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连续褥式缝合(WE-MBCMS)法预防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

2023-01-21段永凤马厚婵潘文妍

医学美学美容 2022年21期
关键词:皮下组织楔形瘢痕

段永凤,马厚婵,潘文妍

(柳州市工人医院医疗美容科1,神经外科2,广西 柳州 54500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提升,外科手术后切口愈合的外观和功能等方面质量越来越受到受患者重视,如期望把皮肤切口瘢痕增生程度降到最低,这对外科医生的缝合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想的皮肤缝合技术应可实现皮缘紧密对合、适度外翻、皮下充分减张、止血良好、不留异物、护理方便[1-4],并且操作快捷、少留线材等,闭创效果较佳。根据临床经验[5-7],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连续褥式缝合(WE-MBCMS)预防切口增生效果较好,但其具体效果及度美观度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2例行手术治疗体表脂肪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柳州市工人医院2020年1月-12月收治的12例行手术治疗体表脂肪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同一切口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自身半侧对照研究。纳入患者男8例,女4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33.82±0.61)岁;手术部位均为背部,手术切口长度>5 cm。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18~65岁;无禁忌证。排除标准:要求合并使用其他手段防治瘢痕;儿童、妊娠和哺乳妇女;有药物过敏史者;肝肾功能不全者;瘢痕体质者。

1.3 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传统皮内埋没垂直褥式缝合:作垂直切口,以5-0可吸收性缝线(美国爱惜康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进20143025592,型号:J570 G)缝合,从一侧创缘的皮下组织深层进针,缝针穿过皮下组织向上走行,创缘处真皮浅层穿出;对侧创缘从创缘处真皮浅层进针,缝针穿过皮下组织向下走行,以此法对剩余切口进行间断缝合;伤口外翻凸出于体表,线结埋在伤口深层,体表不留缝线。

1.3.2治疗组 采用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连续褥式缝合:作楔形切口,以5-0可吸收性缝线(美国爱惜康有限责任公司,国械注进20143025592,型号:J570 G)缝合,皮下组织深层开始,缝针进入真皮层后沿着弧形轨道前进,并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穿出;对侧创缘缝针从真皮与皮下组织交界处进针,并尽可能沿弧形轨道进入真皮层,缝针从皮下组织深层穿出,以此方法连续缝合切口,最后线结收紧时有更多的真皮组织被环扎在线圈内,创缘外翻,伤口凸出体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严重程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3]评估瘢痕严重程度,从瘢痕色泽(0~3分)、厚度(0~4分)、血管分布(0~3分)和柔软度(0~5分)4个维度进行评定,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示瘢痕越严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本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愈合后VSS评分为(3.41±1.57)分,低于对照组的(5.39±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7,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75±2.69)d,短于对照组的(11.27±2.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20,P>0.05)。

3 讨论

增生性瘢痕是组织在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等物质过度沉积所形成的纤维化疾病。在此过程中,过度的张力、炎症或者异物等因素均可能刺激微血管内皮细胞,造成大量微血管增生,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进而促进瘢痕增生[8-11]。手术切口的增生性瘢痕是外科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较明显的切口瘢痕常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12-15]。因此手术切口的设计和闭合不仅需要满足手术治疗的需求,同时还需要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瘢痕的增生程度,以达到美容效果[16-19]。如何预防外科手术后瘢痕增生是近年来重要的医学课题之一。

1989年Zitelli JA和Moy RL提出了埋没垂直褥式缝合[20],可使创缘外翻、真皮层紧密对合且不留线痕,作为整形外科的经典缝合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2009年Zhang X等[2]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提出了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扩大了手术切口接触面积,保证了切缘的外翻与对合,能有效减少术后瘢痕形成。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愈合后VSS评分为(3.41±1.57)分,低于对照组的(5.39±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为(10.75±2.69)d,短于对照组的(11.27±2.4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连续褥式缝合法预防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瘢痕增生程度。分析认为,本研究将改良埋没垂直褥式缝合中的间断缝合改为连续缝合,省略了打结、剪线等中间环节,可保证手术切口闭合的牢固性以及对合的准确性,同时可进一步降低缝合耗时,既减少手术切口暴露时间、降低局部感染造成炎症的可能性,又能避免过多留置皮下线结从而减轻缝线的异物反应,最终达到加强对术后手术切口瘢痕增生抑制的目的。但本研究研究对象切口均位于背部,该部位真皮层及皮下组织较厚,可能导致效果较明显;目前缺乏在面部等皮肤组织较薄部位的临床研究;同时样本量较少,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倚,今后可开展多中心、更大规模的进一步临床研究,总结完善手术切口缝合经验、技术并验证上述效果。

综上所述,楔形切除结合改良埋没连续褥式缝合法预防手术切口瘢痕增生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改善瘢痕增生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皮下组织楔形瘢痕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楔形接头在HS875HD钢丝绳抓斗上的应用
高频超声对带状疱疹早期诊断的临床研究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History of the Alphabet
钢丝绳楔形接头连接失效分析与预防
Eight Surprising Foods You’er Never Tried to Grill Before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464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