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审美阅读思想对当前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的启示*

2023-01-20郭文玲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22年12期
关键词:书目论语境界

郭文玲

(郑州大学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0001)

高校图书馆一直都很重视经典阅读推广,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率不高也是不争的事实,各高校图书馆的借阅排行榜前10或20名,很难见到传统文化经典著作[1-2]。相关调查表明,制约大学生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因素除了课业负担重,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缺乏全面的认知,传统经典浩如烟海,不知道应该优先阅读哪些经典[3-4]。大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缺乏了解,对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是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面临的困境。如何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认知,培养大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论语》蕴含丰富的阅读思想,特别是关于“知”“好”“乐”阅读三重境界的审美阅读思想给人们描绘了理想阅读和理想读者的愿景。主动阅读、自觉阅读、以阅读为乐的审美阅读思想对于当下的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具有重要启示。

1 《论语》阅读文本及文本阐释

《论语》是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汇编。《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5]“论”是编纂之意,“语”是言论,《论语》这一书名是当日编纂者命名,意义是言论的汇编[6]。《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整理成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论语》的注本很多,杨伯峻《论语译注》注释精审,影响较大,被认为是当代最好的注本之一。本文引述《论语》原文及注解以杨伯峻《论语译注》为参考。

文本是思想的基础,《论语》阅读思想阐释应以文本为基础,但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训诂层面,应使文本向时代开放,将文本的阅读思想与当代的阅读推广思想相融合。融合不是拿《论语》中的相关资源去配合当下的阅读推广,也不是文本意义的固定化、单一化,而是把《论语》放在阅读推广的语境中,充分尊重文本的独立性,基于时代需求、时代价值观对文本进行剖析、挖掘和解释。分析其中的思想不是恢复或还原,而是把这些思想当作当下的“问题”去反思,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对文本做创造性诠释,对文本的普遍性内涵进行新的诠释和改造,以适应当代社会文化的需求[7]。

2 《论语》审美阅读的三重境界

孔子认为,学有深浅,阅读有三重不同的境界。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好”“乐”是三种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境界: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知,为第一境界,是知阅读之有益;好,为第二境界,是热爱经典之美善;乐,为第三境界,是以阅读为乐。“乐”就是孔子倡导的“古之学者为己”的阅读境界,也是“成于乐”的成人境界,属于精神层面的快乐,融情感性、思辨性、体验性于一身,是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快乐的最高层次,是审美的阅读境界[9]。“乐者,乐也”[10]。前一个“乐”指音乐,后一个指快乐。古人认为,音乐与快乐同义。“乐者,天地之和也”[11];“知”“好”“乐”三种不同的阅读心理活动融为一体,交相辉映,最终都指向审美,指向和谐[12]。“和,故百物皆化”,“化”为生,为创造,为万象更新[13]。“和”是道的境界,是心灵成熟的标志,是“乐以忘忧”(《论语·述而》,以下只标篇目)“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的理想人生境界。阅读的过程是读者发现真善美的审美过程,也是读者成长的过程。

审美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无功利的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欣赏与鉴赏,最能体现人的自由自觉意识[14]。审美阅读与为应试、为实用、为生计、为求取利禄功名的功利性阅读不同,它从读者的兴趣出发,从人格的养成出发,追求精神愉悦与享受,属于高层次的精神需求[15]。审美阅读之“美”指经典蕴含的真善美,即至今仍具有时代意义的人文思想、道德精髓和价值理念。审美阅读是指读者以审美的心态阅读经典,发现经典中蕴含的真善美,从丰富多彩的经典世界中汲取支持生命和推展生命的活力,使人格走向成熟与完善,获得内心的和谐与幸福。

3 《论语》关于进入审美阅读境界的路径

3.1 阅读环境:里仁为美

《论语》强调环境对于个人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所处的地方有仁德就是美,这个人就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住,就是不明智的表现。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为知?”(《里仁》)“仁”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内涵也很丰富:“忠恕”“先难后获”“爱人”“克己复礼”等,但中心内涵是美德,是善。“里仁”就是“以仁为邻”“与仁共处”“居住于仁德之地”等。环境熏陶足以化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孔子认为所处环境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教育弟子要注意选择,无论是“择邻”还是“择业”“择友”“择书”等都要选择好的、善的。里仁、近仁是智慧的表现,也是美的象征。“美”在《论语》中出现14次,其中10次都是“善”的意思,与“仁”同义,仁是美的内涵与本质。美的最高标准是“尽善尽美”。《论语·八佾》记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认为《韶》乐不仅形式上美,内容也美,而《武》乐是歌颂周武王的武功,只是形式上美,却不具备尽善的内容。孔子赞赏的是美与善的统一,即经典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有好的语言,也有好的内容。这样文质兼美的经典作品才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获得积极的引导。

阅读是审美的起点。孔子十分重视经典阅读对于人成长的意义:“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学然后知。人非生而知之,是学而知之,知识的获取要靠勤奋刻苦,加强阅读,“君子博学于文”(《雍也》)。冯友兰指出,文,指六艺之文。博学于文,是说君子要阅读六艺之文,这是孔子要求弟子阅读的经典著作。六艺指《诗》《书》《礼》《乐》《春秋》《易》等各种古典文献[16]。孔子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教育学生要虚心学习,广泛阅读经典,扩大眼界,加深知解。

3.2 阅读原则:一以贯之

《论语》强调阅读要有指导原则,要有一个基本思想贯穿始终。作为教育家的孔子,希望他的学生都能“成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他主张“学以成人”,广泛阅读古代经典,但又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博学多识,只有博学多识那就是次一等的知:“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而次一等的知不可为真正的知[17]。如何获取真知?《论语》记载孔子两次主动对学生曾参和子贡谈起他的治学之道: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里仁》)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一以贯之”是阅读的基本原则,也是成人之道。孔子曾多次说过自己“好古”,表达自己对古代文化的喜爱之情,一以贯之或指自己对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把握与传承。一之于多,出乎其内,超乎其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经过提炼和概括“下学而上达”(《宪问》),达于道,归于一,用一个主题,一个基本的思想把阅读内容贯穿起来,才能获取真知。这个真知或指中国文化之精神,或指圣贤之精神,做人之基本原则,或者二者兼而有之。《论语》的核心是教育弟子如何成人,如何做一名有道之君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一切的阅读选择均以“成人”为核心,以塑造读者的健全人格为目的。

3.3 阅读方法:学而习之

3.3.1 兴于诗。《论语》强调读诗。《学而》《为政》等9篇共计20章论《诗》、引《诗》。“《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孔子认为《诗》篇篇都感情真挚,思想纯正,是人们天性的自然流露和感情的自然表达,为人们提供了为学、为人、为事、为政的总思想,具有独特的教化意义:“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读诗可以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的方法;近可以用学得的道理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效忠君上[18]。运用诗的移情作用,可以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感受大自然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体悟自然界的生命,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19]诗所兴起的是人们的真善之情和道德自觉,是成人的基石。诗歌含蓄,富有言外之意,给读者留出了充分想象的空间和余地,容易启迪和培养读者的审美情趣[20]。诗与其他文学作品相比较更谨严、更纯粹、更精致,对人的熏陶教化往往于无形之中,能感发人的情志以启动善心,鼓舞意趣以启动生命力[21]。

3.3.2 笃于志。《论语》强调阅读不要盲从,要有自己的判断,“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要坚守自己的志趣,培养阅读兴趣。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杨伯峻认为,“志”为“志趣”[22]。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坚守自己的志趣,及时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联系自己的实际对照阙疑,就会不断进步,不断提高。《论语》中多处表达了孔子对阅读兴趣的肯定与倡导:“信而好古”“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孔子自述的“好古”即喜欢古代文化,这是孔子的志趣。广泛阅读而又有自己的兴趣中心,审问细思而又能切己阙疑,这是科学的认知路径和道德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兴趣体现了读者对经典的认知与热爱,也体现了读者对生命的领悟与热爱,标志着读者进入积极的人生状态。高校图书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启迪和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并使读者保持自己的阅读兴趣。因为阅读兴趣是经典阅读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标志,也是进入审美境界的桥梁与纽带。

3.3.3 恒于习。“文”在《论语》中共出现11次,多处是“文”“行”共现,强调经典阅读是为了“行”,成就高尚的品格,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述而》)等。同时,孔子更重视行,重视实践:“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学而》)从“文行忠信”(《述而》)孔子教学的先后浅深之序可知:《论语》强调的阅读古代经典的目的,绝不是仅仅把它们作为客观知识的对象来掌握,而是把它们作为教化和生命实践的途径。“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矣。”(《述而》)阅读的目的不是停留在知的层面,而是为了行。“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孔子认为,如果熟读《诗》《书》,却不能随机应变独立行事,纵使读得再多也没有用处。他以“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来告诫弟子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记诵辞章,不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而是为了行,成就更好的自己。《论语》强调知和行必须统一,否则就根本谈不上善,知和行能否统一关系到做人的根本态度问题,是道德上区分君子小人的标准:“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论语》强调阅读与实践的统一,并将阅读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境界称为愉悦的审美境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习”是实习、实践、切己之意[23]。孔子强调以先王之道不断检省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儒家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交往,强调人处于“与他人共在”的社会关系之中,要使这种社会关系具有价值和意义,须从自己做起,从提高自身的修养开始,严格要求自己[24]。学习知识技能并实践之,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不断成长,于己、于人、于世均有益[25]。只有将“学”与“习”相结合,不断实践,不断超越自己,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学习之道是君子之道,是理想的人生之道[26]。阅读伴随着成长,充满了审美。因此,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

4 《论语》审美阅读思想对大学生传统经典阅读的借鉴意义

4.1 构建易知的阅读环境

心理学家认为,行为始终是环境中的行为。阅读行为的产生和审美趣味的养成离不开阅读环境的熏陶,而多数人审美趣味的欠缺多半是因为知的欠缺[27]。构建易知的阅读环境对于培养读者审美阅读兴趣具有重要作用。易知有两个含义:一是图书馆要做好对传统文化经典图书的展示,使读者知道有哪些书。二是推广要有重点,有所选择,“少则得,多则惑”,展示图书不能太多,要简约合宜。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像现在这样细密的学术分科,文学、艺术、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乃至农、工、医、科技等,都混杂在一起,后来才慢慢形成经、史、子、集这样简单的四部分类,即使这样也有很多的交叉[28]。目前,多数图书馆采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馆藏图书进行排架,传统文化经典被分散在各个不同的书库、不同的书架。过于分散的传统文化经典,使一般读者对传统文化经典书目缺乏了解,不知道读什么。高校图书馆应创建一个简约合宜的易知环境,让读者了解传统文化经典都有哪些重要著作,应该读什么。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集中展示有利于读者了解传统经典书目。例如,同济大学图书馆的闻学堂精选四千余册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目,打造了集展示、研讨、读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阅读体验空间,对读者了解传统文化经典具有重要作用,是易知环境构建的典范[29]。

南京大学图书馆的“悦读经典”也具有代表性,“悦读经典”是一个简约合宜的虚拟阅读推广空间[30]。“悦读经典”在图书馆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点击之后可以直接在线阅读。经典书目分为“文学与艺术”“历史与文明”“哲学与宗教”“自然与生命”“经济与社会”“全球化与领导力”六大类,每一类又分“基本书目”与“扩展书目”两部分供读者自由选择。“悦读经典”空间采用古今中外经典著作对话的方式进行阅读推广,如:“哲学与宗教”板块有中国传统经典《老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西方哲学经典《共产党宣言》《沉思录》《理想国》等。“基本书目”除“哲学与宗教”为11部外,其余均为10部,书目数量适宜,读者不会有过重的心理压力。内容精益求精,每一类的推荐书目均为该领域的代表性著作;阅读形式灵活,读者可以在线直接阅读,也可以通过微信扫码下载阅读,方便快捷。“悦读经典”空间指导性强,解决了多数读者“不知道读什么”的问题,空间不仅服务该校读者,而且向全国广大读者开放,是真正的经典阅读共享空间,值得各高校图书馆借鉴与学习。

4.2 推广有兴味的阅读文本

文本是阅读的对象,也是审美阅读产生的基础,不同文本引发审美阅读的可能性不同。纯正、高尚的审美趣味的养成需要阅读兴味文本。兴味文本就是能够引起读者审美阅读的文本,是“一以贯之”的文本,它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即蕴含真善美的文本,能够体现时代价值观,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4.2.1 古典诗词。兴发感动是诗歌的基本生命力,凡是具有优美品质、能够感发读者生命力的诗歌,都具有引发读者某种美好意念及联想的力量都有激发读者正面伦理价值的力量[31]。诗歌之情真挚、自然,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在阅读诗歌时,读者的想象力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美学家朱光潜认为诗歌是最有兴味的文本,是培养审美趣味的最好文本。能欣赏诗的人对其他文本也会有透彻深入的理解。诗歌能使人处处感受到人生世相的新鲜有趣[32],从最有兴味的诗歌文本切入可以培养高雅而纯正的审美情趣。2017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荐读书目》由胡显章教授主编,该书目清晰简洁,概括性强,操作性强,是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大学生经典阅读推荐书目[33]。推广古典诗词可以《清华大学荐读书目》中的“中国文学”部分为基础,该书目“中国文学”部分的古典诗词有《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选》《唐诗三百首》《宋诗选注》《唐宋词选释》,这些可作为初学者的入门书目。在此基础上,借鉴西安交通大学王燕南专为大学生读者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名著选读》[34]和历史学家蔡尚思的《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35]中“文学”部分,综合选取代表性的诗词文本进行宣传推广,如《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陶渊明诗集》《乐府诗集》《全唐诗》《词综》等,这些可作为读者有一定基础和兴趣之后的深入阅读书目。

4.2.2 古典哲学。中国古典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真善美的统一,是关于“人如何成就人”的学问,有“人生之诗”的美称;是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佳阅读文本,应该重点推广[36-38]。古典哲学文本选择可参考由唐明邦、程静宇主编的《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郭齐勇主编的《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和中华书局的《新编诸子集成》。特别是《新编诸子集成》所选书目大多数为先秦诸子著作,先秦时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史极其光辉灿烂的时期。中国文化以先秦哲学最为宏伟,兼具哲学之思与文学之美,原创性最强,内容最丰富,为以后哲学所不及[39]。先秦诸子著作相对于其他时期的文化著作具有更高的阅读价值,应优先推广。

4.2.3 根源性典籍。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它们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从不同角度阐发了古人的思想,要想把握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和根本精神就一定要阅读其中的根源性典籍。《清华大学荐读书目》中的“中国文化名著”部分共推荐30部文化经典,其中传统文化经典20部,从先秦到明清,基本覆盖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基本反映了各个时期思想文化的最高成就和代表性成果,但文本的代表性与广泛性存在不足,缺乏古代医学著作和古代科学著作。因此,高校图书馆可在此基础上参考王余光的《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40],蔡尚思的《哪些书最能代表中国文化》和国家图书馆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补充医学著作和科学著作,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不仅是科学史上的巨著,在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它把中医理论建立在古代朴素哲学基础之上,对当时的重大哲学问题做了研究,将自然科学取得的成果从哲学角度做了阐述和概括。中医本身体现了中国文化各方面相互联系的特点,了解中医理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也会有进一步的认识[41]。确定推广书目时,高校图书馆可综合多种不同的代表性推荐书目的研究成果,从而使推荐书目更具合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同,它不是分门别类而是许多学科相关联,不管是文史哲,还是政经法、农工医,甚至于军事,许多理念相通,著作也难以归于单一学科。例如,《诗经》在《清华大学荐读书目》中被归于中国文学名著,在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中被列为哲学名著。《诗经》不仅仅是中国文学作品的源头,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础经典。楼宇烈认为,《周易》《老子》《庄子》《论语》《孟子》《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九部书是中国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应优先推广[42]。

4.3 倡导审美的阅读方法

图书馆应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的经典读本。“博学而笃志”是指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坚守自己的志趣,这是获得审美体验的基本方法,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若暂时没有明确的兴趣,读者可从较难读的经典切入。梁启超在《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中指出,国学入门需找出一部两部自己喜欢或难读的啃一啃,读透、读通一部经典,养成好的眼光、趣味与能力再读他书[43]。入门经典可从文质兼美的《老子》《论语》《孟子》《庄子》等先秦典籍中选择。积极心理学认为,富有挑战性、具有一定难度、蕴含丰富审美情趣的经典文本可以促使读者进入审美阅读境界[44]。读者能否最大限度地投入文本是进入审美阅读的关键,只有在各种各样的理解过程展开之后,这种投入的感觉才能使读者永久保持阅读新鲜感,终生热爱阅读,从而进入审美阅读境界。正是因为难读,读者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分析、推理、品味以及创造,进而会被不断地“代入”文本,从而促使他们不断地自我审视、自我反省,生成新的思想,形成新的思维,获得审美体验[45]。

5 结语

“学贵变化气质。”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46]。如果阅读传统文化经典只是停留在阅读的层面,并没有将传统文化的人文思想和道德精髓与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社会行为相结合,阅读就失去了其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意义。《论语》强调“学而时习之”,强调阅读与实践相结合。读书要反之于身,见贤思齐,即以虚静的审美心态去发现经典中的真善美,不断检视自己的言行,“随其性之所偏,而约之使归于正”,如轻浮则变得庄重,狭隘则变得宽厚,急躁则变得稳重,暴戾则变得温和,这才是“学问之功”,才是真正的阅读[47]。读书不与自身联系,只是“徒诵其言而忘其味”,忽视经典的精神内涵,没有把经典义理验之于日用伦常,落实到提高自身的道德实践上,如此读书,不为求实,谈不上求善,更谈不上求美。经典中的真善美只有与读者自身相联系,只有经过读者的身体力行才具有现实的意义与价值,也只有“实现了的善”才是真正的美[48]。

猜你喜欢

书目论语境界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如何读懂《论语》?
品“境界”
慎独的境界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
“人师”的境界
《全国新书目》2009年1月荐书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