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濒危物种猴面鹰现身成都市双流区

2023-01-18文图

绿色天府 2022年12期
关键词:罗家双流成都市

○文图/ 袁 浩

2022年10月8日,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付家坝社区罗家山的“山头长”杜成武,巡山时在草丛中发现两只成年猴面鹰和五只刚孵化出的雏鸟。为让这群鸟儿安全健康成长,杜成武主动担当起保护之责。他精心呵护,羽毛渐丰的雏鸟在父母的带领下,于11月19日,悄悄地飞进了大自然。

据悉,猴面鹰又叫仓鸮、猴头鹰,是中型猛禽。面盘扁平,呈心脏形,白色或灰棕色,四周有暗栗色边缘,似猴脸,长满绒毛,一双深圆大眼,嘴喙不尖,嘴黄褐色,叫声响亮刺耳,鹰身鹰爪,爪黑褐色,故俗名“猴面鹰”。全长35厘米左右,上体暗褐色,有棕黄色斑纹,近羽端处有白色小斑点;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有褐色斑点。

猴面鹰常单独活动,白天多栖息于树上或洞中,有时出没于破宅、坟地或其他废墟中,黄昏和夜晚才出来活动,眼睛也几乎看不见东西,善飞翔,飞行快速而有力,毫无声响,在黑夜中显得影影绰绰,再加上它的叫声非常难听,很像人在受酷刑时发出的惨叫,所以人们往往对它感到十分恐惧。猴面鹰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原野、低山、丘陵及农田、草灌丛中,主要以鼠类和野兔为食,是著名的捕鼠能手,每天大约捕捉3只老鼠,一年消灭鼠类1000只以上。偶尔捕猎中小型鸟类、青蛙和较大的昆虫等,也能像鹗一样捕鱼。捕猎时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同时发出尖利叫声,使猎物陷于极度恐慌之中,束手就擒。

猴面鹰属国家重点二级保护鸟类,201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分布于亚洲西部、南部和东南部、欧洲、大洋洲、非洲、马达加斯加,以及北美洲、南美洲和中美洲等地,几乎遍及全球。

照片为11月在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永安镇付家坝社区罗家山拍摄的猴面鹰幼鸟。

猜你喜欢

罗家双流成都市
国内首条双流制市域(郊)铁路开通运营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迎春小学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种子醒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小蜗牛
四川省成都双流中学实验学校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