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训练改善脑卒中后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的效果

2023-01-18宋琼马志辉郝习君陈长香李淑杏郭全荣

军事护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感官康复质量

宋琼,马志辉,2,郝习君,陈长香,李淑杏,郭全荣

(1.华北理工大学 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河北 唐山 063000)

脑卒中后焦虑、抑郁因其可延缓患者病情转归、降低生活质量而备受关注[1],传统药物治疗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迫切需要一种安全、易操作的非药物手段。多感官刺激利用视-听-嗅-触觉多感官优势互补,改善注意力[2]、减低焦虑症状,具有简单、易操作的优势,被国内外学者应用于改善痴呆、乳腺癌、脑出血患者的不良情绪、认知功能[3-4]。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旨在观察其改善焦虑、抑郁的效果,为脑卒中患者康复与心理护理提供新思路。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将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纳入研究。纳入标准: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5],患病≤6个月;年龄45~80周岁;意识清楚,肌力4级及以上,BrunnstromⅤ期及以上,处于康复期且病情平稳;心理医师评估抑郁≥53分、焦虑≥50分;知情同意并愿意参加本研究。排除视听嗅触、精神疾患及重症者。样本量估计参照文献[6],最终纳入96例。脱落标准: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情变化不适继续干预、依从性差者。伦理原则:已通过伦理审批(2021134),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采用信封法分组,由不参与干预者将组别编号放入牛皮纸信封、打乱。抽取编号相同者为同组,最终观察组48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和心理护理,心理护理包括:倾听、了解需求、困境、宽慰、提高认识和信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训练。具体如下。

1.2.1 干预方案的构建 本研究参考文献[7-8]的研究设计,借助VR视频、α波音乐、芳香疗法、指腹梳头,充分调动视听嗅触多感官参与,降低不适应行为[2],经神经内科、康复科专家论证以及预实验调整,最终形成适用于脑卒中患者的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方案。

1.2.2 干预团队的组建及分工 研究组由具有国家职业资质的神经内科医师、康复师、心理医生、护师和研究生组成。医师负责诊疗,康复师负责康复训练,心理医生参与干预方案制订和技术辅导,护士和研究生负责干预实施、随访、评价,主任护师负责安排、协调联络,成员分工明确。干预前针对家属开展软件安装及使用、手法、频次、时间等技术培训,并于院内干预中辅助医务人员,确保家属掌握要点、注意事项,保证院外训练质量。

1.2.3 干预方案的实施 具体训练方案见表1。出院前帮助患者安装软件,指导软件使用和嗅触觉训练培训,教会家属和患者要领,分发稀释精油。出院后由研究生专人每日早晚在微信群发放嗅触觉刺激训练示例视频来引导、提醒、督导,要求家属将患者每次训练视频发送群里并汇报时间和力度的执行情况,2 h后督查和记录;不定期入户一对一指导,或通过微信视频/电话督导。

表1 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训练方案

1.2.4 评价方法 干预前,对患者开展评测。研究员先讲解填表注意事项,对于不能自主填写者,以中性语言读题,由其独立选择。干预后于复诊时/来院取药时评测,不能按时到院者上门评测。(1)焦虑、抑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11],该量表反映患者近1周的焦虑抑郁主观感受,各含20个条目,按1~4/4~1记分,条目和再乘以1.25取整为标准分,以50和53为焦虑、抑郁临界值,得分越高即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Cronbach’s α系数为0.782、0.777,信效度良好[11]。(2)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12],该量表共36个条目8个维度,按权重计算条目和,总分越高即生活质量越好[13],Cronbach’s α系数为0.94,重测信度大于0.6[12]。(3)干预过程评价:干预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晕等不良反应,以及主观感受、执行时间、频次、触觉力度的评价,确保耐受性、有效性和执行率。

1.2.5 质量控制 研究员专业知识完备、熟知流程且经培训合格。干预前专人讲解设备使用,干预中研究员每日检查住院者的训练效果,出院后通过定期回访、不定期上门指导、微信/电话监督,借助微信红包活跃打卡氛围,确保质量。课题负责人全程监督,定期抽查操作规范性。患者有头晕、眼部不适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干预后由不知分组的研究员评测,现场收回并经双人核对无误后录入Excel。干预结束后为对照组患者提供线上培训,让其获得多感官刺激的技术应用,以达到研究的伦理公平。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人口学和疾病资料比较 96例患者中,对照组女25例、男23例,平均(66.63±6.97)岁,有配偶者41例、无配偶者7例;观察组女22例、男26例,平均(67.65±6.13)岁,有配偶者42例、无配偶者6例。两组患者在人口学、疾病类型等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均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表明,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和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两组干预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细数据略)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SF-36得分比较分)

2.3 过程评价 干预期间,对患者干预内容的执行情况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监测。结果显示,患者视听嗅感官刺激的时间频次均达标,触觉手法力度适宜,提示其执行力较好,且未见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3.1 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训练可缓解脑卒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本研究发现,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且下降分值明显(P<0.05),提示多感官训练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情绪,类似报道[8,14]支持本结果。本研究中多感官刺激以调动多个感官参与,改善皮质网络功能,降低肌张力、心率,减轻躁动[14]。VR全景视频的浸润式视觉刺激,不仅使患者置身于一种绿色、宁静、开阔、放松的自然景观中,放松神情,减轻焦虑;还可引起视听觉的注意力,缓解久居病房/卧室狭小密闭空间的孤独感,促进与外界交互,减少抑郁心境[15]。α波音乐刺激可引起脑啡肽和内啡肽释放,缓解焦虑。薰衣草中芳樟醇有镇静作用,应用后可增加副交感神经活性,降低外周血流动力,降低血压和心率[16];薰衣草通过血液-嗅觉神经元-谷氨酸能和抑制性γ氨基酸途径,释放血清素[17],唤起情绪功能区的调节功能,从而外显愉悦情绪。Poza等[18]证实,多感官刺激可减慢脑电图震荡的相对功率,达到放松愉悦体验。中医学认为,穴位按摩具有双向调解作用,可改善头部血液循环、起到醒脑开窍、舒经活络的作用;柔和指腹梳头、触摸头皮、点压穴位,调节肌肉神经,消除肌肉组织的紧张和痉挛[19]。因此,对于患肢运动障碍者,医护人员和家属应给予协助,挖掘患者自身潜力,使其发挥自我价值,树立自我康复的信心。

3.2 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且分值提高明显(P<0.05),提示多感官刺激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类似研究结果[20]一致。多感官刺激可提高皮质可塑性,促进皮质功能重塑、重组,代偿受损神经,促进认知和运动康复;还可改善情绪,减少不适行为,提高人际交互,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20],这也是本研究采用视听嗅触多感官刺激来显著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也表明,通过上门指导、视频电话督导,患者可随时获得医护人员全面指导,自感主观支持度提高,从而可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机体健康,功能状态好转,促进生活质量提升。

3.3 小结与展望 观察组患者均完成训练,未发生不良反应,表明该训练安全、可行。该训练不受时间、空间、文化水平的限制;VR视频色彩鲜明、视野开阔,α波音乐愉悦清澈、接受度高;触觉刺激简单经济、操作性强,为脑卒中心理护理和康复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未来可扩大采样,变换视听嗅触干预方案,验证多中心、长期连续或间断刺激下的干预效果,不断完善此康复护理技术。

猜你喜欢

感官康复质量
“质量”知识巩固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感官训练纸模
感官训练纸膜
质量投诉超六成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