苏“制造—服务”融合程度还不太理想。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与协同集聚水平较低,也反映了创新链与产业链之间较低的融合水平。从企业角度来看,江苏本地制造企业向产品服务环节延展普遍不足,且已有服务往往局限于基于产品延伸的设备安装、操作、维修等方面,缺乏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整体解决方案、资产租赁等生产性服务。有数据显示,2018年江苏省内制造业上市企业平均每家提供4.23种服务,服务强度为3.23%,企业服务化趋势虽然初显,但服务产出贡献率低于5%,与发达国家超过30%的水平还相距甚远。由上可见,江苏创新链与产业链尚未能实现深度融合。

三、 江苏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关键问题

以上事实表明,虽然近年来江苏无论是宏观的区域创新能力还是微观的企业创新能力都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但是与其较为完备的产业链相比,创新链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并未有效匹配产业链需求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深层原因及影响因素,至少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一) 产业链发展对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其受到企业核心能力、要素供给条件、市场需求条件、相关产业状况、外部政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开放视角来看,企业创新能力还与其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路径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以江苏为代表的我国东部先发地区,主要是通过采用以引进外资和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产业链发展模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基于跨国公司技术溢出效应和“出口中学习效应”而进行模仿创新和集成创新。首先,长期为跨国公司的代工生产方式,会形成“进口资本品和关键零部件中间品→获得出口机会和低成本的出口优势→自主创新能力缺失→进一步依赖进口资本品和关键零部件中间品来获得出口机会”的路径依赖式“加工贸易困境”,从而导致本土代工企业丧失自主创新能力和动力[33]。其次,本土企业长期从事国际代工所积累的生产制造能力,不仅限制了设计研发能力与品牌运营能力的培育与发展,而且在内耗式价格战下薄利的代工经营也无法积累起自主创新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从而导致其缺乏足够的核心技术开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34]。再次,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缺失的国内环境下,创新成果无法得到充分保障直接影响甚至可能抑制了企业家的创新积极性,最终形成了对技术引进、复制、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这种“跟随式”创新,虽然可以有效促进本土产业和企业实现产品升级和工艺流程升级,但是在涉及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品牌等价值链的功能升级,以及向高技术产业跃迁的链条升级时就无法提供足够和有效的支撑。综上可得,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产业链发展模式,导致对模仿创新的路径形成了依赖,进而制约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二)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脱节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本质上要求科研与产业“两张皮”的有效衔接,关键在于解决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转化”和“协同”这两个问题,即科研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从空间经济学视角来看,创新资源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科技与产业之间的协同效应。江苏是科教大省,科教资源丰富,院士数量、国家科技奖获奖总数,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国家教学成果奖中的特等奖、一等奖及获奖总数,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以上奖项等多项指标都位列全国前茅。然而,从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空间布局来看,江苏的科教资源集中于南京这样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的城市,而在产业资源丰富的苏南其他城市以及一些工业基础良好的苏中、苏北城市中则相对稀缺,空间距离的阻隔导致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无法形成有效的协同创新效应。而近几年长三角地区致力于建设的G60科创走廊,也仅仅将苏州纳入,而忽略了江苏其他地区特别是具有良好产业基础的苏南其他城市,从而导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无法产生良好的协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综上可得,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空间布局分离,导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脱节,进而阻滞了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三) 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有限使得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以各类开发区和园区为载体,培育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化工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和以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龙头企业与上下游企业联动发展的生产协作关系,从而具备了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然而,从价值链视角来看,江苏大多数产业集群以中低端价值链环节、低附加值生产活动为主,产业创新能力不足、配置效率不高。根据对江苏省内新能源汽车、航空制造、智能终端、环保科技等高端制造业调研发现,很多高端产业集群内的所谓“高端产业”或“先进产业”大多数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企业主要进行劳动密集型的组装改装和生产加工,产品国内技术含量低。集群内企业自主技术装备落后,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关键零配件和重要基础材料等生产能力不足,大型成套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基本上需要从德国、瑞典、日本、韩国等国家进口。而且,集群内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突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投入不足,创新收益分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不高。以科技孵化器为例,江苏虽然在孵化器数量、孵化器内企业数量、在孵企业数量及其从业人员数量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从企业平均获得风险投资额来看,江苏与北京、上海差距较大,仅为北京的1/3,也不及陕西、广东等地。综上,传统产业集群以生产协作为主,导致产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能力不足、配置效率不高,进而限制了各方主体的协同创新活动。

(四) 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产业关联割裂使得“制造—服务”融合度不深

进入“十二五”以来,江苏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到60%以上,但是离先进国家70%以上的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从生产性服务业行业结构来看,目前仍然以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低端行业为主导,诸如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虽然稳中有升,但发展仍然相对滞后,从而未能对体量庞大的本地制造业提供足够的服务要素支撑。其中,信息服务业在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中的份额分别从2004年的5.4%增长至2020年的13.2%;科技服务业2004—2020年间仅增长不到3个百分点,在所有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最小,2020年时仅为10.7%,这两类行业规模也远远低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基于开放经济视角的观点认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与全球化和国际代工模式下的制造业需求不足相关[35-36]。这是因为,一方面,“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和国际代工模式下制造业产业链条较短,对价值链两端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主要依赖进口和国际外包,这种“外向化”倾向抑制了制造业对本土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国际代工模式中的加工制造业只需要低端服务投入,而对高端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极为有限。结果导致制造业无法对本土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产生显著的拉动作用,同时本土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滞后也根本无法满足本土制造业的需求,从而无法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良性循环局面。综上可得,“两头在外”的国际代工模式,导致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机联系产生割裂,进而制约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机融合。

四、 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的战略路径

(一) 总体战略

1. 开放经济转型战略:超越国际代工模式

超越国际代工模式下的粗放式和低端化发展,走向依托自主品牌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国际竞争力,已成为新发展阶段以江苏为代表的我国东部地区开放经济转型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超越国际代工,意味着本土企业从价值链的被治理者向治理者转变、从产业链的被控制者向控制者转变、从创新链的跟随者向主导者转变。从微观角度来看,超越国际代工本质上就是要求本土企业积极向价值链上下游延伸,最终创建自主品牌,具体可以从产品供求两侧入手来寻求突破路径。

在产品供给侧,要注重走好产品创新“两条路”。一是注重垂直产品差异化,通过工艺流程、产品质量提升,发扬工匠精神;二是水平产品差异化,针对特定消费者群体,在产品设计、功能上提升,专注细分利基市场。在产品需求侧,要用好渠道建设“两条腿”。一是内销,通过大力发展流通服务业,培植诸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之类的“商业航母”,同时利用互联网、数字经济,搭建国内电子商务平台,打造基于C2M的平台经济,为制造商提供销售渠道和自主品牌渠道,降低制造商品牌营销成本;二是外销,本土企业主动“走出去”,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或者通过跨国并购获取已有品牌的市场营销渠道,寻求发达国家市场空间[37]。

2. 创新布局优化战略: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带

加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融合,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好丰富的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以江苏为例,首先,需要将南京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教创新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服务。其次,从更大空间视域来看,要把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上海、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科教资源也调动起来,与江苏丰裕的产业资源和开放优势相结合,以锻造更强的产业链与创新链。作为G60科创走廊的重要补充,沪宁合产业创新带(G42)可以将南京、上海、合肥三大科教资源丰富的重要城市串联起来,同时涉及苏州、无锡、常州等江苏的重要产业城市。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技创新合作、产业集群交流、园区深度合作、研发团队共享、人才培养基地共建、应用型创新平台建设等途径,加强这些区域和城市间创新资源的对接和协同。

3. 产业集群升级战略:培育发展创新集群

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只注重企业或工厂集聚扎堆,创新型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创新要素和创新型产业的集聚,强调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创新人才、行业标准等创新要素在集群内的“扎根”,即创新集群。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的高级形态,主要围绕创新活动集聚生产、科研、科技中介等环节,能够有效整合创新资源和产业资源,快速高效地产生大量新技术、新专利和新产品,因而能促进创新活动成果转化与利润实现。培育创新集群的关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立足现有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兼顾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吸引研发总部、营销总部集聚,建设“总部基地+制造基地”的产业生态集群,打造世界级产业创新中心,实现从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代工经济向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总部经济升级,实现从生产协作系统向创新协同系统升级。

(二) 具体路径

1. 提升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内开放并重,增强创新要素在产业链中的根植性和适配性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开放经济转型战略的主要内涵就是从依赖外需市场的“客场全球化”,转变为依托内需市场、实施立足我国国内市场开放的“主场全球化”[38]。强调以对内开放促进对外开放,在开放中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双重开放促进新一轮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水平。一方面,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在加大对外开放中促进要素开放转向制度开放,促进全球创新要素集聚、落地和扎根。在开放领域上,将制造业开放逐步扩大到服务业开放,鼓励生产性服务领域的贸易、投资和国际合作。在开放手段上,依托本土雄厚制造业基础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积极发展服务贸易和逆向服务外包。在开放环境上,在产权保护、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科学立法、严格公正司法和实行专业执法,为各类市场主体和创新要素集聚塑造稳定、公平、透明、高效、便捷、可预期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扩大对内开放范围,清除阻碍要素流动的市场壁垒,实现创新要素的最优配置和充分利用。加快推进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通行规则,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深化垄断性行业的市场化改革,通过要素配置效率优化提升产业生产率。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关键技术孵化平台、“金融高速公路”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加强区域间创新服务和市场服务功能的完善与合作。

2. 完善要素供给和强化需求激励并举,加大有利于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供求支撑

从注重模仿创新的国际代工者角色向强调自主创新的自主品牌拥有者转变,关键是要突破国际代工的路径依赖。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品牌发育的环境,离不开资金投入、人才引进、能源供给等要素条件,以及有利于自主创新和偏好自主品牌的市场需求条件作为支撑。一方面,要完善要素供给,降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和自主品牌建设的要素成本。加大金融资本的支持力度,健全产融对接服务机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开展技术改造、研发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的结构化融资需求。加大对高学历、掌握前沿技术的科研人员和科技型企业家等高层次人才、高级技工等“工匠型”人才以及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管家型”人才的引进与培育。对于积极开展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和自创品牌的民营企业,在项目招标、用地、用水、用电、税收等方面都给予一定的优惠。另一方面,要强化需求激励,塑造有利于自主品牌培育和发展的市场条件。通过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拓宽居民消费渠道和优化居民消费环境等途径来培育中高端本土消费市场,为自主品牌发展提供必要的需求规模。在国家《政府采购法》指导下,在不同行业实施政府优先采购自主品牌、自主品牌产品消费税减免等措施来支持自主品牌。完善自主品牌建设的法律法规,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商标认定、标准化和质量监督管理、企业并购等地方立法、司法和执法体制机制。支持和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品牌定位、完善产品服务,并通过积极的广告宣传塑造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培植国内民众对自主品牌产品的自信心,为自主品牌培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 推动省域一体化与跨省一体化并进,以产业创新一体化为重点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带

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带,关键是要通过培育壮大产业链链主,以链主组织带动创新链与产业链中各个主体的协同创新,形成若干条跨市、跨省的产业链集群,从而促成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一方面,以产业园区共建推动区域产业创新一体化。加强顶层设计,成立具体产业链集群培育机构,承担起对区域产业链集群发展的目标统一协调、重大项目落实和工作绩效评估。加强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和跨地区横向联动,通过各地产业园区的合作共建,实现要素资源共享,优化产业配套半径。引导集群发展促进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与企业之间加强对接沟通,推动各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深化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团队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相互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联动发展,推动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链集群品牌。另一方面,以协同创新示范引领区域产业创新一体化。协同创新,由于涉及到多个不同主体、不同区域,关系错综复杂,并且受到地理临近性的影响,因此也需要在较小的地理空间内进行示范。比如,在地理空间、交通条件和产业资源基础上拥有较为显著优势的长三角部分城市(县级市)或城区,可以开展先行先试,打造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高地、协同开放创新发展先行区、创新资源要素共享试验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样板区为一体的协同创新示范区,并探索形成示范引领区域产业创新一体化发展模式。

4. 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行,促成传统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转型升级

产业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型升级本质上属于市场范畴,但市场机制的发挥需要有相应平台载体的支撑,这离不开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创新集群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和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创业的平台体系,促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积极效应,最终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由于这些都属于公共品范畴,因此需要由政府来提供。一方面,以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为目标,将工作重点放在完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和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上。摒弃以规模数量取胜的传统产业发展思维和选择性产业政策导向,转向以“高技术”“名品牌”“强标准”取胜的价值链思维和以功能性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群升级。围绕重点产业链优化竞争政策,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完善优胜劣汰机制和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有效市场激励集群内各类创新主体培育成长,打造一批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另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用开放式创新模式,依托“互联网+”,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构建完善“三个平台体系”。一是构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包括由创新链上游的国家实验室、中游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下游的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组成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以及为科研机构和企业提供科技检索、数据标准、品牌标识、检测检验、设备共享、技术交易等专业科技服务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二是构建完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体系。以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以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为目的,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众创空间为主要内容,紧密结合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创业需求,建设一批商业模式创新、运行机制灵活、资源集聚度高的新型孵化器和创业服务平台。三是构建完善研发创新合作平台体系。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不断完善创新收益分配体制,按照各主体所承担风险比例的不同决定其可获利益,逐步形成资源共享、风险分担、协同发展的区域产学研创新联盟。

五、 结语

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融合,作为“四链融合”的核心内涵,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理论上,创新链与产业链作为全球创新体系和现代生产体系的重要组织形式,具有一致的核心主体、组织属性和目标指向。两者互动融合的具体机制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产业链拉动创新链形成与发展,其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表现特征是较强的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二是创新链推动产业链延伸与升级,其作用有效发挥的重要表现特征是较高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态势以及显著的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升级效应;三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突出表现为产学研合作紧密、协同创新活动多;四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一个重要表现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实践上,从实体经济大省和创新大省江苏来看,创新链发展水平仍显不足,并未有效匹配产业链需求和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链与产业链协同融合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可以从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创新资源配置、产业关联等角度来解释。成因机理在于,低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链发展模式下对模仿创新的路径依赖,使得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教资源与产业资源的空间分离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脱节,使得科研成果转化率不高;传统产业集群中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效率有限,使得产学研合作力度不大;国际代工模式下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产业关联割裂,使得“制造—服务”融合度不深。这也构成了当前江苏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面临的关键问题。为此,在总体战略上,应分别实施开放经济转型战略、创新布局优化战略和产业集群升级战略,着力超越国际代工模式、打造跨区域产业创新带和培育发展创新集群;在具体路径上,则应遵循提升对外开放与扩大对内开放并重、完善要素供给和强化需求激励并举、推动省域一体化与跨省一体化并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并行的“四并”路径,加快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互动和深度融合。

本文聚焦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议题,基于理论机制阐释和区域实践分析得出结论,不仅对于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直接的思路启示,而且对于新发展阶段重塑经济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也具有重要的示范价值。当然,对于创新链与产业链互动融合水平的动态演进、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还有待通过构建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大样本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这也是我们将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本部分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计算整理。

猜你喜欢

生产性产业链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产业链春之奏鸣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