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2023-01-25杨熊炎叶德辉

关键词:设计文化教育

杨熊炎 叶德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0)

2018年,国务院发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建设目标,强调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文化自信行动[1]。由此,设计学科成为国家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乡村生态经济优势以及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等方面,设计教育有广阔的发挥空间。设计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发掘乡村优秀文化资源,重塑乡土价值。在国家政策的号召下,乡村边远地区产业发展需要设计力量的参与,设计教育也需要发挥设计学科的服务性和教育的责任性,拓展设计教育内涵,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教学实践对于高校设计教育创新改革、设计伦理教学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以国家乡村振兴的基本方略为思想指导,高校设计教育介入乡村地区进行课程思政主题教学要立足于设计学科特点、学校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并综合融入地域性资源特点、教学团队社会服务能力等因素,发挥设计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植根性、长期性、有效性等特点,以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转化与升级为方向,充分调动设计的整合性和创造性,对接乡村现实问题,为乡村地区提供设计服务和智力支持,激发民众内生动力。

1 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的困境

1.1 优势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化效率低

乡村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较差,交通不便,但文化资源较为丰富,贫困的民族地区文化资源由于环境的相对封闭而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文化系统,这些原生态的文化载体通过再生产方式而焕发出来的魅力,对于城市民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由于技术限制与市场需求不对等性,贫困地区特色的农产品、非遗工艺品转化率较低,乡村地区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与落后的转化生产力矛盾突出,文化资源缺乏特色化的转化方式。传统乡村社区缺乏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和新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2]。

1.2 产业发展基础弱

乡村地区文化产业以非遗工艺品、农产品为主,产品类型主要有刺绣工艺品、编织品、竹木制品、陶艺品以及土特产等,生产方式依赖家庭作坊的小农生产,生产分布较散,产品创新性弱,差异化竞争意识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品牌力后劲不足,在地居民获益小。工艺人和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与规模化程度不高,产业群凝聚力不强,缺乏产业统一规划与品牌形象策划,难以形成协同性和集群效应。

1.3 文化不自信

乡村地区受地理环境所限,经济条件与基础设施落后,加上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以及外来商品对本土产业体系的冲击,本土居民教育程度低,青壮年外出务工较多,民族地区村寨空心化现象日趋明显。外来文化带来的便利性造成民众对本土文化的失落感,使年轻人在主观上对本土不自信,对本土文化认同感变弱。乡村地区面临着传统文化传承主体与传承载体不断减少的困境,而文化不自信与文化传承困境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变化更值得深入思考。

2 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与理论探索

2.1 高校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高校设计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创新理念、信息咨询、资源整合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高校设计教育在介入乡村振兴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学科多层次参与乡村振兴、乡村建设,覆盖乡村居住环境与经营场所、产业转型与升级、农产品与工艺品牌提升以及地域文化传承与传播等内容。随着设计教育不断深入,国内高校不断拓展设计教育的边界与内涵,在设计扶贫与社会创新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并积累大量的实践案例。2020年7月教育部高校“非遗(文创)扶贫联盟”成立,集聚和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加快推动实现高校扶贫优势互补,为决胜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湖南大学研究生团队开展的“新通道设计与社会创新”“新通道·花瑶花”和“酉歌行”等社会创新系列项目成为文创公益精准扶贫的典型代表。“新通道”项目相继在重庆酉阳、湖南隆回花瑶、四川雅安、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香格里拉等地开展了设计与社会创新实践,以构建地方文化资源平台为基础[3],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手段,将地方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价值,推动非遗传承人、农户、艺术家与设计师之间的联合创新,形成了基于社区研究的模块化内生文化系统工作方法。四川美术学院“酉阳农村供销新模式”在城乡结合背景下,运用设计思维以及多学科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建立3 000个配送点、设计出有地理品牌的包装、打造智能物流网线上平台、探索以贫困农户借贷入股并分红的方式,进而构建供销新模式。“酉阳农村供销新模式”催生出了“比淘宝多一公里”的商业模式[4]。另外中国美术学院、燕山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在不断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设计介入乡村产业振兴模式,践行设计教育的社会责任,促进了对民生幸福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注度。设计学科从关注物资形态价值转到关注乡村民生的幸福感,从关注个体用户的商业体系转到系统性重视乡村群体利益的保障体系,这些转变体现了新时代背景下设计教育的价值取向与设计责任感。

2.2 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2.2.1 设计学科的社会服务属性

社会服务是高等教育的共同任务。高校设计学科设置与专业群定位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人才。设计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性,其社会服务属性要求设计专业对接地方经济与文化产业,同时社会服务实践也在提升设计教育的质量,拓展设计学科内涵与服务边界,因此高校设计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对接具有自然的辩证关系[5]。乡村地区的产业升级与转型需要设计介入,提升产业价值与品牌形象,增加产品竞争力。设计教育介入乡村地区进行社会服务活动,发挥设计学科的“资源整合”与“信息连接”作用,从文化、经济、生态系统方面实现设计服务价值,系统性整合乡村地区优势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经济价值,用设计实践行动切实提升乡村地区民众的生活幸福感,诠释设计学科服务社会的社会责任担当与育人价值。

2.2.2 设计学科内涵特征

2015年10月,国际设计组织公布了设计学的最新定义——设计是一种将策略性解决问题的过程应用于产品、系统、服务及体验的活动,将创新、技术、商业及消费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进行创造性活动,并将需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可视化,重新解构问题,将其作为建立更好的产品、系统、服务、体验或商业网络的机会,提供新的价值以及竞争优势[6]。乡村振兴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领域,涉及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利益相关者。新时代设计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征,具有“协调”和“连接”作用。设计介入乡村振兴工作中可以起到催化剂与创新驱动力作用,能连接各方利益相关者,协调与整合各个领域资源,为乡村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系统性服务策略与解决方案。

2.2.3 设计伦理教育

目前主流的设计教育以商业设计为主,设计伦理教育常作为辅助手段。随着社会复杂问题日趋繁多,贫困问题、资源分配、环境污染、社会道德沦落等尖锐的社会问题成为公众思考的难题,社会创新设计愈加显得重要。美国著名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明确提出设计师应有社会责任感,设计应该为广大民众服务,要为大众消费者服务。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活动,一方面利用设计实践为民众谋求切实的福利,另一方面设计实践活动为设计教育解决复杂社会问题提供极好的实践平台。学生设计师以用户同理心为设计理念,综合应用各种设计方法,重塑设计服务价值[7],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设计责任感、敏锐的商业感和社会问题洞察力。高校设计教育要培养有社会抱负、有责任感并且能解决实际复杂问题的复合型设计师。

3 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3.1 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实施

教育部发布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指明了方法,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三位一体进行融合。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价值在于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民生、扎根民众、深入生活,培养设计责任感,增加文化自信[8]。设计介入乡村振兴主题教学以OBE成果导向教学理念为导向,明确教学目标与预期成果,设计介入乡村振兴主题实现的目标是:“扶智与扶志”。在“扶智”层面提升民众生活生产技能技艺水平,在“扶志”层面提升文化自信,为乡村地区提供设计服务和智力支持。教学实施以“成果目标→产业群→课程群”为主线,建立设计介入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活动组织架构,将乡村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融入课程群中,建设“产品设计—视觉传达—包装设计—环境艺术—工艺美术”等课程群,对接“文创产品设计/工具设计—品牌形象提升—土特产包装设计—居住空间/经营空间设计—非遗纺织品/陶艺工艺品设计”,实现课程群与产业群精准对接服务,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诠释设计知识的社会服务内涵。教学研究上系统性分析乡村地区资源、人力、产业等要素与课程教学精准对接,构建地方性知识,围绕民众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提出解决方案,提供品牌构建、产品设计以及搭建服务与培训平台,提供设计驱动社会创新案例与经验,拓展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设计介入乡村振兴主题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乡村地区的设计需求融入主题教学中,需要权衡和协调、整合乡村地区资源、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规划,涉及众多因素,因此单一的设计考量难以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因此构建大设计教学课程群是主题教学有效实施方式。在“大设计”教学视野下开展主题教学主要体现在设计需求大统筹,以项目为主题,跨专业组建团队,合理分配设计资源,实施设计任务的大协作。面对复合的社会问题,应用多元的设计思维,采用多学科交叉协作,提供更为系统的解决方案。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大设计”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模式,以“壮美广西”为主题,开展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海洋文化、博物馆文化与手工艺文化等专题课程思政教学,构建地方性知识资源库,从乡村环境与空间治理与改造、非遗工艺品创新设计、土特产产品包装设计与形象提升以及民众生活用品、工具设计等方面提供设计服务。乡村环境与空间治理与改造方面,教学团队结合环境艺术课程,以乡村之美和生态为主题,开展广西北海曲湾村老旧房改造、侗族三江县景区规划设计、桂林龙脊梯田平安寨规划设计等乡村景观设计,挖掘乡村人文历史风貌资源与生态优势,打造新农村宜居空间和经营空间。在非遗工艺品创新设计方面,开展侗族银饰、侗锦与木构建筑技艺,壮族壮锦、铜鼓工艺,毛南族傩面具技艺等传统工艺现代转化,挖掘民族非遗文化优势,开发非遗生产体验与相关衍生品,促进在地居民的就业,带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土特产产品包装设计与形象提升方面,开展广西百色芒果、桂林罗汉果、北海海产品、广西壮牛牛奶包装整体设计与销售平台APP界面设计,提出电商平台销售策略。

3.2 设计教育介入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服务路径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9]。乡村地区的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带动更多在地民众就业,形成稳定的经济收入。设计教育对接乡村文化产业,以课程群对接产业群,以企业需求和民族工艺人优势资源为导向,利用设计的连接和协调作用,提出三个“助推形式”诠释设计教育对接产业路径,以平台化方式强化设计的整合作用,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效度,促进企业与本地手工艺企业及手工艺人合作,探索设计介入乡村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服务路径。

3.2.1 设计教育助力产业发展平台化

利用设计教育人才高位和智力优势,整合乡村地区地方知识、产业资源、人力资源,建设设计平台,利用设计教育的连接作用,推动资源共享,提升本土资源利用效率。本项目以“壮美广西”为主题,通过科研课题与课程研究方式,建立设计对接乡村振兴平台,包括人才模块、市场模块等。首先,在人才整合方面,将企业设计师、非遗传承人、高校和研究所等人才资源整合起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技术培训、设计服务等;其次,对不同行业企业进行整合,促进企业和本地手工艺企业的沟通,实现无缝连接;再次,对企业的需求进行整合,将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需求通过整合分享给本地手工艺企业、研究所等;最后,进行现有传统手工艺资源的整合,将现有各类工艺品进行整理、挖掘和补充,实现文化传承与地区经济发展的联结。

3.2.2 设计教育助力技能培训

2021年6月,广西云数字媒体集团启动了“广西非遗传承计划”,对广西绚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开展全景式传播和全案推广。“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踏足区内60多地寻访非遗传承人,开展深度调研采访,共推出40期广西非遗专题报道,对80余项非遗项目进行全景式传播,并陆续策划实施了“跟着大师学非遗”“非遗进校园”“非遗看广西”主题座谈会等活动。由“广西云非遗”传播团队申报的“非遗科普”系列,成功入选中国科协“科普中国融媒发展省级试点项目”(全国6个试点项目,广西唯一入选项目)。乡村振兴工作除了在经济上获得收益,文化振兴与精神文明建设也是重点建设工作,其中扶智扶志是核心内容。边远乡村地区民众保守的思想观念与文化不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乡村文化重塑效果,因此需要借助设计教育智力输出,将非遗传承人、高校研究所、设计师群体等优势资源整合起来,进行优势资源整合与输出,培训主要采用“走出去”现场培训和“走进来”非遗进校园两种方式进行。在现场培训方面,项目团队依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面向湘黔桂三省坡侗族聚居区的设计扶贫模式研究”,在三江侗族聚居区开展设计理论、设计知识、市场知识培训,提升当地民众创新意识与市场化理念。现场培训方式方面,强调在场性和互动性,以当地民众为对象进行思想观念与技艺技能层面培训,结合设计工作坊、培训班进行现场指导;同时依托互联网进行远程培训,达到促进交流与提升民众技艺水平双重效果。

非遗进校园方面,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广西民族大学主办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自2016年至今共举办了17期,涉及织锦技艺、刺绣技艺、编织技艺、染织技艺、民族服饰制作技艺、陶瓷烧制技艺和木构营造技艺等七个方面,参训人数共635人。非遗培训效果良好,社会反响热烈。非遗进校园主要针对现有传统工艺后继乏人的情况,利用设计教育平台,促进乡村地区传统手工艺的教育。广西采取手工艺进入课堂,从青少年开始普及,整合利用现有的非遗传承人、高校和研究所专家等人才资源,针对小学、中学和职业高中三种层次,形成培训体系。同时整理非遗文化传播的普及教育、特长教育和职业教育教材,提升乡村地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效地改善了乡村地区手工艺传承青黄不接的现状。

3.2.3 设计教育助力提升品牌形象

乡村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与原生态的产品特色普遍受到游客的青睐。由于土特产包装形象、产品定位与现代健康生活品质理念有一定的差距,加之产品同质化严重,易产生廉价感。项目团队以广西特色牛奶品牌——“壮牛”为案例诠释设计教育助力提升品牌形象价值,将“壮牛”品牌形象提升纳入“大设计”课程群教学中,以“内外兼修”为设计理念,形成“设计—生产—推广”可持续发展体系的产业链。在外在形象设计方面:从包装设计、VI系统设计方面提升品牌整体形象,形成稳定可靠的品质感;通过品牌设计传播创新与视觉超级符号等设计方法,提炼壮锦丰富的纹样内涵和美好寓意,对壮锦的结构进行组合设计,强化品牌形象塑造的独特性和更高的辨识度。在内涵设计方面:以本土资源和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为定位,提升非遗产品和土特产产品品质,开发“壮牛”微商场平台,推出全新的“壮牛”VIS 和“壮牛”文创设计,丰富了“壮牛”品牌设计的内容,使得“壮牛”品牌设计形象更加趋于年轻化和个性化,在传播中更具有辨识度和独特性,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4 结语

在探索设计教育介入乡村振兴工作中,以“大设计”课程实施方式协调教学资源,开展课程思政专题教学,以设计课程群精准对接设计产业,探索设计教育服务于乡村建设的可持续路径,引导学生关注民生。通过探索乡村地区未来可能的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播等内容,诠释设计教育社会服务属性与设计伦理价值,提升设计人才培养的人文关怀与社会责任感,拓展设计教育内涵与边界深度与广度。

猜你喜欢

设计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