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街景设计实践
——以上海普陀区古浪路景观道路项目为例

2023-02-06陆士彦

花卉 2023年2期
关键词:街景绿地街道

陆士彦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1 城市街景与街景设计的概念

城市街景是一个综合概念即交通道路及其周边环境空间构成的总体风景[1]。

城市街景设计包含可以提高街道环境品质的一系列内容,如道路断面、交通、人行道环境、街头绿地、街道设施、沿街立面等设计。街景是由街道本体与人文构成的综合体系。街道景观设计是从美学角度出发,在满足街道功能的同时对道路空间美观及舒适性联同街道周边环境整体设计[2]。

2 从心理学角度看城市街景提升的必要性

James Q 与George L 于1982 年基于简·雅各布斯等人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破窗理论”即理论认为人易受客观不良环境因素影响诱使人们模仿,甚至变本加厉[3]。城市不断发展与变化,各类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不断困扰着大众,以车行优先而非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理念而营造的街道环境给城市居民身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凸显,根据发达国家研究结果得出,公园、绿廊、绿带、街头绿地等空间能够提供健康舒适的社交与活动空间,并有效缓解城市硬质环境给人身心造成的影响。因此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安全优美的城市街道环境对于提升城市安全性和保障市民生活的便利性与幸福指数是十分必要的[4]。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贯彻,对于我国的城市街道逐渐向景观化、环境友好化方向转变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政策支撑。2016 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本市道路的景观化、人性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5]。

3 城市街景设计手法与常见问题

城市街景设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生态和谐、文化传承为基本理念,并遵循慢行联通、突破红线、文化表达、功能有序等原则进行。由于街道一个开放的动态变化的空间,往往在设计过程中现状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在实践中需要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多次调研场地及周边环境,并动态分析总结现状存在的问题并运用相应的策略对其进行景观处理。在有条件的区域应突破红线营采用景观手法营造街景微口袋,打破线性,为人们提供适合休憩、互动交往空间,创造富有亲和力街道。在功能与布局设计的基础上同时应该注重街道个性的塑造,每一条城市景观道路都有应有属于他的“符号”和“基因”,合理提炼与运用景观元素并有节奏的、有变化地重复呈现和串联街道能够增强街道的领地感和辨识度。

一般来说需提升的城市道路基本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例如,人行道随意停车、步行流线被打断或挤占、车行与人行之间缺少缓冲、沿街室外地坪与人行道之间高差处理不当、植被布局与配置不合理缺少特色、铺装与城市家具的陈旧并缺少统一的设计语言等等。

4 项目案例实践

4.1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古浪路,为东西走向,东起真北路,西至真南路。道路宽20~40m,全长3.4km、建设面积为5.7 万m2,道路界面由双向四车道、双向三车道和双向两车道构成。

根据周边环境提取本岸的设计语言即“水”(张泾河、桃浦河)、“园”(桃浦中央公园、桃浦公园)、“城”(桃浦智创城)。

4.2 基地调研与周边环境分析

介于街道景观项目的特性即开放式与动态变化,设计时需要在概念、深化与落实环节分别对现场进行多次调研,根据周边环境变化需要及时调整设计内容。调研发现并归类的问题除了前文所提之外还有沿街小区、商办等的实际需求。本项目周边沿线主要为商业区、办公区、居住区、学校,生活氛围浓厚,周边有桃浦智创城、桃浦中央公园、桃浦镇街道、桃浦公园、张泾河、桃浦河、中环名品公馆、复地太阳城、铁路等。

4.3 总体设计

项目设计主题与目标——绿·浪,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合一带一路理念,展现桃浦开放、鲜活、动态的城市风貌街景。

4.4 分区与标准段设计

道路景观分区一般以一个或多个路段为单位进行分区布置,需结合道路线性空间两侧地块用地性质为宜,本项目根据周边环境有针对性梳理各根据项目周边环境的不同,将整个道路景观结构设置为一脉两段即公园生态段和城市艺术段。西段由于桃浦中央公园的存在且周边集中绿地较多、面积较大,利用这一优势着重营造宜游、宜憩、宜赏的特色路段。东段周边主要为居住区、学校、店铺,整体绿量偏小,可利用的绿地空间不多,因此我们将沿街围墙、部分店铺立面、与城市家具等进行一体化设计,营造具有整体感、雕塑感的特色路段。

景观道路的标准段设计需根据不同路段路幅宽度并结合该路段的设计特色进行布局,一般来说需更新的道路都是缺少空间缓冲的,如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缺少缓冲带,道路慢行系统不通畅等问题。本项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设置宽度不小于1.5m 的行道树联通绿带,绿带间预留不小于5m 的空间用于非机动车临时停靠,车行道增设艺术化中央隔离护栏贯穿整条街道营造富有特色的街景符号,人行区域铺装应尽可能采用透水材质。对于部分沿街建筑前广场与人行道存在明显高差的区域需根据不同情况采用放坡、绿阶、花坛、矮墙等方式进行处理。景观道路标准段设计如图1 所示。

图1 景观道路标准段设计

图1 节点绿地效果

4.5 节点设计

街道周边绿地可纳入道路景观设计范围统筹考虑,一般来说此类绿地都是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在使用功能和环境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人们游览休憩等需求,缺少现代公园设施及步道系统的集中绿地,针对此类空间可结合道路景观设计构思,打破原来有的绿地布局,重新梳理调整补充植被群落并运用公园设计思维加以落实,根据地块规模嵌入适宜的绿道系统、照明系统、艺术灯光、给排水系统等从底层结构出发对其进行改造提升。改造范围内如存在历史建筑,需对其年代与历史价值进行调研并与相关部门联系确定该历史建筑的保留范围,对于有价值的部分需要整体保留,景观环境需要为其创造有利的保护空间,室外场地、小品材料可从历史建筑本体上做一定的提取,使得景观元素与历史建筑形成联系和呼应。

以本项目节点绿地即韩塔园为例,位于古浪路—敦煌路西侧的一处面积约4300m2的街头绿地较为陈旧,绿地内存有一座4.5m 高的纪念塔(韩塔),相传此地为古海口,韩世忠筑两塔为渡船标识。作为本项目绿地面积最大的区域,改造设计的思路是保留韩塔作为“文化内核”,对场地布局进行梳理与重构。具体内容为扩大韩塔区域的广场面积、韩塔外围采用砾石浮铺搭配雪浪石以限定空间和烘托主景,重新梳理园路布局并适当拓宽,利用外部人行道形成环通,绿地入口处采用卧石叠加背发光金属字构成公园logo 并以韩塔园命名,绿地边界靠近古浪路一侧适当打开,并运用自然式配置的花境植物和高杆早樱营造一处休憩空间。改造后的绿地以口袋公园的形式重生,是一处富有历史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并适合人们游览和休憩的开放空间。节点绿地效果如图2 所示。

图2 街道围墙立面改造效果

4.6 铺装及沿街立面设计

一般来说,需提升的道路项目所采用的铺装材料为砖或花岗岩,故在景观道路改造项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并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的要求,尽可能多的运用透水面材和透水构造,在人员活动密集且存有潜在停车需求的区域采用花岗岩铺装。人行道铺装采用60mm厚灰色系透水砖跳色布置;广场及游园铺装沿街建筑前广场采用50mm 厚花岗岩铺地,以浅灰色为主,嵌深灰色带状铺装,结合整石坐凳呈现块状渐变效果;韩塔园外侧沿街广场采用灰色系透水混凝土面层结合5mm厚不锈钢板、游步道采用浅灰色透水胶铸石面层结合单侧深灰色砾石卵石排水沟、纪念广场处采用仿古砖铺地营造古朴宁静的停留空间。

街景立面的是城市道路景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一般来说沿街立面的类型有建筑围墙、商铺等构成。街景改造需结合设计对象本体的现状条件、结合设计方案需要表达的内容,因地制宜的制定改造策略。以本项目东段的小区围墙提升为例,现状以30%实体围墙和70%栏杆围墙构成,设计以白色波浪形不锈钢格栅不同高度纵向布置营造律动海浪效果并与路侧白色波浪车挡形成联动并呼应主题。街道围墙立面改造效果如图3所示。

4.7 街景种植设计

植物群落因其独特的自然美使得城市变得更加靠近自然,植物的自然生长随着季节的变化使得城市的街景更加生动,其自然的轮廓能够柔化城市中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给人带来的压抑感,通过不同植物自身的质形态、色彩、气味结合景观的方式运用在城市街道空间中构成廊道、绿阶、花境、草境等不同形式的软景空间,增加了绿道的自然感、艺术感、识别性和特色性。因此植物在街景设计中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景观设计需要与街道基础设施整体考虑,如不同空间的功能属性、场地性质、空间尺度及人们的审美要求,遵循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种植手法设计。由于街道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特性,使用植物材料营造延续而富有弹性和吸引力的串联界面,对于街景的柔性提升十分有益[6]。

本项目种植设计要点如下:因地制宜保留现状生长较好的悬铃木行道树、适当补充,构建连续树廊景观串联道路上层空间,根据重新梳理的绿化布局在行道树联通绿带区域种植以常绿灌木为主并穿插布置开花地被营造宜人边界、起到除尘降噪及美化目的。在公园生态段着重突出中层灌木特色,如山茶、碧桃等观赏品种,并以点植、列植等种植形式营造丰富的观赏特色。重点区域及出入口地被运用宿根花卉。节点种植设计以韩塔园为例,现状绿地为品种单一且整体郁闭度较高,缺少层次且常绿树种居多如像香樟、桂花、雪松等缺少季相变化。重新梳理上木将常绿落叶比调整至4:6,丰富乔灌木层品种,如实生银杏、高杆早樱、朴树、桃树、鸡爪槭等,结合空间布局引入新自然主义风格的观赏草类群落布置地块下层空间,种植观赏地被及观赏草,如常绿百子莲、细叶萼距花、紫娇花、地被石竹、细茎针茅等。

5 结语

街道不仅是满足交通功能的场所,而且是人们生活的场景,更是展示一座城市形象的载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深入越来越多的城市街道需要向人性化、友好型方向转型。城市街景提升是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城市更新类项目更多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对于贴近百姓生活的街景设计需要更加重视。

猜你喜欢

街景绿地街道
热闹的街道
炫彩街景看过来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街景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热闹的街道
城市街景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3D街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