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雕塑的写意性刍议

2023-01-31孔德平袁晨byKongDepingYuanChen

雕塑 2022年6期
关键词:生动雕塑情感

文/孔德平、袁晨 by Kong Deping,Yuan Chen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一、“写意”与雕塑的写意性

“写”在古汉语中有“移置、抒发、模仿”等含义,“写意”之“写”应取“抒发”之义。“意”则有“意思、志向、神情”等含义,“志向”又引申为“思想”。《说文解字注》解释:“意,志也。志即识,心所识也。”由此可知,“写意”就是抒发情感,表现思想。

作为艺术概念的“写意”,是指以艺术的形式表现物象神韵,抒发艺术家内心思想与情感。西汉《淮南子》所言“画西施之面,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1],强调的是人物画传神写意的重要性;东晋王羲之的“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2],指出了书法“写意”的要义;唐代张彦远的“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3],则体现出水墨“写意”的早期意识;元代夏文彦记载以水墨晕染画梅花以“写意”的事例,[4]则是最早明确以“写意”概念表述绘画的文本。

中国雕塑艺术以“得其意”、求“天人合一”为最高标准。中国雕塑写意性的最本质特征,是不追求所表现艺术形象外在形态的肖似而竭力传达以“形”塑“神”之旨归,借助雕塑实体物象的神韵,传递特定的思想情感。

雕塑的写意性体现在形式上,是不执著于写实的精雕细琢,也不放弃物象原形而走向抽象,而是在抽象与写实之间寻找平衡。中国雕塑舍弃部分细节刻画,而重点塑造能够表现物象神韵的关键特征,以呈现艺术家欲营造之意境和所寄托之思想。中国雕塑的“写意”,“既不会使人产生一览无余的简单,也不会令人有望而却步的深奥,它引导人们在一种似曾相识的心理作用下,去把玩、体味、感觉艺术作品的整体及每个局部、细部的‘意味’。”[5]以“似”塑形,以“不似”塑神,在“似与不似”之间给观众留下无限想象与玩味的空间。

二、古代中国雕塑写意性的表现

中国雕塑历来注重写意性表达,它们或生动自然,或委婉含蓄,或沉稳内敛,或借物喻人。无论是原始雕塑情感表现的直白流露,还是秦俑对情绪表达的收敛,均以其独特的方式诉说着不同的历史,展示出不同的时代风貌。

1.生动自然

生动自然即情感在雕塑作品中的直白流露。此类雕塑所塑造的物象往往神情与动作较为夸张,观者无需过多思考便可感受到作品所传递的情绪。此一特点在原始雕塑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原始社会人的情感比之后世更加纯粹、自然,那种未加更多束缚的单纯与自由,生动地体现在雕塑的稚拙自然之中。

生动自然的特征在后世尤其汉代得到延续和发展。东汉《击鼓说唱俑》形象并不符合科学的人体比例,但汉代工匠通过夸张的造型,塑造出不加掩饰、直白而极富感染力的说唱俑形象,观众瞬间被其所营造的喜悦氛围所吸引。这种不拘泥于细节雕琢而注重捕捉人物瞬间的动作与神态,运用富有动感的造型与夸张生动的表情来体现人物旺盛生命力与欢乐情感的直白方式,生动体现了老子“既雕既琢,复归于朴”的审美思想,有着原始雕塑般天真自然的意趣。

图1 《跪射俑》陶土 秦代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鞠骁 拍摄)

图2 《击鼓说唱俑》泥质灰陶 高56cm 东汉成都天回山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袁晨 拍摄)

2.委婉含蓄

委婉含蓄是在造型上减弱夸张的成分,人物体态端庄收敛,所传递的情绪往往更加恬静安逸。唐代侍女俑是这一写意性特征的典型体现。唐代侍女俑的外形塑造多运用类似人物画“线描”形式,没有过多雕刻痕迹,人物衣褶线条像吴道子“兰叶描”一样流畅而有节奏感。线条增加了人物本身优雅端庄的气质,加之人物整体造型往往圆润饱满,面部神情恬静悠然,生动地体现了唐代开放自信的社会风气。另外,受本土雕塑的影响,法度森严的佛教造像在传入我国以后,尽管仍受限于宗教造像规制,也依然表现出委婉含蓄的写意性的特征。无论是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佛像的清秀消瘦,还是唐代佛像的饱满圆润、慈祥典雅,均体现了雕塑委婉含蓄的特征。这种委婉含蓄,是工匠对写意性的不舍追求,是刻在工匠骨子里的执念。

图3 《三彩釉陶女俑》高岭土 高45.2cm 唐代 西安西郊土门村唐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袁晨 拍摄)

图4 吴为山《天人合一——老子》 青铜高90cm 宽60cm 深52cm 2012年创作,获2012年法国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创作者供图)

3.沉稳内敛

相较于生动自然和委婉含蓄,沉稳内敛在“意”的塑造上更加克制,是在“写实”外表下暗含的“写意”。秦陵兵马俑一般被认为是写实雕塑的代表,但其“写实”迥异于西方雕塑的写实。西方写实是人体肌肉与形体比例以及光影视觉的完美,而兵马俑的“写实”则更注重神态与气势的真实。后者给人的印象是其宏大的体量与严整的秩序,所传递的是始皇征战统一六国的强大气势与精神。视觉的真实并非其目标,气势与精神的真实才是其本意,其内在本质依然是“写意性”的,依然体现出中国艺术“得意忘象”之追求。

4.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主要指不直接表现人物,而通过塑造与人物相关的其他形象来传达情感。为纪念霍去病英勇征战而塑造的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组像,并不直接表现霍去病的的形象或其事迹,而是通过虎、马等动物形象来象征他的神勇。《马踏匈奴》因石造像,雄健沉稳的战马仿佛拥有霍去病一样坚毅的灵魂,马蹄下蜷缩的匈奴更突显了人马共同征战的无畏。工匠借助石材本身的造型与自然肌理,以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使整体造型大气简约,展现了主人征战匈奴的英勇、西汉王朝的旺盛生命力与雄浑气势。同样,唐代浮雕《昭陵六骏》中身姿挺拔、神情坚毅的战马,所体现的不仅是李世民对陪伴他驰骋战场的六匹战马之深情纪念,也是其征战天下英勇坚毅的视觉借喻。

三、中国现代雕塑的写意性

尽管20世纪以来的中国雕塑是在学习西方和苏联写实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如同佛教造像传入中国后仍体现出我们自身传统的写意性一样,中国雕塑家仍未放弃对写意性的追求与探索。

1.现代雕塑“写意性”的形式探索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现代雕塑多采用写实雕塑理念和制作方法。30年代以后,一部分雕塑家从民间美术与古代艺术中汲取灵感,尝试融入具有民族传统的元素与形式。但总的来说,这些对本民族传统元素的采用,还更多是外部形式的融合而尚未做到内部精神的“写意”。

这些探索与尝试,为后来中国现代雕塑转向“写意”的质变做了重要的铺垫与积蓄,同时也指明了发展的路向。滑田友将绘画“六法论”与雕塑创作结合,提出雕塑创作的六法理论,在中国古代并未形成系统雕塑理论的情况下,借助绘画创作理念解释雕塑创作方法的思考,对中国现代雕塑理论的建构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现代雕塑的传情达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国现代雕塑更加注重作品的传情达意,产生重要影响的雕塑家是钱绍武。他的《杜甫像》便体现出写意性转向,作品不刻意追求人物的写实,更舍弃冗余的细节,而从整体上塑造“诗圣”怀才不遇的无奈与忧国忧民的情怀。他强调艺术的“传情”,认为“情”是一切艺术的出发点、唯一标准和最后目的。《李大钊纪念像》是钱绍武“传情”理念的生动体现。雕塑将西方写实雕塑的创作手法与汉代雕塑古朴雄浑的写意性特征结合,以宏大造型生动再现了李大钊刚正、坚毅的性格特征,也表达出他“妙手著文章,铁肩担道义”的坚定革命精神。

艺术家借助雕塑形体寄托个人的思想情感,表现所塑造人物本身的性格特征与思想观念。只有艺术家自觉地将情感与思想寄寓于雕塑作品中,才能让作品充满神韵,展示雕塑艺术的内在魅力。

3.“写意雕塑”的新发展

如果说前两代雕塑家是有意识地体现“写意性”,尚属“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探索,那么,以吴为山、曾成钢等为代表的新一代雕塑家作品中的“写意”则更显自然随性。他们立足传统,对技法与形式的运用更灵活自由,写意性的体现更明确,“形”“神”关系的处理更自然,“以形写神”的功力更纯青。

中国雕塑强调精神真实,讲究在形象之外引发思考、产生共鸣。吴为山的《老子》,其身体的中空便是表达了精神的真实,是老子虚怀若谷、清净无为、“有”与“无”哲学观念的视觉呈现。同钱绍武先生所主张的“传情”理念一样,新一代人的作品透发着强烈的人文关怀。

结语

中国雕塑的写意性在历史发展中经历过高峰也遭遇过低谷,但其写意性从未消失。写意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底色,根植于历代艺术家的灵魂深处,流淌在历代雕塑家的血液之中。正因此,即使中国现代雕塑的发展多受到西方写实雕塑的影响,已然成为传统的写意性理念依旧能让现代的雕塑家们突破写实的限制,重塑中国雕塑的写意性,在写实雕塑与抽象雕塑之外,发展出独具民族特色的写意雕塑,在世界雕塑舞台展示独特魅力,为新时代、为新世界书写新华章。

注释:

[1] 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89:552.

[2] [晋]王右军.自书论[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09.

[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294.

[4] [元]夏文彦.图绘宝鉴[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583.

[5] 吴为山.中国写意雕塑的历史与发展[J].民族艺术,2002(04):177.

猜你喜欢

生动雕塑情感
巨型雕塑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的破烂雕塑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情感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写实雕塑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