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卫生防疫事业的举措及其经验考察

2023-01-24余皓洁李雪雪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卫生防疫传染病卫生

余皓洁,李雪雪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重大传染病灾害仍在一些地区蔓延,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阻碍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新生政权的稳固。面对严峻的卫生防疫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采取了诸多有效的防疫举措,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卫生防疫成果和弥足珍贵的卫生防疫工作经验。

一、多措并举的卫生防疫工作

(一)明确原则办法,构筑卫生防疫体系

首先,明确卫生防疫工作的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初期,传染病的肆虐引起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从人民的基本需求出发,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为宗旨制定了卫生防疫工作原则。1950年8月7日,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制定了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卫生防疫工作原则〔1〕。毛泽东为会议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2〕1951 年 9 月,毛泽东指出,“必须把卫生、防疫和一般医疗工作看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3〕176,把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到了重大政治任务的高度。1952年12月,第二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总结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基础上,根据周恩来指示,增加了“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4〕这一原则。毛泽东为此次会议题词:“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5〕628至此,我国卫生防疫工作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性卫生运动相结合的原则正式形成〔6〕,为新中国开展卫生防疫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南。1953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初步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防疫工作的成就与经验。三次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顺利召开,为新中国卫生防疫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其次,发布卫生防疫工作的指示办法。为应对始料未及的传染病挑战,党和国家在1950年密集发布了一系列与卫生防疫相关的指示办法。如:1950年4月卫生部、军委卫生部发布《关于预防霍乱流行的指示》、1950年6月卫生部发布《关于管理麻风应行注意事项的通报》、1950年7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切实发动群众性的防疫运动以遏制鼠疫的流行的指示》、1950年10月政务院发布《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1950年10月卫生部发布《中央卫生部种痘暂行办法》。为加强防疫管理工作,1951年4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防疫会议,会议制订了对鼠疫、天花等19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传染病的防治方案〔7〕。1951年9月,党中央发布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央关于加强卫生防疫和医疗工作的指示》。1955年7月5日卫生部公布经国务院批准的《传染病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起卫生防疫报告制度。

最后,组建卫生防疫机构。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攻坚克难,设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国家卫生行政组织和基层卫生防疫机构,构筑了体系严密的卫生防疫网。1949年10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11月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12月在华东、中南、西北、西南、东北、华北分别建立卫生部门。为加强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力度,成立了中共中央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1950年3月,成立了中央防疫总队负责各类传染病的防控工作。1952年,为应对令人发指的细菌战,3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成立总防疫委员会,14日成立中央爱国防疫委员会。同时,中央防疫委员会按照紧急防疫区、防疫监视区和防疫准备区对全国进行防疫等级划分,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各级防疫委员会。1953年,经政务院批准,卫生部在全国各地建立防疫站。此外,鉴于传染病的突发性与复杂性,党和政府还建立了许多临时性的防疫机构,如国境卫生检疫机关、工业卫生工作委员会、麻风病防治院等,为应对突发传染病提供了重要的组织载体。

(二)开展卫生防疫宣传,普及卫生防疫知识

其一,进行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普及卫生防疫知识是应对疫病传播的关键,只有让人民群众学会如何与疫病作斗争,才能有效遏制疫病的传播。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的防疫意识淡薄,引发了诸多本不该发生的悲剧。毛泽东曾指出,“每年全国人民因为缺乏卫生知识和卫生工作引起疾病和死亡所受人力、畜力和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超过每年全国人民所受水、旱、风、虫各项灾荒所受的损失”〔3〕176。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便把卫生防疫知识的宣传列为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宣传“卫生防疫行为、个人卫生习惯、日常生活行为等”〔8〕,还根据地方特色,增添了地方病防治的内容。随着卫生防疫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宣传内容的重点逐渐转为卫生防病、生活保健等通识性知识,如日常传染病的来源、传播路径、简易而有效的防治措施等。经过宣传,广大人民群众知道了不清洁的卫生习惯会感染传染病,苍蝇、蚊子可以传播病毒。

其二,利用多种媒介开展卫生防疫宣传。为深入人民群众开展卫生防疫宣传,实现宣传效果最大化,利用多种宣传媒介、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利用报纸等文字形式进行宣传。20世纪50年代,报纸是全国的主流媒体,“是对具有阅读能力的人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宣传形式”〔9〕。如天津市除利用《天津日报》进行广泛宣传外,《新晚报》还开辟了“讲卫生”专栏,刊登了《医生的话》《疾病防治》《就医指导》等科普内容,许多医务界知名人士如屈鸿钧、吴宗璘、赵鸣之等也为报刊撰稿〔10〕。二是利用戏剧、曲艺等艺术形式进行宣传。如老舍以北京龙须沟的改造为原型创作了话剧《龙须沟》,成为卫生防疫宣传工作的经典文艺作品;天津市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将卫生防疫宣传教育融入相声表演;河南省将卫生防疫内容穿插于豫剧之中,这些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卫生防疫宣传的效果,对改善我国的卫生防疫状况大有裨益。三是利用座谈会、演讲会、群众会等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如北京第六文化馆召开关厢街全街52个读报组长座谈会,发动读报组向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还专门邀请“老大娘们”来听报,说明要讲卫生和防疫的道理〔11〕。四是利用宣传画、卫生挂图等图文形式进行宣传。如卫生部出版的《妇幼卫生》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传染病的滋生途径与防治方法;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在除四害运动中,制作了13万份文字和漫画等宣传材料,在各个重要街口树立文字宣传牌,并给各区分发宣传材料,在全市形成了“除四害”、讲卫生的高潮〔12〕。除上述形式外,卫生展览会、卫生竞赛、广播等方式也被广泛采用。多样的宣传方式有效普及了卫生防疫常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还体现出新生人民政权的无限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参与卫生运动的热情。

(三)组织群众性卫生运动,推进防疫工作开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既是改善卫生环境、保障健康的需要,又是反对美国细菌战、遏制传染病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开展清洁卫生运动,改善卫生环境。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卫生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面对严峻的形势,党和政府在全国各地不断加大卫生清洁运动的力度。各地纷纷加强卫生设施的建设,并积极组织清理垃圾、改造住所、修建厕所、翻修道路、疏通沟渠、填平污水坑、加高水井台、迁移牲畜窝等活动。许多省市还通过开展卫生评比、卫生竞赛等方式激发人民群众参与卫生清洁运动的积极性。如晋冀鲁豫四省采取参观模范地区,学习先进经验的方式推动卫生运动的顺利开展;广东省在卫生模范单位开展爱国卫生会议;重庆市组织检查评比进行奖惩等。通过卫生清洁运动,人民群众逐步革除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不卫生恶习,城乡卫生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讲卫生、爱清洁”的社会新风尚逐渐形成。

第二阶段,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组织反细菌战。1952年春,美国不顾国际反对,在朝鲜和我国东北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严重威胁到我国军民的身体健康。面临严峻的疫病形势,全国掀起了以反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首先,各级防疫委员会通过组建宣传队、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动员人民群众捕鼠灭蚤,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其次,开展卫生宣传。卫生宣传是在爱国卫生运动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专业化活动。卫生防疫部门以《健康报》《光明日报》等报纸为舆论宣传载体,引导人民群众保持环境和个人卫生,消灭老鼠、苍蝇、蚊子等有害生物,还将其与定期清洁卫生和突击检查、发动群众和典型示范等方法紧密结合,使爱国卫生运动逐步深入展开。最后,大力宣传反细菌战。党通过各种宣传途径揭露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的罪行,使得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高涨,激发了其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积极性。此外,中国政府在国际社会声讨美国否认发动细菌战的言论,在北京、沈阳、维也纳等地先后举办展览会,通过实物、图片等方式揭露美国罪行,邀请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外人士组成调查团展开实际调查,从事实上和学理上还原了美国发动细菌战的真相。

第三阶段,开展“除四害”运动,消灭病媒动物。《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颁布后,群众性卫生运动的主要内容转移到“除四害”上来。各地运用多种形式开展“除四害”运动宣传,以福建省建宁县为例,建宁县在开展群众性卫生运动时,运用广播大会、山歌、快板、顺口溜等形式,宣传“除四害”、讲卫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58年,全县组织卫生文艺宣传155次,现场观摩55次,放映有关卫生幻灯片、电影198场,编印“八害图”“除四害山歌”等卫生宣传材料29种〔13〕。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参与到消灭老鼠、臭虫、蚊子、苍蝇等病媒动物的行动中。

(四)推进中西医结合,提升卫生防疫水平

中西医结合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卫生防疫工作的一大创举。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人民群众普遍缺医少药,只有推进中西医相结合,才能肩负起艰巨的卫生防疫工作。首先,“必须把中医重视起来”〔14〕。在治疗血吸虫病的过程中,中医就发挥了重要作用。锑剂是治疗血吸虫病的常用药,但其本身具有一定毒性,体质较弱的人使用后会产生食欲下降、视力下降、四肢疼痛等不良反应。对此,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中医优先调理的方法,待患者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后,再使用锑剂注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不良反应。另外,针对血吸虫病人腹腔积水问题,中医经探索发现半边莲、腹水草等中药对其具有显著疗效,遂广泛投入使用。其次,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学习班”〔15〕。卫生部开办中医进修学校,组织开展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的经验交流座谈会,使中西医结合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各地也积极响应号召,推动中西医结合。以云南省文山州麻风病治疗为例,在中西医结合的浪潮下,文山州1958年成立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麻风病研究小组,开展了以草药为主、西医为辅,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麻风病的研究。在中西医结合理念下,麻风病治愈率逐渐提高,为全国麻风病救治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最后,加大对中医、中药的开发力度。在麻风病治疗过程中,各地麻风病防治机构加大了对中医、中药的开发力度。江西省于都县采集小暑前的苍耳子,熬汤煎药给病人服用,效果甚好;贵州省黔西县召集多个草药医生配置不同的药方,使麻风病治愈时间大大缩短。中医的参与、中药的使用既提高了传染病救治的成功率,又因其价格低廉的显著优势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

(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推行现代化的预防办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党中央开始实施现代化的预防办法。首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预防接种提高群体免疫力。1950年,为防止霍乱暴发,党和政府要求各城市开展预防注射运动,并要求上半年接种人数达一半左右,部队则应全员接种。为预防结核病,卫生部决定在全国各城市免费推广卡介苗接种。为了控制天花的流行,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和《中央卫生部种痘暂行办法》等文件,呼吁全民普遍种痘。其他类型的疾病如鼠疫、麻风病等也应加强预防注射。预防注射运动的开展有效遏制了传染病的传播。截至1951年10月,全国超2亿人接种了牛痘,北京、旅大、广州等地自 5月便未产生天花〔16〕137,东北、河北、天津等地发病率较前一年也大大减少。其次,建立疫情报告制度。1950年11月,北京市专门颁布了《传染病预防及处理暂行办法》,对各类传染病规定了不同的上报时限〔17〕156。1955年7月,卫生部颁布《传染病管理办法》,规定甲类传染病在城市不超过12小时内,在农村不超过24小时上报;乙类传染病在城市不超过24小时,在农村不超过 3 日上报〔17〕158。最后,实行疫区隔绝管理制度。实行疫区隔绝管理是阻断传染病传染源蔓延的有效途径。突发传染病后,防疫人员进入疫区,隔离确诊病患,迅速建立“隔离圈”“封锁圈”,进行消杀工作,并按照距离远近设置不同隔离区,在严重疫区建立传染病医院。这一管理制度在察北地区鼠疫和东南地区麻风病暴发后均被实施,有效地抑制了疫情扩散。

二、卓有成效的卫生防疫成果

(一)减少疾病传染,保障人民健康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的卫生防疫工作极大地降低了传染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提高了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据统计,1957年与1949年相比,人口死亡率由20%降低至10.8%,自然增长率由16%上升至23.2%〔18〕。这既改善了我国的人口结构,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工作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注射疫苗、建立疫情报告等举措,各类传染病得到了合理控制,保障了人民群众参与政治和生产生活的热情。从全国发病数来看,1953年发病数较1950年相比,鼠疫降低了90%,天花降低了95%,霍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几年未发生〔16〕147。1956年,其他类型的疾病如斑疹伤寒发病率比1951年下降了89%,回归热发病率比1951年下降了91%,麻疹的死亡率从1950年的8.6%下降到1.6%,各类疾病所造成的死亡与损失逐渐减少〔16〕147。

(二)提升卫生防疫意识,促进环境改善

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卫生防疫工作稳步推进,不仅降低了传染病发生率,还强化了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不喝生水、不随意乱丢垃圾、常换衣洗衣的好习惯蔚然成风,讲卫生、爱干净的新风气盛行起来。尤其在农村,“四害”基本被消除,人们还定期进行彻底的卫生大扫除,铲除院外杂草、疏通沟渠、填埋污水坑。有的村子还用石灰、黄土等对墙壁进行粉刷,修整坑坑洼洼的路面,一改过去脏、乱、差的面貌。不仅如此,旧社会封建迷信思想被有效革除。人民群众明白了“迷信会上当,迷信要扫光”,“信神敬神有病求神”的旧思想、旧习惯被抛之脑后,思想觉悟有了质的提高,起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

(三)粉碎细菌战阴谋,稳固新生政权

在朝鲜战场,美帝国主义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在中朝边境发动细菌战。各级宣传部门广泛宣传细菌战的危害,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5〕628的号召。在这一号召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隔断了细菌传播的条件,阻止了传染病的传播,彻底粉碎了敌人细菌战的企图,对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人民日报》还根据美国战俘证词,证实了美军发动细菌战这一灭绝人性的恶劣行径,更激发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参与卫生防疫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在一系列群众性卫生运动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号召力和组织领导力,得到了愈来愈多人民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同时,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姿态发挥积极性与创造性参与卫生运动,进而激发了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进一步稳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四)构建防疫网络,发展防疫事业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领导下,大批医疗卫生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并配备了专业医疗卫生人员,形成了严密的卫生防疫网络。例如,山东省在中央人民政府卫生工作方针的引领下,在恢复国民经济的同时统筹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新建大量医疗卫生机构,如山东省康复医院、山东省精神病院、山东省结核病防治医院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57年底,山东省卫生事业机构共10 237处,床位23 878张,专业卫生人员86 65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2 621人〔19〕,与新中国成立时的医疗卫生状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与此同时,在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以下设立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组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繁荣发展。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1949年底县内共有21个医疗卫生单位,74张病床,13个联合诊所。截至1957年底,湘潭县拥有医疗卫生单位159个,病床110张,联合诊所127个,还建立了 23个区卫生院(所)〔20〕719,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以下还设立了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组织。同时通过学校培养、卫生部门培训、名师带徒等方式扩充了卫生人员队伍。与1949年相比,1957年卫生技术人员由446人增加至1 089人〔20〕734,全县医疗卫生状况得到了充分改善。

三、弥足珍贵的卫生防疫工作经验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卫生防疫工作深入开展的保证

党的领导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防疫工作能够取得如此大成效的根本原因。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各级党组织在卫生防疫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工作中,既充当指挥员,又充当战斗员,在传达党中央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各级党政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分工包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宣传各项指示精神,有效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并积极组织专业人士形成卫生防疫工作的骨干力量,动员人民群众深入开展卫生防疫运动。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各种卫生防疫政策相继出台,各级卫生组织相继建立,相关卫生防疫会议先后召开,大规模卫生防疫运动陆续开展,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在领导卫生防疫工作的过程中,党始终站在政治任务的高度进行全盘指挥,调动全社会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将典型示范与检查落实相结合,总结先进集体与个人的经验并进行全面推广,及时解决各种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的作用。

(二)坚持群防群治是卫生防疫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任何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充分动员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抓住“牛鼻子”。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如果仅依靠少数医疗卫生人员,缺乏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就是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的结果。党中央坚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原则,有组织、有步骤地动员人民群众,将卫生防疫政策落实到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让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动员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如在“除四害”运动中,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简易材料,动手制作各种工具,有效解决了捕鼠工具不足的问题。在党的组织动员下,党的卫生防疫工作思想逐渐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成为抗疫斗争中的一股磅礴力量,群防群治的防疫实践为卫生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大的力量支撑。

(三)坚持紧密结合生产是卫生防疫工作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正是国民经济恢复的关键时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当时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在开展卫生防疫工作过程中,各地区根据自身实际,把卫生防疫工作与促进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形成了生产促卫生、卫生为生产的良好局面。在农村地区,着重培养了一批“不脱产医生”,亦农亦医,农忙时务农,农闲时行医,或是白天务农,晚上送医送药,既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又可以使病患得到及时医治,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有的地区还将卫生防疫工作与增产运动相结合,动员人民群众清理房屋周围的杂草进行积肥,清理阴沟内的污泥制备有机肥,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同时为农业生产提供肥料,极大地鼓舞了人们参与卫生防疫工作的热情。

(四)坚持宣传教育是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方法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卫生防疫工作面临着严峻形势,而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活动有效改善了卫生防疫工作的状况。党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向人民群众宣传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必要性,使卫生防疫的意义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在推动卫生防疫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各地彼此借鉴先进经验,通过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参观评比等方式总结并推广经验,其间涌现出一大批卫生防疫工作积极分子,通过宣传他们除害灭病的经验技术,催生了人民群众参与卫生防疫工作的积极性和探索卫生防疫举措的创造性。此外,广泛持久的卫生防疫宣传教育活动可以有效消除人民群众中的封建迷信思想和不良卫生习惯,有利于提升人民群众的卫生防疫意识、普及卫生防疫的科学知识,是促进卫生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卫生防疫传染病卫生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回顾“东方之星”沉船救援中卫生防疫的特点及做法
卫生歌
一种新型卫生防疫车结构设计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宠物可能带来的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