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宝武与中钢重组 国企改革蓄势再出发

2023-02-04中国报道陈珂

中国报道 2023年1期
关键词:宝武企业

文|《中国报道》记者 陈珂

2022年11月8日,在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中国宝武马钢轨交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数字车轮智慧工厂,机械设备在吊运成品车轮。

时至2022年末,央企重组再现大动作。2022年12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集团”)实施重组,中钢集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中央企业第一例集团层面的战略性重组,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的一次重组动作。业界认为,此次重组对于优化我国钢铁工业布局、提升钢铁产业现代化水平意义重大。

为钢铁行业强链补链

作为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的重要领域,钢铁行业是有着瘦身健体需求的代表性行业之一。

业内观点认为,我国钢铁行业总体上存在散、弱、小的局面,需要大的龙头企业来进行整合,适当提高集中度,借此实现产业升级。在面对上游铁矿石企业,特别是海外企业时,能具有更强的话语权、议价权,避免内部恶性竞争。

2022年2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产业‘小散乱’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中国报道》记者观察到,近几年钢铁行业联合重组动作频频,尤其2022年可谓一个“大年”。例如,2022年4月25日,江西国控与中国宝武签署国有股权无偿划转协议,江西国控将向中国宝武无偿划转其持有的新钢集团51%股权。此外,鞍钢重组凌钢、沙钢收购南钢等消息也纷纷传来。

而此次中钢集团并入的中国宝武,6年前也由重组而生。2016年12月,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联合重组后,中国宝武问世。此后,中国宝武便基本上以一年并购一个千万吨级钢铁企业的速度,相继重组了马钢集团、太钢集团以及新钢集团等企业。版图不断扩大带来规模效益有着清晰的时间线:2020年中国宝武以1.15亿吨的钢产量实现“亿吨宝武”的历史性跨越,摘得全球钢企之冠;2021年粗钢产量近1.2亿吨,继续居全球之首;2022年6月,中国宝武由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时间回到2014年9月,由于钢铁产能过剩及管理经营不佳,中钢集团开始出现债务违约。2020年10月,国资委决定由中国宝武对其进行托管。

“中钢集团整体划入中国宝武,既是对中国宝武托管中钢集团工作的认可,也是进一步优化二者资源配置、增强业务协同的新部署。”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原来的托管状态下,中国宝武给予中钢集团发展支持,帮助其实现了脱困发展。此次重组也表明,钢铁行业的整合已由产能整合向产业链整合发展。

业界人士认为,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具有很强的产业互补与协同性,双方的战略重组不仅可以对中钢集团纾困,更能助力宝武集团的产业链协同发展。专家表示,宝武集团近年来持续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这对于打造全产业链竞争优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重组明显提速,路径逐渐清晰

中钢集团并入中国宝武并非个例。2020年,我国启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进一步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提供了具体施工图。其中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作为实现该目标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国企战略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不断发力。

在2022年6月17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相关成绩单得以披露。党的十八大以来,国资委共完成26组47家央企的重组,并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新组建、接收国家管网集团、中国星网等9家央企,在船舶、钢铁、能源、建筑、水运、装备制造等领域打造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稀土、物流、通信铁塔、油气管网、电气装备等领域资源整合取得重要成果。

每一个完成重组整合的央企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改革样本,也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改革路径。据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目前,央企整合大致形成了“横向合并”战略性重组、“纵向联合”产业链上下游整合、专业化整合3种重组方式。

从已重组的央企来看,据《中国报道》记者不完全梳理,前述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2016年重组成立中国宝武、“划长江为界”的中船工业和中船重工2019年重组成立中国船舶,以及2015年由“南北车”重组而来的中国中车,均是行业翘楚强强联合的范本。

央企重组大戏中的纵向联合典型当属“两核”合并。该项重组实施于2018年1月,重组前,中核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核电站建设和运营商,主要从事核军工、核电、核燃料循环、核技术应用、核环保工程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建设和生产经营,以及对外经济合作和进出口业务。中核建则主要为国内的核电工程、核能利用和军工工程提供工程承包建设和服务。二者属于产业链不同环节,重组后更为有力地整合了上下游资源。

在专业化整合方面,也有很多成功案例,如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组建的9家企业大部分由此而来。整合中重稀土资源组建中国稀土集团,统筹中央企业相关资源组建中国星网,整合油气管网资源组建国家管网集团……整合组建后,中国稀土集团护航重要战略资源安全,中国星网集团助力通信产业发展,国家管网集团支撑油气保供能力持续增强。

根据国资委披露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到259.3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亦有数据显示,我国进入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从2012年的65家增长到2022年的99家,通信、电力、建筑等行业企业有关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新一轮改革乘势而上

日前,彭华岗在第五届中国企业论坛上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体任务已基本完成,大力破除了一批体制机制障碍,切实解决了一批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国资国企发生了一系列战略性、转折性、根本性的重大变化。

改革没有完成时。彭华岗指出,重组只是第一步,还要高度重视融合工作,不仅要做到资本合、资源合、组织合,还要做好思想合、战略合、管理合,实现“1+1>2”重组效应。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撰文表示,三年行动是运动式的,也是有益的、有效的,但对于新形势、新问题要作出新判断,拿出新措施。比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公司治理,包括所有权、经营权、分配权和监管权,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国企改革工作时提及“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说的可能是以往围绕所有权做文章做多了,对经营权没有实现充分的放权、授权。

李锦判断,国企改革新的逻辑框架正在形成,主要有八方面内容,即: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主题;以市场化经营为方向;以国企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分类改革为基础;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并重;以公司治理为抓手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平台;以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为保证;以企业家精神为动力。此外,还要坚持党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在短期内实行新的顶层设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后第3天,国资委召开扩大会议,明确了下一阶段国企改革的重点,指出要乘势而上实施新一轮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行动,巩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制度化,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

资料来源: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网

猜你喜欢

宝武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浅谈工业厂房改造设计——以宝武集团某项目为例
企业
企业
中国宝武与中钢集团实施重组
中国高管培训发展联盟先进企业大学巡展中共中国宝武党校中国宝武管理研修院
宝武50亿铝基新材料及精深加工项目落地三门峡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