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视域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研究

2023-01-24花,吴

皖西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理论课思政大学生

代 花,吴 琼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011)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受到西方社会思潮的影响,加之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调整期,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质量。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自此,“获得感”这一命题被学者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中。在我国知网资源总库中,以“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为关键词检索,共得727篇检测结果,多是从教师主体角度提升教学实效的策略研究,一是从提高教学效果或教学实效性的角度探索增强学生获得感的路径;二是结合某一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探索提升学生获得感的策略;三是通过实证研究探寻影响学生获得感的影响因素。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是评价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1]。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大学生获得感为落脚点的研究区别于目前教师视角研究教学效果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视角研究增强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路径,既是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回应,对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发展,也为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及其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共生

目前,学界关于“获得感”达成的初步共识有两点:一是“获得感”是词根“获得”加上后缀“感”,其中“获得”是“获得感”的追求,“感”是其着眼点;二是“获得感”是多维角度的,是主观与客观、隐形与显性、动态与静态、精神与物质的辩证统一。从该两点共识我们可以认为,“获得感”是指因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获得从而产生的持续长久的满足感。

(一)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

思政理论课的价值实现是一种主体间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具体表现为教师主体是否将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主体,学生主体是否有效地“获得”了教师主体的情感和思想,并外化为意识形态、心理资本和日常行为等。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就是大学生从该课程中获得因满足个体成长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积极心理体检,包括理论知识学习的满足感、坚定理想信念的充足感、情感体验的共鸣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成就感和自豪感等四个维度[2]。

大学生是获得感的主体,思政理论课是客体。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不仅是对课程的获得感也是对课堂的获得感。基于认识论范畴,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是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形式和效果的认识与反映。尽管不同个体对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强弱程度有异,但获得感作为一种心理体验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同个体对思政理论课客体的不同体验都是对该课程的认识和反映。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并决定着思维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说,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是由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决定的。基于价值论范畴,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反映思政理论课客体对大学生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这种满足是在思政理论课和学生发展的统一中实现的,这种统一是“主体性占主导地位的统一”[3](P125)。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学生占主导地位。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形成过程不等于思政理论课教学的实施过程,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例如,思政理论课教学所传授的思想理论等,须在学生有选择性地吸收、加工后才能内化为个体稳定而深刻的心理认知,外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学生对课程的这种有选择性地吸收、加工是个体发挥主动性再创造的过程。基于实践论范畴,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获得感的获得和增强都要回归到教学实践当中来。第一,获得感是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大学生是教学实践的参与主体;第二,认识从实践中来,同时又反作用于实践,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以提升大学生获得感为主要目的之一,大学生获得感存在的问题又是教学改革的依据和出发点。因此,以增强大学生获得感为切入点,深化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才能使二者在实践中互动并循环上升。

(二)与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共生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心理学界悄然兴起的一种运动与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和精神病患的失衡状态,在研究人的心理问题的同时,更凸显人性的价值和优点,强调激发人的活力、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创造力,探索人的全面健康而自由的发展,引导个体逐步迈向崇高的人生境界,使心理学研究更趋平衡和完善[4](P2)。积极心理学这种从问题到优势、从失衡到平衡的回归使其一经产生就成为一种热潮,被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比如,积极教育就是在教育领域运用积极心理学方法的教育理念[5]。

积极心理学与思政理论课的学科边界和研究领域虽有不同,但其基本观念和价值追求有着互动和内在契合性,这为提升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借鉴积极心理学方法和理念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基础。首先,二者都以人为研究对象,思政教育更侧重人群中的大学生群体。实际上,大学生作为准社会人的特殊性群体,还是积极心理学研究试验的最好样本[6]。其次,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优点和缺点是客观并存的,生活不仅是避免或解决问题和困扰,还应提升人的积极人格特质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思政教育是面向学生进行教育的实践活动,是面向学生当下和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和设想,更是对其他教育观念起统摄意义和统领作用的核心观念[7]。但思政理论课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同思政教育秉持一个假设:人是可以并必须被教化的。这与传统心理学“治病”观相互吻合。正是因积极心理学从人的美好品质出发培养人的积极人格品质,用积极心理学理念,站在学生主体的视角研究增强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可以弥补现行思政理论课教学的不足。最后,人文关怀目的的一致性。思政教育的人文关怀一是让学生有切实的主观感受,产生共鸣;二是教育是主体间性的双向活动,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人格魅力、高深的专业知识、有效的教学方法触动学生的灵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心理学以重视人性关怀为其特色。因此,二者的共性显而易见,即都关注人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二、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现实症候及理性审视

(一)现实症候

“获得感”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评价标准和要求。在思政教育研究中,“获得感”切中了思政教育改革的靶心,直面了大学生思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只有明确当前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现状,才能有针对性的探究增强路径。

1.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有待提升

我们党历来重视大学生思政理论课建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为思政课开创了发展机遇,比如健全的教学科研组织机构,成立了独立的二级机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建设力度等,使思政理论课有着独特的优势对大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学者张艳丽为调查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现状,于2019年在湖北、浙江、广西、广东、贵州等地筛选部分985、211高校和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发放并回收有效问卷1000余份。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有很强获得感的同学占12.9%,有较强获得感的占26.6%,有些获得感的占41.7%,有一点获得感占13.1%,没有获得感的占5.7%[2]。忽略获得感的强度,有获得感的总占比高达94.3%,这说明绝大多数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是有获得感的,但同时也表明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还有很大空间。

2.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不平衡

获得感源于需要的满足。需要是社会实践中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努力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人们天然的基本要求。马克思认为需要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和首要前提。需要被满足就会产生获得感,“人的需要又是人的行动、交往发生的初始动因,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社会变化发展的深层次动因”[8](P78)。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而且是从低层次需要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的,只有低层次的需要满足后才会产生高层次的需要。需要的层次性或差异性决定了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不平衡。首先,这种不平衡表现在不同学生群体中,不同政治面貌、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的获得感差异明显。有研究表明,和女生相比,男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整体状况要好,强获得感的比例高,没有获得感的比例比女生低;获得感强的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党员、其他政治面貌、团员;不同院校间强获得感的比例从高至低依次是985高校、211高校、一般本科院校。其次,这种不平衡体现在不同维度获得感的强弱上。有研究者从感染力、吸引力、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度等五个维度开展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课程价值、课程设置内容等方面的认同度较高,但个体的学习兴趣不足,情感体验不高,行为层面获得感不明显[9]。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者需要做的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相应的对象中有针对性地增强获得感,这是提升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基本思路。

(二)理性审视

如前所述,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主体间性的双向活动,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在这一互动过程中产生。与其他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相比,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的主要因素。教师的供给和学生的需求,学生的付出与获得,学生的获得和感知等是获得感生成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关系。任一关系或任一关系的一个方面出现偏差都会造成获得感的不充分和不平衡。

1.教师“供给侧”问题

增强学生获得感是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学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是否同频同向对获得感的生成有重要影响。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首先,教师供给角色和学生需求角色有偏差。一般情况下,因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国家政策和意识的宣传者、价值和真理的传授者等角色,教师习惯了充当主导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而“00后”大学生期望扮演平等者、参与者的角色。其次,教师供给教育形式和学生需求的偏差。角色的定位使教师擅长传统的说教和理论灌输,而“00后”大学生偏向集声、电、影、音等于一体的表达方式。教师教学形式的故步自封或不能与时俱进影响着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三,教师供给的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有偏差。理论上,为满足全体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的“供给”逻辑是根据国家要求和学科教学特点等来甄选有普遍代表性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教学内容满足的是学生个体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但因学生个体“需求侧”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教学内容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性需求。教学内容的这种供给偏差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叠新。最后,教师供给能力和学生期待有落差。进入大学,学生期待有别于中学的高水平良师,但当前部分思政理论课教师“一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这项工作不够自信,对思政课本身的意义和魅力信心不足;二是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不够自信,对自己能否上好思政课心中没有底气”[10]。这导致大学生对教师缺乏信心和期待,削弱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大学生认为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课程设置等与其需求和期待的还有差距,教学方法的针对性和亲和力不够,师生关系还可以进一步改善[11]。

2.学生“需求侧”问题

思政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灵魂和思想教育,基于知识教育而又高于知识教育[12]。有付出才有收获。首先,思政理论课内容是众多专家学者经过辛苦劳动形成的集体智慧,想取得“真经”、有获得感,需要大学生有较高的意志、学识和觉悟,需要学生有刻苦学习的精神。思政理论课内容主要关涉的上层建筑的知识决定了其直接价值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这就要求大学生不能将其当作工具性或功利性知识来运用,不能用其直接获取物质利益。思政理论课侧重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只有当学生将所学内化为理想追求并外化于日常自觉行为时,才能发挥理论、精神的引导功能,帮助学生获得物质方面的利益。这体现了思政理论课对学生影响的间接性。其次,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潜隐性要求大学生有较好的定力和耐心。思政理论课对学生的影响是一个内化的过程,而内化是一个比较漫长和潜隐的过程,这就对大学生延迟满足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挑战。延迟满足是个体为了实现更有价值的长期目标而甘愿放弃在即目标的抉择倾向及其能力。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的“糖果实验”表明,能够做到延迟满足的人比选择即时满足的人在各方面的表现都更佳。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的划分,对思政理论课的需求属于个体自我提升的高层次需求。当前大学生受教育需求的功利性显然与这一高层次需求有些许差距。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价值取向多元化和利益关系复杂化的驱使下,诸如急功近利、投机取巧、注重实惠等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学生影响巨大。有学者研究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态度,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基本都去上课或者满勤,但部分学生是出于考勤等管理手段的原因[6]。这反映了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内容的选择呈现功利化倾向,重视知识的直接实用性。学生需求的功利性与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对学生的要求是有差异的。

三、借鉴积极心理资源的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路径选择

源于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整体症候和原因分析,如何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教学,增强学生获得感是摆在教育者面前迫切而重大的任务。教师和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决定能否有获得感以及获得感强弱的关键力量和影响因素。抓住教师和学生,就抓住了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牛鼻子;充分调动、发挥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才能提供增强获得感的强力保障。

(一)充分释放教师活力,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力量

影响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关键因素是课堂教学[13]。澳大利亚翰·哈蒂教授的“哈蒂排名”表明“教师的力量最强大”,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力量。教师发挥主导性作用既是教师素质能力的体现,也是增强学生获得感的有效着力点。

首先,要重视思政理论课教师主导能力的提升和主导意识的增强。办好思政理论课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主导能力是宣传释解能力、理论认知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格魅力等的综合,影响着思政理论课教学实效。比如,教师要有合理的角色定位。教育作为一种内发式的引导行为,需要被引导者的积极参与。教师要自觉克服教师本位,立足学生个体,与学生建立亲密的关系;教师要坚持问题导向,分层分类教学。根据“获得感”的时代背景,有学者认为“获得感”的提出指向全体人民,体现了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得感是思政教育的应有之义。分层分类教学既可以兼顾学生不同的需求和能力,又可以发挥学生不同专业知识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中的作用,这是解决思政理论课教学吸引力和针对性不强的良好模式。主导意识包含身份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等。思政理论课教师的身份是党的领导的坚定支持者、先进文化思想的传播者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引路人等;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是立德树人;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是传播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接班人。高校应立足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特征和需求,根据教师发展规律,努力开拓教师培训方式和渠道,在教师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下功夫,提升教师教学自信,强化育人本领。比如,在已有学术功底和学科背景的基础上,要不断加强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关注学科动态和理论前沿,只有真正弄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才能逐步提升自身的理论功底,才能形成研学用合一的实践智慧,教学才会有底气、有信心。

其次,要充分发挥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学智慧是关于课堂教学实践的知识。高校在思政理论课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重视教师的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看法。教师身处教学一线,对学生的价值困惑、思想迷惑有比较精准的把握,对当前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和考核体系等有更为真切的体验。因此,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还要在思政理论课建设和发展中给予教师充分的话语权,提供多种发声途径,确保教师在实践中的问题和建议能够及时反馈。在价值引领、理论教育等方面的好做法、好思路通过科学程序整合为能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二)调动学生积极品质,激发学生的内生性力量

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殊性之所在。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主体是学生,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和主体作用的发挥是影响获得感的关键因素。主体意识和主体功能可以通过外部力量激活或加强,但主体性力量的释放是从内至外的。和充分的话语权、平等的师生关系等相比,学生主体意识增强和主体作用释放的持久核心力量才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是从学生主体需求侧的角度提升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的关键[14]。德国教育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实践活动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如何最大程度地生成学生的可能性与内部灵性[15](P21)。他的自我教育观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主要方法,其手段和积极心理学的自由自主活动是一致的,关注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对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的能力充满信心。这种尊重学生作为人所具有的主体性,是对学生创造性、积极性和主体性的充分表达。只有思政理论课教师的“教”成功转化为学生的“学”,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切实提升学生获得感。

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需求、追求高层次需求,使学生对自我的理想要求符合我国核心意识形态对公民思想道德和政治素养的要求,是激发大学生内生动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部分学生认为学思政理论课的用处不大,学与不学都无所谓。没有需求获得感就无从产生。事实上,学生从思政理论课中收益颇多。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大学生物质利益需求方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是现实起点和重要的条件保障;大学生社会关系需求方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是不可或缺的;大学生全面发展利益需求方面,文明、和谐的社会可以为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爱国、敬业等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素养发展的动力等。只有大学生意识到思政理论课能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才能激发其主体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对思政理论课教育成果的横向对比和纵向分析,使我国核心意识形态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凸显出来,确保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有准确、深刻的认知和体悟。教师还可以科学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实践中感悟,在讨论中启发,在参与中情感共生,增强学生获得感。

(三)建立联动机制,发挥课程思政等常规性力量

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形成不同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不同教师群体协作配合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增强学生工作队伍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协调运行。与思政理论课教师相比,学生工作队伍尤其是辅导员等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了解得比较全面,他们的工作对课堂效果的延伸和巩固是思政理论课教师力所不能及的,增强这两支队伍的协调可以有效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其次,增强思政理论课教学各主体、各环节的协同配合。教学环节方面,在思政理论课的备课、授课、考核、评价等环节系统动态性解析教学行为,将教学的内容、载体、方法融会贯通,增强教学的引领性和时代性。教学参与主体方面,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性,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第三,要增强与“课程思政”的协同配合。课程思政不再让思政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让每门课程、每位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把思政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后,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优势。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要弘扬主旋律,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良好的校园文化会使增强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事半功倍。

四、结语

开好思政理论课意义重大,作用无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理论课建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为发挥思政理论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获得感。增强大学生思政理论课获得感非一日之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模式,需要高校、教师及社会力量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理论课思政大学生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