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思政课程建设中如何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3-01-20巴州师范学校乌都巴丽

成才 2022年23期
关键词: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 巴州师范学校 乌都巴丽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民族发展大势,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时代课题,明确提出要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主线指导开展各项工作。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民族团结的根本,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就是教育人民增进对祖国的认同、增进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中职院校能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将来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因此需要加强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政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的命题,能丰富中职院校的思政内涵,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是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主要渠道,应将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帮助中职院校学生建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1 在中职院校的思政课程中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质,爱国也是一个公民最持久、最朴素的情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一体化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中华民族的主旋律,在大中专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中,应当将爱国作为思政课程教学的永久主题。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加强中职院校学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能使中职生为祖国的发展、民族的富强贡献自己的价值。

1.2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着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能增进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和健康的人格。思政课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主要课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有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能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不断增强行动自觉。

1.3 增强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内容。在思政建设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使学生在全局的角度意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发展、国家安全的重要价值,牢牢形成反民族分裂的思想意识,形成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应加强和同学、教师的团结,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尊重各个民族的信仰和风俗,凡是影响民族团结的话都不说,凡是影响民族团结的事情都不做,应主动和少数民族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主动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坚决与任何破坏民族团结的人和事做斗争。

2 中职院校思政课程建设中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策略

2.1 学校落实责任,做好一系列的衔接工作

在中职院校思政课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培养承担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新人才。中职院校党委应将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为主要的思想任务,增强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理想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还应加强顶层设计,增强组织力,增强领导力,不断增强教材的规范性,不断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加强一系列的研究和宣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实施内容作为考核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指标。中职院校应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提供明确的保障,提供制度依据,提供资金保证;还应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课题,实现专人研究,并拟定与思政课程衔接的工作机制和领导体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思政课程深度融合,并落实到实处。

2.2 不断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

2.2.1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思政课程建设主要在于教学和教育,在于教师是否拥有一个较高的教学能力,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强教师队伍建设。中职院校应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根据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应按照学生的总数,严格遵循相关原则,维持一个良好的师生比,即保持在一个教师对应300个学生的思政教师岗位。有的学校师资不足,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如引入思政课特聘教师、引入兼职教师等,补充教师资源,使学校的思政教师数量能达到一个合理的数量。在招聘思政课教师时,应制定标准的方法,制定严格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建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的教师队伍,使广大教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较深的思政情怀、创新的思维和宽阔的视野。

2.2.2 不断增强思政教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职院校的思政课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必须提升思政教师的思想能力,使其首先形成共同体意识。中职院校应不断加强思政教师的思想素质,使教师能主动学习并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加强理解,使其形成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最后,还应对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如专门培训、集体培训、定向培训等,提升培训的效果,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能力,使其形成自觉意识,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融入到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

2.2.3 推进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

思政教师应主动掌握先进的思政理论,学习并领会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与理论方法,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尤其应学习并理解掌握党和国家关于宗教和民族的政策方针,意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教师还应扩大视野,主动学习并对接理论前沿知识,主动关注最新的动态。中职院校还应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并通过此平台,使思政教师能从事对应的研究,学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使研究能够支撑教学改革,科研和教学实现一个良好的互动,以科研促进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一举两得。

2.3 发挥思政课主导作用,提升教学能力

2.3.1 提升实践教学效果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学生对思政课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思政课也对学生提出了更多要求和期待,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不能再满足教学的需要,需要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改进。思政教师不仅要研究好教材中的内容,还应优化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做好一系列的后续工作,最重要的是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思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课堂教学实效性更强。最后,还应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相融合,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提升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增强宣传能力,提升教育效果。

2.3.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中职院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教学。中职院校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可实行性强的思政教学计划,并注重课程创新,不断提升思政课的实践效果,使其具备育人功能。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丰富多彩,如可以在学校举办相关的座谈会、报告会,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理念,举办知识竞赛、演讲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增进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的理解,增进价值认同。除上述外,还可以因地制宜,举办艺术文化节,使学生争相创作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有关的艺术作品,艺术文化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举办绘画、书法、写作等各种活动,还可以使学生制作一些微电影,制作一些微型的纪录片等,记录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使更多学生能立体地认识到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自觉提升思想素养,在学校就能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应建构起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等多种类型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模式,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吸引力的同时,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学生最基本的思想意识,使这个意识在学生心中生根萌芽,并落实到实践行动中去,达到知行结合的效果。还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在一起,使其武装学生的思想,让学生不断增进对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认同,使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最后,还应教育学生敢于同分裂国家、破坏民族团结的分子做作坚决的斗争,使学生在生活中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最终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

3 结语

中职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优秀职业人才的使命,因此既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应注重提升学生的思政意识,使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政品德。如今我国中职教育发展逐步完善,中职院校应以思政课程为基础,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思政课程的教学中去,不断提升学生的共同体意识,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猜你喜欢

共同体中华民族思政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