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以人大制度为重要制度载体

2023-02-04孙莹

人民之声 2023年8期
关键词:人民代表大会链条全过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重大发展。在2019年11月考察上海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时,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所设立的基层立法联系点起到的作用,并首次提出“全过程民主”的重要概念。在2021年10月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内涵,同时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为做好人大工作,各级人大工作者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

首先,人大代表的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链条首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全链条的首端就是民主选举,即“全体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逻辑起点是人民当家作主。宪法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就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并且,由人民依法选举产生的人大代表,其履职活动贯穿人大制度运行的全链条。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其他民主模式相比较的制度优势,在于其不仅重视选举环节的民主,同时也注重选举之后的民主环节。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项职权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过程民主和结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的有机结合,这体现在人大立法工作中就是包含了民主立法和立法为民。“民主立法”主要是指扩大人民对立法工作的有序参与途径。民主立法的具体制度机制包括法律法规草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立法听证、立法论证、立法座谈、立法咨询、立法协商、基层立法联系点等,立法过程中充分吸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人大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立法为民”是指有立法权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中以人民为中心、保障民生、保护权利,在立法中体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出台反家庭暴力法、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民法典、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修改个人所得税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著作权法等有关人民群众权利利益的法律。地方层面,近些年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从“小切口”的角度聚焦地方治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专门立法,在居家养老服务、扬尘污染防治等方面回应人民群众的养老和健康需求,是立法为民的体现。

此外,人大监督权和决定权的行使过程也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根据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出台规定,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监督。有的省份规定各级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有关机关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必要时可以召开论证会、评估会或者听证会。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证人民参与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全过程。

最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吸纳民意,“确保党和国家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反映到人大制度运行中,就是“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在充分吸纳民意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人大机关的决策输出要反映民意民情,保障公民合法的权利利益。在人大代表履职的生动实践中,有的代表建议议案推动了法治,有的代表建议议案改善了民生,有的代表建议议案促进了治理。代表建议的反馈办理机制也愈加受到重视和完善。

全过程人民民主,其主体是全体人民;其程序是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的结合,是全链条的民主;其地域层级是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其价值功用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作为重要制度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主体、程序、层级、功能价值等方面实现和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猜你喜欢

人民代表大会链条全过程
全过程人民民主与全过程民主立法
河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
土建工程中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应用
个性链条
链条养护好帮手: 5款链条油推荐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研究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让创新贯穿深化医改的全过程
谁最早提出人民代表大会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