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雅各《论语》英译误译研究

2023-01-24李海军

怀化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雅各许渊冲英译

李 钢, 李海军

(1.湖南科技学院,湖南 永州 425199; 2.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2)

理雅各(James Legge)是第一位系统将“四书五经”译成英文的汉学家。他的“四书五经”英译本《中国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出版后,“独步欧美汉学界,被尊为绝对权威”[1]。它被多次再版,至今仍然是英语世界不可替代的汉学经典。刘重德先生在校注了理雅各翻译的《大学》《中庸》《论语》后认为,理雅各《四书》译本“译笔严谨,忠于原作”[2]。

理雅各本人精研中国语言文化,且有王韬、何进善等中国学者襄助,因此《中国经典》译文质量在当时属于上佳水平,受到广泛赞誉。即使过了100 多年,《论语》又出了大量的新译本,当代有些学者对理雅各《中国经典》的译文质量还是持赞赏态度,认为其“译笔严谨”[2]“忠实而神妙”[3]“细腻忠实”[1]。不过,也有学者指出,“尽管理雅各的译文有上述诸般后人难以超出的优点,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理雅各的翻译,正如任何翻译家的作品一样,不可能是完全无误的”[4]。

理雅各《论语》英译本(Analects)位列《中国经典》第一卷第一本,在《中国经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据丁大刚[5]的研究,理雅各《论语》英译分别有1858年样书本、1861年初版本、1867年普及本、1893年修订本等四个版本。其中,1861年初版本较1858年样书本、1893年修订本较1861年初版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修改,由此可以看出理雅各翻译态度的认真。但即使如此,译本中还是存在一些误译,这点已有刘重德[2]、樊培绪[6]、岳峰[4]等学者指出。

理雅各《论语》英译出现误译,主要原因是中文的复杂性以及理雅各自身认知的局限性。理雅各虽然是当时汉学家中的佼佼者,很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但他毕竟不是中国人,从小没有浸润于中国语言文化之中,因此,他的中国语言文化知识还是相对有限。此外,由于《论语》是用先秦时期的语言写成,言简意赅,言少意多,即使不少中国学者,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理雅各翻译《论语》时,中国有关《论语》的注疏不胜枚举,其中不少的注疏存在误解。因此,理雅各英译《论语》时,虽有王韬、何进善等中国学者襄助,还会参照前人的注疏成果,但因为自己的认知局限,有时可能误解原文,导致译文失误。此外,译文表达时的偶尔大意,也会造成理雅各《论语》英译时的误译。因此,笔者拟在前人学者的基础上,以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许渊冲的《论语》英译本(Thus Spoke the Master)为参照,认真比读《论语》原文和理雅各的译文,指出理雅各《论语》英译中一些误译。

一、词语理解偏差导致的误译

汉语词语一词多义现象频繁,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在文言文中尤其明显。对于译者来说,一词多义现象是翻译过程中的“陷阱”,一不留神就会掉下去,这在汉学家译者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近代以来,不少汉学家在英译中国典籍时,因为没有考虑词汇出现的语境,过于从字面上理解原文,有了不少不应该出现的“经典”误译。例如,亚瑟·韦利翻译陶渊明的《责子》时,将原诗中的“二八(十六岁)”译为“eighteen”、将“行志学(十五岁)”译为“does his best”;翟理斯翻译《聊斋志异》中的《婴宁》时,将“自分化为异物(自以为要死了)”译为“I…quite changed from what I was”;阿连壁翻译《聊斋志异》中的《娇娜》时,将原文中的“小子初学涂鸦”译为“he prefers to drawpictures of crows on his paper”。以上两位都是汉学家中的泰斗,翻译时也难免误解原文产生误译。同他们一样,理雅各在翻译《论语》时,有些地方也因理解偏差导致译文失误。

例1:……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第五)

译文:…and if it were ill-governed,he would escape punishment and disgrace…[7]172-173.

根据杨伯峻[8]41的解释,“刑戮”的意思是“刑罚”。而理雅各将“刑戮”理解为“刑罚和耻辱”,译为“punishment and disgrace”,译文增加了原文没有的“耻辱”之意。许渊冲[9]40将“邦无道免于刑戮”译为“nor would he be punished in an ill governed one”,准确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例2:……子路使门人为臣……(子罕第九)

译文:…Tsz-l u^ wished the disciples to act as ministers to him…[7]220

根据杨伯峻[8]89的解释,“子路使门人为臣”的意思是“子路命孔子的学生组织治丧处”,其中“使”的意思是“命”。而理雅各将“使”理解为“希望”,译为“wish”,理解有偏差。许渊冲[9]74-75将“子路使门人为臣”译为“Zi Lu asked some disciples to act as official mourners”,将“使”译为“ask”,基本能够传达原文的意思。

例3:……色勃如也,足躩如也……(乡党第十)

译文:…his countenance appeared to change,and his legs to move forward with difficulty…[7]228

根据杨伯峻[8]96的解释,“色勃如”的意思是“面色矜持庄重”;“足躩如”的意思是“脚步也快起来”。而理雅各将“色勃如”译为“his countenance appeared to change”(脸色立即改变),译文不太精准;而将“足躩如”译为“his legs to move forward with difficulty”(步履艰难),则完全和原文意思相反。许渊冲[9]80将“色勃如”和“足躩如”分别译为“he looked solemn”和“quickened his steps”,忠实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子路第十三)

译文:…a man without constancy cannot either be a wizard or a doctor…[7]272

根据杨伯峻[8]139的解释,“巫医”是一个整体“不应分为卜筮的巫和治病的医两种”。而理雅各将“巫医”理解为“巫师或医生”,译为“a wizard or a doctor”,和原文意义有偏差。许渊冲[9]114的译文是“witch-doctor”,很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5:……龟玉毁于椟中……(季氏第十六)

译文:…when a tortoise or piece of jade is injured in its repository…[7]307

根据杨伯峻[8]171的解释,“龟玉”中的“龟”指古时用来占卜的“龟壳”。而理雅各将“龟”译为“a tortoise”,则将原文中的“龟壳”变成了译文中的“乌龟”,译文明显有偏差。许渊冲[9]143的译文是“a tortoise shell”,十分忠实。

典籍英译过程中,要想避免词语理解偏差产生的误译,译者首先要加强中国语言文化水平的修养。因此,译者还需要查阅各种相关参考书籍,尤其要利用“无所不包”的互联网,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语境分析,这样才能从一个词语众多的义项中找出其最恰当的义项,准确译出原文含义。

二、句子理解偏差导致的误译

汉语文言句式结构复杂多样,再加上其为意合语言,有时会省略主语等一些句子成分,并且汉语文言词约义丰。这些会给译者,尤其是汉学家译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使他们在理解原文句式时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偏差,导致误译,如:

例6:……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公冶长第五)

译文:…Yen P'ing knew well how to maintain friendly intercourse. The acquaintance might be long,but he showed the same respect as at first…[7]179

根据杨伯峻[8]47的解释,“久而敬之”的意思是“相交越久,别人越发敬重他”。而理雅各将其理解为“相识久了,他仍然像开始那样尊敬别人”,译文有偏差。许渊冲[9]44的译文是:“The longer their friendship lasts,the more they respect him”,准确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第十二)

译文:…Is this practice of perfect virtue from a man himself,or is it from others[7]250?

根据杨伯峻[8]121的解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的意思是“实行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这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而理雅各将反问句理解为一般疑问句,译文意思和原文相差不少。许渊冲[9]98的译文是“Benevolence depends on oneself,not on others”,用肯定句取得了原文反问句的效果。

例8:……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颜渊第十二)

译文:Tsze-kung said,“Alas!Your words,sir,show you to be a superior man.”[7]255

根据杨伯峻的解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的意思是“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而理雅各将其译为“Alas!Your words,sir,showyou to be a superior man(夫子啊!您的话表明您是为君子)”,译文和原文的意思相差悬殊。许渊冲[9]101的译文为“It is a pity that you should have said that”,言简意赅地表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第十四)

译文:…The superior man is modest in his speech,but exceeds in his actions…[7]286

根据杨伯峻[8]153的解释,“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意思是“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而理雅各将其理解为“君子言语谦虚,但行动超过言语”,译文完全没有将原文“耻”的意思传达出来。许渊冲[9]125将其译为“An intelligentman is ashamed that his words outturn his deeds”,精准传达了原文的含义。

例10:……虽蛮貊之邦,行矣……(卫灵公第十五)

译文:…such conduct may be practiced among the rude tribes of the South or the North…[7]295

根据杨伯峻的解释,“虽蛮貊之邦,行矣”的意思是“即使到了蛮貊地区,也可以行得通”,“行矣”的主语是人。而理雅各的译文中,主语成了“言忠信,行笃敬”这种行为(such conduct),译文和原文有偏差。许渊冲[9]133的译文为“You would behave well even among uncivilized tribes”,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例11:……吾友张也为难能也……(子张第十九)

译文:…My friend Chang can do things which are hard to be done…[7]344

根据杨伯峻的解释,“吾友张也为难能也”的意思是“我的朋友子张可以说是难得的了”。而理雅各将其中的“为难能也”错误理解为“能够做一些难做的事情”,译文“my friend Chang can do things which are hard to be done”和原文意义有不小的差距。许渊冲[9]169的译文为“It is difficult to get a friend as good as Zi Zhang”,基本能够传达出原文的含义。

要避免典籍英译过程中因句式理解偏差导致的误译,译者首先要熟练掌握文言句式,尤其是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此外,译者应该详细分析句子发生的语境,能够知道原文句子中省略了什么成分,知道原文中某个词语具体表达什么含义,这样才能保证译文之“信”。

三、译文表达导致的误译

准确理解原文后,译者表达译文时也应该特别小心仔细。因为,译文表达时一个标点符号的误用、一个语言表达位置的误放,都可能导致译文出错,最终导致前功尽弃。如:

例12:……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述而第七)

译文:…I would give fifty to the study of the Yi,and then I might come to be without great faults…[7]200

根据杨伯峻的解释,“五十以学《易》”的意思是“到五十岁学习《易经》”。而理雅各将其译为“I would give fifty to the study of the Yi”,将其回译过来即为“用五十年学习《易经》”。许渊冲[9]59将其译为“to study the Book of Change after fifty”,是正确的译文。笔者认为,理雅各在正确理解原文上应该没什么难度,可能是表达时一时大意所致。

例13:……饭疏食,没齿无怨言……(宪问第十四)

译文:…(was taken from the chief of)the Po family,who did not utter a murmuring word,though,to the end of his life,he had only coarse rice to eat.”[7]278

根据杨伯峻的解释,管仲是个有才干的人,他夺走了伯氏骈邑三百家,但能够让伯氏虽然“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比较理雅各的译文和原文,可以发现理雅各应该正确理解了原文,但是在表达方面有待商榷:“to the end of his life”宜移到“utter a murmuring word”之后和“though”之前,否则译文的意思变成了“直到老死都是吃粗茶淡饭”。许渊冲[9]120的译文则准确清晰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the head of the Bo family lived on coarse food without a word of complaint till he grewold and toothless”。

要避免译文表达时尽量不出现或少出现失误,译者须万分小心,容不得一丝马虎,心中时刻记住译界名言“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in translation(翻译怎么仔细都不过分)”。译文表达完成以后,一定要认真检查,首先原文译文对照检查,然后再单独仔细检查译文,看是否存在漏译和误译。

我们在此不揣冒昧,指出理雅各《论语》英译中一些瑕疵,并非想否定他的翻译功绩。100 余年来,理雅各的翻译功绩已经是举世公认。他的译文中即使有一些瑕疵,也毫不影响他的《中国经典》散发出的熠熠光辉。此外,我们应该对早期汉学家翻译介绍中国文化时的瑕疵有“理解之同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译文中出现一些瑕疵是情有可原的,无损于他们向西方成功翻译介绍中国文化的功绩。但是我们也应该坦诚指谬,这样可以完善他们的译文,并让后来译者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或少犯类似的错误,推动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猜你喜欢

雅各许渊冲英译
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许渊冲英译杜甫诗歌中的译者声音及其文化认同
摘要英译
摔得挺美
王韬辅助理雅各翻译中国典籍过程考
“第三届许渊冲翻译大赛”英译汉原文
黄雅各 不会音乐的健身教练不是一个好演员
话语分析角度看公示语的英译及翻译对策
《论语》英译的转喻分析
珠穆朗玛峰的命名及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