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河湿地水云间天然诗画生态园
——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

2023-01-18胡堂学蹇智娟

绿色天府 2022年12期
关键词:南河公园生态

○文/ 胡堂学 蹇智娟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一座集湿地保护、科普宣传、旅游休憩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开放性城市湿地公园,公园背靠大南山生态屏障,与广元中心城区的南河、万源片区为邻,与城市政治文化中心东坝片区隔河相望,总面积11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8公顷。公园2006年3月开始投入建设,2007年1月建成开放,2013年荣获“国家湿地公园”称号,是四川省首个荣获该称号的公园。

绿意湿地生

南河湿地有三大特点,每一个特点都是南河湿地一道独特的景观。一是公园的建设充分融入了节约型园林建设理念。努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景观效果,整个公园从拆迁到建成总费用只有8000万。公园建设过程中一是充分注重对原有地形地貌、原有建筑物的保护利用,始终坚持因地制宜搞建设,杜绝大开大挖,大拆大建,公园两处梯田都是在原来当地农民的农耕田基础上进行改建形成,周边的农房也全部予以保留进行了外观改造。二是对原有植被的充分利用,公园建设过程中保留了大量原有乔木,经统计,原有乔木已经占到目前公园乔木的三分之二以上。三是对乡土植物的充分运用,公园后期植物配置上坚持选择土生土长、造价低廉、资源丰富、适应性好的乡土植物品种如柏木、芭茅、火棘、芦苇、桤木、白杨、枫杨等,苗木的养护上也是通过提灌南河河水进行灌溉,节约理念已经贯穿到湿地公园建设的各个环节。四是对新能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公园的南山健民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有效实现低碳减排节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是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公园内不仅植物种类丰富,现有高等维管植物452种,隶属131科325属,动物资源也非常丰富。公园内有十余座自然形成的野生鸟岛,占地1万余平方米,给鸟类营造一个不被人类打扰的生境空间,也正是这良好的生态环境引来了许多的珍稀鸟类,根据我们联合重庆大学开展的本底调查,目前公园内有鸟类140种(有哪些鸟可能专家会问),高等脊椎动物208种,生物数量在全省所有湿地公园中名列前茅。

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景观廊道

三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运用。多塘系是公园特色景观之一的湿统,包括湿地景观塘、生境塘、树池洼地共计30余个,主要分布于公园清风石桥至亲水平台沿线区域,塘的平均深度为60公分,总面积约6300平方米。多塘系统的建设吸取了中国农业文明中的基塘技术,通过挖填方的平衡技术,创造出一系列深浅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挖出的大部分土方就近进行微地形处理,减少土方外运,既达到景观效果,又节约施工成本。公园内还有三个叠水景观塘是公园多塘系统中面积最大的三个,丰水季节雨水通过自然地形成的坡地,经过滤、沉淀和净化后进入核心区的低洼多塘,形成了多塘与坡地相结合的“海绵”系统,解决了公园低洼地的积水问题,营造了一处城市中心的绿色海绵体,同时通过多塘系统栽植的水生植物,实现了水质的净化;干旱季节它们也成为湿地生物的生态廊道,为湿地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生息空间,不仅有效地丰富了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了湿地水域面积,还为防止城市洪涝灾害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为市民群众提供优美的游憩场所和多种生态体验,成为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的典范。

2019年以前,四川南河国家湿地公园在行政上接受广元市人民政府领导,业务上归口广元市林业局管理。针对公园涉及部门多,周边环境复杂等特点,由广元市人民政府组织成立湿地公园管理委员会,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管委会主任,市林业局主要领导担任副主任,吸收旅游、国土、水利、电力、通讯、公安、工商、税务及公园附近社区等各部门参加,主要职责为指导公园经营管理,协调公园与各方面关系。成立“四川广元南河国家湿地管理中心”作为公园管理经营常设机构,施行主任负责制。2019后,为发挥企业经营方面的长处,将部分经营职能移交市属国有企业市文旅集团,是林业局监督管理其经营活动,一方面有效利用南河湿地公园生态资源,另一面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保证其生态资源有序利用,未因企业化管理而过度开发其湿地资源。

在日常管理中,一是建章立制,完善了公园的政策体系。从制度建设入手,以计划管理和标准化建设为龙头,认真加强和规范日常管理,千方百计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通过建立完善的业务工作制度,有力的促进湿地管理工作和业务建设正式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形成了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为湿地保护与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日常湿地保护工作实际,结合生态修复、湿地保育、绿地养护、植物修剪、施工管理、设施设备维护等业务工作量具体情况,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保育等考核标准,确保考核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为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和抓手。二是认真履行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职能。遵循国家湿地公园建设管理“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十六字方针,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强对核心保育区的生态保护,减少和避免人为干扰和破坏,湿地物种生境不断优化。以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恢复为重点,强化湿地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遵循规律,科学修复。全面完成湿地多塘系统、乡土植物园等生态修复,进一步拓展了湿地面积,丰富了湿地类型。三是积极开展湿地科研监测和环境教育工作。先后邀请成都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昆山天福湿地公园和台湾友种团队来园区指导湿地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教育基地建设,与重庆大学合作完成生物多样性监测。常态化开展湿地生态微环境实时监测数据收集工作,为湿地保护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开展“世界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湿地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湿地绿道

猜你喜欢

南河公园生态
新时期德安南河戏的生态危机及其对策研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公园里玩
伯益造井
自证
一切都会正常起来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