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培育 “浙”里创新跑出加速度

2023-01-23王明月

今日科技 2023年1期
关键词:浙江省浙江力量

■ 记者 王明月

这一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进展明显;

这一年,白马湖、东海、天目山、湘湖4 家省实验室获批成立,10 大省实验室提前完成布局,新型实验室体系形成系统性布局;

这一年,数字化改革持续发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未来实验室建设稳步推进,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

这一年,浙江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系统构建“315”省域创新体系,持续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基础科研力量和基础条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系统性谋划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取得明显进展

2022 年6 月,依托浙江大学和良渚实验室组建的“脑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纳入20 家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这也是浙江成功争创的第一家全国重点实验室。

该实验室聚焦脑与机的交互、融合、模拟、增强的人工智能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力争五年内打造 3~5 个具有引领效应的标志性“脑机智能新形态”,推动建立自主可控的脑机智能的国家技术体系。

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孕育和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问题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浙江正举全省之力培育战略科技力量,这是浙江补齐科技创新短板最鲜明有力的举措之一。

为争取更多国家队“队员”,浙江省科技厅成立工作专班,按照“做强优势、补齐短板、优化存量、争取增量”的思路,围绕“国家所需、浙江所能、未来所向、产业所求”,组织省内优势力量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

通过召开一次宣贯会议专题部署、开展一次上门服务分类指导、组织一次专题研讨完善方案、举行一次专家论证指导把关、对接一次科技部汇报争取等“五个一”的系列举措,省科技厅相关部门会同实验室进一步凝练主攻方向,精准制定方案,浙江在“国重”重组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2022 年11 月,科技部发文认定第一批重组“国重” 115 家,浙江省成功获批10 家。

浙江以超常规举措打造国家实验室“主力军”和“后备队”的举措并不止于此——2022 年,国家实验室实现“零”的突破,即将挂牌并入轨运行;之江实验室成功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西湖实验室、浙江大学脑机交叉研究院加快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海洋、能源等领域的省实验室积极争取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

国家所需、未来所向。“国字号”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落地,正为浙江加速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注入澎湃动力。

超常规力度推进 省实验室提前完成“战略拼图”

2022 年,浙江省实验室再“扩容”——白马湖实验室、东海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湘湖实验室获批建设。

作为浙江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大科研载体,4 家新增省实验室由此开展建设:白马湖实验室瞄准世界能源科技发展前沿和“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支撑;东海实验室致力于提升海洋装备研发、资源开发和灾害治理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创平台;天目山实验室围绕航空领域科技前沿,助力浙江跻身全国航空制造强省;湘湖实验室重点布局现代生物种业创新和绿色健康高效农业两大研究集群,培育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高地……

加之已经覆盖三大科创高地领域的之江、良渚、西湖、湖畔及甬江、瓯江6 家省实验室,至此,浙江10 家省实验室提前完成布局。

从2017 年9 月之江实验室启动建设,到2022 年6 月10 家省实验室完成“战略拼图”,浙江省科技厅坚持“研究成果全国领先、拥有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建设标准,服务省实验室在人才团队引育、重大理论突破、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让创新资源集聚更顺畅、多主体协同攻关更高效、多元投入后的利益分配更合理。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10 家省实验室建设成效明显,产生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成果:之江实验室计算天文研究成果登上《科学》,为快速射电暴起源研究提供关键观测证据;西湖实验室研制的抗新冠病毒的小分子非共价抑制剂WPV01 艾普司韦获国家药审中心批准正式进入临床;良渚实验室黄河教授团队在国际首次报道CRISPR 非病毒定点整合CAR-T 临床研究;湖畔实验室发布的全球最大中文预训练语言模型PLUG,刷新了中文语言理解评测历史纪录……

浙江省实验室正以追山跨海之势,助力浙江强力推进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

数字化助力 创新动能进一步释放

2022 年,浙江省科技厅等8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一网办”“一指办”的实施意见》,多跨协同推动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供图/视觉中国

与此同时,依托数字化改革,浙江省科技厅通过大仪管理“一网办”“一指办”,在全国率先开展多部门跨系统大仪数据融合,迅速摸清了全省大仪家底,不仅使仪器资源搜索更精准、预约更及时,更通过试点上线创新券“无感直兑”功能,推动创新券跨年兑现转变为实时兑现,极大简化了企业在大仪共享过程中的创新券兑付流程。

截至目前,“浙里大仪共享在线”已经集聚全省30 万元以上大仪1.6万余台,全省大仪整体入网率增长40%,大仪开放率增长30%、使用率提高20%,减少数据填报量25%;平台累计活跃用户已超3万人,通过“一指办”全流程办理订单超1500 单。

此外,未来实验室迭代升级科研资源、科研组件、科研协同、科研成果等四大应用场景,持续完善驾驶舱数据底座和战略平台的评价体系,推动个性化应用场景更加丰富。目前,已完成10 家省实验室上线,注册用户超过6000 人,科研组件上架263 个,国产化组件超200 个,总使用次数8000 余次。

从“国家队”科创平台队员实现量的突破,到省实验室提前完成“战略拼图”,再到创新生态进一步优化,浙江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每一步都蹄疾步稳。未来,浙江将以更稳健的步伐加快建设三大科创高地,为“两个先行”贡献创新力量。

猜你喜欢

浙江省浙江力量
《初心》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麦唛力量 (一)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孤独的力量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怀疑一切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