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控制管理

2023-01-20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2年36期
关键词: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建筑工程

陈 雅

广州市第一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060

当下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而建筑业属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柱,因此应注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管理,以促使建筑工程顺利开展,企业应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安全隐患和工程品质隐患的发生几率,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

1 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和安全控制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也对促进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进而应将安全管理以及工程质量作为建筑工程中的工作重点,使建筑工程质量能够满足工程设计既定标准,并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提升。对此,企业需对自身管理理念予以优化革新,不可只注重经济效益,还应明确自身企业的社会价值,知晓自身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企业理念,避免“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相关管理部门需进行一定干涉,强化监管力度,给予安全管理工作及工程施工质量更多的关注,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深度探析,寻求有效解决策略,促使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1]。

2 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和安全控制管理现状

虽当下各方面已经给予建筑工程较高的重视程度,但建筑工程涉及的建设内容具有一定复杂性,加之相关从业工作者还基于传统建筑理念展开工作,未及时汲取先进科学的建设与管理理念,部分建筑企业未跟进应用前沿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进而导致我国当下建筑工程中仍存有一定问题,对施工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对此需进行反思总结,下面就相关问题展开探析:

2.1 施工人员专业素养待提升

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相关从业人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因建筑工程的工程量较大、工期长、工作难度大等因素影响,有大部分的施工人员均为未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其专业水平有限,且文化程度不高,对于所引进的先进科学的施工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充分彻底的吸收,进而体现出较低的综合素质。其在具体施工中所运用的施工技术缺乏规范性,会存在不规范操作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工程存在安全隐患,若发生安全事故或者质量问题,不仅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危害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2 施工管理机制待完善

诸多施工企业对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足,存有一定缺陷,存有未配备专门管理人员的情况,或者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因此其对于工程安全管理没有专业的认知,甚至不知晓如何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落实实施,进而导致管理部门存在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出应用的职能。并且存在管理部门的任务与职责划分不明确的情况,使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某些问题无法找到直接相应的负责人,导致责任追究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若发生安全事故甚至会出现互相推诿的情况,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障,并影响各部门间的协调关系,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对企业发展造成危害。

2.3 施工材料选择不合理

在建筑工程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以及施工阶段,材料的选择及运用均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木材、混凝土、水泥、钢筋、砂石、不同结构所运用的预制件等均为施工过程所需使用的材料,无论何种材料,若未能在施工过程中被合理的选择运用,势必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应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对图纸进行严格设计,对所需要的建筑材料合理配料,避免出现偷工减料,并做好相应的预算工作。在对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准许进入到施工现场。并应对材料做见证取样检测:施工单位在工程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的见证下,根据相关规定从施工现场随机抽取试样,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

2.4 施工机械因素影响

除施工人员因素以及材料因素可对施工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外,机械设备因素也尤为重要,在建筑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运用到各种施工机械,故而机械设备也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2]。机械因素主要涵盖两方面,第一点需要保证工程施工中所选用的机械设备质量合格,在对机械租赁或者购买时应对其证件进行检验,并明确其设备性能是否完备,特种设备应由特种工人员操作;第二点对各种机械进行操作的人员应持证上岗。

3 建筑工程质量施工优化策略

3.1 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合理与科学的工程设计是保证质量的前提,建筑工程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等特征,在实际工程设计时需与工程的立项初衷相结合,平衡成本造价、工期及工程质量,以最优化、科学合理的设计保证工程效果。针对于工程项目的设计环节而言,其应该是在科学勘测基础上建立出的,水文、地质等多种因素可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应进行合理科学的勘测工作,进而为建筑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为设计工作鉴定基础,利于功能性及主体部分的设计工作。但在此过程中需注意,应该对工期、成本、施工质量予以综合考虑,合理的将新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应用于施工中,借助BIM技术进行建模分析,使工程设计最优化,并在设计时与甲方做好有效沟通,针对于设计过程中存有问题予以研讨商榷,以保证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3.2 完善工程管理制度

人为因素是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决定性因素,进而需对工程管理制度予以完善规范,从整体上对管理工作进行把控。应制定相关纲领性文件,对投资、施工进度以及质量控制的手段方式予以明确,并将设计、安全、施工等管理条例具体列出,只有管理制度完善,才可进行方案完善与施工部署,依据制度进行管理,以最大程度的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施工企业应将国家相关标准作为底线,依据规定管理方式进行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对相关规章制度贯彻落实,做到自检、互检及交检,以保证质量安全。

3.3 注重施工现场管理

为优化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工作,需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建立相应的施工管理系统,具体可从下述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需对材料采购计划予以优化,对设备、材料的价格以及质量综合考虑,合理把控;其次,在对施工管理系统予以开启时,需对全部施工人员及各处实施工程全面控制,将各方面责任均可落实到个人,全面实施管理系统,保证施工质量;最后,应该强化现场监督工作,对施工现场检测工作予以优化,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予以指出并纠正,对各项施工风险进行规避。

4 建筑工程安全控制管理优化策略

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中,企业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年最新修正版、《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 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首先需要对安全生产制度进行落实,在实际施工开展之前,应对工长予以委任,以书面形式对施工班组进行安全交底,由组长签字许可,并向全体施工人员交底,使其能够以及安全管理流程进行施工作业;其次,在施工开始前需对安全检查制度予以落实,在施工作业开展前,应进行安全性检查以排除安全隐患;最后,对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应予以落实,定期的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创设系统的评定制度,依据生产要求进行合理的评比考核,针对于表现优良的个人及班组予以奖励,反之予以处分。

4.1 强化施工人员安全责任意识

为降低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强化事故预防环节的落实效果,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予以强化。需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采用责任机制,使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性有正确的认知,提升自身安全责任意识,以有效的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强化之后,能够使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对施工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有效规避,使施工计划能够如期的高质量的完成。

4.2 重视危险源控制管理

危险源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施工项目开展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依据实际项目的规模、特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考虑,并对施工设施、施工现场周边环境、施工人员等中存在的危险源列出,对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源进行统计,并对其制定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案。在施工前可组织专业人员对施工现场予以实时监控。并组建应急组织,应急资源配备投入到位,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定期开展综合应急演练、专项应急演练,以防出现群死群伤重大事故,进而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3 强化材料管理力度

为保障施工安全性与施工质量,需严格把控施工材料。首先,需要对材料相关人员与采购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予以增强,使其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在工作中表现出优异的职业水平;其次在采购环节中,应该严格按照施工要求对材料数量、品牌与规格采购;最后,针对于供货渠道的选择,应选择信誉高、稳定可靠有供货能力且材料质量好的供应商。除此之外,还需严格把控材料的进场环节,提升质检员的专业技能与水平,使其能够全面的了解并掌握新材料的特质,检验并且合格之后,监理验收在分类储存。最后,由监管人员对材料规格、品牌以及数量等进行核实,记录出入库具体时间,定期盘点,以保证账目准确性。

4.4 运用先进科研技术

先进科研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切实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应对现有的新型技术、新型材料积极应用,依据时代发展特征进行技术生产及生产机制变革,如将部分高空作业转换为于地面上完成,进而提升工作效率,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以安全心理学及工程学促使工人安全正确的展开施工,减少不安全行为。

4.5 加强设备管理

针对于施工现场的设备与设施需严格根据设备养护制度手册开展检测养护工作,对于使用频率较高、易出现故障以及易发生损坏的设备需及时进行跟踪诊断,实施预防性维护而非事后修理。在设备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运行并进行检查与汇报,利于维修人员及时展开维修。此外,还应建立设备的更新以及报废制度,及时对落后设备与超年限设备予以更新,以保证设备新度的指数;另一方面,配备专业人员在施工现场负责设备的保养,使设备能够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发挥其使用价值。还应展开防护管理工作,针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设施与场所,应该设立警示标志。

4.6 提升安全监察力度

安全监察属于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对潜在的安全隐患仔细排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针对于具有一定解决难度的问题,应制定有效策略,避免事故发生。针对于违章作业以及野蛮生产等现象,必须要坚决制止并对其严肃处理。针对于监管机构与人员而言,需将安全管理落实在实处,结合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开展工作,以严管的态势获取实质性的进步。此外,还需建立长效机制的制度,企业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0)23号、住建部《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的规定,制定实施细则。按要求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主管质量安全和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主管施工技术的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须定期带班检查,每月带班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25%。分公司负责人定期带班检查,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50%。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施工管理人员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其能够对安全措施全面执行,知晓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可在工作中随时进行自查与整改,使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4.7 重视施工后的质量安全控制

在工程建设完毕之后,应对项目质量与工程效果展开评价,减少质量隐患的存在。应在既往项目建设基础上,对交叉检验制度以及多级检验制度予以落实,以保证工程质量安全。交叉检验制度指不同的小组在建设活动后进行的相互检查的工作,多角度的项目建设活动进行详细检查;多级检验制度主要指施工团队在工程完成之后进行的自检工作,及质检人员展开检验工作与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若对上述两种检验体系合理的开展,利于有效把控项目质量安全,对施工中存有的部分难题予以解决。当下部分企业对实际运行过程中施工阶段外的活动未予以足够重视,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对此针对于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均需严格把控,从准备环节到验收环节均应作为质量安全把控的重点内容[3]。

4.8 开展安全技术培训

安全管理及安全素质教育离不开扎实的安全技术,若将安全管理流于表面形式,则难以发挥其真正的工作指导价值。因此,应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合理的开展,优化相关人员安全技术能力。受既往传统生产模式的影响,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较低并且安全意识较差,究其原因是因曾经劳动密集型生产所导致的,但当下属于全新的时代,对施工质量、施工标准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若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员管理模式,不注重对人员技术水平进行提升,则会在施工过程中埋下较多安全隐患。基于此,相关部门需引导企业展开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避免企业出现走过场的情况,应依据施工人员实际专业水平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使其实施工能够满足安全生产的需求并符合生产技术规范。在培训过程中需注意,应掌握接受培训人员的技能获取情况,避免一味的进行理论讲解,应保证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应重点对安全隐患排出、安全技术应用、施工规范及安全事故处理进行讲解,并合理的与实际情况结合展开详细的讲解,使施工人员能够真正的将所学习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施工过程中。

5 总结

施工安全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把控是建筑工程的重中之重,其决定着建筑的品质及企业的声望。然而当下大部分企业为减少施工成本投入,不够重视安全文明措施费所需的资金投入,会对质控环节即安全管理予以缩减,进而难以保证工程质量及安全。对此,企业需明确工程质量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强制性,采取有效策略开展质控及安全管理工作,对相关制度予以完善,规范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水平。实现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质量施工人员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