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对临床症状的影响

2023-01-26宋燕飞

医学信息 2022年23期
关键词:奥洛枸地氯雷

宋燕飞

(赣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一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是一种以风团、红斑为主要表现,以剧烈瘙痒为特点的常见皮肤病[1]。研究显示[2],慢性荨麻疹属于自限性疾病,且具有较高的复发率。慢性荨麻疹发病机制复杂,现阶段临床无统一治疗标准和特效治疗方法,通常给予抗组胺药物治疗,以改善临床症状,控制病情进展[3,4]。临床上H1受体拮抗剂种类繁多,不同药物治疗疗效、安全性存在差异,如何科学合理选择是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关键[5]。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均得到一定应用,并且取得一定疗效[6]。但是关于以上两种H1受体拮抗剂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的对比研究较少,且存在差异[7]。本研究选择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在我院诊治的82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3 月-2021 年3 月在赣州市皮肤病医院诊治的82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 例)。对照组男24 例,女17 例;年龄25~62 岁,平均年龄(41.29±3.24)岁;病程4~31个月,平均病程(26.17±1.73)个月。观察组男27 例,女14 例;年龄21~66 岁,平均年龄(42.04±2.87)岁;病程2~29 个月,平均病程(25.43±2.04)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知情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8];②无药物禁忌证[9];③随访资料均完善。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皮肤病者;②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③合并认知、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38,规格:8.8 mg)治疗,口服,1 次/d,8.8 mg/次,连续治疗1 个月。

1.3.2 观察组 应用奥洛他定(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J20170007,规格:5 mg)治疗,口服,2 次/d,5 mg/次,疗程同对照组。

1.4 观察指标 治疗1 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头晕、乏力、口干、嗜睡)及复发率(治疗3 个月后电话随访)。

1.4.1 临床疗效[10,1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疗效指数大于等于90%;显效:疗效指数为60%~89%;有效:疗效指数为20%~59%;无效:以上指标均未达到2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2 临床症状评分[12,13]包括瘙痒、风团数量、风团大小,瘙痒依据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 分、1 分、2 分、3 分;风团数量:分为无风团、1~2 个、3~12 个、>12 个,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0~3 分);风团大小:分为无风团、<1.5 cm、1.5~2.5 cm、>2.5 cm,同样采用Likert 4 级评分法(0~3 分)。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比较(±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4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5 两组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比较(±s)

表5 两组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比较(±s)

2.6 两组复发率比较 随访3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76%(4/41),低于对照组的21.95%(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1,P=0.027)。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发生巨大改变,慢性荨麻疹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安全[14]。但关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炎症介质、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生、发展[15]。治疗方面,奥洛他定和枸地氯雷他定可改善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激活T 淋巴细胞,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进一步抑制炎症反应,从而纠正机体细胞免疫失衡状态[16]。相关研究显示[17],与枸地氯雷他定比较,奥洛他定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而且还可下调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从理论角度分析,奥洛他定可增强炎症介质通路阻断作用,稳定肥大细胞,提高临床疗效[18]。但是关于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在慢性荨麻疹的优劣势尚未完全明确,仍需要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两种药物治疗慢性荨麻疹均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奥洛他定疗效优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分析认为,奥洛他定治疗可加强抗炎作用,减少炎症因子堆积,减轻细胞损伤,抑制机体组胺释放,从而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因此其临床疗效更为显著。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瘙痒程度、风团数量、风团大小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表明奥洛他定可促进临床症状消退,降低临床症状评分,减轻患者的不适。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奥洛他定属于新型、高度选择性拮抗H1受体药物,是在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基础上研发,其高选择性可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稳定肥大细胞包膜,减少炎症介质,进而促进临床症状减轻[19,20]。两组治疗后TNF-α、IL-6、IL-4 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奥洛他定在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方面作用更为显著。主要因为慢性荨麻疹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炎症反应,可引起TNF-α、IL-6、IL-4 等炎症因子释放,导致细胞级联反应发生,从而加重病情。因此,下调机体炎症反应可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本研究发现,观察组1 个月内发作次数、风团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可见奥洛他定的应用,可减少荨麻疹发作次数和风团持续时间。分析原因,枸地氯雷他定不易穿透血屏障,而奥洛他定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快速作用于组胺受体,从而预防荨麻疹发作,减少风团持续时间。另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提示奥洛他定与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随访3 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奥洛他定可有效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提示其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与枸地氯雷他定比较,奥洛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更确切,可提高治疗效果,抑制炎症反应,减轻临床症状,减少慢性荨麻疹发作,缩短风团持续时间,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奥洛枸地氯雷
祛风止痒方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奥洛他定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效果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 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新型抗过敏药盐酸奥洛他定鼻喷雾剂的药学研究
氯雷他定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奥洛他定联合地塞米松滴眼液在激素依赖性春季角结膜炎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