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实践与探索

2023-01-20袁艾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23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精神

□袁艾兰

一、引言

红色基因本质上是一种革命精神的传承。学界普遍认为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等不同历史时期的斗争实践中,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立领导的人民武装斗争中孕育并不断凝练而成的伟大精神成果,是我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基因的内涵包括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情怀、忘我的牺牲奉献、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这四个方面得到普遍的认同,充分彰显了我党的性质、宗旨和本色。

红色基因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克服重重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保持健康、纯洁,保持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的精神源泉。不同的学者对于红色基因的界定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总体而言红色基因是与生物学的人体基因概念不同,它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具有先天遗传与后天习得、主动与被动、自觉与不自觉相结合的特点,红色基因传递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脉,是保证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质,共和国永不变色的遗传密码。

各高校要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光荣使命,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让新时代的大学生理解和传承红色基因,回望历史才能知道“从哪儿来?”才能更好地展望未来,明确“要往哪儿去?”红色基因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能帮助新时代大学生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在新时代弘扬和创新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懈奋斗,勇于担当尽责,建功立业新时代。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红色基因的价值意蕴与高校立德树人任务具有一致性。红色基因孕育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是我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形成的革命精神、革命传统、优良作风并且代代传承、历久弥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红色基因具有思想引领、道德凝聚、人格塑造的功能,与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一致性。大学生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力量,是红色基因传承的主力军和接力者。传承好红色基因,对于新时代大学生坚定信仰、信念、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二)红色基因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品德修养、文化自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网络时代,文化日益多元给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主流价值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出现了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信仰迷茫、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等多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点燃信仰的“灯塔”,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可以引导广大大学生学习革命先辈们表现出来的坚贞不屈、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感悟到信仰的力量,切实增强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从而坚定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三)红色基因教育传承,是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红色基因犹如灯塔,照耀前进的方向,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提供强大的动力。探索新时代大学红色基因教育传承的有效实践方式,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基因在中国血液里源远流长同时又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彰显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不仅内化于心,并能外化于行将其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当中。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高校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形式过于单一,没有从内涵和意义上进行深入挖掘,教育效果流于形式。各高校已经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传承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育人活动,但因为缺乏顶层设计和规划,目前大都处在研究探索和推进落实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起步阶段。思想政治工作者从各自的角度进行研究和实践,沿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意识。

一般通过课堂、讲座、报告等集中式学习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往往以理论的说教为主,这种自上而下的、“一对多”的宣传模式缺乏双向互动沟通交流,忽视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和互动。比较乏味,无法激发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兴趣,与理想效果之间仍有差距。

现高校大学生多为“95后”和“00后”,具有强烈的独立自主意识,有广泛的兴趣爱好,思想和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化,沉浸网络世界,这些都给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高校必须密切把握新时代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精准施策”“投其所好”。

(二)红色基因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理论多,实践少,不能真正打动学生。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追捧新鲜事物,热衷于可视化的短视频、各种网络平台,对纯粹的理论教学兴趣不足。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视听感染力、情感共鸣力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如何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践行红色基因等问题探究还有待加强。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育人活动,才能更好地将红色基因理论与校园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将红色文化资源背后的故事、理论内涵、历史逻辑讲清、讲深、讲透彻,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和体验。

(三)部分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主体意识不足,没有明确自身个体本就是红色基因传承的责任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赶考路上只有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红色基因作为当代大学生本应积极主动传承的优良品质和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理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当代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深入学习理解红色基因的精神内涵,做好传承工作的先行者。要认真梳理、深入领会解读、不断传承创新,自觉抵制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享受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观念。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激发大学生自身对红色基因传承的内生动力,不断提高认知和重视,让大学生自觉接受、传播和践行。

四、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深化认识,营造红色基因传承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动力。要把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做好,首先应当建立健全一套适应大学生特点的模式,按照认知—认同—传承—践行的教育本质和传承规律,要进一步深化红色基因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以多种方式和多种形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多方营造崇尚红色基因的浓厚氛围,在耳濡目染中增进红色基因认同,从而将红色基因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二)加强协同,形成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体系。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历史任务和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形成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共同推进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方式方法改革,紧紧抓住课程教育、校园文化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网络教育四个场域,推动红色基因传承与课程、实践、文化、组织、网络、心理等育人体系有机结合,形成育人工作体系,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入脑入心,激发敢于奋斗的决心和勇气,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

1.回归课堂,将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和课程思政中。

(1)思想政治课程灯塔引航。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传承红色基因、培养广大青年学生文化自信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红色基因蕴涵的能担当、勇战斗、肯奉献等精神生发于中国共产党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实践之中,贯穿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又蕴涵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的经验和总结。用高校思想政治课讲好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和中国精神,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红色故事、革命英雄的案例,促进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唱红歌、诵毛泽东诗词、读红色经典,让学生重温红色历史,激发爱国情感,让学生准确把握、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2)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课程思政融入红色基因,授课过程植入爱国元素,红色文化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依托专业特色,提炼思想政治元素,将专业课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院专业课程结合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借助党史学习系列活动、乡村振兴比赛和志愿者服务,融思想政治教育于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主要表现为爱校教育、学习弘扬红色文化,用红色基因文化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推动班级班风学风建设。

2.融入校园文化阵地,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和增强文化自信。将红色基因融入校园文化阵地,在教学场所、寝室、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基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增强文化自信。

以学生宿舍、校园展板营造示范。设置“党史故事”和“红色精神谱系”宣传长廊,校园广播定期播放红色诗歌、红色歌曲等。以网格化管理模式,促进党建进宿舍,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做好红色文化宣讲,红色经典阅读等,组建一支以退伍复学学生为主的宣讲团,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活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精神特质,使广大青年学子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坚定不移跟党走。

3.融入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在身体力行中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大学生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倡导学生主动服务社会、增长才干,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榜样,牢记使命,铭记历史,不负青春韶华,把满腔的爱国之情化为学习的强大动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

各高校还可依托特色社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致力打造“一心双环”团学格局,找准需求,直击社会痛点、难点,培育特色社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医学院校可利用医卫专业特色,以敏锐的洞察力和专业的技能,为特殊人群提供精准化的志愿服务,带动志愿服务活动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

在这些与自身实际生活和今后就业环境息息相关的志愿服务项目中,青年学子不仅磨砺了意志,提升了技能,也经历了思想的洗礼,对于“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将对他们的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4.融入网络阵地,进一步拓展红色文化基因传播渠道。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讲好红色文化故事,构建网络资源平台,树立榜样典型,表彰先进事迹,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教学、校园文化活动、媒介宣传,将红色基因传承有机融合教育教学过程,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与网络有着天然的千丝万缕联系,要想抓住他们的眼球,吸引他们,必须要让网络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新阵地、主课堂。让他们自己来讲述红色故事,做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让我们的伟人、烈士、科学家成为新时代青年追的星。

狠抓网络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培育网络文化品牌。创新线上宣传方式,录制红色短视频、红色音频故事,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等媒介宣传红色短视频,促进教学和研究成果转化,开拓本地红色基因传承的有效途径。开展大学生红色精神谱系宣传、红色电影观看等活动,在网络宣传阵地上弘扬主旋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深,更加立体、多元、生动。积极线上发声,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目标,让学生从网络阵地中汲取精神力量。

充分整合利用地域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建立知党、爱党到跟党走的红色基因传承教育体系,论证新时代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和现代转换可行性,探讨青年价值观教育与弘扬红色基因的契合点,为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三)建章立制,保障红色基因传承教育高效运行。为了加强红色基因的有效传承教育,使红色基因在高校育人领域占据核心统领地位,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确保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和创新,从而实现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确保我党的精神谱系进一步熔铸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第一,建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领导制度。做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红色基因传承教育的领导体制,领导干部要带头率先示范,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者和优秀教育者。第二,建立健全传承红色基因工作机制。逐步构建出学校—院—班级为代表的纵向工作制度体系,层层把握,精准施策,推动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在不同机构层级之间实现联动,避免脱节。第三,建立传承红色基因教育的日常考核评估制度。把传承红色基因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务纳入各级管理考核工作体系,重点考核监督红色基因传承教育整体规划、实施方案、具体方式等,及时发现所存问题,对红色基因传承工作的实效进行有效评估,全面推进相关工作高效运行。

五、结语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挑战,我们应当继承先辈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民族复兴道路上的艰难险阻。高校始终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红色基因传承教育工作,让红色基因永续传承,让红色基因内化为坚定信念,外化为自觉践行红色基因的价值追求,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激发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坚定跟党走的信心,才能确保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才能确保党的事业永续前进。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Frog whisperer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拿出精神
追忆红色浪漫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