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

2023-01-24盘锦职业技术学院陈晓丹

内江科技 2022年12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双师校企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 陈晓丹

近几年,国家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等文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职业教育的发展,应以双师为本。在国家推进“双高计划”的背景下,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1]。

1 建设背景

“双高计划”将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列为十大改革发展任务之一。2019年7月,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公示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涉及14个战略性重点产业领域和民生紧缺领域的120个团队。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1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涵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中指出2019-2021年,打造360个满足职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实际需要的高水平、结构化的国家级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2]。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专业(群)建设,校企为完成某项目标而分工协作、共担责任、技能互补,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所组成的群体。这样能完全发挥校企双方的协同作用,校企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推进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互利共赢,健全校企合作制度,形成高水平校企命运共同体[3]。

1.2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产业转型的升级,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但是学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与企业需求侧之间存在不对接,导致一方面企业虽然用人需求大,却很难招到所需人才,另一方面,高职学生毕业后就业不理想。而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进行内容调整,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将企业所需的知识和职业技能贯穿教学之中,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4]。另外,我国非常重视“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5]。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提出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培育引进专业群建设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对双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6]。2019年5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教育部启动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工作,制定《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打造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示范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由此可见,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必要性,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1.3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

(1)产教融合不够深入,教学创新团队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教师团队以学校的教师为主,专业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缺少企业工作实践,很难将理论有效的联系实际。虽然开展了企业实践,但是进入企业之中也很难真正实践于岗位之中,多数是以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学习,难以做到真正的顶岗。而受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的制约,企业的技术骨干很难有足够的时间来学校授课,即使能够引入到教学团队之中,但是兼职教师虽具有丰富的企业实践工作经验,但是教学能力和方法上仍然经验不足,很难保证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学创新团队在专业结构、职称结构、专兼职教师比例结构等方面要做到合理,才能保证团队的质量,保证教学的效果。

(2)“双师型”教师科技服务能力有待提高,教学创新团队成员凝聚力不强。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理论知识强,但是缺乏企业工作实践,很难把握行业企业最新动态,更无法解决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科技服务能力亟待提高[7]。另外,为了专业群需要,团队组建时没有经过充分地研究,成员之间深层次的交流比较少,只顾完成各自的任务,没有对团队整体建设更深入的研究,存在依赖别人的思想,不能形成有效的合力,缺乏团队凝聚力。

(3)教学创新团队培训体系不完善。为了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学校鼓励教师参加顶岗实践和各种培训,但是校企双方并未构建一种双向交流的互动机制,教师实际进入企业后,企业无法提供足够的岗位来进行教师的培训,教师很难亲自在某一岗位上进行顶岗实践,从而导致顶岗实践流于形式,教师只能一走一过,无法切实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而培训机构也主要是以院校为主,缺乏行业企业的参与,所以缺乏深度的企业实践技能培训,对教师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 建设路径

盘锦职业技术学院于2017年初与德国GIZ签订了三年的双元培育项目,全面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模式,践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致力于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2019年申报辽宁省石油化工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和能源装备智能制造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学校依托盘锦地区产业优势,以中德双元培育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为依托,进行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研究与探索。

2.1 健全“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保障机制

(1)完善制度体系。为了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学校在人事处、教务处等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建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认定、引进和评价工作机制,动态更新“双师型”教师情况,完善“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制度、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奖惩制度等,对团队建设进行过程监控及管理,保障团队健康有序的发展。

(2)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标准是“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关键。丰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8]。在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我校从2016年开始,依次开展了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德双元培育,有效课堂认证和课程思政项目建设,提升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实践能力方面,开展了教师企业实践,要求教师深入企业,深入岗位,顶岗实践,顶岗学习。在中德双元培育项目中,项目组成员取得了企业培训师的资格。

(3)健全团队成员考核评价制度。为了促进教师更好的发展,引导教师发挥自身优势,体现在团队中的作用,我校建立了常态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同行评价、领导评价、企业评价等综合评价机制,考核教师的教学、科研、实践、团队建设等方面。在考核评价过程中,通过诊断改进,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激发工作动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优化绩效激励机制。对于在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发展、社会服务中作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在职称评审时予以倾斜。鼓励教师参加教学能力比赛,指导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对取得比赛名次的教师和学生予以奖励,激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中德双元培育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项目组成员将课程体系进行重构,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编订教材,设计任务书、工作单,并进行授课。在整个过程中各成员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学校肯定了教师们的工作,并对各位教师给予了奖励。

2.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共促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只有校企深度合作,才能真正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我国的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需要高职院校与企业持续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开展双师共育,实现校企资源的有机整合,培养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兼备的技术技能人才[9]。

(1)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我校在开展中德双元培育,“双高计划”背景下,建设了两个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产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与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辽宁臻德化工集团辽东湾有限公司共建石油化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盘锦辽河油田华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辽宁泰利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盘锦晨宇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共建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学院。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开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保证团队结构,提升教学质量。

(2)企业深度参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我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了企业兼职教师授课方案、教师企业实践方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技术能手授课,将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的技术难题讲授给学生,激发行业企业人员参加教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教师企业实践,明确教师到企业挂职的职责与任务,鼓励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积极开展合作研发。

2.3 开展交流合作,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

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水平。搭建教师到境外访学研修、交流和培训桥梁,我校从2017年开始,分多批选派化工和机电专业教师到德国进行交流学习,选派教师赴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培训师的培训,组织教师多次去其他职业院校开展合作交流。

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理念,开展中德双元培育。在项目开展期间,GIZ多次选派德国专家与化工、机电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并与企业专家进行研讨。学校聘请全国职业教育专家姜大源教授为院长助理、兼职教授,聘请戴士弘教授、赵志群教授、叶鹏教授指导我校的项目化课程改革,有效课堂认证,专业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授课方式,改变了教师的观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

2.4 构建教师个体发展的培训体系

(1)精准分层培养。对团队中的不同成员开展不同类型的培养和强化,按照团队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企业导师,实施有针对性的按需培养,能力提升[10]。“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需要能力突出的团队负责人,对团队负责人开展领导能力、课程改革、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训。专业带头人参与行业企业重大项目论证、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提升专业水平,发挥引领作用。骨干教师是团队的中坚力量,参与课程设计、产品开发、技术攻关、国培、省培进修等,提升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青年教师是强有力的后续力量,有激情、有热情,对青年教师开展教科研能力提升培训,参加企业培训、实践,鼓励青年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技术培训、论坛交流,挖掘青年教师发展潜力,培养创新能力,为团队的发展积攒力量。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工程师、管理人员担任企业导师,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授企业课程,指导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导师主要是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我校建立了大师工作室,引导企业大师带项目进工作室,鼓励学校教师参与,共同开发、共同研究,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有效分类提升。制订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从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全面开展培养培训。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我校开展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全校教师均参加了项目化课程设计,通过了教师教学能力测评,之后又开展了有效课堂认证,中德双元培育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为了促进青年教师、新进教师更好的发展,我校制定了新进教师培养方案,由教学经验丰富教师和青年教师、新进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互相听课、评课,新进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老教师指导新进教师,新老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建设、教学内容交流等,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在科研能力提升方面,我校鼓励老教师申报课题,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老教师带动青年教师跟踪专业动态,学习专业前沿、最新技术成果,进行研究成果转化,提升科研能力。在实践能力提升方面,我校鼓励教师进入企业,参与企业生产,了解行业前沿,通过企业导师的“传、帮、带”,让教师能够掌握行业新工艺、新技术,通过企业导师提供企业生产案例,教师能够将案例融入教学,提升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

3 建设思考

职业教育发展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是保障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及专兼职教师积极协同,进行顶层设计、科学规划、有效监控,全面提升成员在教学、实践、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在今后的团队建设中,对标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建立一流“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体系,认定标准的制定需要多方参与,由领导、教师、学生、行业企业专家、第三方机构共同完成。制定双师素质认定周期性滚动机制,每一周期重新认定,以确保团队整体水平[11]。在国家“双高计划”的引领下,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共同推动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双师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