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2023-01-27沈蕾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4期
关键词:生态修复植被

沈蕾

摘要: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切入点;是改善薄弱生态本底的迫切需要;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历史上的陕北白于山植被丰茂、生态良好,历朝历代人为破坏导致生态严重退化,成为陕西生态空间治理的短板和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白于山生态修复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走自然恢复为主、封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之路。目前,白于山植被恢复重建面临严重缺水、土壤退化、水土严重流失等造林立地条件困难,还存在现有植被退化老化、生物多样性缺失、人地关系恶性循环、林牧矛盾突出、造林质量不高、抚育管护不到位等问题;基于此,建议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作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进行重大技术攻关;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论证调水方案;创新造林机制;强化抚育管护;加大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关键词:白于山;生态修复;植被

白于山古称横山,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白于山东出六盘山,横亘陕甘宁边区腹地,又分别有横山和羊圈山两个东北支脉,西起盐池,东至横山党岔镇,连绵八百里;狭义白于山位于陕西黄土高原西北部。具体涉及陕北榆林市的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延安市的吴起、志丹、安塞、子长。

一、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的重大意义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已退化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有功能与结构,并能自我维持正向演替和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的重要地区,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的意义重大。

(一)是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切入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对黄河流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陕西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将白于山列为《黄河流域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之一和陕西“十四五”规划“黄河重点生态区修复重大工程”之一。下决心进一步增强区域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白于山生态修复作为陕西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切入点,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陕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也是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

(二)是改善薄弱生态本底的迫切需要

首先,陕北白于山水资源严重匮乏。白于山是陕北榆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也是无定河、北洛河、清涧河、延河和无定河的支流大理河、小理河、红柳河、芦河的发源地;泾河支流东川上源十字河,也源于白于山西侧。它是陕西黄土高原最重要的水源地,作为“陕西水塔”担负着为流域城乡供水的重要使命。这里的水资源一般靠雨水补给为主,而流域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降雨多集中在6~9月,且常以暴雨为主,强度大,蒸发量大。导致无定河、北洛河、清澗河、延河等季节性河流平时径流量小,汛期暴涨暴落,年际变化大。同时,多年的水资源超采导致地下水水位低、埋藏深。因此,通过生态修复、增加植被覆盖来涵养水源的任务十分艰巨。

其次,陕北白于山侵蚀严重、侵蚀机理复杂、侵蚀强度差别明显。白于山黄土深厚,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是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黄河中游粗沙多沙集中来源区之一。具体而言,白于山区南侧为低山丘陵,峁梁兼备,地形破碎、土壤侵蚀剧烈;吴起——志丹深切长梁峡谷强度侵蚀;山区北侧河源区中度侵蚀、北侧塬梁涧地风蚀明显。自然侵蚀叠加人类破坏因素,导致这里地表植被稀疏,造林立地条件极差,是生态修复的难点、“十四五”时期陕西省生态空间治理的“硬骨头”。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制约陕北白于山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亟须通过生态修复,增加自然生态环境容量,弥补生态欠债,改善脆弱生态本底。

(三)是巩固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多年来,陕西坚持抓水土保持与防沙治沙,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通过实施大规模移民搬迁、退耕还林(草)、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育禁牧及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白于山生态保护修复取得一定进展。但是仍存在局部绿色断陷带、整体森林覆盖率低、生物多样性不明显等诸多问题,这与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态产品和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与实现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目标相去甚远。白于山区的定边、靖边、横山、子洲、吴起、志丹、安塞、子长等都是革命老区,这里的人民曾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过巨大牺牲,让他们过上生活幸福、生态宜居的美好生活是我们的任务和使命。因此,白于山区的生态修复,是巩固老区人民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对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白于山地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议并作重要讲话;2020、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陕考察,强调陕西要“持续不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黄河流域要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发展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历史上白于山的生态状况

黄土高原的原生黄土肥沃疏松,非常适合农作物的耕种。早在7000年前,人们就在此辛勤耕作、发展农业,黄土高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根据史料,春秋战国时期,陕北白于山区植被茂盛、生态良好。如《山海经·西山经·西次四山》中记载:“西二百五十里,曰白于之山,上多松、柏,下多栎、檀,其兽多牛、羬羊,其鸟多鸮。洛水出于其阳,而东流注于渭;夹水出于其阴,东流注于生水”,说明那时的白于山植被丰茂、动物种类丰富、水资源丰沛;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也曾记载“关中自汧(今千阳)、雍以东至河、华,膏壤沃野千里”;从唐宋元时期开始,白于山区生态遭到较大程度破坏。《全唐文》记载:“夏(今榆林一带)之属土,广长几千里,皆流沙”;到了明清时期白于山区遭到严重的破坏。明代许纶在《九边总论》、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镇城(今榆林)四望黄沙、不产五谷”;1887年同治回乱后,陕北更始植被稀少、山川破败、田地荒芜。1900年陕西靖边知县王沛棻巡视长城一线的三边地区,写下诗句《陕北七笔勾》:“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一笔勾。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记录下了当时陕北白于山区的恶劣自然环境。

20世纪70年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通过对黄土高原细致实地考察,利用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提出“历史上的黄土高原曾是草木丰茂、沟壑稀少的地区”,“是人类不合理地利用破坏了地表植被、加速了土壤侵蚀”。王守春通过广泛研究也肯定了史念海所阐述的古代黄土高原有面积较广大的森林这一观点。甘枝茂(1990)的研究发现:“在长时间尺度上,陕北黄土高原的环境变化趋势可表达为气候干旱与湿润的交替变化……但对于短期的环境演变不可能产生明显的结果,而人类活动则成为改变环境的主要因素”;唐克丽(1991)等提出:“现代土壤侵蚀以人为加速侵蚀占主导地位,生态环境演变是影响土人侵蚀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陕北白于山原本植被茂盛,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过历朝历代人为破坏才导致自然植被和生态严重退化。

(二)白于山生态修复的第一步是植被恢复与重建

生态系统的退化,一般表现在土壤退化、植被退化、动物种群退化等诸多方面。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确定恢复与重建目标。白于山生态修复的第一步是植被恢复与重建。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不仅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维系生态系统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根据中科院西北水保所的测定,种草的坡面在大雨状态下可减少地面径流47%,减少冲刷77%。植被覆盖度越大, 土壤侵蚀量越小,这已为实践所证明。王佑民等(1994)、程积民、万会娥等(2002)认为植被恢复可有效保持水土、减少侵蚀。通过植物与土壤的交互作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质量,在维护群落平衡和保持地面稳定性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因植被群落与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受到人类社会更多的干扰,更容易出现退化特征。综上所述,白于山生态系统的恢复首先要完成植被恢复与重建。

(三)白于山植被恢复重建要走自然恢复为主、封禁与人工造林相结合之路

陕北白于山半干旱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途径是封山育林生态恢复,还是人工造林与封山禁牧相结合?一般而言,封禁后自然恢复能充分发挥大自然强大的生命力,有投资少、见效快的优点。张炜银、陶建平(2007)认为“对于退化群落而言,自然恢复是一种有效的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育的方式”。但也有学者根据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的规律研究,认为在年降水量少于500毫米的半干旱黄土区,完全依赖自然力恢复森林植被需要漫长的过程,短时期内不能发挥出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而人工重建可以加快植被的恢复速度,但同时完全人工重建也存在一定问题:如人工恢复的群落由于人为活动的参与,物种单一,人工牧草在群落组成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其他杂草类的生长受到较大的影响,种类数量受到限制。所以,现在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途径最好是封山禁牧与人工造林相结合,通过人工适度干扰,帮助已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到曾经结构稳定、功能高效、信息畅通的生态系统。

三、白于山植被恢复重建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陕西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持续20多年的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白于山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生态保护修复取得重要的进展。但通过对横山、靖边、定边、安塞部分乡镇走访调查,发现白于山植被恢复重建中还存在很多具体困难和问题。

(一)造林立地条件困难

1. 严重缺水、水质差

“十年九旱”是半干旱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水资源不足是白于山地区农林生产及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据统计,2020年8月前白于山降雨量不足80毫米。据定边县郝滩乡村民反映:“从2020年开春以来郝滩乡没有降雨、天气干旱,农民无法如期播種。加之开春时节大风扬沙天气,地表蒸发快,更加重了干旱。郝滩乡管辖十二个建制村农户多是旱地多山地多,已播种的农户因干旱玉米无法发芽,拉水浇灌面临不菲资金投入,对于贫困农户来说负担更重,农民们满心焦虑却无计可施”。2021年 6月,陕北延安、榆林又出现严重旱情,截至 2021年8月,陕西省受旱灾总面积995万亩,包括榆林625万亩、延安241万亩。其中白于山区的定边、靖边、子洲、横山、子长、志丹等县区达到重旱等级。除此之外,还有地下水普遍高矿化度、高氟、水质差的问题。缺水和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植被恢复、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

2. 土壤流失、退化严重

一是土壤侵蚀流失严重。这里风蚀、水蚀、重力侵蚀三种侵蚀类型并存:白于山北坡土崖是与毛乌素沙地交接的低凹滩地,风蚀严重;南坡多斜梁墹地及残塬地,梁长沟深,沟坡陡峻,相对切割深度300~400米,沟谷底部呈V形,谷坡坡度为45°~75°;上部较阔。谷坡坡度为25°~45°,坡面流水侵蚀强烈。实地调研发现这里沟深坡陡、土层深厚,泻溜和重力坍塌普遍。二是土质坚硬、雨水下渗困难,极易形成山洪。土壤质量是土壤生产能力大小和优劣程度的综合度量。实地调研表明白于山土壤存蓄水肥不均,普遍土质坚硬。土质硬化是白于山土壤质量退化的表现,与土壤侵蚀有直接关系:风蚀、水蚀、重力侵蚀会对土壤进行颗粒分选,导致土壤结构变差—持水性性能退化—孔隙度减少—土壤的容重增加—根系穿透阻力增加—表层渗水性能力变差—表层积水—地表径流形成,由此加重土壤的侵蚀,土壤侵蚀加剧又造成土层变薄,进而引起土壤理化性质进一步恶化,造成土壤的水、肥、气、热等循环失调,土壤质量持续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对植被恢复极为不利。

(二)现有植被缺行断带、退化老化、生物多样性缺失

群落的多样性是群落稳定的一个重要尺度。一般认为,一个群落内物种数量越多,该群落越稳定,初级生产力越高,单一树种的生产力远远不如层次结构复杂的混交林。首先,白于山现有林地多为20世纪70~80年代营造的杨树林和以柠条,沙棘为主的灌木林。不仅缺行断带。而且多数已进入成熟期、退化老化问题严重。受当时经济社会和科技条件所限,普遍存在树种单一、初植密度不合理、林分生长不良等情况。其次,白于山退耕还林(草)、封山禁牧后自然恢复的优势植物主要是冷蒿、白莲蒿、盐蒿等防护功能差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少量灌丛。人工栽植林中纯林和灌木林较多,乔木林少,林分质量不高;经济林林下枯枝落叶层不足,使昆虫、鸟类、大小动物缺乏必要的食物来源和庇荫、栖息、繁殖场所,种群、群落数量不足,生物多样性缺失。

(三)人地关系恶性循环、林牧矛盾突出

脆弱的自然条件导致了贫困、贫困加剧粗放的开发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进一步造成生态与经济的严重失调,由此形成生态退化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为了增收和眼前利益,农民更注重农牧业,存在超垦超种、过度放牧等问题严重。根据石长春(2020)的研究,与吴起县农民人均耕地2.5亩、全县林业用地达到70%以上相比,榆林白于山区林地和林业用地不足30%。个别县封山禁牧政策落实不够彻底,林牧矛盾突出。如横山区砖梁村存在封山禁牧不严格,村民随意放羊踩踏庄稼,致使退耕还林的树木严重损坏问题;绥德中角镇李能沟村存在林地偷牧行为、生态护林员管护不到位等问题。究其原因,是退耕还林(草)虽然面积大,但是农户缺乏好的经营经验,再加上林产品成林慢,导致退耕林地经济效益低下。所以当地农户大部分家庭收入只能靠畜牧业,但却没有稳定的饲草来源,因此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农民造林积极性不高,个别农民抵触植树造林,甚至故意破坏林木,违法占用林立。

(四)造林质量不高,抚育管护不到位

朱清科(2012)等认为黄土高原坡面严重的水土流失,坡面地形起伏不平,存在着深沟、切沟塌陷、缓台、陡坎等微地形,不同地形土壤水分存在差异,微生境条件存在差异。而传统造林是沿着坡面等高线设计施工,按一定的等株距和等行距进行树种的配置,没有考虑自然坡面的微地形条件变化,导致多年以来人工造林在困难立地条件类型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低成长状况不好,形成营养不良的“小老树”。同时,栽后抚育管护不到位,存在“重种植、轻管理”问题。

四、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白于山立地条件困难、土壤瘠薄、交通不便,生态修复任务重、难度大、成本高。因此更需“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谋划长远,干在当下”。要根据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尊重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白于山国土空间,优化农林牧空间布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不断增加植被覆盖率,遏制生态退化引发的恶性循环,促进生态修复。

(一)作好顶层设计

组织对白于山地区的充分科学考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于山生态修复规划;着眼长远,按高起点、高标准制订具体修复方案;基于白于山地形、地貌等不同自然地理特征,编制具体修复规范标准。

(二)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封禁工作责任意识,落实部门管护和乡镇封山禁牧的主体责任。将林草修复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年度目标考核,细化保护修复任务,落实到各层责任主体;贯彻执行并完善林长制;强化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县、乡(镇)两级林业管理、技术人员和林民的培训;加大对干部群众和基层管护人员的宣传引导,培养素质硬、业务强的队伍。

(三)进行重大技术攻关

要尊重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 立足干旱缺水的客观条件,组织林业部门、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加强重大抗旱新品种选育、困难立地造林、病虫害防治等重大技术攻关,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钻研提高飞播造林技术,节约造林成本。

(四)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以小流域为单元,按照梁峁沟涧坡地的具体地形地貌特征、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林草覆盖率和造林难度大等特点,实施流域山顶到沟底层层拦蓄、节节防治、分层治理,以涵养水源、沟坡兼治为重点,通过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实现拦沙蓄水,促进区域生态修复。

(五)研究论证调水方案

组织有关水利专家和机构积极研究论证从泾河东庄水库调水方案,解决近期白于山造林的水源困难问题;加快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论证和方案对比。

(六)创新造林机制

积极探索碳汇造林、购买式造林,调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引导营造林公司、专业队伍、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社会主体参与营林生产活动;推广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造林模式。

(七)强化抚育管护

探索推行专业队伍管护、承包管护、林农自管等管护模式;优化配置乔灌草,扎实做好补植、补造和抚育工作,防治病虫害、安排生态用水等后期管理。

(八)加大投资力度,拓宽资金来源

加大对白于山生态修复的资金支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外来资本和金融信贷资金参与白于山生态治理。

参考文献:

[1]石长春.白于山区生态保护修复报告[R].2020.

[2]李洪远.莫训强.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19-20.

[3]党双忍.陕北水塔:白于山[EB/OL].[2020-09-07].http://sn.ifeng.com/a/20200907/14521219_2.shtml.

[4]甘枝茂.黄土高原地貌与土壤侵蚀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51+104-105.

[5]陕西省林业局.陕西省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工程规划(2021~2025)(草案)[Z].2021.

[6]史念海.黄土高原及其农林牧分布地区的变迁[J].历史地理,1981(01):21-33.

[7]史念海.历史时期森林变迁的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01):17.

[8]史念海.我国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C].辛树帜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18-30.

[9]史念海.黄土高原历史地理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1-12.

[10]王守春.古代黄土高原林的辨析浅论[J].历史植被研究途径,1991(02):22-23.

[11]王守春.论古代黄土高原的植被[J].地理研究,1990(04):10-12.

[12]唐克丽,张平仓,王斌科.土壤侵蚀与第四纪生态环境演变[J].第四纪研究, 1991(04):10.

[13]左大康.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45-52.

[14]王佑民.郭培才.高维森.黃土高原土壤抗蚀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4 (04):11-16.

[15]程积民.万会娥.中国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与水土保持[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324-327.

[16]程积民.万会娥.胡相明.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重建模式与演替过程研究草地学报[J].草地学报,2005(13):4.

[17]张炜银,陶建平.岷江上游大沟流域自然封育灌丛群落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04):515-519.

[18]朱清科,张岩,赵磊磊,秦伟,刘中奇.陕北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及近自然造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29-328.

*基金项目: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课题“陕北白于山生态修复关键问题调查研究 ”。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猜你喜欢

生态修复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公路水土保持与植被恢复新技术
辽河生态廊道景观恢复之路
景观都市主义思想下的“废弃景观”修复研究
滨水驳岸景观生态修复及空间艺术设计策略
基于原生植被的长山群岛植被退化分析
基于NDVI的鹤壁市植被覆盖动态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