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三生空间”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

2023-01-22王燕燕

南方农机 2023年1期
关键词:牧区牧民内蒙古

王燕燕 ,杨 潇

(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探索新型城乡关系的发展,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要求以社会经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为原则,要求乡村地区的建设应该因地制宜,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以下简称“三生空间”)等方面都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条件,营造出“三生融合”的乡村环境[1]。目前,国内对于“三生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生空间”的基本内涵、功能识别、划定管控、空间优化等方面[2],但对于“三生空间”协同路径的研究较为欠缺,对环境与“三生空间”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也不够全面[3]。内蒙古农村牧区是以草原为依托发展农牧业的地区,因此草原生态环境对内蒙古农村牧区的乡村振兴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内蒙古草原生态遭到了极大破坏,全区草原退化率从1960年的18%增加到2000年的73.5%[4]。为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牧区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解决内蒙古草原草场严重的生态问题。2010年10月,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在内蒙古、四川、西藏等8个主要草原畜牧区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5],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启动使内蒙古部分地区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1 内蒙古草原生态现状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从北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直延伸到西南部的鄂尔多斯草原,从东部的科尔沁草原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草原,草原面积共有8 666.7万hm2,其中有效天然牧场有6 818万hm2(68.18万km2),约占内蒙古自治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km2)的58%,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27%,是我国最大的草场和天然牧场。然而,由于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气候变化的原因,我国北方草原一直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草原退化、植被覆盖率下降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草地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的减少也影响着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2 内蒙古草原“三生空间”关系分析

结合“三生空间”的研究框架,构建草原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复合系统,该系统由草原生态子系统、草原生产子系统、草原生活子系统构成,其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内蒙古草原生态、生产、生活复合系统结构图

1)生产子系统。草原生产系统是草原环境下草原生产力与草原生产关系的结合。草原产业包括草原农业、草原旅游业等特定产业。

2)生活子系统。草原生活子系统以人为核心,融合了草原区域内所形成和积淀的思想观念、道德精神、文化艺术、教育、科技和法规制度等。草原生活系统向草原生产系统提供劳动力与智力支持。

3)生态子系统。草原生态子系统由草原地区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构成,是进行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的基本机能单位。它不仅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3 基于生态补偿制度的内蒙古草原“三生空间”分析

3.1 内蒙古生态补偿制度实施现状

草原生态环境脆弱且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过度放牧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更加突出。在新常态背景与当地居民的迫切呼声下,国家将生态环境的恢复视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开始将生态补偿政策作为改善环境与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战略。1990年以来,我国为了解决西部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农村牧区贫困问题,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生态系统建设工程。同时,为弥补农牧民因减少牲畜养殖而带来的损失,出台了相关生态补偿政策为农牧民提供生态补偿以及奖励,从而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进一步缓解了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现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全面胜利,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乡村振兴就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又一战略方向。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生产生活依赖于草原,而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补偿制度的支持。因此,在巩固内蒙古农村牧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方面不能忽略生态补偿制度的作用。

3.2 生产空间分析

从生产空间出发,分析生态补偿制度对乡村振兴的作用,生产空间是从产业方面衡量的。内蒙古农牧民世代聚居于草原牧区,虽然“逐水草迁徙”已成为过去式,但放牧、轮牧等依旧是大部分农牧民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6]。因此,内蒙古农村牧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传统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为主[7]。然而,随着畜牧业不加节制地发展,草原生态环境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不时出现“沙进人退”和“因沙致贫”的现象,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都带来了极大的影响。随着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草原旅游业也不断蓬勃发展。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内蒙古旅游总收入从2009年的611.35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 011.37亿元,十年间旅游业不断发展。因此,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正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8]。旅游业的发展既可以有效利用草原资源,又可以带动相关餐饮、住宿行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进一步优化草原地区产业结构,逐步缓解生态环境压力。同时,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对以畜牧业为主的农牧区经济也产生了一定影响。2015—2018年,内蒙古陆续出台了7项关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和政策,如表1所示。这些政策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了指引性方向[9],但是内蒙古农村牧区的电子商务发展还是存在物流快递配送不畅、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等方面的问题。

表1 农村电商发展的规划和政策一览表

3.3 生活空间分析

乡村振兴战略是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一项重要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并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008—2020年,内蒙古农牧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财产和转移性收入的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牧民经营性收入增长最多,但工资性收入增长量不大,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牧民断代问题,牧民劳动力不多,且牧业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没有富余的劳动力去打工。2012—2016年,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占到牧民纯收入的25%以上,2012年最高达到了30.1%。2012年是实行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第二年,草原生态补偿政策资金的落实使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得到快速提升[10]。但是,近年来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因素影响,牧民家庭生活和生产开支增加,而补贴标准基本无变化,现行草原生态补偿标准已无法再弥补因养殖数目减少带来的经济损失,也无法缓解休禁牧措施实施后对牧民的经济压力。

3.4 生态空间分析

草原生态系统是一个由自然(包括自然与环境)、经济、社会(包括人口)3个子系统共同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11]。内蒙古牧区草地资源丰富,但由于人为因素破坏,草原恶化趋势严峻,同时人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草原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在开发、利用草原资源的过程中,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违背自然生态规律。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草原资源危机、土地荒漠化、沙尘暴等问题[12],需要国家政府层面进行积极的干预,实施生态补偿政策等。历年来,国家及内蒙古自治区关于生态补偿的规划和政策,如表2所示。

表2 现行生态补偿制度阐述

内蒙古自治区针对草原生态环保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生态补偿政策。根据草原生态监测数据,2019年全区草原植被平均盖度为44%,比2010年提高了7%,草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的自我更新修复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此外,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和观念也发生了转变,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等科学饲养方式逐年增多,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比例明显提高[13]。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合理利用、科学养畜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4 “三生空间”协同发展对策

4.1 生产空间

针对农村牧区电子商务发展受限的问题,课题组提出如下对策:1)加大物流建设力度,提高快递配送效率。物流是发展农村电商的重要条件,想要解决物流配送问题,还需要政府鼓励引导物流公司向更偏远的农村牧区提供物流服务,设立村级(嘎查)服务站等。针对特色农畜产品的进城费用,政府可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补贴,提高物流公司的参与度。2)加强年轻电商人才队伍建设,增强农村电商活力。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不同服务年限的电商人才补贴[14],鼓励电商专业大学毕业生扎根农村,解决农村电商年轻人才匮乏的问题。

4.2 生活空间

草原生态补偿的目的是对草原生态进行保护和修复,同时还要尽量减少对牧民收入的影响,这就需要将资金补贴和草原保护两者相结合,促使牧民合理利用草原资源。补贴标准要参考草原植被监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草原确权也有助于更好地发放补贴从而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此外,根据草场面积和质量采用差异化的补偿标准,同时还要考虑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因素,逐步提高单位面积的补偿标准。建立动态的补贴制度,考虑补贴标准与牧民所需生产资料的物价水平之间的差价,使得补贴标准能够适应生产资料物价水平的增减幅度,获得最佳的补贴效果,实现生态补偿政策效应的最大化[15]。

4.3 生态空间

目前,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修复,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微观经济学把社会物品分为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大类。保罗·萨缪尔森认为,相对于私人产品而言,公共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基本特征[16]。草原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当缺少政府干预、牧民个人草场保护意识又不足时,草原生态环境则难以维持发展,进而导致公共资源不可逆的悲剧[17-18]。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好“有形之手”的作用,促进牧业实现先生态再生产,同时继续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保护牧民不因草场破坏而减产减收,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

5 结语

内蒙古农牧区的人文环境以及产业形态与其他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把握农牧区的特点,内蒙古农牧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依托于草原发展传统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因此,在内蒙古农牧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草原的保护和开发展开。从“三生空间”的角度来分析,生态补偿政策的实施对内蒙古农牧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都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政策的侧重点以及补偿形式,对于推动内蒙古农牧区人与经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牧区牧民内蒙古
《自由》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牧民歌唱冬奥会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甘南牧民 赵云雁
牧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策略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新巴尔虎左旗
商人买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