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合作 开放共享的唐家河自然教育模式

2023-01-18文图

绿色天府 2022年12期
关键词:社区生态课程

○文图/ 刘 锐

森林防灭火自然教育课堂

大熊猫国家公园首要目标是自然保护和生态保护,还有承担自然教育的重要价值,保护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把严肃的科学话题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知识,传递给社会大众。

唐家河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乃至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保护地之一,从成立保护区开始就高度重视自然的教育功能。80年代主要开展以保护大熊猫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树立受众人群“爱祖国、爱家乡、爱熊猫”的理念。90年代以GTZ项目为契机,发动周边社区居民、学生开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唐家河的自然环境教育得到新发展,结合前人的工作经验和近年来的不断创新,我们用了十余年的时间摸索、总结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自然教育模式—唐家河模式,即基于四十余年科研保护成果转化、基层保护工作开放体验、带动社区发展的自然教育模式。

巡护课堂

基础设施设备完善

为提供更高质量的自然教育,唐家河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建有(面积)自然教育中心,为参加自然教育的中小学生提供休憩及住宿,每天可接待自然教育人员100人;二是唐家河现已建设完成唐家河自然博物馆、扭角羚体验馆、大熊猫体验馆、唐家河历史馆4座主题体验馆,同时,2022年建成珍稀植物科普馆和金丝猴科普馆2馆;三是设有7条主题解说步道:蛇岛自然观察步道、水淋沟顽猴生态观察步道、百雄关生态保护解说廊道、灵猴谷溪畔自然漫游径、香妃森林健康环山步道、阴平古道生态历史解说步道、紫荆花谷水生生物观察步道;四是建成“两园一塔”药用植物园、珍稀植物园、昆虫温暖港湾的蔡家坝生物塔,同时蔡家坝区域设有专供参加自然教育课程的人群游戏与休憩区的自然教育课堂,全面提升科普教育实力。

唐家河自然教育中心

观鸟课堂

精准对标细化课程

唐家河对自然教育工作开展按分级分类的模式工作,已经开发涵盖植物、兽类、鸟类观察、野外巡护体验、野外救护、社区调查等25个课程。针对不同群体分为初级自然导赏和深度体验两种自然教育课程。

初级自然导赏:包括户内外动植物知识的科普讲解、博物馆等自然体验空间的导赏,开发各种室内的主题讲座,如大熊猫主题、黑熊主题、扭角羚主题、森林生态主题、保护历史主题的各类讲座,具有轻体量、即时性强的特点。

野外深度体验:相比较初步的自然导赏来说进行了完整和系统的设计与组织,对参与自然教育活动对象要求更高,专业性更强。活动涉及野外动植物科学调查与观察、野生动物痕迹识别、野生动植物知识讲解,也包括野外巡护工作体验参与。除了增长对动植物了解之外,还可以亲身感受开展保护工作活动,掌握物种调研方法、野外能力等。更具有系统性和深度。

自然教育导师队伍齐备

唐家河的自然教育整合了唐家河特有的科学底蕴深厚、动物观赏体验好、队伍专业有实力等优势,凸显专业能力和丰富物种条件开展自然教育。一是发挥科学底蕴优势。唐家河的自然教育基于对已有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设计针对一线科研活动的参与体验课程,由多名一线科研人员直接参与带队讲解,可以用最短的时间感受到唐家河多年的科研成果和经验;二是开展专业队伍建设,通过与北京青野生态的深度合作,高频率、高强度开展自然教育导师培训,在知识储备、知识讲解、野外应急、服务意识、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基层自然教育导师队伍,该队伍由10名专职自然教育导师组成,除此之外,近40名一线保护站工作人员也是兼职自然教育导师,从人员上有效提高自然教育活动安全性和专业性,保障自然教育的品质和效果。与此同时,还与20余名各领域专家签订了顾问协议,以灵活的方式为唐家河自然教育提供线上线下的讲解、带队服务。

不断探索创新

唐家河自然教育工作发展至今离不开不断创新与尝试的(模式)。一是坚持体制创新。唐家河开创性的引进了第三方机构运营自然教育版块。2020年10月唐家河与已经有8年在地合作基础的北京青野生态签署新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自然教育工作,实现“政府+企业+协会”的合作架构。努力打通了一条既兼顾科学保护又不忘公益初心的可持续、自造血的自然教育;二是开展课程创新。把“以做科研的心态和方法做自然教育”当做精品课程设计标准,开放诸多科研项目予以支持。如野生动物监测、森林大样地监测、鸟类(雉类)监测、扭角羚生态学研究、黑熊生态学研究、中华蜜蜂生态学研究等项目。同时,也将一些站所的日常工作融入到了自然教育工作当中,访客在这里能够体验到保护站巡护表格的填写、录入、红外相机安装等一些平时生活中难以接触的保护工作;三是将自然教育工作与社区发展进行深度结合。唐家河创新性的将社区的人兽冲突转化成了自然教育的资源,在野兽危害比较严重的区域里修建了一批观兽专用的号棚,既能用自然教育收入贴补老百姓的损失,又打造了一个颇具特色的自然体验产品。此外,还研发了一系列社区主题课程,如社区古法养蜂体验、水磨体验、农耕体验等明星课程。

注重效益反馈于民

经历十余年的打磨和一系列的努力与创新,唐家河自然教育注重效益反馈于民。一是唐家河为周边社区群众和本地的中小学生提供免费的公益自然教育服务。仅2021年,在青川县教育局和各方的支持下,唐家河为青川县本地学生、留守儿童、妇女等群体提供了不少于2700余人次的公益自然教育服务;二是唐家河的自然教育部分收益反哺保护事业,充实社区野生动物肇事补偿基金,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新模式,为濒危物种研究与保护、人兽冲突应对提供了可持续的资源支持。2021年与北京青野生态签订《自然教育产业发展合作协议》,2022年9月6日北京青野生态为落衣沟村捐赠10000元注入社区发展基金,助力社区发展。

猜你喜欢

社区生态课程
“生态养生”娱晚年
社区大作战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3D打印社区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