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研究

2023-01-23杨成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现代企业文化 2022年31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杨成 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出了要在改善生活和发展管理过程中强化社会管理,完善和创新国有企业蕴含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管理工作科学化程度。社会治理,是一种主要采取以政府以及党的力量为主的自上而下的一元化管理,而社会管理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社会管理机构、企业公司、公众等广泛参与的一种新型多元化治理模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进一步提出要健全社会治理结构,逐步建立人民广泛参加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这在政策和机制等方面都为完善和发展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正确依据。

一、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现状

(一)相关人员的社会管理职责意识较弱

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便是相关人员的社会管理职责意识较弱。以作者所在的国企医药集团说起,首先,随着国企医药集团规模越来越扩大,导致了企业内部人员的构成也日趋复杂化,社会管理职责意识高低不均;再次,医疗工作者与相关制药工作者由于上班忙碌,很容易忽视了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面的问题,发生如私自侵占消防通道、滥占停车场等问题,医院内部的情况非常的严峻,无法起到企业本身的榜样作用,也增加了对医院内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压力。

(二)国有企业社会管理治理工作难度日益加大

随着国有企业,尤其是国企医药集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企医药集团呈现出结构复杂、开放性强、保密性高等特点,其安全保卫部工作任务也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同时,服务内容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对较大的现金流量给国企医药集团安全保卫以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带来很大隐患。国企医药集团内的安全保卫人员不但必须维持实验室内的制药、科研以及教育等方面的正常秩序,而且必须面临医疗工作人员、制药工作人员、制药实习生甚至现场维护人员复杂人群[1],这种情况有着典型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加大了安全管理以及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复杂性。

(三)国企内社会管理治理工作的相关体系有待健全

在目前我国进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中仍未拥有一个完善的与国有企业相关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体系。例如作者所处的国企医药集团安全保卫部,尽管当前在医药卫生领域的法律体系构建上已经获得了一些进展,但目前中国还未真正出台完善的医药卫生立法,由此导致了医疗安全保卫机构一直不能明晰自身的管理权限,并与治安保护体系的实际需要相冲突。另外,由于有关立法的不足和对国企医药集团安全保卫工作人员的社会管理治理工作教育还存在相当程度的欠缺,亟待政府与企业进行相关协调商议工作,完善国企内社会管理治理工作的相关体系。

二、国有企业如何开展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

(一)国企落实整改责任,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各国企内单位需要深入开展自查,尤其是要根据国企内社会管理治理工作的相关体系督查反映的新问题,全面总结自己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实事求是地整改,建立完善的国企内社会管理治理工作的相关体系制度,健全相关应对预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并狠抓落实。强化对国企内社会管理治理工作的监督考核,每日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行动,适时对相关信息进行通告[2]。将基层单位治安保卫工作职责细化,对例如国企制药集团、卫生院等基层单位的综治工作开展监管考核重点事项,发现问题隐患突出、长期存在并引发各种问题的,严肃追究相应责任。

(二)强化规范执法监督,完善安保队伍素质机制

各国企机构单位要转换观念,增强管理工作积极性,要确定专人负责安全保卫部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明晰各方职责,尤其是要确定安全保卫部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人员在事件中应担负的主要责任,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约定办理,对不履行规定事项或落实措施不到位,及时反映情况,督促整改。对多次未能按时整改的要解除合作协议,对出现责任事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其相应责任。严格保卫内部安全备案与登记门槛,完善人员资质审查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人员严格拒绝其报到[3]。各大国有企业应适当进一步优化内部安全保卫部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团队素质与架构,解决人员年龄偏大、素质偏移,对不发挥,或影响团队士气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

(三)绿色理念优化企业运营流程

国有企业履行自身社会管理职责的正常运营,可以从外部处理好与行业、社会、通过政府、企业等双方的相互作用开始,在国有企业内部通过企业合作解决了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调问题。国有企业可以从环保工作开始,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责。环保概念主要包括了二种方面的含义[4],其一为节约资源,其二为维护周围自然生态环境。以环保概念为导向的国有企业,对外经营时必须确保所有行业都满足对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并积极开发可以减少消耗、降低对周围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企业产品。同时,在国有企业经营领域内部也必须做到资源合作、资源共享,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从国有企业内部经营出发,国有企业内部首先就必须全面检查合作企业的环境条件,包括能否获得排污许可证等。同时也必须有效遏制合作企业损害自然环境的行为。另外,可选择优秀的企业形成环境同盟,形成“绿色生态”企业联盟,不但能够实现企业关联主体的多样化发展追求,而且可以实现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提升。

(四)引进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层面的监督

企业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职责,可以被看作是企业改进与发展社会公众关系、实现最大经济效益和公民权益的关键手段,而社会公众已成为公司的最重要相关主体,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既是国有企业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功能的必然需要,也是企业对社会治理多元化政策的积极响应。在处理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公民参与能够集思广益,共创国有企业的社会价值、市场价值及其他价值。国有企业通过具有社会责任的对话,就是公众通过媒体参加相关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决策进行活动的流程。伴随社会数字化、智能、信息共享化趋向的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网络等数字信息技术也越来越被企业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为企业和公民供了信息交流平台,消费者已成为影响国有企业业务发展最直接的外部公众人。国有企业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智能平台,社会公众可借助智能网络平台和国有企业内部形成对话联系,从而就国有企业处理何种社会问题、怎样分配资源等形成社会共识,进而实现了国有企业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5]。因此,通过多元化的合作管理,国有企业积极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管理价值必然是社会性的,而社会公众也作为其价值的最直接受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价值进行了最现实的反映,从而建立管理“施体”与价值“受体”相一致的社会评价体系。所以,企业作为社会价值及其他价值的共同创造者,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企业管理是企业参与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必然需求。

(五)探索企业间社会利益多元化与共治合作的起点

在国有企业如何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过程中,观念创新是制度变革的核心引领。目前中国社会管理的政权板块过长而市场模块过少,必须经过协调权力、取长补短,互动整合,法律管理,才能建立多元共治的和谐管理格局。也就是说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履行自身所具备的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职责,而企业对社会责任的管理同样也必须以观念革新为逻辑切入点,即管理主体从单个政府变为多元化。按照在党委主导下的政社分离、行政领导、政社互助原则,对社会责任作出更清晰的界定,建立有效的发展共识,进一步促进国有企业发展主体作用,在产业自律领域主动挑更大担子,逐步完成从配角向主人的过渡,充分发挥了其对整个产业发展的自治能力规范和引导功能。并制订出台基本的法律规定和规章,为规范和发展产业协会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法律依据和原则性指引,明晰其市场主体性质和社会责任地位,在体制和政策层面上保障了行业协会管理的社会责任范围和有效性。

三、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目标要求

(一)完善与发展社会管理工作方法的目标要求

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法应该分成二大类,一个是硬性的社会管理工作,一个是柔性的社会管理工作。所谓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方法,指的是对经济社会问题的管理与服务。而当前由于体制的深入改革、经济社会布局深入变动、权利布局的深入变动,以及观念的深入变革等,单靠硬性管理工作还无法有效缓解社会问题,达到国有企业的社会管理治理的目的,在特定阶段内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社会问题,危害到社会稳定。而科学化的思想政治管理方法则能够更加精确地掌握民众的思维状态与心理发展趋势,成为柔性经济社会管理工作方法的另一个主要内容。科学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是一个最主要的社会治理方式,必须正确掌握了道路、方向、政治,以及道德规范和舆论导向的基础,才能确保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方法的实行最终达到构建我国特色社会体系的总目标。

(二)提升国有企业工作者的社会专业化与职业化

国有企业在推动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参与社会工作人员要善于利用先进的知识与实务技术,协助国有企业的工作人员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增强公司社工的专业化,推动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开展。在对公司员工人际关系的管理上,社会工作人员应善于结合运用人力资本、理论、组织行为学等多专业知识,增强国有企业人际关系管理的科学性。另外,国有企业中的社会工作者也应关注“国有企业员工关系处理”和“国有企业具体经营业务”结合,在综合研究其具体实务情况的基石上,为之创造适当的社会工作模式,推动国有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6]。国有企业社工专职人士必须在各方面上都有自我独特的优势,才能有效应对国有企业工作的不同需求。同时,国有企业需要对于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树立自信,坚持发展宗旨,持续推动国有企业社会工作。首先,国有企业在探讨员工管理的有效应用途径后,对于国有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保持乐观态度,主动出击,形成了积极的发展策略。第二,当面临新情况下,国有企业应及时、积极地制定适当的调适措施,积极实施国有企业社会关系调整,维护国有企业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系统化,持续促进国有企业社会关系在员工人际关系建设中的合理应用,形成国有企业社工良性的成长生态。

(三)构建社会工作服务管理的系统机制

当前,在中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越来越引人关注,并为企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与外部发展条件,对提高企业社会地位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企业引进社会机构这一举动,不但为国有企业发展引进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同时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可以进一步探寻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社会管理方式,比如:当资源不足,国有企业无法成立专职社会工作机构时,可委托社会机构、行政部门统一国有企业社会管理部门机构[7];在国有企业的组织建设中,不断加强对公司社工的宣传,起到了国有企业内部职工人际关系的沟通效果;要求工会组织积极发展企业相应的管理,对国有企业管理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效果;在必要前提下能够为国有企业进行必要的经济援助以及心理指导;在与企业社工的配合下,共同对公司进行完善的管理咨询以及技术指导服务。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强化社会党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和革新社会管理工作,提高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科学性水平。打造共建合作共享的社会管理模式,重构传统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方式,并寻找企业和社会的利益交叉点,建立合作、共创、共享的新型社会管理制度。多元协同合作机制既是社会治理的最有效手段,也是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选工作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