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贾小强教授从肾虚中陷论治老年性便秘经验

2023-02-02李佳兴贾小强

光明中医 2023年2期
关键词:无力小强老年性

李佳兴 贾小强

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见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尽感或排便困难、缺乏便意等症状。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问题愈发受到重视,有研究表明,老年性便秘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升高,且其患病率具有女性高于男性、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的特点[1]。诱发老年性便秘的原因众多,现临床普遍认为与老年人不良饮食习惯、活动减少、药源性因素、机体退化等原因关系紧密。西医临床多以泻下药物对症治疗,主要通过抑制肠道水分吸收、刺激肠道分泌、促进肠道蠕动或润滑软化粪便等机制缓解便秘症状。西药治疗效果显现快,但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大,长期应用有加重病情进展的风险。因此,可通过运用中医辨证论治,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优势。

贾小强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导师,30多年来投身于临床工作,治疗肛肠科各类疾病经验丰富,特别是对老年性便秘治疗选药颇有心得。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贾小强教授临床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传承古今识便秘

中医古籍中并无对老年性便秘病名的确切记载,但在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均可寻觅到对便秘的论述,最早对便秘进行论述见于《黄帝内经》中,如《素问·举痛论》中论述:“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汉代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云:“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发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烦、实、大便难是也”。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大便难候》中认为:“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痞结,壅塞不通也”。明代朱丹溪《医学正传·秘结》中曰:“饮食之火起于脾胃,淫欲之火起于命门,以致火盛水亏,津液不生,故传导失常,渐成燥结之证”。清代唐容川于《血证论》中云:“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现代医家多认为老年性便秘或因老人津亏血少,肠道失润,舟行无力,大便艰涩难下;或因老者命门火衰,肾阳不温,鼓动无力,肠道失去正常传导糟粕之功;或因老人脾气亏虚,中气不足,血行不畅,肠道失于濡养,久而出现排便困难;或因年老真阳亏损,温煦无权,易受阴寒之害,寒凝肠腑,传导失常,大便不通导致便秘等,病机多为阴阳气血虚弱,夹杂冷积热结或瘀血等实证。在治疗上应从整体出发,针对老年性便秘患者自身特点,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医家不可为求取迅捷之效,滥用攻伐泻下,因此类药物迅猛,恐有加重病情之虞[2]。贾小强教授在借鉴先辈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自身临床经验,形成了个人特色鲜明的遣方用药规律与治疗方法,临床治疗获得了良好的疗效。

2 辨证施治知病机

2.1 肾本渐衰 魄门不畅为本贾小强教授认为此病的发生根本责之于肾虚,且主要与肾之阴气亏损密切相关。赵养葵在《气虚中满论》提出:“盖肾开窍于二阴,肾气化则二便通”。由此可见,肾脏与大便不通关系紧密。明代虞抟有论:“肾主五液,故肾实则津液足而大便滋润,肾虚则津液竭而大便燥结”,肾主人体一身之水液,主全身之真阴,肾阴充足则可濡润、滋养人体五脏六腑,肠道润滑,大便易排,若肾阴亏虚,人体脏腑失于元阴充养,则肠腑失润,津亏便秘。同时,肾阳不足亦能导致老年性便秘的发生,李东垣在《东垣十书·燥门》中论述:“肾阳虚衰,阴寒凝滞肠胃,使之传导无力,津液不行,亦可致排便困难”。肾为胃之关,人体水液运行代谢之本全赖肾的蒸腾气化,人至老年则命门火衰,肾精亏耗,肾阳无力蒸化津液,肠道失于濡润,大便滞于肠中难下。肾之阳气为鼓动大肠传导的元力,阳气充足,温煦肠道,大肠传动有力,大便可顺势而下,若肾阳气虚损则寒凝肠中,大肠无力传送,则粪便滞阻肠中不下,正如《景岳全书·秘结》所云:“凡下焦阳虚,则阳气不行,阳气不行则不能传送”。因此老年性便秘多因肾失蒸腾,肠中乏液,或肾阳气虚损,推便无力。其临床表现多见大便燥涩难出或排便无力。

2.2 中阳虚陷 升降失衡为要贾小强教授认为脾阳虚陷亦为此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脾位居中焦,同胃组成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人食水谷入于胃,脾运化布散其中精微于全身,胃则将其中糟粕降藏于肠中,尔后排出体外。清代医家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论述:“中气健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渣滓传送无阻,是以便溺不涩”。 人至老年则脾之阳气日衰,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所论:“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皆大便不利,或常苦下痢”。脾之阳气虚衰,则脾胃气机升降不相协调,脾升清之功渐败,胃降浊之效愈衰,降浊无力则腑气不通,糟粕停滞大肠,即为大便秘结。在临床上以临厕努挣乏力,难以排出或有排便不尽感,即为中医所讲“虚坐努责”。

中阳虚陷与肾气不足常同存于老年性便秘患者中,虽偏重不同,但可相互影响[3]。“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肾脾为人先后天之本,肾中精气不足,可致中阳温煦无力,而中阳无力运化水谷,则不利于精微物质的正常输布,导致肾中精气不能得到充养。二者互为因果,终至肾虚中陷。再加之临床多见老年性便秘患者常自用大黄、番泻叶等苦寒药物,胃伤脾败,中阳亏虚无力,水谷精微运化不及;肾中阳气不足,失于温煦,导致便秘日重,造成恶性循环[4]。

2.3 气虚血少 身枯体乏为标贾小强教授认为气虚血亏也是此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正如《素问·调经论》中所写:“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又可谓气血伤,则百病生”。 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老年人各脏腑功能衰退,脾胃功能衰退则气血生化不足,肾脏虚衰则肾精不足,使耗损之气血无法得到充养,肠道失于濡养,大肠传导无力,大便下行困难。在临床上可见患者面色苍白、便后乏力、神疲懒言等症。

3 良方运药疗效奇

3.1 肾阴与肾阳同补 阳中求阴方中用生地黄滋补肾阴,正如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中言生地黄:“滋肾水,封填骨髓,利血脉,补益真阴聪耳明目……一切肝肾阴亏,虚损百病,为壮水之主药”。方中生地黄、玄参、麦冬组成经典名方增液汤,具有增液行舟之功效,为津亏肠燥所致大便秘结的常用成方。川牛膝味甘性平,归肝肾两经,朱丹溪曾云:“牛膝引诸药下行,宜入足少阴以理诸疾”,川牛膝与生地黄共同滋补肾阴,已达滋阴润肠之效。肉苁蓉素有“沙漠人参”之誉,其味咸性温,归肾、大肠经,可补肾阳,益精血,而肉苁蓉经酒炮制后,更有润肠通便的作用,明代缪希雍于《神农本草经疏》中记载:“白酒煮烂顿食,治老人便燥闭结”。生地黄、川牛膝、肉苁蓉此三者使肾之阴阳双补,并以滋补肾阴为主,以达固护肾气之效,酒苁蓉还具有阳中求阴之功,阳生阴长,力促培补老年性便秘患者亏损之元阴的功效。

3.2 升清与降浊同用 以升促排在《素问·六微旨大论》有论:“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升麻、柴胡二者气清味薄,轻清上行,两药同用可共引清气行于阳道,使脾胃阳气升举上行,可达到以升促降的目的,并且升麻为阳明经引经药,能引诸药直达病所,增添药力。方中用桔梗宣发肺气,肺与大肠相表里,通过桔梗宣发肺气以降大肠之气。枳实归属胃、脾、大肠三经,正如黄元御于《长沙药解》所云:“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枳实可降胃之浊气,祛除大肠陈腐之浊物。厚朴则善入足阳明胃经,可降冲逆去实满,与枳实共奏“降浊”之效。以上5味药合用共使脾胃气机恢复清升浊降的有序状态,维持人体“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的正常状态。

根据患者不同体质及兼症,可在畅舟通便方的基础上辨证增加对应药物。气滞者可加入木香、乌药、合欢皮等中药行气散结;血瘀者可适量加入川芎、红花等活血化瘀类中药;肠胃积热者可于方中加入芒硝、黄连、杏仁等药祛除胃肠实热;阴寒内胜者加大酒苁蓉用量,并可加入锁阳、淫羊藿等温阳祛寒的药物。

4 医案经典窥真机

2020年9月21日二诊:患者诉症状较前有所改善,服药期间未再使用热水熏蒸、开塞露等辅助通便,大便 1~2 d一次。便意增加,便质较前软,口干苦略缓解,肛门坠胀、腹胀、腹痛也略有减轻,矢气较前增加,但仍有排便费力感,食少纳差,入睡困难。舌脉同前。原方去桔梗、川芎,炙甘草换为生甘草,药量不变,另加盐益智仁12 g,茯神15 g。继服7剂。

9月28日三诊:患者诉大便质软成型,排便通畅,排便前便意强烈,大便每天1次,乏力、口干、口苦消失,未见肛门坠胀、腹胀、腹痛等不适感觉,食欲较前明显好转,睡眠较差。前方加桑椹20 g。继服7剂,大便基本如常。嘱患者每日定时排便,每日适量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水果蔬菜。停药3个月后对该患者电话随访,诉停药期间,未再应用温水坐浴、开塞露等辅助通便,大便成形质软,自觉排便通畅,大便1~2 d一次。

按语:患者老年男性,便秘日久,间断应用开塞露辅助通便,耗损机体津液,肠道失润,故见口干、大便燥结;脾之阳气不足,升清无力,脾气不升则胃气不降,无力推动糟粕,故可见患者乏便意、腹胀、便后不尽感;患者症见肛门坠胀为脾虚气陷,无力升举脏器的表现;腹痛乃肠道被燥屎所壅塞,腹中气机不畅,不通则痛;饮食不佳为老年脾虚无力,运化失职;舌燥苔少,脉细涩,皆提示患者气阴两虚之象。四诊合参,属便秘肾虚中陷之证。治宜升阳固本、益气养阴,故选基础方畅舟通便方治疗。《雷公炮制药性解》记载:“槟榔甘温之品,宜于胃家,沉阴之性,宜于大肠”,故在原方中加生槟榔温脾胃之阳,降大肠之浊;郁李仁、柏子仁、莱菔子皆富含脂肪油,润滑肠黏膜,促进排便;陈皮理气健脾,苦杏仁宣发肺气,两者梳理气机,通畅全身,促进排便,且苦杏仁亦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二诊时,患者仍有排便费力, 故用生甘草代替炙甘草,增补脾气;入睡困难,另加益智仁、茯神以安神助睡。

5 结语

老年性便秘常由多因素诱发而致病,由于其病理机制复杂且各机制间相互影响,导致其较一般疾病病程长,甚至可对患者心理产生不良影响。随着中国社会人口进入老龄化阶段,老年性便秘的人口基数逐年增高。目前西医治疗主要以容积性泻药、促动力药物等药品或应用结肠水疗、生物反馈疗法促进患者排便, 外科手术则应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但术后由于并发症多,远期疗效欠佳,应谨慎施治[8]。贾小强教授在老年性便秘的治疗上, 既勤求古训,又勇于探索,通过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实践,又在临床实践中创新理论, 根据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谨守其肾虚中陷的病机。认为老年人排便困难主因中阳亏虚,升降失司和肾气不足,魄门不畅。治疗上以补气升阳,固肾养阴为主,兼顾老年人血气亏虚,自拟基础方畅舟通便方,疗效显著,以资借鉴。

猜你喜欢

无力小强老年性
潘小强
穴位贴敷治老年性尿失禁
瑞风车加速无力
动态心电图在老年性心律失常中的诊断作用
争论,有力的和无力的
斯柯达昊锐车加速无力
雷克萨斯GX460车加速无力
温和灸治疗老年性夜尿增多症50例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小强爬行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