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2023-01-19石文良

甘肃科技 2022年7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石文良

(甘肃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的稳定发展是提升项目管控发展水平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管理内容等进行优化,围绕成本、风险、验收等方面开展针对性管理,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1]。

1 EPC 总承包模式的优势分析

随着工程项目的多样化发展,在EPC 总承包模式的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对设计、招标、施工等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水平提升。EPC 总承包模式对相关的工作流程、技术等相对比较熟练,其实践应用可减少建设单位的管理工作量,降低管理难度。与此同时,EPC 总承包模式可对工程项目中的信息数据交流进行管理与控制,基于工程各项标准、指标的要求,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特点,进行全面、针对性的研究,对拟定合理的工程项目组织计划与方案将会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在EPC 总承包模式实践中,工程单位可对工程的安全、质量以及成本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与控制,从而满足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求。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相比,EPC 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简化工程项目的审批程序,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和效率;可完善工程项目的责任管理制度,对施工环节的流畅性、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在实现工程项目资源整合与分析的基础上,可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2]。

2 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构建

2.1 EPC 总承包模式的局限性

随着工程项目的多元化发展,EPC 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可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承包商通过投标方式获得工程项目,需对招标书内容中各方面的细节进行完善,重点对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成本概算、施工操作、设备周转等方面的细节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提高承包商管理水平,也可满足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需求[3]。在EPC 总承包模式在竞争中,增加了招标难度,对招标的选择会产生直接的影响。EPC 总承包模式的风险相对比较大,而且投资成本相对比较高,这对工程项目管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而EPC 总承包模式在实施中,业主与承包商会达成统一协议,并以合同为约束条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增加用工双方的利益风险[4]。

2.2 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搭建

目前,在工程项目中,大多是利用BIM 技术进行工程信息集成化管理与控制。EPC 总承包模式,其中包含拟定BIM 技术、建立施工图设计模型、施工过程模型等,通过建立运维管理数据库,对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集成化管理与控制。设计过程需要明确工程项目的施工工期、成本等,在建立设计模型后,可根据模型进行施工优化与控制。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立过程,需要对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对工程项目的相关管理问题进行汇总,通过信息集成管理,可实现信息传递与管理控制。在EPC 总承包模式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业主方的招标行为进行确定,双方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后,可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围绕施工环境复杂性、施工流程规范性、工程项目验收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整,在实现多方位考核与评估的基础上,可提升施工、验收与维护等综合管理水平。考虑工程项目的施工量,要综合分析施工操作规范、进度信息管理等,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综合分析信息数据库、信息交流平台等,并梳理出相关的应对措施,以提升EPC 总承包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利用信息交流平台实现监理与业主等多主体的信息交流,并在资料调配与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提升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

3 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3.1 创建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

EPC 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在工程化管理模式的同时,不断优化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重视工程项目管理与承包控制,发挥EPC 总承包模式中分级管理制度。在使用EPC 总承包模式时,以工程化管理模式为中心,主抓总承包分级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施工进度进行动态管控。在建立项目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对工程风险的机动性、潜在性等进行综合分析,不断完善与规范工程制度,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明确界定工程项目参与方的具体责任与义务,并逐步提高各个参与方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责任。项目管理制度中考虑EPC 总承包模式的实际应用,对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管理等进行优化与整合,这对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积极作用。

3.2 EPC 总承包模式的优化设计

EPC 总承包单位要对整个项目的专业性进行全面分析,按照施工方案以及合同开展设计工作,结合工程项目的施工工艺、技术、概算等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在成本控制的视角下,对工程项目投标、建设质量等进行综合考虑,提高EPC 总承包模式的管理。EPC 总承包模式需要加强设计任务的管理,在项目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方式、承包文件、专业技术、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进一步发挥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EPC 总承包模式可通过承包合同管理,对工程项目设计、造价、施工过程、技能管理等进行先分后总的管理,实现项目设计工作的及时性、完整性、可操作性。

3.3 EPC 总承包模式的采购优化

EPC 总承包模式中,工程项目采购的优化需要从材料、机械设备等方面进行控制,重点围绕采购成本、质量等进行综合控制,按照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选择控制材料、机械设备等,拟定有效的验收规划,检验管理施工材料、外购件等。采购施工材料与施工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需要按照订购进度计划的方式,对施工材料的数量、质量、成本等进行核算与分析。考虑工程项目的采购成本,需综合分析施工、技术、设备、材料、人工等相关成本,并将其纳入到总承包合同中,通过施工材料、施工方式进行综合控制,可实现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效果的提升。

3.4 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施工优化

EPC 总承包模式重视成本与设备控制,需要落实采购、施工控制等工作,重点围绕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进行资源整合。在施工环节中,需要强化动态管理,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问题清单进行综合控制,充分发挥EPC 总承包的优势。如果出现承包问题、管理问题,则需要优化、改进管理方式,在EPC 总承包模式中所有的管理要进行动态化管控,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施工技术、施工设备应用等进行综合分析,分项控制成本、进度、质量等,实现EPC 总承包模式分级管理。例如,在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施工中,根据承包合同要求,对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技术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控制,通过施工技术管理以及施工控制,实现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控制,满足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需求。

3.5 EPC 总承包模式的承包优化

EPC 总承包模式中,总承包单位与设计单位之间,可建立分包合同,签订EPC 总承包合同,需保证合同内容的完整性、合规性。合同中需综合考虑设计规范、工艺技术等,分包合同签订代表着设计文件与项目目标达成一致。签订设计分包合同的过程中,合同双方可对合同内容进行明确,需要优化的工作进行标注,在设计单位与业主的技术要求保持基本一致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工程项目设计方案,有效确保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承包商和设备供应商还需要签订采购合同,并将主合同中的技术要求、设计要求等作为基本标准,在对特殊标准进行管理与控制的基础上,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效果的综合提升。基于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除了施工采购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还需要加强施工风险的相关管理,要尽可能地把这种风险降到最低,把有风险的项目直接转给总承包商,总承包商处于项目管理期。在此期间,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化解施工管理风险。在签订工程合同的过程中,工程总承包方应严格遵守施工手册、施工工期、工程造价等要求,需要提前做好各个施工环节可能带来的风险预警,同时在工程施工设计和材料采购中关注合同风险。将工程项目的承包机制作为重点,不断优化完善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方案。落实EPC 总承包模式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开展技术讨论,加强施工方案建设,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监督、施工管理、施工过程控制,提升EPC 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水平。

4 结语

综上所述,考虑工程项目在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需求,要不断进行EPC 总承包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考虑与分析工程项目实际管理需求,通过信息化、集中化管理,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EPC 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公司本身的情况,不断完善工程项目的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等,提升工程项目管理水平。EPC总承包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对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管理,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从而使项目的建设及使用达到最终的目标。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工程项目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加强技术设施建设,提高无线电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邵阳三一工程机械与零部件再制造工程项目开工
熔铸“祥龙文化”品牌 提升五精管理水平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