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
——以广州环保资源咨询为例

2023-01-24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周旋

区域治理 2022年42期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群城镇

广东省环境保护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周旋

广东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发展为中心,通过联结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了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广东模式。广州处于珠三角地区的北部,其发展属于广东模式。在广州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虽然产业发展迅速,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升,但是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消极影响。下文中将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梳理广东的城镇化发展对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从而提出策略,协调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国外地区的学者对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早于国内。自19世纪起,国外地区的学者就开始了对两者关系的研究,这与国外的工业化进程早于我国有关。最早对两者进行研究并且得出研究结论的是英国学者RobertOwen。他认为,城镇化的发展与生态问题之间存在某种联系并且提出了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地区。它是EKC,中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在验证之后,RobertOwen得出结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呈现出倒U型。

国内学者关于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已经获得了研究成果。以地区为标准归纳不同学者的研究可以得知,郭海玲、唐明菊以关中平原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该地区的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李秋颖、杜霞以山东半岛的城市群为例展开了分析和探讨;魏岳恒、方创琳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经济发展与城镇化以及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史越以呼包鄂榆地区为研究地区,进行了探讨分析。从研究方向来看,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部分学者针对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开展了理论分析,探讨如何实现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一部分学者针对两者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建立耦合模型分析并得出了两者之间的作用规律。从研究成果来看,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交互胁迫的关系,两者之间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另外一方的发展,导致其变化。因此,广州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受到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同时,如果能够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实现绿色发展,那么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有学者将城市的发展称之为韧性,如果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那么就能够提升城市的韧性。

二、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一)空气污染情况严重

在广东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空气污染情况愈演愈烈。一方面,对于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源排查不力。改善空气质量,首先应当明确该地区的空气污染出现的原因,针对空气污染出现的源头进行治理,有利于加快空气污染整治的进程,提高空气污染整治的效果;另一方面,该地区的空气污染治理工作效果不佳。在明确污染源后,应当建立相应的污染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减少污染的排放,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惩罚机制配合污染监督和管理。然而,该地区当前的空气污染情况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改善。

(二)水环境的问题突出

在广东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水环境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地区的污水排水系统不完善。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将污水处理后予以集中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环境。由于污水排放系统不完善,因此大量的生活和生产污水无法得到处理即经排放,由此导致水环境污染情况出现。水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造成了水环境生态系统的失衡;另一方面,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不完善,导致该地区容易爆发洪涝灾害。该地区的河道水环境污染严重,这也会增加洪涝灾害爆发的风险。该地区的降雨量较大,因此城市地区应当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如果能够建设完善的雨水收集和处理系统,那么就能够为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保障,同时,也能够为减少洪涝灾害发生提供支持。由于这两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制约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造成了水环境的污染,另外还提高了该地区的洪涝灾害风险。

(三)城市绿化建设不足

在广东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绿化建设严重不足。绿地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对于城镇化发展而言,一方面,应当扩大城市绿地的建设面积。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搭配植物打造独特的城市明信片。通过建设绿地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活的空气质量;另一方面,应当合理利用城市周围的土地,打造城市绿地空间环境,改善生态环境。然而,当前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绿地建设严重不足。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对于该项工作的开展没有足够重视,制约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城镇化的进程。

(四)同周边环境不协调

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方面,城中村的环境同其他城镇地区的环境之间存在不协调之处。城中村的生态环境相对比而言比较差。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当提高整体的城镇化水平,但是不应当忽略城中村的改造工作。然而,当前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于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忽略了城中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另一方面,城镇地区同周围郊区之间的环境存在不协调之处。周围郊区的土地利用率较低,但是城镇地区的利用率高,且城镇地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针对城镇周围的郊区土地也可以实现充分利用。同时,在当前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于郊区土地的管理,郊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间接影响到了城镇化的发展,导致了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失衡。

三、协调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策略

(一)加强空气质量管理

在空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应当针对空气污染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空气污染出现的原因是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根据广州的实际情况开展调查工作,明确该地区的污染类型,而后给予针对性治理,有利于提高治理的效果。大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工业污染所导致的,有可能是交通尾气所导致的。明确大气污染所产生的原因,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加快空气治理的进程。如果是工业污染所导致的那么就需要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同时还应当要求工业生产企业配备相应的空气污染处理设备。如果是交通尾气所导致的,那么就应当提倡节能减排的生活理念,倡导绿色通行。如果是固体污染所导致的,那么就需要根据固体污染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空气质量监测机制,同时在广州的各个区域内设置监测点监测空气质量。杜绝在监测点喷洒水的行为,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二)整治水环境生态污染

在水环境生态污染治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机制,建设污水排放系统。污水处理机制的建立有利于规范生产生活污水排放行为,有利于减少和禁止违章处理的污水排放行为发生。建设污水排放系统能够为污水排放提供设备支持。在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当对本地区的污水排放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调查,明确不同的地区对于污水排放的设备要求,从而实现污水处理的设备覆盖。其次,应当建立雨水收集存储系统。该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的情况。最后,应当建立污水排放监督管理机制。在污水排放的过程中,由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足,因此肆意排放污水造成了水环境的生态污染。如果能够实现实时的监督和管理,并且配合相应惩罚机制,那么就能够提高人们的重视度,同时还能够改善肆意排放污水的状况。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实时监督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社会支持。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打造智慧城市建立实时监督和管理体系,提高城市建设水平,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三)打造绿化网络系统

一方面,在城市内部应当扩大绿地的建设面积。可以根据本地区的气候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种类,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搭配打造绿色空间。在选择植物种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乔木和灌木打造具有层次的绿地空间;另一方面,应当合理利用城市地区的土地,同时还应当合理调配周围地区的闲置土地,将其打造成为绿地公园。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高楼耸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建筑物的价值,从而实现垂直绿化的发展。总之,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通过建立绿化网络系统扩大林地或草地等面积的规模,从而实现对于城市空气的调节[1]。

(四)建立健全引导机制

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建立健全引导机制,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支持,加快推进企业的发展转型,促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当地政府应当通过政策支持给予企业升级转型的动力。如果企业能够实现科技水平的提升,那么当地政府可以给予相应的研发激励。研发激励应当包括但不限于奖励金。除此之外,还可以给予企业相应的称号等荣誉激励。由此可以激励企业实现低碳绿色的技术升级和改造,能够降低对于高耗能资源的消费需求,助力企业的绿色发展。其次,当地政府应当建立服务机制,为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引导服务,帮助该地区的企业了解企业升级转型的政策。政府部门可以召开行业会议,就企业升级转型的问题和科技研发的问题进行讨论,从而帮助本地区的企业意识到绿色发展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促进企业行为意识的转变。具体而言,可以将企业的转型升级分为三大板块。其一,政府应当引导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和改造,主要内容包括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由此,可以减少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空气污染物排放。其二,政府应当引导企业大力发展节能产业。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财税政策,支持推动节能产业的发展。其三,政府应当引导环保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实现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同时还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于能源的损耗。最后,当地政府应当建立城市服务体系。该服务体系的建立包括特许经营的事项,以及准入标准等内容,同时还应当针对公民提供相应的环境服务。城镇居民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各有差异。增强城镇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够减少污染环境行为的发生。可以通过提供相应的环境服务,加强对于城镇居民的教育力度,普及和推广绿色消费以及绿色生活理念。举例说明,广州可以通过提供垃圾分类服务,增强居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居民的良好生活习惯。在以往的垃圾分类服务的过程中,虽然配备了志愿者,但是垃圾分类的效果不佳[2]。在没有志愿者引导的情况下,居民完成垃圾分类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继续探索如何才能够通过提供环境服务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改善城市周边环境

首先,应当保证城镇发展和城中村发展的协调性。应当加强对城中村的综合治理,可以通过异地搬迁或其他形式实现对于城中村的综合治理,提高城中村的城镇化水平,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城中村的地理位置优越,但是改造问题存在难度。如果将城中村的改造问题置之不顾,那么将会影响到整体的城镇化发展。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城中村的生态环境治理问题和发展问题。应当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助力城镇发展和城中村发展的协调一致。其次,应当充分利用郊区的土地,促进郊区和城镇化的协同发展[3]。郊区土地的利用可以通过扩大林地面积,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同时,也可以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或花卉产业,实现对于郊区统一的综合利用。最后,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注重郊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改善郊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城镇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在广州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当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从而促进城镇化发展。本文在阐述国内外对两者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广州的城市群地区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并且从加强空气质量管理、整治水环境生态污染、打造城市绿化网络系统、建立健全引导机制、改善城市周边环境等五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为广州的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相关链接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所谓城镇化,就是农乡格局进一步提高综合配套设施,个体人员各司其职,提高现代进程。

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城镇化”一词出现很显然要晚于“城市化”,这是中国学者创造的一个新词汇,很多学者主张使用“城镇化”一词。1991年,辜胜阻在《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中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力推中国的城镇化概念,并获得一批颇有见解、影响较广的研究成果。与城市化的概念一样,“城镇化”概念也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景象,至今尚无统一的概念。不过,就数量看,对城镇化“概念”的论述要少于“城市化”。据粗略估计,在2012年之前,关于城镇化的概念,至少在20种以上。具有代表性的并符合中国西部地区现实的观点是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农业社会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衡量现代化过程的重要标志。

猜你喜欢

城中村城市群城镇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