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价值探析

2023-01-24山东师范大学衣璐婷

区域治理 2022年42期
关键词:志愿志愿者内涵

山东师范大学 衣璐婷

随着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得到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许多人自愿无偿地进行社会公共服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服务奉献社会的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在全国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会志愿者队伍,高校学生是其中的生力军,他们活跃在社区建设、大型赛事、环境保护、扶贫开发、卫生健康、应急救援、文化传承等各个领域,宣传志愿文化、践行公益原则、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带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推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风尚。

一、志愿精神和志愿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一)志愿精神的内涵及特点

1.志愿精神的内涵

志愿精神是“自愿从事各种社会公共服务活动、对社会对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1];还有学者认为,志愿精神是在自身道德认知与社会关怀的前提之下,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达到推动人类社会和谐进步、向前发展的一种精神;亦有人认为,志愿精神是利己精神和利他精神的集中体现等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志愿精神的内涵被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总的来看,志愿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大重要精神动力,是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精神养分。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2.志愿精神的特点

(1)时代性

当前中国志愿精神的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思想就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现代志愿精神的内涵,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改革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全球化趋势势不可挡,各国文化也在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取长补短,展现各自价值。总而言之,我国志愿精神是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在与优秀志愿文化的交流借鉴中日益完善,从而形成带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色彩的志愿精神。

(2)普遍性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人人可以成为伟人,因为人人都能为他人服务。”每个人不论出身、样貌、学历如何,都可以在自身主观能动性的支配下,发挥自己的所学和专长,为这个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志愿精神不分国界,“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在每个人的身上都同样适用。大学生是志愿服务活动的主力军,是弘扬志愿精神的中坚力量,当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时,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此这般,我国所倡导的休戚与共、和谐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方能早日实现。

(3)双赢性

志愿精神包含“利己精神”与“利他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恰当地处理好利己与利他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使志愿精神的真正内涵得以体现。首先,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给予被志愿者温暖与力量,被志愿者将会感到快乐和欣慰,志愿者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价值向社会价值的成功转化;与此同时,志愿者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个人的精神世界同样得到了满足,个人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内心世界变得无比充实,完美地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一过程体现了志愿精神具有双赢性的特点。

(二)志愿服务的内涵及特点

1.志愿服务的内涵

《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中指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等资源,自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的行为。”[2]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志愿服务条例(征求意见稿)指出:“志愿服务,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服务的方式,自愿、无偿开展的公益活动。”[3]综合《中国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和志愿服务条例可以看出,志愿服务就是志愿者在自愿和无偿的前提下,依据自身能力的大小,自主自觉地服务与奉献社会的一种公益性行为。

2.志愿服务的特点

(1)无偿性

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计报酬,运用自己的所学和专长,为国家、社会和他人无私奉献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无偿性特点。

(2)公益性

人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除少部分人群是为了个人荣誉和利益的获取之外,绝大多数人提供志愿服务的终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公益福利事业的稳步迈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种“以志愿求公益”[4]的高尚行为,具有鲜明的公益性特色。

(3)自愿性

志愿服务的首要前提就是志愿者在进行志愿服务活动时,是基于主体的自主自愿,没有受到外界力量的胁迫,是主体自愿发挥自己的技能与专长,在主观能动性的支配下,服务他人并奉献社会,是将个人利益转化为公益利益的高尚行为过程。正是基于自愿性的这一前提,志愿者主体才会抛开物质利益等功利化因素的影响,从而真正践行好志愿精神。

(4)义务化

志愿服务的义务化是公民在社会上权利和义务的体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个人无法脱离与他人的联系,独立地在社会上生存,必须依赖于各种社会关系的支撑。同样,社会实际上就是每个人的联合体,社会与个人相互联系,共同发挥作用。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就是公民的权利,反过来服务与奉献社会就是公民的义务。因此,义务化特征是志愿服务的又一鲜明特点。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我国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及志愿精神培育的进程中,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然而仍存在志愿服务“形式化”“功利化”的问题;大学生群体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以及社会、国家等外界力量的激励、帮扶政策等仍有所欠缺的问题,我们必须对此加以重视。

(一)志愿服务“形式化”“功利化”问题凸显

据有关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多数的志愿服务活动仅仅流于形式上的呈现,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群体没有经过专业的志愿培训,而是直接上岗到位,只有些许大型社会志愿活动的参与者才会接受正规培训,而这些培训也往往只是对其进行理论上的灌输与引导,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也未能将真正的志愿精神内化与心,进而转化为自由自觉的行动。这种追求形式上的大张旗鼓被描述为“扛一扛大旗,拉一队人马,呼一串口号,路边发发宣传单、横幅上签签字,热热闹闹走一回。”[6]这样一来,志愿服务所传递的社会道德感与责任感、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行为导向等就不能够发挥其本来的价值。除此以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不够纯洁,而是将“展示自我、赢得认可”放在首位,把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摆在靠后的位置,这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终极目的背道而驰。针对“功利化”“形式化”等问题的出现,我们必须加以重视,引导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走向正轨。

(二)大学生群体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如今大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进程中,关注的重心大都集中于志愿活动的组织安排、人员配备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等方面的落实上,但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内涵的教育与引导有所缺失。志愿精神作为上层建筑的体现,作为整个志愿服务活动的顶层设计,对志愿服务能否实现其终极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国际上对志愿精神的定义为:志愿、不为报酬和利他,在我国志愿精神的内涵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因此,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始之前,务必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内涵的教育与引导,使其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自身所具有的大学生与志愿者这两个身份的认知与理解较为模糊,往往单纯地把自己当作一个志愿者,忽视了自身大学生身份的存在,没有将专业技能、教育所学以及学术专长等与志愿服务相互融合,这都是因为大学生群体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所致。

(三)高校及政府的激励、帮扶等外部支持仍有所欠缺

近年来,随着各种文件政策的出台,国家和政府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视力度越来越大,并且在社会上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支持。然而不难发现,我国仍缺少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相关的激励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公益志愿活动的热情与信心。与此同时,经费与权益保障的缺失同样值得我们深思,现如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经费的筹集大多依赖于行政拨款,难以从社会层面得到较大支持;并且大学生对自身志愿者身份的认知不够明晰,对自身权利与义务的把握不够准确,志愿活动中任何危险意外的发生都令人难以想象。激励政策、经费权益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将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层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当代价值

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现如今,对大学生进行志愿精神的培育,有利于个人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助力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育;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从而有助于命运相关、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终极目标的早日达成。

(一)志愿精神体现坚定的文化自信

所谓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创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仁爱”思想、“乐善好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思想在当今时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通过帮助他人来得到自我提升,同样是对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思想继承与发展的体现。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了大批“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人士,他们始终把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其无私奉献、舍生忘死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四有新人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与先进性。新时代弘扬的志愿精神,同样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因此,志愿精神是当代文化自信的鲜明体现。

(二)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志愿精神的目标导向与价值引领,志愿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的实践体现,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直以来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感动中国”等在社会层面的宣扬,无一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高度凝练的24个字的鲜活诠释,大学生群体便在这一良好道德模范渲染的社会氛围中不断感受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并以此为价值引领与目标导向,在一点点“好人好事”的实践中、在服务奉献社会的进程中践行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志愿精神。志愿活动是一种积极奉献、不计报酬的公益性社会交往活动,其是在鲜明的理性判断与情感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社会意识活动,体现公民积极的社会服务意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相互联系,彼此交叉渗透。

(三)志愿精神承载社会主义时代新人培育的重要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的路径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志愿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新人。大学生群体在高校伊始就接受到了较高层次的道德教育,因而对道德认知有自己的理解与把握,伴随各种榜样模范、道德标兵等先进典型涌现,大学生志愿者同样将其作为学习的榜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自身能力、时代特点践行志愿精神。因此,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培育离不开志愿精神的弘扬。

四、结语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虽然面临志愿服务“形式化”“功利化”,自身对志愿精神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以及高校、政府的激励帮扶等外部支持有所欠缺等问题,但大学生志愿者身上所体现的以“互相帮助、助人自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为核心的志愿者精神,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群体,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猜你喜欢

志愿志愿者内涵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挖掘习题的内涵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我是小小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