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众认知行为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探索

2023-01-21冯若彤彭文英刘丹丹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2期
关键词:公众文明体系

□文/冯若彤 彭文英 刘丹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提要]本文采用线上问卷调查形式,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分析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与行为现象,探讨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着力在公众层面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尊重公众的认知-行为规律,重视改善客观基础条件和城乡差异,创建各级各类学习参与平台,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在公众层面形成多元化多层级的生态文明体系。

加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是对人民群众生态环境问题所想、所盼、所急的主动回应。因此,客观认识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与行为,思考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问题,对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意识、认知、行为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强化意识可提升认知,认知提升会引导行为,并再强化意识,促使某种意识行为成为自觉。计划行为理论认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在资源利用、绿色生产等方面是个体行为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公众的主观规范对知觉行为控制有积极的正向促进作用,态度在行为主体的环保知识和环保产品购买意愿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是计划行为理论的核心。已有学者利用“态度-意愿-行为”“信息/知识→评价/态度→行为/结果”等理论框架进行相关问题的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公众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实际行为与理想状态存在差距较大,付出意愿的中介作用非常重要,公众付出意愿及建设满意度直接影响行为;教育水平较高的公众有较好的环境治理参与行为,除此之外,经济发展、产业比重合理调整可以激发公众平均环境参与行为;风险感知作为重要中介变量,在环境信息与应对行为之间承担作用,居民环境意识受社会资本、自然区位、个体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环境意识较好、履行环境可持续行为的高水平环境保护意向往往和社会资本更高的地区相关联。扩大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半径,社区介入是引导公众参与的良好助推剂。新冠肺炎疫情后可将城乡社区非接触型消费新场景作为应对之策。也有学者针对疫情,开展审时度势讨论,对新冠肺炎疫情之于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与能力进行检视与探讨,并提出了完善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提升举措。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公众生态文明行为自觉是作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公众生态文明行为自觉离不开对公众的生态环境教育,而公众生态文明素养的提高,正是公众生态满意度提高的关键点。

构建生态文明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广大公众的通力合作,是包括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在内的系统化变革,应充分发挥公众及舆论主体作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据此,本文以全国公众生态文明问卷调查为支撑,以对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公众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和内涵要义的深入认识为基础,分析揭示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行为现象问题、梳理公众的生态文明认知-行为逻辑路径,并提出新时代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策略,以期为我国建立健全生态文明体系提供参考。

一、公众生态文明认知——行为现象问题

(一)公众生态文明认知——行为调查。公众生态环境保护行为受个人知识水平、生活条件、所处环境,以及政策因素等影响,公众环保意识将直接影响其环保行为,创新意识和实用性是消费者环境友好行为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越显著,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越好,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就越高。为了解公众对生态文明的认知与行为情况,2020年本文研究团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问卷结构包含5个潜变量,除个体特征外,共有13个观测变量。具体情况如下:一是被调查人的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家庭经济、居住地及身体情况;二是所处的客观环境条件,包括居住区生态环境、环保宣传情况;三是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了解,包括对生态文明的了解程度、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了解程度、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了解程度;四是对生态文明的态度,包括对人与人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采用最严密法治的态度;五是参与生态环保的意愿,包括植树造林等活动、美丽家园建设活动、检举或“随手拍”不文明行为、杜绝随地吐痰行为、使用环保物品。

调查选择国内省会城市、地级市、县城、乡镇、乡村地区及海外人员进行随机发放线上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67份,有效率为93.4%。通过基本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78.1%的被调查者年龄处于19~50岁之间,这一年龄结构与我国现阶段劳动年龄人口阶段结构较为符合;其中,大专及以下文化水平占40.1%,本科及以上占59.9%;现居住地省会城市、地级市分别占15.1%、31.8%,县城、乡镇村分别占20.8%、17.8%,居住海外的占2.5%;其中,61.3%认为自身家庭经济水平刚刚达到温饱,26.6%认为比较富裕。

(二)公众生态文明认知——行为现象问题

1、对生态文明了解程度还不高,生态文明理念尚未全面普及于公众。调查发现,仍有5.2%的人尚未听说过生态文明,27.7%的人好像听说过一些;近3%不太清楚保护野生动物内容,75.5%的人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生态文明重要思想。可见,“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内容尚未覆盖全部公众。

2、认为生态环境质量还有待提高,参与生态环保行动积极性较低。调查发现,仅10.1%的人认为所处地区生态环境质量非常好,16.7%的人认为不太好;51.9%的人会自觉参加植树造林、护林防火、养绿护绿等活动,27%的家庭进行垃圾分类,20.8%的家庭完全没有进行垃圾分类,12%的人在干净环境不好意思而其他环境会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等。可见,公众还不太满意所在地的生态环境质量,自觉参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比例还较低。

3、对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认知不足,还存在不符合野生动物保护的行为。通过调查,52.4%的人知道野生动物保护法,除重点保护“三有动物”(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外,近6%的人认为其他野生动物可以捕食或可以食用,近8%的人认为可以少量交易;68.3%的人没有食过野生动物,在食过野生动物人中,认为味道美、好奇、传说很营养滋补身体、被动食用分别占30.4%、11.1%、8.4%、26.7%,炫富等其他原因占23.3%。可见,保护野生动物还没有普遍成为公众认知常识。

4、认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还不够好,希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通过调查,对于所在居住区关于爱护环境、保护动物、垃圾分类、绿色低碳生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仅35.5%的人认为经常有此类宣传教育。公众希望加强宣传教育,开展多形式多元化的宣传教育活动。在调查公众中,70%以上选择了增强墙报宣传栏专刊,61.3%选择了定期科普讲座,45.3%选择了入户发放宣传资料,41.7%选择了设计文艺活动宣传,36.7%选择了定期开展知识竞猜活动。可见,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加大教育宣传、强化行为要求,但公众认为还应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杜绝有违于生态文明的行为。

二、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策略

生态文明体系贯穿于社会运行全方面、全过程,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协同、稳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形成更加科学地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关系的文明理念,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建设首先要促使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设法使生态文明成为公众的基本素养。在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中,着力在公众层面推进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应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原则,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追求为目标,用新思想新理论科学地改造公众的自然观、经济观、社会观、文化观及制度观,促使公众在生产、生活及生态保护中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公众生态文化体系、公众生态行动体系、公众生态责任体系、公众生态安全体系及公众生态法制体系,为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框架如图1所示。(图1)

图1 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框架图

1、公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心骨。人类的生产、生活促使形成了人、自然、社会高度复合的文化生态系统,随着人类活动的深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文化生态系统不断演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要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系统。当前,公众生态文化体系应牢牢把握习近平“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精神要义,在生产、生活、生态过程中,阐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通俗易懂地表达公众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生态道德观、生态审美观,构建新时代公众环保文化、绿色文化、低碳文化。其次立足于我国现实基础,组织编制适宜于城市和乡村,以及土地生态、水生态、森林生态、草原生态、海洋生态等不同领域的公众生态文化读本,引导和提升广大公众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思维,让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低碳行为成为全社会的新时尚。

2、公众生态行动体系建设。广大人民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为庞大的主体,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基础群体,是营造美好生活环境、践履生态文明理念的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十分有限,公众的生态行动不够积极,绿色生活、环保行为、低碳行为的践履还很不到位。当前,应大力推动公众生态行动建设,让所有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携手努力共同推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更好进步。首先,要倡导绿色生活,反对滥用和浪费自然资源能源的行为,培育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全面促进垃圾分类、不随地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环保行动,促使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其次,深入解读新时代生态文明新理念,编制绿色生活指导意见,并立足城市社区、乡村社区(村),编制环保行为、低碳行为准则,尽快形成全社会全体公众履行生态行动准则。

3、公众生态责任体系建设。公众既有享受生态环境保护的权益,也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生态文明目标责任体系建设也应纳入公众生态责任,建立公众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爱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公众生态责任体系是生态文明目标责任制度体系的构成之一。公众生态责任体现在每个公众微观个体在生产、生活中所应有的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清洁美丽家园的责任。比如,设立城市居民、乡村居民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进一步落实“门前三包”、旅游休憩活动过程等的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建立健全公众生态系统有序维护、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的目标责任;拟定居住区或社区清洁美丽家园建设目标责任等。明确责任、严肃追责才能够保障全体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各尽其责、携手合力的生态文明建设局面。

4、公众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公众既是生态安全的建设者,又是生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生态安全体系构建既要保障人类免于生态安全威胁危害,又要尽可能发挥公众的基础主体作用,增强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和行为。公众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主要包括生态系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生物安全问题威胁,防范生态灾害威胁危害、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危害,降低生物安全问题威胁。生态安全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生态安全知识的普及宣传,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生态行为,不乱采山石、不乱挖野菜,不携带违规生物入境,抵制乱捕滥杀及买卖食用野生动物等生态破坏行为,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爱护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强公众生态安全防范体系建设,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生态安全和环境风险问题,编制公众防范手册,有效降低生态环境风险威胁危害,保障公众生态安全。

5、公众生态文明管理条例建设。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准则、法制,是公众行为约束、监督、治理、管制的重要保障。2014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出台《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和《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其中均提出了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等要求,但没有明确公民行为及违法行为处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之时,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全国各地开启了史上最严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为了进一步在公众层面加强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公众行为方式特点,整合既有公众环境保护相关办法,编制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公众生态文明行为管理条例,为生态破坏、环境破坏,以及垃圾分类实施等提供法制基础,为公众生态文明责任追究给予法律支持。

(二)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措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了新时代,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主旨,应重视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即以公众为建设主体和服务客体,构建包含公众生态文化、公众生态行为、公众生态责任,以及公众生态安全认知、公众生态文明管理条例的生态文明体系。在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构建中,设计重点区域、城市公共空间、社区(村)的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守则,将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于公众意识和行为,尽快形成全社会生态文明新风尚。为了促进公众层面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应重视以下措施:

1、改善公众客观基础条件,提高公众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客观基础条件直接影响公众生态文明的认知与行为,促使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改善客观基础条件。一方面推行绿色发展,营造净美人居。环境污染是民生之痛,绿色发展普惠环境民生,让公众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才能让优美生态调动公众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经济水平,改善物质条件,使公众有真实的获得感、幸福感,能促使公众更有积极性地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2、创建各级各类学习参与平台,构建多元化多层级生态文明教育体系。不同人群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表现出不同的态度,应加强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引导、积极教育,由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社会参与,针对不同群体,打造有针对性的生态文明教育宣传体系。一方面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幼儿园、中小学等普及性教育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可将生态文明教育常态化、普及化;另一方面进行全社会动员和参与,分类分层进行公众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以企业、社会组织、社区为单位,打造趣味线上学习平台、开展线下参与活动、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多方位拓宽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途径,有效地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结合现阶段各类人群的实际情况打造有的放矢的教育体系。

3、重视城乡差异,探索城市和乡村公众层面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形态,城乡差异不仅仅表现在经济水平、景观形态上,还体现在面临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城乡公众不同的生态文明行为认知。应在尊重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差异的前提下,打造城乡公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生态文明体系。城市存在生活节奏过快、交通拥堵、环境压力大等问题,应加大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垃圾分类等行为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扩大城市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参与半径;遵循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特点和规律,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及绿色循环农业和绿色生活的推广等,以垃圾、污水、化肥农药施放和自然生态保护、农田生态保护等为重点,对村民进行知识普及、普法宣传,让村民正确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要义,提高乡村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4、增强特殊事件公众生态文明行为引导,健全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并非遵循一成不变的循环和流动过程,易受到各方面的、自然的与非自然的冲击和扰动,这些冲击和扰动会对人类社会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应当从此次事件中总结经验教训,重视突发的生态环境事件,如各类传染病疫情,自然灾害,水体、大气、土壤的突发性轻度污染等。疾风知劲草,应科学地对各类生态环境突发事件进行梳理和预判,制定不同应急措施和公众行为守则,确保迅速响应,凝聚生态共识,全面组织动员公众,共建和谐稳定的生态文明体系。

猜你喜欢

公众文明体系
请文明演绎
公众号3月热榜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