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育人体系的途径

2023-01-20曲元海李宗双于梅菊陶玉杰陈衍峰彭维玲

活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时代

曲元海 李宗双 于梅菊 陶玉杰 陈衍峰 彭维玲

(通化师范学院,通化 134002)

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的有用人才。“有用人才”“时代新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备劳动的素质,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之中,提出“德智体美劳”的总体要求,丰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意义深远。

2020年1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着重指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要求。大学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而人才培养要始终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但在实际培养过程中,一些院校重智育轻其他方面的情况还很普遍,尤其是不重视劳动教育更为突出,带来的后果是一些学生的三观出现问题,没有达到教育的目标,走向工作岗位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在我国高校劳动教育虽然不是一片荒原,但也有待于开发。因此,如何在高校的育人体系中有机地融入劳动教育,形成“五育”育人体系势在必行。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关于劳动教育的文章也很多,有的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层面阐述,如刘向兵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新内涵与新要求;有的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调查切入,如郭晓云的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与路径分析,黄核成的高校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也有的从理论层面去研究的,如孟国忠的高校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机理研究。这些研究都很有价值,从不同角度去诠释分析探讨高校劳动教育的情况。面对新的时代,如何提高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并采取措施把劳动教育自然地融入整个高校的育人体系当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正是目前特别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且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进行重新界定;梳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分析目前高校劳动现状背后的原因;探讨劳动教育融入育人体系的措施。

一、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概述

(一)劳动教育沿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贯彻“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在实施过程中,注重在劳动中开展教育,通过劳动实施教育,通过劳动教育推动教育的发展。三大改造以后,提出“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劳动教育的政治色彩浓厚,劳动情感态度异化。这个时期,劳动教育的政治意义、经济意义和认识意义都被过度提升,在实践中铁腕推进,严重偏离了马克思关于劳动论的初心。到20世纪末,劳动教育迎来了学科化向综合实践化发展的过渡时期,并在1993年提出素质教育,这使得劳动教育有了更广泛的意义。

21世纪初劳动教育又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和要求,注重培养个人意识与能力,重视劳动价值和主体意识,关注劳动情感教育,尤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劳动价值的重要性,进一步推动了情感教育。2012年以后,开始探讨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方针当中,目前已经把劳动教育正式写入党的教育方针中。教育方针从“三育”到“四育”再到目前的“五育”,也可以看出,我们一直在对教育进行着不断深入的探索,充分发挥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育人功能。在这个新时代,劳动教育在高校中的实际状况如何?采取什么措施来构建一套适合劳动教育的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内涵界定

劳动教育,使学生 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劳动教育的诠释也发生了变化,作为高校如何来理解劳动教育的内涵并在实践中实施好劳动教育,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强调脑力劳动并兼顾体力劳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重申“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重点是把劳动教育融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体系中,让大学生真正的树立起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

因此,它在育人方面的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是显著的特征。加强高校劳动教育,要从形成正确劳动价值观、培育积极劳动态度、养成良好劳动品德、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等方面,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要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要把辛勤劳动的意识与态度的培养当作培育积极劳动态度的核心内容。要把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的养成当成培养优良劳动品德主要任务。掌握必备劳动知识技能过程中,要把加强劳动科学知识的教学和专业实践结合起来,为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

二、劳动教育在高校中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3年,就有人对天津大学及周边的学校进行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调查,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大学生的劳动观念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具有普遍性,问题还比较严重。在让学生说明劳动观念缺失现象的原因时,有96%的学生选择了父母的溺爱,有74%的大学生选择比较懒惰,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020年,南昌工学院的朱盛萍、张建灿对江西某高校1523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16%的学生劳动观念弱,只有20.37%的学生能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寝室个人卫生。从某种角度看,上面的调查可以说明大学生劳动教育确确实实出现了问题。笔者为了能全面掌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设计内容涵盖了劳动价值观、劳动态度、劳动品德、劳动技能等方面。调查结果很不乐观,具体描述如下:①对劳动的认识非常肤浅,与时代要求存在很大偏差;②劳动的态度不端庄,没有劳动的意识更没有养成辛勤劳动的习惯;③诚实劳动、人本关怀、家国情怀的劳动品德没有完全形成;④必备的劳动技能还没有达标。

这些方面的表现是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劳动的价值,不知道劳动在人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有的甚至鄙视体力劳动,更谈不上热爱劳动;没有主动的劳动意识和习惯,表现在自己生活的空间一塌糊涂,目不忍睹也不去打扫,不愿意参加劳动,有时参加一点劳动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实实在在的诚实劳动,功利性强;在笔者调研的省属院校一大部分学生不但对体力劳动厌恶,对脑力劳动也非常懒惰,不去主动思考问题,得过且过;对一些生活中必备的劳动技能掌握不好,如寝室里的门窗、座椅等出现一点小毛病都不会处理。大学生在劳动教育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其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一)家庭的影响、学校劳动教育缺失、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大学生对劳动观不正确的主要原因

独生子女环境长大的孩子都受到了“优待”,长辈都觉得就这么一个孩子,从小就溺爱,舍不得让孩子从小参与一些劳动,孩子从小就没有劳动的体验和感受,即使有些父母知道应该让孩子从小参与劳动,但由于种种原因也不会坚持太久,没有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埋下劳动这颗种子。中小学虽然有劳动技能和实践方面的课程,但在教师的内心深处都把它当成可有可无的内容,经常性地给所谓的主课让路;一些活动本来是孩子锻炼的好时机,但基本都被成人剥夺了。笔者曾目睹过在某初中召开运动会前一天,需要提前对本班所在的区域进行安排,结果多数都是由家长来完成,这样就把劳动教育基本架空。

因此,到了大学期间,学生所呈现出来的劳动方面的状态就是必然的。尽管我们说,劳动非常有价值,但由于种种因素,人们对体力劳动的认可度不高,重脑力轻体力思想严重。尤其在分配方面更是比较突出,这就更加剧了这种现象,无形中就影响了学生。

(二)劳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没有系统的评价机制,弱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劳动教育的内容体现在中小学课程内容中很少,在执行过程中有时还打折扣,体现在第二课堂的内容也不多,到了高中几乎就没有了劳动教育的内容;大学里更是惨淡,除了有一点和专业挂钩的实践外几乎没有此内容,原本学生可以体验的劳动内容也被化为由保洁公司承担,甚至教室的卫生都管理不好。也就是说,在大学里劳动方面既没内容更没评价,几乎是一个盲点。

(三)家长、老师、学校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不管教育方针怎么表述,但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还是智育唯我独尊,只要学习好,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不计。大家都清楚,我们的教育方针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把德育看得特别重要,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对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少有因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不合格而被排除在外的。正因为如此,德、体、美、劳未被重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所以只有家长、老师和学校都深刻认识劳动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价值,才能在实际的教书育人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使之成为三观正确、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改进高校劳动育人的措施

面对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作为高校必须深刻反思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如何才能把劳动教育充分融入整体的育人体系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一)要认识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劳动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知道并不一定能实践,正向我们都知道随便扔垃圾不好,但还是很多人随地扔垃圾。实质是没有把这种认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更没有把这种认识融入自己的价值观。高校的决策层、管理层、教师都应该从更高的角度来认识劳动教育,才有可能在实践过程中为学生营造劳动育人的氛围。

(二)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

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都带有劳动教育的性质,因此高校要把劳动教育融入课堂、写进教材,同时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实践实习相结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

(三)出台测评考核制度

有目标、有内容、有实施、有评测才能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在推动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评测办法,像目前大学都在实施的学生综合测评那样,把劳动教育镶嵌在综合测评中,细化到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总之如果没有制度和测评作为保证劳动教育就很难落到实处。

(四)加强日常管理突显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

应该从两个方面去落实劳动教育。一是落实在脑力劳动过程中,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勤于思考,并有深度思维,这一点需要教师能引导和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二是体现在体力劳动,包括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机会,从班级卫生到寝室卫生,以及分担区的卫生,甚至是参与一些社区和学校组织的有意义的劳动任务。要把劳动育人的口号变成现实就必须在做中体现,在实践中去体会,否则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五)要与中小学衔接

劳动教育和其他方面教育是一样的,要系统考量。要把幼儿园、小学、初高中总体设计,大学也要注意与之衔接,这样就能构成劳动育人不断线,真正塑造出符合时代的劳动者和合格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时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