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测度与分析

2023-01-18曹林祥张伟玉杨三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科技人才学术期刊

杨 名 曹林祥 张伟玉 孟 帅 杨三强

1)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5号 100089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0号 100029 3)北京大学工学院,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100871 4)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卫星制造厂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友谊路104号 10009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这表明科技、人才和创新对于推动我国加快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技管理类期刊作为促进科技人才创新性研究成果转化的重要阵地,是连接科技人才与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环节。因此,推进科技管理类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学术质量是期刊的内在价值和品质[2],也是科技管理类期刊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要推动科技管理类期刊高质量发展,就要深入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内在规律。青年科技人才群体正处于产出科研成果的黄金期,是驱动创新与核心科技发展的关键[3],更是推动期刊学术质量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相关研究表明,在36~45岁,科技人才的科研能力与科研意愿最强,这也是科研成果产出数量最多的时期[4]。同时,中国各类奖项的评选年龄逐渐放宽到45岁[5]。因此,结合《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及青年科技人才受教育的实际年龄,本文将青年科技人才界定为年龄在24~45周岁,“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学术训练,具有强烈的创新愿望,具有较为突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潜力的科技人才”[6]。

近年来,国内学界在科技管理类期刊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如:王萍等[7]以科技管理类CSSCI来源期刊为样本,采用两阶段分析法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与期刊影响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提出提高推送频次、丰富推文内容等建议;俞立平等[8]以《科学学研究》等7种科技管理类期刊为例,探讨了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引文量与影响因子间的关系,发现载文量与影响因子具有双向作用,而引文量与影响因子呈正相关关系;姜春林等[9]从栏目设置、研究主题、开放获取模式等角度对科技管理类期刊进行了全面调研,提出突出期刊资政特色、突破同质化等策略。国外学术界则注重研究科技期刊质量评价体系,如:Ansari等[10]构建了包含影响因子、特征因子得分、h5指数等指标在内的科技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并用实证分析法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科学性;Ahmad等[11]通过比较,选定影响因子、SCImago期刊排名、h5指数和特征因子得分4个指标,构建了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但是,上述研究均未聚焦青年科技人才,且关于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学研究》为主要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测算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定量测度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进而推动中国科技管理类期刊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科学学研究》是创办于1983年的综合性学术期刊[12],该刊以推动创新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为宗旨。青年科技人才历来被视为推动研究创新和学术质量建设的关键。据统计,2016—2020年《科学学研究》刊发的由青年科技人才参与撰写的论文共有1110篇。基于CiteSpace,对这1110篇论文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共现分析结果显示,青年科技人才热衷于对技术创新、创新绩效、知识共享、后发企业等前沿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这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图1 2016—2020年《科学学研究》中青年科技人才参与撰写论文的关键词共现分析

以《科学学研究》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2016—2020年相关数据,分析青年科技人才在《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中的作用,所得出的结论有一定的说服力和代表性,据此提出的相关建议对推动科技管理类期刊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熵权法和定量分析法研究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作用,具体研究思路与方法如图2所示。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获取2016—2020年《科学学研究》刊载的1209篇论文,统计并测算年度发文量、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此外,统计并分析2014—2019年《科学学研究》全部载文(共计1419篇)相关引用情况后得到年度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2014—2020年《科学学研究》共计1671篇载文的作者年龄,依据合作者贡献进行权重赋值,测算出年度加权发文量、加权影响因子、加权被引频次、加权基金论文比和加权即年指标。统计年度发文量和年度加权发文量时,不纳入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对年度被引频次和年度加权被引频次的统计截止于2022年9月28日。

图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数据结果及分析

2.1 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科技期刊学术质量的评估与很多因素相关,《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使用的期刊质量评价指标有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频次、他引量、被摘率、影响因子、获奖或被重要的检索工具收录、基金论文比和Web下载量[13];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指标数据库使用影响因子、论文量、基金论文量、引用半衰期、即年指数、总被引频次、自被引率和h指数等指标来评价期刊价值和影响力[14]。依据系统性、科学性和可量化的设计原则,选取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5个指标来评价和分析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指标内涵如表1所示。

表1 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评价指标

2.2 《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值测算

2.2.1 熵权法赋权

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客观赋权方法;其赋权过程更具客观性,赋权结果更具解释性[15]。因此,利用信息熵处理数据并建立指标权重结构,能够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

在存在n个样本、m个指标的情况下,将xij记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指标的数值(i=1,2,…,n;j=1,2,…,m),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相应的无量纲指标Xij计算公式为

(1)

通过测算各个指标在各样本中的占比pij来进一步确定信息熵Ej(Ej≥0;若pij=0,则定义Ej=0),最终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wj,计算公式为

(2)

(3)

(4)

2.2.2 《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模型构建

2016—2020年《科学学研究》的发文量、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和即年指标如表2所示。对表2各个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表3所示。同时,运用熵权法为各个指标赋权。

表2 《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数据(2016—2020年)

表3 《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评价指标归一化数据(2016—2020年)

据数据处理结果,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中,发文量权重为0.1674,影响因子权重为0.2497,被引频次权重为0.1535,基金论文比权重为0.1640,即年指标权重为0.2654。因此,《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函数模型为

A=0.1674α1+0.2497α2+0.1535α3+

0.1640α4+0.2654α5

(5)

式中:A表示《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值;α1表示发文量;α2表示影响因子;α3表示被引频次;α4表示基金论文比;α5表示即年指标。

2.2.3 《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值测算

将表2数据代入式(5),即可得到2016—2020年《科学学研究》的年度学术质量建设值。2016—2020年基金论文比没有显著变化,发文量、影响因子和即年指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被引频次则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导致《科学学研究》的年度学术质量建设值下降,如表4所示。

2.3 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中国知网数据库显示,2014—2020年《科学学研究》刊发论文存在多个作者合著的情况,一篇论文的合著者最多有7人。因此,依据苏新宁[16]提出的作者发文计分表,提出衡量合作者科研贡献的方法,计算权重标准如表5所示。

表5 合作者科研贡献权重

依据合作者贡献权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包含加权发文量、加权影响因子、加权被引频次、加权基金论文比和加权即年指标5个指标的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

2.4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值测算

2.4.1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模型构建

分析2014—2020年《科学学研究》1671篇载文的作者年龄后,依据合作者科研贡献权重,计算得出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作者论文的加权发文量、加权影响因子、加权被引频次、加权基金论文比和加权即年指标,如表6所示。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果如表7所示。同时,运用熵权法为各个指标赋权。

表6 《科学学研究》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指标数据(2016—2020年)

表7 《科学学研究》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指标归一化数据(2016—2020年)

据数据处理结果,在青年科技人才论文的学术质量评价体系中,加权发文量的权重为0.1865,加权影响因子的权重为0.2582,加权被引频次的权重为0.1676,加权基金论文比的权重为0.1371,加权即年指标的权重为0.2506。因此,青年科技人才对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值函数模型为

B=0.1865β1+0.2582β2+0.1676β3+

0.1371β4+0.2506β5

(6)

式中:B表示青年科技人才对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值;β1表示加权发文量;β2表示加权影响因子;β3表示加权被引频次;β4表示加权基金论文比;β5表示加权即年指标。

2.4.2 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值测算

将表6中的数据代入式(6),最终测算得到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值。2016—2020年加权基金论文比没有显著变化,加权发文量、加权影响因子和加权即年指标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加权被引频次则呈现较为显著的下降趋势,导致青年科技人才的年度贡献值下降,如表8所示。

表8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值(2016—2020年)

2.5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测算

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可表示为

(7)

由式(7)得出,5年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总贡献率为81.235%,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率数据如表9所示。

表9 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率(2016—2020年)

由表9可知,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率均在76%以上。5年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总贡献率为81.235%,年均贡献率为80.581%。由此可知,青年科技人才在促进《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提升方面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并已成为推动《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但5年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因素的作用于近年有所加强。

3 结论及启示

3.1 结论

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中较有代表性的《科学学研究》为例,基于2016—2020年相关数据,分析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作用,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年度贡献率均在76%以上,而且5年间的总贡献率为81.235%,年均贡献率为80.581%,这表明青年科技人才为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并已成为推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2) 2016—2020年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这表明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因素日益凸显。这些制约因素会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的提升和健康发展产生负面作用,应引起期刊的警惕和重视。

3.2 启示

为进一步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的贡献率,实现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首先,应深刻认识青年群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贡献者和“中坚力量”[17],牢牢把握学术质量是科技管理类期刊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生命线”,系统构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的“学术共同体”[18],不断激励广大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学术研究和发表科研成果;其次,发挥科技管理类期刊在科技体制改革中的特色资政功能,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围绕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学科领域,开设有关新兴前沿和科技管理热点问题的资政建言类特色专栏,宣传科学精神和科学学理论,以科技成果传播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最后,应破除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制约因素,进一步优化双向反馈路径,提升“投稿—评审—修回—录用—刊发”流程的系统性效率,构建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的协同发展机制,助力科技管理类期刊高质量发展。

4 结语

以科技管理类期刊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学研究》为例,通过测算青年科技人才对《科学学研究》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定量测度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中作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但制约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因素日益凸显。因此,科技管理类期刊应将构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管理类期刊协同发展的学术共同体、开设有关新兴前沿和科技管理热点问题的资政建言类特色专栏、破除青年科技人才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的制约因素、优化双向反馈路径等作为进一步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对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的贡献率的有效措施。

本文虽取得了一定的价值性认识,但在选取科技管理类期刊学术质量建设评价指标、数据时间跨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研究工作中,将建立更加科学的多指标评价体系,获取更加丰富的文献数据,以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人才学术期刊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南阳市中小企业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研究
期刊问答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科技人才是发展的推动力
宁陕农业科技人才助产业脱贫
努力培养新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