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3-01-23李雄兵

新课程 2022年4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探究能力

李雄兵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第四高级中学,甘肃 定西)

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个人应具备的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这也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面对这样的情况,高中地理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中心位置,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地理学习潜能。[1]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有效地融入地理知识探究中,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新的变化,从传统的成绩优先转变为能力优先。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学重点不仅是学科的基础知识与重难点,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社会输送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是认知与发展的主体结构,而教师不仅要承担“教”的重任,还要重视“导”的作用,无时无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协助学生主动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中地理课堂亦是如此,以现代教育发展的基础目标为切入点,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加强其获取知识的质量与速度,为他们日后独立学习或工作夯实基础。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问题

尽管国家始终提倡素质教育,但依然有部分学校或者教师遵循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没有意识到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对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性,教学设计环节中缺少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内容,导致实际教学与目标教学之间存在差异性。

(二)高中教学方式单一

高中地理是一门灵活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而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帮助学生真正地理解高中地理内容,甚至长期乏味的学习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多重负面情绪的作用下,高中地理教学质量不高。

(三)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

现阶段,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更多教师倾向于完全依照教材内容进行授课,并利用单元测试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导致高中生的地理知识缺乏深度与广度,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地理水平。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课内与课外知识有机融合,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主动去探究相关内容。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一)科学设计课前预习

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对学生后续课堂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可以实现良好的课堂学习效果,让教学更具高效性。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挑战,对于学生今后的良好发展有重要意义,并且高中时期学生的课业负担比较重,时间有限,所以需要有效发挥课前预习的作用。课前预习需要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进行,或者在课上,教师要让学生独立学习知识,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理解地理知识。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地理知识预习的重要性,让学生自觉树立预习意识,逐渐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正确的预习方法,让学生可以认真地预习知识,实现预习的高效性。此外,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预习结果的评价,让学生产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信,以此来实现地理知识预习的目的。[2]

例如,教学“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自主搜集与大气运动相关的资料,借助自主预习知道大气的热量来源及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的图示展示大气受热的流程在大气运动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学生运用预习的方式,可以让自己逐渐形成独立学习意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让学生独立探究知识,需要教师有效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更加有效地进行知识研究,从而学习到更加科学的学习技能。学生在独立钻研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阅读,有效地提升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地理知识,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需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实现学习地理知识的目的,实现学习的科学高效性。地理教师要重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有效地体现出来。教师要加强学生地理知识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有效地挖掘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积累地理知识,认知探寻周边事物,提升知识的探究发现能力。地理课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创造活力的发展。[3]

例如,教学“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长江三峡和三角洲的地貌图,让学生对这两个地貌景观进行分析,探究是什么地质作用下产生的。接下来,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河谷变化过程,让学生仔细观察河谷的演变过程实验和动画,对不同阶段的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进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认真探究,借助观察动画,让学生对冲积平原的不同种类的成因和主要的地貌特征进行探究,尝试动手展示变化过程。教师借助让学生自主观察演示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让学生独立学习

为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性,教师需要让学生产生探究地理知识的欲望,让学生可以主动融入学习中。高中地理教师在做教学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特征、实际学习情况、认知水平等因素,明确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运用实际可以接触到的物品探究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以此来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4]

例如,教学“人口的数量变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展示世界人口的景观图,运用一系列的人口变化数字和不同种类的人口景观图片引起学生对人口危机的认识,让学生独立钻研地理知识,让学生对关于人口知识的文字、数据资料和景观图片进行分析,这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地理知识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知识学习提供科学指导。

(四)注重学生的质疑,塑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力

质疑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只有学会质疑才会去发现,才会去创造。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会对问题产生各种各样的质疑,当学生提出质疑后,教师不要第一时间去否定或者给出正确的答案,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合理的地理问题,让学生自主分析。此外,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借助所设计的问题指导学生进行质疑,让学生进行探讨,在讨论中去求证,在求证中去发现,在发现中去学习,这不仅能塑造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还能高效地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目标。[5]

例如,教学“农业的区位选择”相关知识时,学生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师可以把实际的地理区域的案例展示出来,让学生对该地区农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质疑探究,仔细地分析问题,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学生学习这一课知识,需要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区域要素和地理环境发展对农业生产和区域选择的实际影响,可以结合实际作出农业地理区位的科学选择,让学生意识到农业生产要重视因地制宜和人地协调的农业发展理念,让学生的地理创造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知识提供科学指导,让学生能够做到学有所用。

(五)整合地理知识,构建地理认知结构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科学的地理知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顺利地学习地理知识有很大影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解决日常中的地理问题。高中地理教师要科学梳理地理知识,让学生意识到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逐渐形成正确的地理认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缓解学习地理知识的负担,让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教师借助地理认知结构,可以让学生有效地运用地理知识,塑造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发展,以此来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为学生后续学习地理知识奠定良好基础。[6]

例如,教学“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一课时,学生需要理解区域的实际内涵,知道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师可以运用实际案例总结归纳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整体性的地理认知结构。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际案例即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让学生借助综合法和比较法系统地从已知因素中分析总结其他的地理要素,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交流,合理分工学习,明确地区的气候、土地、矿产资源条件等等,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总结地理知识,让学生增强对地理知识的认知,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在地理知识的同化中逐渐完善自身的地理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地理能力及独立学习能力,为后续的学习奠定科学基础。

(六)开展有效评价,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

相比初中生而言,高中生的思想趋于成熟,懂得用理性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但大多数学生依然存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一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偏离既定目标的现象,甚至与初心南辕北辙。一旦学生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有效的评价就格外重要,科学的评价能让学生重回正轨,重新确定正确的学习方向。在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发现学生的思想或者行为偏离正确方向时没有及时纠正,那么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学习效率自然事倍功半;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评价,那么学生会很快进入高效学习状态。

例如,在高中地理课堂的讨论活动中,学生会将学习结果分享给他人,并在小组中进行深度讨论与交流。此时,教师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多观察、多发现,并对学生的自学给予客观的评价。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第一时间发现学习成果中被曲解或者被误解的知识点,并指出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以评价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知识点。教师的评价不仅能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还能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可以简单地将有效评价理解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南,学生根据指南给出的方向开展探究,只要解决学习方向的问题,自主学习就有了存在的意义。

(七)丰富活动内容,为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教学主体逐渐从教师过渡到学生,教学逐渐从“一言堂”过渡到“群体讨论”。教学理念的改变自然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丰富的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自主学生的基础。因此,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与轻松。

例如,在“宇宙中的地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如根据天体系统的层次图发现地球物质;通过空间尺度的方式去描绘地球的所在位置。多姿多彩的教学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还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展现自身的闪光点。

当前,教育工作发展进入新阶段,对于高中地理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发展。面对这样的教学情况,高中地理教师要对地理课程进行改革,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和地理教学内容实际,运用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更加高效地融入地理知识探究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课前预习,为地理课堂的高效运行做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以此来实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后续的地理知识学习提供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探究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