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以四川石棉县为例

2023-01-18康钉荣

绿色天府 2022年12期
关键词:树龄古树名古树

○文/ 康钉荣

在历史沉淀下,一些古树得以存活,见证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同时也是非常宝贵的自然资源和文物资源。古树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除了改善生态环境以外,还具备重要的旅游、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古树名木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客观记录和生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自然变迁的痕迹。古树名木也是珍贵的植物基因资源、宝贵的景观资源、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具有多重的重要价值。

保护古树名木工作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守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充分利用生态福利为民争创生态红利,推进生态和产业协同发展,助推石棉旅游支柱产业,为石棉加强建设生态经济强县,打造“雅西明珠·贡嘎门户”的提供特色、文化与亮点、创造良好条件。

纵观当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现状,部分人员过于重视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的扩张建设,大肆破坏古树名木,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到人类社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坚实保障。由此,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推进现状

基本情况。根据2016年石棉县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县林业局对全县主要交通与居民居住区调查,有古树名木共107株,涉及15个乡镇38个村。其中古树107株、无名木。通过现地调查与鉴定,一级古树33株、二级古树49株、三级古树25株,分别占古树株数的30.8%、45.4%、23.8%。全县无名木。其中城市9株,农村98株;一级古树33株,其中城市0株,农村33株;二级古树49株,其中城市1株,农村49株;三级古树25株,其中城市8株,农村17株。其中:远郊野外31株、乡村街道67株、城区(含城市建成区和城市规划区)9株。其中散生101株、群状6株。

全县主要交通与居民居住区古树107株,共涉及17个科,23个属,23个种。已按国家和省上要求全部建档、挂牌保护。

管护情况。全县107株古树,其中107株在无专项经费情况下只能委托所在乡镇进行“宏观”管护。

古树地上保护现状。全县107株古树,目前有56株因各种原因不同程度空心腐烂、受损。其中9株采取了地上保护措施,采取护栏9株、支撑9株、封堵树洞0株、砌树池9株、包树箍0 株、树池透气铺装0株、其他0株。其中,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的9株。

一级古树33株,其中0株采取了地上保护措施,采取护栏0 株、支撑0株、封堵树洞0株、砌树池0株、包树箍0株、树池透气铺装0株、其他0株。其中,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的0株。

二级古树49株,其中1株采取了地上保护措施,采取护栏0株、支撑1 株、封堵树洞0株、砌树池 1株、包树箍 0株、树池透气铺装0株、其他0株。其中,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的1株。

三级古树25株,其中8株采取了地上保护措施,采取护栏8株、支撑8株、封堵树洞0株、砌树池 8株、包树箍 0株、树池透气铺装0株、其他0株。其中,同时采取多种措施的8株。

古树养护复壮现状。全县古树名木107株,都没有采取了养护复壮措施。

古树群情况。全县共有1个古树群,有6株古树,树种为清香木。占全县古树总株数107株的5.6%。

推进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无常设机构及编制与经费。全县主要交通与居民居住区107株古树中目前有56株因各种原因(包括古树名木随着树龄的增加,生理机能和生命力会越来越弱。古树周边植物、建筑等过近,影响古树生长。)不同程度空心腐烂、受损,如迎政乡新民村村委会旁树龄550年、树高30米、胸围901厘米、冠幅25米的一级古树南酸枣;新民乡双坪村(原团结村委会上边)公路边树龄600年、树高11.3米、胸围298厘米、冠幅17米的一级古树光叶木兰都因树龄较大出现空心腐烂,健康生长危险性较大。但因无专门常设机构及编制人员、经费等原因无法进行抢救、修复、复壮、保护,相应工作开展十分困难。

配套法律法规不健全。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古树名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但是全国仍然缺少统一的古树名木保护法律法规,所以后续工作开展受到严重限制,可能存在不同地区古树名木保护规定不同的现象,影响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如瀑电建设大渡河沿岸受影响皂荚树等17株古树无统一处置规定、移栽规程、补偿办法与标准;后期移管等也都无统一、明确、具体规定,对古树保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开展受到严重影响。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力度偏低。 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古树名木和老城区的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很多的公路、桥梁和水库工程建设。由于人们古树名木保护意识不高,所以在修建此类工程时的具体施工中仍有在古树名木周围搭建棚屋,铺设水泥地,或是排放污水等现象出现,随意将生活垃圾倾倒在古树根部或在古树下面堆放杂物,造成古树根际土壤的污染;加之人为践踏造成土壤密实,严重影响到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如原利吉堡树龄350年、树高25米、胸围330厘米、冠幅25米的二级古树臭椿就有上述情况与影响导致其正常生长受损,最终死亡。

古树名木安全隐患缺少有效保护。 对于一些存在安全隐患,或是遭受破坏的古树名木缺乏有效保护措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在古树名木保护中投入的资金不足,无论是古树名木的抢救、保护设施建设还是后期维护都存在局限性;对于病虫害问题,未能做好配套病虫害防护工作,致使问题恶化,最终导致古树名木的死亡。如有目前发现世界最大迎政乡南酸枣、新民乡光叶木兰都因树龄较大和蛀干天牛虫危害出现空心腐烂无资金、无专业技术研究与人员进行科学、有效抢救,有较大死亡与安全隐患。

地广人稀,人力不足,调查没办法全部顾及,后续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在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中,四川出台了《古树名木管理条例》,尽管相关规章制度中明确了对古树名木保护的办法,但是更多的是局限在风景区内和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保护,对于生长于远效野外的一般地区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很难顾及。同时,川西土地面积大,崇山峻岭,山高路远,交通极为不便,加之当地的林业技术专业人员匮乏,工作量较大,调查的天然古树是本着知名、已知、可达的原則,对调查范围之外偏远的天然古树没办法掌握,影响后续的保护管理工作。如安顺解放村环山砚客树龄960年、树高22.5米、胸围600厘米、冠幅24米的一级古树峨眉含笑等因生长于远效野外,人力不足,调查没办法全部顾及,后续保护工作任重道远。

石棉1100年一级古树云南油杉

石棉600年一级古树光叶木兰

人类活动破坏古树名木生长环境。 对于一些人迹罕至的区域,古树名木生存状况较好,但是对于人口密集区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发生了不同程度上的变化,尤其是人们对古树名木的保护意识不足,导致古树名木生长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最终导致古树名木死亡。如原迎政乡八牌村大渡河附近树龄660年、树高28.5米、胸围760厘米、冠幅25米的一级古树皂荚树就是因无法移植被瀑电蓄水后水淹而死。

无专项资金。到目前为止,国家省市县都还无古树名木调查、普查、鉴定、认定、挂牌、保护、修复、复壮、科研、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宣传等专项资金,相应工作无法开展。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的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 各级党政企和广大人民都要进一步提高古树名木的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价值、保护认识。

古树名木随着树龄的增加,生理机能和生命力会越来越弱,有的甚至进入衰退期,树木根系吸水与吸收养分的能力都会日益减弱,无法满足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导致树木生理机能失去平衡,部分枝叶或者根系日益枯萎、腐烂并走向死亡。

保护古树名木的生长环境。切忌将污水、垃圾等危害古树名木物品放置在古树附近,有污染的企业要迁离,为古树名木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生态环境。

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古树名木工作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始终坚守发展和保护两条底线,充分利用生态福利为民争创生态红利,推进生态和产业协同发展,助推地方旅游产业。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期现代化社会建设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

建立机构、落实编制与经费。 古树名木保护与国土绿化、建设美丽中国工作难度较大,任务艰巨,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首先国家必须建立以各级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的常设机构、落实编制与相应办公和工作、保护经费,为搞好国土绿化与名木古树保护工作提供保障十分关键。

其次国家要出台相关规定并将古树名木调查、普查、鉴定、认定、挂牌、保护、修复、复壮、科研、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宣传等经费列入国家、各级财政预算

四川要切实落实《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雅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通知》(雅办函〔2022〕11号)要求,要将古树名木调查、普查、鉴定、认定、挂牌、保护、修复、复壮、科研、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宣传等经费列入省市(州)县各级财政预算,为确保深入推进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提供基础保障。为真正将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创造基本条件。

强化立法执法力度。 国家应尽快制定古树名木保护的法律、规章制度。使保护古树名木工作朝着规范化与法制化方向发展,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巡查,打击砍伐破坏、移植买卖等各种违法行为。通过多种有效对策的严打每项对古树名木造成破坏的行为。

目前四川已出台《四川省古树名木保护条例》、《雅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利用的通知》(雅办函〔2022〕11号)。建议国家尽快出台《中国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古树名木配套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和各级政府考核奖惩制度,确保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金可用并严格执行。提升工作成效。

加强城市建设改造中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 对于城市建设中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需要部门单位予以高度重视,出台相应的保护措施,尽可能规避古树名木,为古树名木保留一份生长空间。同时,对于古树名木附近违规搭建的建筑,应该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全面整治,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打造一支高素质能力强的管护队伍。 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政府部门应该充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古树名木管理保护工作进一步分解,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成效,尽可能避免古树名木受到破坏,加大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情况实时监督和评定,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协调部门间及时沟通和交流,提出合理的措施予以整改,完善古树名木保护管理体系。

完善配套的制度和管理办法。 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城市化建设中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要明确管理机构的职责,获取充足的资金支持工作开展。各个单位之间应充分沟通和交流,对于古树名木的砍伐和保留进行经济性和专业性衡量,剖析其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合理措施并予以实践,尽可能地降低对城市建设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同时维护古树名木资源。

猜你喜欢

树龄古树名古树
2022 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首届古树名木保护摄影大赛”征稿启事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干旱荒漠区2个‘早酥’梨品种光合特性与树龄的相关性研究
不同树龄赤霞珠葡萄果实性状及品质的差异分析
巨尾桉不同树龄及染虫状态桉叶油的成分分析
永州GPS定位保护古树名木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