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膳对风湿病的防治作用研究进展

2023-01-20王婷刘志勇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12期
关键词:风湿病药膳综述

王婷 刘志勇

【摘 要】 风湿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药膳作为一种特殊的食疗方式,其“寓医于食”“药补不如食养”之说,已成为历代医家和广大群众普遍认同的观点。依据风湿病的概念、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参考《中国药膳大辞典》和《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通过对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和药膳方进行探讨,阐述药膳在防治风湿病方面的应用,为风湿病的保健防治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 风湿病;药膳;中医药;研究进展;综述

风湿病是各种病因引起的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的慢性疾病[1]。参阅1993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按照病因、部位等因素将风湿病分为十大类,包括感染原性风湿病、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伴有风湿病的代谢或内分泌疾病、骨与软骨病变等[2]。本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关节痛和肢体麻木,有多样性且病程长的特点,其发病原因复杂,涉及遗传、感染、免疫等因素,其中与自身免疫系统有关者占60%~70%。文献研究表明,中国发病人数已近1亿,有的地方甚至每4~6人就有1人发病,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是我国除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以外危害人体健康的第三大类疾病;在美国,风湿病占所有肌肉/骨骼疾病的15%~20%,其中有关节炎症状占人群总数的30%,因关节炎致残的占5%~10%[3]。

近几年风湿病呈年輕化趋势,但现在医疗水平还尚未研发出针对性的特效药,难以治愈,需要长期服药,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风湿病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同时也是全球关心的热门话题。

1 中医学对风湿病的认识

中医学将风湿病称为“痹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素问·痹论篇》和《素问·四时刺逆从论篇》中记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热痹。”从病因上阐述何为痹病,按其病因将痹病分为行痹、着痹、痛痹等,同时《黄帝内经》还按感邪部位不同,将其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等五体痹[4]。汉代张仲景在《黄帝内经》基础上,于《金匮要略》记载为:“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首先提出风湿病名,开创了中医论治风湿病之先河[5]。这些理论不仅丰富了痹病论治理论,还对现代中医药防治风湿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在风湿病发病发展理论上承《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曰:“所言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临证指南医案》将其描述为:“皆由气血虚衰,风寒湿之邪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指出风湿病是由于外邪侵袭、正气不足所导致的本虚标实之证[6]。

2.1 外邪侵袭,不通则痛 风、寒、湿等邪气(其中以风邪为主)侵袭人体为风湿病之外因,清代尤在泾曰:“风气虽微,得以直入血中而为痹。”风为百病之长,善动而不居,常与其他病邪合而为病,《黄帝内经》所讲痛痹为:“痛者,寒气多也。”寒属阴邪,其性有收引、凝滞的特点,可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痹阻,“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7]。湿属阴邪,其性有黏腻、重浊、趋下的特点,易阻气机,痹阻四肢关节,此风、寒、湿三者夹杂而至,外袭人体,内伏脏腑经络,致使经络痹阻,不通则痛,从而发生局部关节肿痛,屈伸不利、麻木等症。

2.2 正气不足,不荣则痛 《黄帝内经》中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正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篇》中记载:“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也阐明了正气不足是风湿病的主要病机[8]。劳累过度,耗损正气,腠理不闭,外来风寒湿等邪气侵袭或正气无力抗邪,余邪不尽,或劳后汗出当风,或汗后用冷水淋浴,外邪乘虚侵袭机体。或素体衰弱,平时缺乏运动,又或病后、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闭,机体复感外邪。如《济生方·痹》中记载:“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3 风湿病的治疗原则

风湿病的重要病机是外邪侵袭和正气不足,针对风湿病本虚标实的特点,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法则,把祛邪活络,扶助正气作为治疗风湿病的基本原则[9]。祛除外邪时,需根据邪气的偏盛,审时度势,辨证施药,对于风邪偏盛者,予祛风药的同时兼以少量的养血药,此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寒邪偏盛者,应在予散寒药的同时佐以温阳之品,此所谓“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行,温则消而去之”;湿邪偏胜者,予祛湿、化湿、燥湿、渗湿之品时,少佐健脾益气之药,因《黄帝内经》有云:“湿气通于脾。”使其“脾旺能渗湿,气足无顽麻”。而对于久痹,正气不足时,治疗宜用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品,从而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邪的目的。

4 药膳治疗风湿病的应用

药膳是将烹饪和营养的基础知识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以整体论、辨证法为重点,药食结合,产生色、香、味的特殊食品。在我国中医药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医食疗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学遗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10]。药膳不仅可以作为治疗手段应用于临床,而且还能作为一种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养生保健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对健康日益重视,对食物提出了更高要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也提倡医者应“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可见古代医家对药膳治疗疾病方面相当重视。药膳有食物之味,取药物之性,其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方便易做等特点,满足了现今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对风湿病这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可以接受和坚持的治疗方式。

4.1 风湿病常用药膳食材分析

4.1.1 木瓜 味酸,性温,入脾、肝经,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之功。治疗各种风湿痹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产后瘀滞腹痛,胎动不安,小儿惊风抽搐。还可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腹水[11]。《本草纲目》记载:“木瓜主消诸肿,破血络,通经络……治妇人腹中诸疮肿毒等症。”正如《王祯农书》中所指出:“此物可入肝、强筋、养血,入药有绝功,以密渍,食甚益人。”现代研究发现,木瓜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胃肠解痉、抗炎镇痛、抗肿瘤、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12]。

4.1.2 五加皮 味辛、苦,性温,入肝、肾经,具有祛风湿、强筋骨之功。适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关节疼痛以及跌打损伤和痈疽肿痛等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名医别录》记载五加皮治“两脚疼痹风弱,五缓虚羸,补中益精,坚筋骨,强意志”,《神农本草经》也记载:“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疗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现代研究发现,五加皮含苷类、醛类、萜类、有机酸类、C21甾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发热恶寒等症,并有较强的镇痛抗炎、抗癌等药理作用[13]。

4.1.3 薏苡仁 味甘、淡,性凉,入脾、胃、肺经,具有补脾益肾、祛风燥湿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运化失职,痢疾腹痛,湿疹,风湿痹痛等病症[14]。《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阳明为本,故拘挛筋急、风痹者用之。”《神农本草经》也记载薏苡仁“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风湿痹,下气”。现代研究发现,薏苡仁含多糖类、黄酮类、三萜类、甾醇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癌、抗炎镇痛、保肝、调节脂代谢、糖代谢等显著的药理作用[15]。

4.1.4 樱桃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祛风通络之功。主治消化不良,四肢关节屈伸不利,麻木,身重疼痛,中风瘫痪等症。如《本草纲目》记载:“本品主利肠胃,益气力,补五脏之气,通血脉,润肌肤,长肌肉,治虚劳腰痛及一切劳伤诸病。”《滇南本草》记载樱桃“治一切虚症,能大补元气,滋润皮肤;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现代研究发现,樱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铁以及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对治疗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显著疗效;此外,还具有抗癌作用,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16]。

4.1.5 蕲蛇 味甘、咸,性温,入肝经,具有祛风湿、通络止痛之功。主治头痛头晕,跌打损伤,骨折脱位,痹证疼痛,关节肿痛,破伤风引起的骨节酸痛,小儿惊风抽搐,痈疽疮疖肿疡,毒蛇咬伤等病症。《本草纲目·虫兽篇》说:“蛇毒能消肿散结,破血通瘀。”《本草拾遗》记载:“蛇伤皆用之……其毒可消,能散。治一切风邪,风湿痹痛。又有解毒之功。”现代研究发现,蕲蛇含有生物堿类、黄酮类、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物质,具有镇痛、抗炎、抗癌、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等作用;临床上多用于中风偏瘫,腰腿疼痛等[17]。

4.1.6 鳝鱼 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具有补气益精、补肾益阴、强筋健骨之功。主治虚劳腰痛、腰膝酸痛、崩漏带下等症;又可治疗风湿痹痛和跌打损伤。《草本备要》记载:“鳝鱼补五脏,除风湿,尾血疗口眼歪斜。”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鳝鱼含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含钙量高,对骨折愈合及骨质疏松有显著疗效[18]。

4.1.7 米酒 味辛、甘、苦,性温,入肺、肝、胃、心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养胃、祛风散寒、通经活络之功。主治风湿疼痛、肢体麻木、腰腿疼重、屈伸不利、跌打损伤等症[19]。《黄帝内经》记载酒有“和五脏、轻身延年”之功效,《本草纲目》云:“此药为众药之上味,治一切病之要道,不可一日无此。”现代研究发现,酒含有丰富的有机酸、维生素、活性肽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抗炎镇痛,促进免疫调节,抑制病毒和细菌,抵抗癌症,增强抗氧化能力等的药理作用[20]。

4.2 辨证施膳

4.2.1 祛邪除痹 由于风寒湿邪外袭,痹阻经络,从而出现肢体关节疼痛等症状。《黄帝内经》曰:“痹者,痹阻不通也。”出现全身肌肉、筋骨及四肢酸痛麻木,甚则剧痛难忍,甚至不能站立和行走,风重则痛,痛则游走,关节屈曲不正;寒重则痛,痛则更甚,定痛则不动,寒重则痛,热则稍缓;湿重则痛,定痛,皮肤麻木,阴雨天病情加重。针对病情可选用的药膳方有山慈菇蜜[21]:山慈菇和蜂蜜相搭配,山慈菇清热解毒、止痛、消肿利湿;蜂蜜甘润和中,顾护胃气。两药相合,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樱桃酒[21]:樱桃健脾和胃,祛风通络,米酒温通血脉、行药势,适用于风湿关节疼痛,风湿性瘫痪等疾病。清炖乌蛇[21]:乌蛇有祛风湿、活血化瘀之功效,对腰腿疼痛疗效显著,该方还可以补益气血,养血润燥,滋养筋骨。千斤拔狗脊炖猪尾[21]:千斤拔祛风利湿、强筋健骨、消瘀解毒;狗脊能祛风湿、强腰膝。千斤拔、狗脊与猪尾同煮,能增强祛风散寒、止痛的功效,主要治疗风湿痹证的腰膝酸软,关节屈伸不利、麻木,小便不利。五加皮浸酒[21]:五加皮善祛风湿,《本草经疏》记载:“其性平而轻。主诸风寒湿痹及一切寒热积聚之痰证,为众药之冠。”当归活血止痛;地榆凉血止痛;川牛膝活血祛瘀,疏通经络;祛风药五加皮和活血止痛的当归、川牛膝、地榆泡酒,可以达到温经散寒、通络止痛消肿之功效。常用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软组织挫伤以及各种骨折术后出血等。

4.2.2 扶助正气 《黄帝内经》有云:“阳明者,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精微,通过经络与五脏六腑相通,从而起到温煦机体、滋养筋骨、濡养肌肉等作用。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脾土健旺则气血充盛,宗筋得养,脾胃虚弱则无力运化水谷精微,宗筋失养,以致筋脉不通则痛。或久痹不愈,损伤正气,导致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不能濡养经脉,从而出现痹证,其主要的证候为肢体关节屈伸不利,阳虚偏盛者,则出现四肢痿软无力,手足不温;阴虚偏盛者,则心烦失眠、神疲健忘、潮热盗汗。针对病情可选用的药膳方有天麻杜仲粉[22]:天麻具有息风止痉之功效;杜仲能补益肝肾,强筋骨。两者合用,用于风湿关节疼痛,肌肉酸痛、麻木无力和肩周炎等慢性关节病。羊肉木瓜饭[21]:木瓜具有祛风湿、消肿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羊肉乃血肉有情之品,具有很好的滋补强壮作用,羊肉在《金匮要略心典》中有记载:“主虚不得卧,身热汗出……。”用羊肉汤与木瓜汤或肉豆蔻汤同煎,可止腰嵴酸痛,并有健脾胃之功效。熟附子煲猪肚[21]:熟附子味甘微苦,性温,归心、脾、肺三经,具有温中补肾的功效;猪肚洗净晒干入药。两者配伍,共奏补气健脾、祛风除湿之功。主要适用于阳虚骨弱、腰痛腿软,四肢关节转动不利等症。桑寄生煲鸡蛋[21]:桑寄生味苦微辛,性寒,具有祛风湿、止痒等功效,与鸡蛋同煮,能温经通络,益精气。主要用于风湿热痹引起的腿肿疼痛,关节活动不利,以及风湿病后遗症。

5 小 结

风湿病是中老年人群中的高发病,治疗具有长期性,为了避免长期用药引起的心理问题,药膳“药食同源”的特点,可以为风湿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选择,通过中药与食品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減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明显效果。因此,将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现代研究方法应用到风湿病防治过程之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中医药角度出发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实践工作,取得一定成果。在应用药膳防治疾病方面已显示出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但是,从文献中可以看出,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药膳治疗风湿病的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风湿病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从而更好地发挥药膳食疗风湿病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狄朋桃,彭江云,李兆福,等.超声在风湿病诊治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广西医学,2021,43(7):872-874.

[2] 娄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3] 潘素慧.经方在现代风湿病的应用[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

[4] 李春雨,付晨瑜,高珊杉,等.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探讨针刺治疗五体痹[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4):54-56.

[5]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

[6] 黄雪琪,沙正华,林海,等.王承德从湿论治风湿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23(8):1121-1123.

[7] 程杨,程少丹,葛程,等.《金匮要略》风湿病论述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9):47-51.

[8] 孙广瀚,刘健,龙琰,等.从脾胃论治风湿病[J].风湿病与关节炎,2020,9(10):47-49.

[9] 宋宗美.基于古今医案数据分析的风湿病证治规律研究[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0.

[10] 李拥,周祖山.药膳疗法辅治风湿病[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6):55.

[11] 吴廷俊,张浩,熊荣先,戴跃进,黎雪.中药木瓜的药源调查[J].华西药学杂志,1996,11(3):190-192.

[12] 邹妍,鄢海燕.中药木瓜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19,46(7):507-515.

[13] 郑婧,张贵君,韦敏,等.五加皮药材基原、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8):104-107.

[14] 胡少华,肖小年,易醒,等.薏苡仁的研究新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059-1060.

[15] 李晓凯,顾坤,梁慕文,等.薏苡仁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草药,2020,51(21):5645-5657.

[16] 熊蔚蔚,丁雪馨,付瑶,等.樱桃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5):408-411.

[17] 张冬璇,瞿晶田.中药蕲蛇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吉林中医药,2016,36(8):862-864.

[18] 成良春.几种淡水鱼的药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07,27(33):121.

[19] 万晓芳,肖平.酒的历史沿革、药理作用及其古今医疗用途[J].中医药信息,1998,15(4):24-26.

[20] 温承坤,陈孝,王奕芳,等.米酒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9,38(12):5-8.

[21] 王者悦.中国药膳大辞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7:683-721.

[22] 周文泉,沙凤桐,高普,等.中国药膳辨证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

猜你喜欢

风湿病药膳综述
可缓解干咳的两款药膳
能让你越喝越瘦的药膳方
风湿病 你了解多少
湿气不可怕,药膳起居健康行
风湿病能彻底治愈吗?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改善消化不良的两款药膳
藏医风湿病护理概述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