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创新性思考

2023-01-17罗义成

广东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教室多媒体

文/罗义成

0 引言

多媒体教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的主阵地,也是高校本科生、研究生公共课教学的主要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室通过整合文本、图像、音视频、教学课件等多种软硬件教学资源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动画、图片、文字等信息有序集合成知识单元呈现给学生,借助人机交互操作实现与学生互动交流,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直观,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要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室资源,高效释放多媒体教室的优势,优化教学效果,科学、高效的多媒体教室管理显得愈发重要。

1 多媒体教室管理特点

多媒体教室是普通公共教室和多媒体设备的有机组合,是教学信息化服务保障的重要平台,多媒体教室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是公有性。多媒体教室是师生教学活动与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师生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提出教室借用需求,只要用途合理、属于非商业性行为需要,在满足教学需要的前提下,一般都会批借使用。

二是公益性。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是一种非营利性行为,面向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一般作为教学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以及宣讲、论坛、讲座等用途,期间用电需求及维护等成本均由学校承担。

三是智能性。多媒体教室涉及多个软硬件系统的有效集成,投影仪、笔记本、无线麦、一体机等设备在使用与管理中,需要师生遵循必须的操作规程,高端形态的智慧教室是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延伸,智能特性尤为明显。

四是协同性。多媒体教室管理牵涉到诸多部门多头管理,卫生保洁、安全巡查、设备巡检、技术支持等事务性工作需要各方责任明确、分工合理、服务到位,在共同提供教学服务的同时,更需要协力保障意识形态阵地的安全。

2 多媒体教室管理重要性

多媒体教室的科学管理是提升教育信息化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是高校展示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具体而言,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课堂教学服务的重要支撑

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在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室管理也需要紧紧围绕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通过相应的技术方式将课件声音、图片、文字有效集成,采取图文并茂的声像展示,丰富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2.2 学校治理效能的集中体现

高等院校的多媒体教室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效率是体现新时代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性指标。加强多媒体教室管理,盘活存量资源,激发发展潜力,为师生创设优质的育人环境,需要管理各方明确责任、强调教学、重视培训、规范制度、落实举措抓细抓实关键重点,优化管理流程,对标一流,取长补短,探索更具活力、更富效率的多媒体教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能。

3 多媒体教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室使用日趋频繁,教学活动与学生社团、就业活动、考务活动交织频出,形态各异,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在快速响应问题的主动性面前暴露出一系列相互推诿和扯皮现象,业务治理水平亟待提高。

3.1 责任主体不够明确,导致管理低效

多媒体教室涉及管理主体众多,开门关门、卫生保洁、安全巡查一般为社会化物业公司;多媒体设备运维与更新一般为教务部门、信息中心或者设备处;课桌椅、站台、黑板维护与更换一般为后勤家具部门;空调购置与维护为后勤机电部门。作为多媒体教室管理的牵头部门,对于应急性事务特别是意识形态突发事件往往缺乏一定的统筹机动性,彼此职责权属不清、分工不明,协同性作业缺乏凝聚力,导致管控效率低下。

3.2 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导致流程混乱

多媒体教室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是一项业务流程性强、制度相对规范的教学服务行为,但随着教育技术信息化进度的加快,直播课堂、云桌面技术、学情分析、混合式教学平台、教学巡视互联互通等各种应用程序不断涌现,各项业务性工作与教室多媒体设备间的性能兼容和匹配出现一定的滞后,引发日常的巡检制度与各应用程序的操作规范不大相融相通,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亟待梳理规范。

3.3 运维队伍不够专业,导致执行缺位

教育技术的迭代升级导致体制内的管理员工急需同步培训学习。多媒体教学设备更新改造相对落后,对新业务的运用应接不暇,诸如直播课堂过程中出现无声、无图片、无网络的应急处理,教学巡视课表信息不同步现象处理,特别是跨校区楼栋分散的教学楼,课间新技术应用一时出现问题,导致管理人员解决不够及时,教师们有明显的抱怨情绪。基于多头管理的局面,教学期间对异常行为意识形态的预判还很难有效从源头管控。

4 多媒体教室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4.1 健全管理组织机构

树立“以服务师生为本”的工作理念,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应根据各自学校情实况,建立基于业务链管理的体系化权责分工。各管理方负责人不定期置身于教学实际演练场景,罗列问题清单,集思广益,集体谋划,委托教务部门或者信息部门作为牵头单位,统筹厘定各级各类应急事件处理方案,熟悉各部门应急处理流程,建立问题快速响应工作机制。

4.2 规范管理规章制度

配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修改和完善《多媒体教室设备使用操作指南》《多媒体教室管理员岗位分工》《多媒体教室设备巡检制度》等各项常规管理制度,多渠道发布《云桌面技术使用规范》《直播课堂使用操作指南》《混合式教学平台使用手册》等各类应用管理规范,多媒体教室规章制度的完善是多媒体教室管理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

4.3 完善管理信息系统

对多媒体教室设备进行务实、高效的精细化管理是提升教室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教室涉及设备众多,各种设备的规格型号、购买时间、销售合同、保修年限、资产编号等需要运用先进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来处理。为每间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建立资产档案,翔实记录每套设备的维修、维护和保养事项,动态监管设备的使用性能,预警设备折旧到期年限,充分提高设备利用效率。

4.4 保障设备常态化运维

多媒体设备稳定高效运行是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核心。多媒体教室设备应该严格落实日常保养与巡检制度。寒暑假大型检修,设备管理员对所有多媒体设备进行一次系统检查和维修保养,修复系统等;合理安排错峰时间集中清障,协同设备公司处理设备系统升级、除尘保养等;周末不定期检查与维修平常不方便解决的问题,并向教师做好有关信息反馈。

4.5 推行多媒体教学准入制度

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的有效评价重在教师对设备操作与使用能力评价。高校应该努力做好授课教师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的培训工作,特别是对新进教师提高多媒体操作业务培训,力推多媒体教学准入制度,减少因人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多媒体设备故障。同时,高校需要鼓励师生参与到多媒体教室的规划与建设、监督与管理,切实推进教室设备利用成效。

4.6 提升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业务技能

多媒体教室的科学化管理离不开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的塑造与培养。信息技术不断地迭代更新,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政治责任感,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更要有过硬的专业素养、与人为善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单位需要定期加强对多媒体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对多媒体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全方位提升高校多媒体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便更好地做好教学服务保障工作。

5 结语

多媒体教室管理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特别是作为学校立德树人意识形态管控的主要阵地,提高政治站位、服务一线教学是每一位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的责任与使命。相关管理人员结合新时代语境下的教育技术,还需不断积累常见故障解决方案,主动强化业务学习,及时回应师生问题及诉求,致力于提升多媒体教室管理效能。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教室多媒体
“313”教室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多媒体高考招生宣传平台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移动云计算中多媒体工作流的节能计算卸载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