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怀特黑德小说《第一区》的语料库文体分析

2023-01-16杨兴隆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第三人称怀特语料库

王 薇,杨兴隆

怀特黑德小说《第一区》的语料库文体分析

王 薇,杨兴隆

(青岛大学 外语学院)

运用语料库研究软件AntConc的词表、词簇、索引图表等功能,对美国当代非裔小说家科尔森·怀特黑德的作品《第一区》进行了措辞与句法的文体分析,并从第三人称叙事、动词、形容词三个方面归纳怀特黑德在《第一区》中的叙事倾向,认为怀特黑德以其惯用的第三人称视角,选择认知和实践行为类动词强化了主人公对末日困境的认知努力,使用富含情感意味的形容词突出了过往的眷恋、现实的灰暗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之情。本研究实现了语料库数据信息与文学文本阐释的综合运用和有机结合,为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作出了新的探索。

语料库文学研究;科尔森·怀特黑德;《第一区》;叙事文体

一、引言

语料库文学研究,顾名思义,即借用语料库数据分析方法,“在分析文学文本的语言特征并进行相关数据统计的基础之上,深入探讨文学文本特征、作家风格以及文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胡开宝、杨枫,2019:145)。在语料库语言学家看来,语料库研究强调海量语料的普遍性与语料的真实有效性,旨在实现宏观语料分析与自然语言规律的探究。相比较而言,语料库文学研究者主要通过识别关键字、高频词或词簇的分布情况,发现文学作品中叙事网络的构建肌理,以期对文学意义和文本凝聚力作出感性阐释与理性分析共通的语料库文学研究。

论文运用语料库文本检索软件AntConc,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定量统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具体文本阐释,以实现定性分析。论文自建的语料库为研究对象的小说正文部分,而数据检索软件AntConc内置的检索工具可以实现索引(Concordance)、词表(Word List)、索引词图(Concordance Plot)和主题词表(Keyword List)等文本定量分析功能。对文学研究者而言,索引和词表可以直观呈现作家叙事风格中的措辞惯例,而索引词图和主题词表功能则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叙事特征、情节发展、写作艺术、主要人物等方面进行量化统计,直观地展现其文学艺术上的质感,为进一步研究影响作家具体的写作风格、创作背景、社会文化等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论文研究对象为当代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Colson Whitehead)的小说《第一区》()。作为当代美国非裔年轻一代的作家,怀特黑德创作题材广泛且风格多变,曾被《哈佛杂志》()誉为“文学变色龙”(A Literary Chameleon)(McCarthy,2016)。目前怀特黑德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代表作有《直觉主义者》(,1999)、《约翰·亨利日》(,2001)、《第一区》(,2011)、《地下铁道》(,2016)等。

小说《第一区》出版于2011年,是一部融后启示录文学元素与丧尸入侵、科幻背景等流行元素于一体的先锋实验作品。作为一部较为典型的末日小说,故事的场景设置在一场瘟疫过后、丧尸肆虐横行的美国纽约,讲述的是主人公人类马克·斯匹茨(Mark Spitz)同其他人类“扫荡者”(Sweeper)共同清理丧尸、重建纽约的故事。有学者从后种族书写、后启示录末日展现等角度考察小说丰富的主题内涵,另有多位学者考察了小说中的丧尸形象在生命权力(Hurley,2015)、资本批评(Sollazzo,2017)、反思社会结构(Swanson,2014)等方面的隐喻价值。赫尼克斯(Heneks,2018)认为,该小说使用寓言的文学手段讽刺了奥巴马当选总统后的“后种族时代”。麦考伊与蒙哥马利(McCoy & Montgomery,2020)二人着重探讨了《第一区》中的反黑性(anti-blackness)主题,认为《第一区》为当下读者提供了一个能够瞥见已逝去的奴隶制世界的当代文本。总的来说,小说《第一区》的主题内涵在国内外学界已有较充分的讨论,而被誉为“文学变色龙”的怀特黑德在小说叙事文体风格方面的特色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因此,本文借用语料库的数据分析方法,从人称叙事,高频动词、形容词以及相关词簇,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揭示小说背后隐藏的逻辑选择和独特效果,以期对怀特黑德的叙事风格是否多变、如何多变及其叙事风格特色与主题契合度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二、《第一区》中的第三人称叙事分析

索引和词表是语料库检索功能中较为便捷的分析手段。索引是以某个词或词组作为关键词,利用检索软件检索出关键词及其所在行固定数量的语境词,并以关键词为中心进行呈现(张海云、谢群芳,2010:59)。词表指的是将索引结果按照从高到低显示在列表中。若将索引与词表结果进行二次处理,即可获得作家在语料库文本中所使用的高频词汇,进而可以分析作家的叙事风格和语言喜好。通过AntConc对《第一区》的索引和词表进行统计,小说的前150位词表排序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前150位词表排序情况

正如中国学者胡开宝和杨枫(2019:149)所言:“人物姓名或指代该人物的称呼或人称代词为检索项,提取包含这些词汇的语句,分析与具体人物描写相关的高频词和关键词,考察与具体人物名称搭配的形容词、名词、动词和副词,归纳具体人物形象的特征。”从图1所示文本前150位词表排序可见,与第三人称“他”(he)的频现以及与“他”关联紧密的实义动词、形容词的凸显成为分析《第一区》主要叙事风格的切入口。下文将分别从词语的本身属性出发,筛选、整理小说中第三人称指代词、实义动词、形容词等三类关键词,以期为小说末世主题的呈现提供有利的数据支撑和理性分析。

表1 前150位词表中的人称代词统计

根据表1人称代词统计信息所示,小说中前150位单词/字母的排序中,第三人称男性称谓“他”和第三人称复数称谓“他们”的出现频率最高(he/1 330,they/946)。由此可以判定小说《第一区》的叙述视角主要是第三人称视角。马克(Mark/520)与斯匹茨(Spitz/521)是主人公的名和姓,与第三人称“他”有相同指涉。第三人称复数“他们”在小说中具体指代以主人公马克·斯匹茨为中心的“扫荡者”小组,这进一步说明小说以马克·斯匹茨为中心人物,着重描写其自身及周围人群所发生的故事。

借助索引定位功能可以发现目标词在整部小说中出现的位置。通过定位“他”(如图2所示)和“斯匹茨”(如图3所示)可以发现二者皆贯穿整部小说始终,成为《第一区》的叙事视角焦点。

图2 he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图3 spitz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中的马克·斯匹茨并非主人公的本名,而只是其昵称或代号。美国历史上有一位名为马克·斯匹茨的传奇游泳运动员,他曾在1972年的慕尼黑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独得7枚金牌,凭借精彩表现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一股“斯匹茨风”,成为了20世纪70年代当之无愧的美国偶像。然而,怀特黑德在小说中并没有对这个具有时代榜样来源的名字作出解释。小说里的末日世界中,“没有人在乎名字,不是他们,不是上司”①(Whitehead,2012:51)。“姓名是一个人的权利代码和符号指称,它的缺席是……其身份、历史和后代的残酷消抹。名字的缺失就意味着存在被否认。”(胡亚敏,2021:193-194)小说中原本无名的主人公被赋予了马克·斯匹茨这样一个具有时代精神意味的名字,实则产生的是对抗“消抹”和“被否认”的双重效用。正如美国学者茅斯(Maus,2021:112)所言,怀特黑德“以历史上最伟大的奥运游泳运动员之一的名字去命名一个不会游泳的人,这是《第一区》中包含的许多矛盾修辞法之一,这本书关于死者还活着的有效前提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换言之,马克·斯匹茨这个一再被重申的名字一方面对主人公的新身份进行了证明,另一方面通过对游泳名将马克·斯匹茨的追思表现出小说对主人公面对末世危机能够进行重建这一能力的一种再确认。

综上所述,怀特黑德通过使用第三人称叙事视角使整部小说以客观视角呈现出一种日常叙事之感,从而达到一种既模拟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叙事目的。就目前怀特黑德创作的八部长篇小说来看,作家在人称叙述视角并没有呈现出多变的样式,除《萨格港》(,2009)采取第一人称叙事之外,其余均以第三人称视角展开,展现了这位“文学变色龙”在叙事视角上的坚持与特色。怀特黑德利用第三人称叙事实现了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读者、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生成。这种人称叙事的选择看似隔离了主人公的过往与读者的经历,实则提供了一种有距离的观察自我、反思自我的契机,使得个体能够重新体会过往。从《第一区》上述有关第三人称叙事选择的具体分析来看,第三人称叙事强调的客观与距离感的营造符合作家作为社会旁观者和社会反思者的创作身份选择。

三、《第一区》中高频动词和动词词簇的叙事分析

通过索引行和高频词簇使用所得的统计数据可以更加客观地呈现出小说《第一区》中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认知风格。下文运用搭配词表的检索功能对《第一区》中与第三人称“他”关联度较高的搭配高频词和词簇进行统计,具体搭配高频词见图4。一般来说,在语料库文学分析中,从词簇角度针对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和主要角色的心理活动进行数据分析,并且“在分析高频词丛或词簇的基础之上,探讨文学作品情节的推进方法,可将相关意象词汇(常为高频词)为检索项,考察这些意象词汇以及与这些词汇意义相近或相关的词汇及其语义场,分析文学作品的意象及其意蕴”(胡开宝、杨枫,2019:148)。下文将选取与“他”搭配的高频词中的三个单词“说”(said)、“做”(made)、“获得”(get),辅以与其定位的完整句义,对其进行逐一分析。这三个高频动词的基本含义体现了主人公说、干/做、获得/抵达等高频行动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主人公对于末日世界的认知倾向与情感态度。

图4 he搭配词表

结合图5中“说”(said)一词在文本情节中分布的位置可以发现这一高频动词主要集中出现在小说的中后部分。结合小说叙事进程可知出现这一文本现象的原因是在小说中后部分主人公带领的清扫小队逐渐陷入丧尸的围困,小队成员出于作战需求,信息交换的频率逐渐加大,人物之间的对话逐渐增多。如此高频交流对话出现在小说后半段,也愈发映射出末日环境之中人物所遇困境之危险,暗示小说情节高潮部分的抵达与情节转向的即将开启。

图5 said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从第二个高频行为动词“做”(make/made)的出现(如图6和7所示)来看,这一更加凸显人物能动性的动词基本贯穿了小说的始终,彰显了怀特黑德对末日中人们能突破陷阱、寻得出路的不懈探索。尽管末世之中的人们对未来的可能性时刻存有种种疑问:“我们会挺过去吗?(Will we make it through?)”(p. 228),但作家借主人公之口对幸存于末世的命运进行充满憧憬与希望的自我激励:“我们创造明天(We make tomorrow),马克·斯匹茨想道,这就是我们在此地的原因。”(ibid.)这不仅是对宣传口号“我们创造明天(We Make Tomorrow!)”(p. 24)的有效回应,更是对困境之中人类对创造未来的意志的肯定:“如果我们能走到明天,马克·斯皮茨想——那么明天需要的是一场协商、一个希望、一枚药丸、一个能够对抗消极想法的有力思路,总之,需要任何一种能够激发起‘我们会挺过去’这一幻想的东西。”(p. 202)

图6 make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图7 made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然而,对“做”一词的不同时态进行考察,通过对比图6和图7可以发现小说中的过去时态made远远超过现在时态make。从对人的能动性凸显来看,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更加频繁地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在末世之中不断地寻求生存的可能性。无论是对危险的警觉“如果你能过河,马克·斯皮茨想,那么你就会被吃掉”(p. 58),还是对自我能力的确认:“他总是以合乎逻辑的方式来逃避,但他还是会成功躲过,就像他一贯的做法”(p. 134),还是对伙伴的信任:“他们没有使用警报器,因为他将会成功,他们是专家,他们不会让他殒命”(p. 185),这些变化无不展现着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与接纳。

第三个高频动词“获得/抵达”(get),无论是现在时态get还是过去时态got,在小说中贯穿始终,也依稀可见其前期的密度较高,后期的密度降低(见图8和9)。“获得”一词无论是某物的获取还是某地的到达,突出的意味均是在某方面占得先机。作为清扫小队一员,主人公在末世中承担的责任便是不间断的清扫和寻找物资,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找到食物,清扫丧尸,寻找亲人,但马克·斯匹茨心目中最期盼之事是抵达他记忆之中的纽约城。从小说前期的高度密集到后期相对稀疏的分布也暗示主人公孜孜以求的努力和求而不得的失落心态的微妙转变。

图8 get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图9 got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除了高频词,高频词簇的分析也有助于发现作家在塑造人物方面的独特之处。与“他”(he)搭配的词簇共有26项(见图11),下文将重点分析其中排序前三位的词簇:“他不知道”(he didn’t know)、“他没有”(he didn’t have)、“他不想要”(he didn’t want)。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个与“他”搭配出现的高频词簇均以否定的形式出现,而时态方面均体现为过去时态。过去时态的频现意味着主人公时常回顾过去,不得不认清现实,回归理性,而过去的否定则意味着主人公对当下的思索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盼之情。下文将从以上三个高频词簇的句法结构和上下文语境入手,探究其在作品中的出现情况。

运用索引定位功能,发现“他不知道”在小说中共出现6次(文本分布位置如图11所示)。倘若将出现“他不知道”的完整语句与上下文语境并置对比,可以发现小说中主人公要么对基本常识的认知存在混淆与错乱,如“当他遇到一个流浪者时,情况更糟,尽管他当时不知道这个词”(p. 85),“……他不知道俄亥俄州长什么样子”(p. 159);要么对他人的做法或说法产生疑惑,如“他不知道他们做法的性质”(p. 11),“他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p. 165)换句话说,“他不知道”这一在整部小说中出现最多频次的短语实义动词词簇集中体现出主人公在末日世界中的迷茫与彷徨。然而,面对末日世界中的种种迷失,马克·斯匹茨不再怀疑的一点是“一切皆已改变”。正如小说中的最后一个“他不知道”词簇出现在小说结尾:“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注定的还是被拯救的,但无论下一件事是什么,它都不会像之前的那样。”(p. 257)无论末日世界的命运如何,主人公所知晓的唯有已发生改变的且无法回溯过往的末日现实这一被动结果。

图10 与he搭配的词簇排列情况

图11 he didn’t know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进一步观察“他不知道”词簇在索引词图中的分布情况,不难发现主人公随着情节进展而发生的转变与成长。从最初的自我行为意义的探索到语言本质的思考,到对身处世界位置的怀疑,再到对现实世界的反思,皆是他心理成长的对应表达。倘若将小说中与“他不知道”相反的肯定性表达进行检索整合,可以发现主人公从末日初期的迷茫与彷徨中产生了想要了解新世界的欲望——“他知道他不得不去拜访叔叔劳埃德的公寓”(p. 7),再到接受新旧世界的差异——“他知道把它们(劣质的橡胶面具)带在身边是很可悲的,是一种致命的多愁善感”(p. 102),最后实现洞察了人性的巨大转变——“但他会知道。他知道他们的人性失败在哪里。他将离开。”(p. 194)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主人公已然了解的信息还是尚未了解的内容,都展现出了一个“平庸”人物的成长历程。在小说末尾处主人公已无起初的迷惘感,可以勇敢地面对未知危险。作者怀特黑德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未来不再重蹈覆辙,而是充满诸多可能性。换言之,怀特黑德在描写主人公心境的成长时重点突出了主人公从初识的迷惘不安到接受末世现实,再从困境之中重拾勇气,以面对现实的巨大变化历程,这也反映出作家对真实世界敏锐且理性的洞察。

图12 he didn’t have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图13 he didn’t want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小说中词簇“他没有”(he didn’t have)共出现5次(见图12),而且集中出现在小说后半部分。除了表达人物拥有之物的匮乏之外,在第三次出现词簇“他没有”的上下文中产生了具有终极意味的问题:“然后,他继续前进。如果外面什么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义?”(p. 199)而随之而来的回答是“他没有答案。”(p. 199)如果说“没有答案”产生的是否定的、消极的对末日世界的认知结果,那么排在第三位、集中出现在小说前半部分的动词词簇“他不想要”则以排斥拒绝的意愿预设了那个“他没有答案”的结局。如图13所示,集中出现在小说中前段的“他不想要”表明主人公在现实与回忆的交织之中起初处于为了自我保护而拒绝接受眼前末日现实的心理防御状态:“他不想太过投入。”(p. 41)面对随时降临的危机险境,马克·斯皮茨时刻紧绷着神经,随时拒绝各种变化的可能性:“这里有药丸,加里告诉他,但他不想被钝化。他在夜里很紧张,在一个末日后创伤障碍的载体中挣扎着,但它使他活着。”(p. 84)然而,随着后续情节的发展,逐渐认清现实、掌控命运的主人公慢慢地消解了内心消极抵触的情绪,小说后半部分并未再次出现“他不想要”的相关表述。

概言之,从上述与“他”搭配的高频动词与高频词簇的分析可见,作家怀特黑德在描述主人公的行为意愿时采用的是从虚到实,再从实到虚的叙事进程。从虚到实的过程体现出主人公试图认知当下身处的末日世界的过程。他通过对语言的探索、对存在意义的虚幻探求演变为对现实拥有物的搜寻、对生命存在答案的实在化渴望。从实到虚的过程则是其从身处的现实世界出发,迈向未知末日世界的幻想历程。如果说从动词“拥有”(have)的宾语变化可以发现主人公对外部世界的索取之举,那么“想要”(want)则更加赤裸裸地表达了他朝向内心的渴求。然而,在这些具体的、抽象的、现实的、虚幻的探索之旅中,《第一区》的高频动词都与否定词“不”(not)进行捆绑,自我意愿不再具有实现的现实条件,这进一步强化了末日小说对生存处境的渲染和对人物内心挣扎的描摹。可以说,马克·斯皮茨在末日现实中的行为活动中对新旧世界的剧变与差异愈发明晰,并在经历了对外部世界的索取与对内心世界的探求后,逐渐产生了面对不确定未来的信心与勇气。

四、《第一区》中高频形容词的情感表达

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形成了个人独特的魅力,文学文体风格的研究便是对文学语言的具体细节分析,由此可以窥见作家是以何种文学肌理展现其文学魅力的。文学作品中情感表达在塑造人物、展开情节事件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能反映主人公身处的生存环境,这是源自“情感显然是与文学有着内在联系的,也是强烈的社会和文化的表达,所以研究不同的作者和作品如何提到它们有助于理解特定作者和作品的意义和独创性”(Santos,2019:104)。在小说《第一区》中,与情感表达紧密相关的高频形容词是探查作家怀特黑德书写末日世界、展现人物境遇与情感写照的有效切入点。下文将依次分析小说《第一区》前150位高频词(见图1)中的前四位形容词:“死去的”(dead)、“漫长的”(long)、“灰色的”(gray)、“崭新的”(new),探究其情感表达与末日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

图14 dead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死去的”(dead)与死亡意象紧密关联,成为末日小说的经典叙事元素之一,频繁出现在传统西方灾难文学和后启示录文学之中。小说《第一区》中,与消失、消逝相关的“死去的”一词共计出现201次,出现位置几乎充斥全文,而且在小说的中后段和结尾表现出的集中显现现象尤为突出(见图 14)。根据上下文语境,除去死亡的基本意义之外,小说中还频繁使用“死者”(the dead)来指代丧尸(zombie)。正如作者怀特黑德在小说中的明确表达,“当‘死者’一词出现时,大多数幸存者通过语气和上下文向听众表明,他们是在谈论那些在灾难中被杀害的人,还有那些由于感染瘟疫而成为病毒载体的丧尸。”(p. 25)由此可见,“死去的”在小说中的具体含义,一方面指涉在这场灾难之中死去的人类,另一方面指的是感染瘟疫后变成丧尸的人类。无论是人类还是丧尸,“死去的”一词的每次出现不仅强化了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冲突,而且将没有丧失生命,但却成为异类的活丧尸归为死去的生命。活着的与死去的不再是纯粹二元对立的关系,这让人类在末日中的处境更加绝望。由此可见,随时被死亡萦绕,无处可逃、无路可走的末日困境正是《第一区》重点呈现的情感意境。

在《第一区》的末日环境描写中,形容词“漫长的”(long)共计出现73次。根据文本的具体内容,long在小说中除了10次被用作表示地点的专有名词“长岛”(Long Island)之外,作家在特别强调展现时间感时也多次使用“漫长的”一词,如“早就”(long past)(p. 7)、“漫长的岁月”(long years)(p. 14)、“如此漫长的时间”(so long time)(p. 109)、“漫长的数月”(the long months)(p. 88)、“漫长的一天”(long day)(p. 108)、“漫长的夜晚”(long night)(p. 159)。上述与时间相关的“漫长的”的使用生动体现出主人公在末日困境中感受到的心理时间远远长于物理时间的境遇,在情感表达的层面展现出主人公对现实世界的失落之情,从而进一步揭示出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未来,亦或在这破败的城市中,黑人都难以占据一席之地,唯有儿时记忆中的城市空间接纳着他的身份。

作家怀特黑德使用了20次“灰色的”(gray),作为整部小说的背景色,而这也是作家设置的重要隐喻之一。如图16所示,“灰色的”主要集中出现在小说的前段和结尾,这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主人公在情节发展中的命运走向。通过“灰色的”出现的具体句子与上下文语境可以发现其修饰的名词大多为静物,如“灰色的头发”(gray hair)(p. 16)、“灰色的羊毛衫”(gray cardigan)(p. 19)、“灰色且有斑点的皮肤”(gray and pittedskin)(p. 22)、“灰色的颗粒”(gray particles)(p. 27)、“灰色的牙齿”(gray teeth)(p. 38)、“灰色的水”(gray water)(p. 58)、“灰色的水坑”(gray puddles)(p. 110)、“灰色的破布”(gray rag)(p. 160)、“灰色的手”(gray hand)(p. 225)等。“灰色的”成了弥漫在整个文本世界的灰烬颜色:“无处不在的、不可阻挡的灰色是当地大气的一种异常现象,并不是水牛城在设计美国凤凰这一称号时所要考虑的,但它适合。因为活下来的人同凤凰一般从灰烬中升起,得到重生。”(p. 120)这样的漫天灰色与灾难之后、末日来临之时的世界残骸相互交织,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这些带有灰色性质的物质是“作家对城市建筑废墟和枪弹爆炸的细致描摹,对空气中的灰烬和碎片的深入刻画,无疑是对‘9·11’灾难场景的着意再现”(周凌敏,2020:8)。灰色四处弥漫,不仅使读者深度体悟灾难的发生,且进一步具现化了人们在后“9·11”时代中无处不在、长期跌宕起伏的迷惘情绪。可以说,灰色的背景不仅是对过去创伤的重温,更是对人类未来走向的警示。

图16 gray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如果说“死去的”“漫长的”“灰色的”集中表达了怀特黑德对末日世界的负向情感,那么总计出现160次,几乎贯穿小说全文的形容词“崭新的”(new)则展现了主人公面对发生剧变的世界的惊奇感受。如同华盛顿·欧文笔下的瑞普·凡一觉醒来发现周围环境焕然一新一样,《第一区》中主人公感受到崭新的世界,同时其在小说中的分布(见图17)也展现出主人公对发生剧变的世界重新认知的历程。通过对“崭新的”一词进行索引定位发现“纽约”/“纽约人”(New York/ New Yorker)反复多次出现,说明整部小说聚焦于纽约的都市书写,表现了主人公对纽约城市的眷恋与深厚情感:“他过去一直想生活在纽约。”(p. 2)从起初对纽约的美好认知到发现这个想象中的城市早已不复存在,主人公由希望到绝望的心境转换表现出这场末日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着主人公旧有的认知体系。从“崭新的”所修饰的名词可见主人公在执行清扫和重建纽约任务时重在感受新秩序的不断生成:新理论(new theories)(p. 6)、新建筑(new buildings)(ibid.)、新现实(new reality)(p. 18)、新情景(new situation)(ibid.)、新规矩(new rule)(p. 26)、新环境(new circumstance)(p. 30)。正是因为主人公见证了旧纽约的过往与正在发展的新纽约,他才了解“新的生活建立在破坏之中”(p. 35)。因此,“崭新的”一词高频出现说明小说重在渲染超越末日困境的创新发现,充满了对未来世界无限憧憬的积极情感。

图17 new索引词图检索结果

综上所述,无论是描摹充满死亡意象的、弥漫一片灰色的、伴有煎熬情感的形容词还是憧憬未来的、带有积极乐观情感的形容词,均充分展现了作家怀特黑德在小说《第一区》中埋下的符号隐喻,生动刻画了主人公在感知这个新旧世界转换过程中的复杂情感。需要指出的是,小说主要采用过去时态讲述整个故事,即聚焦于过去世界,使用回忆描写的叙述,这使得小说在表现过去与现实场景的对比时,情感落差更为真实浓烈,间接表现出人类在绝境中纠结于过往、现实与未来之间时所感受到的迷茫与挣扎。

五、结语

语料库文学研究可在传统文学阐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为文学研究发现新的突破口和数据支撑。借助语料库的数据分析可以有效地凸显文本的隐含结构并激发想象力,有效地检验文本对读者的感染力。本文进一步推进了语料库文学分析,将语料库检索数据信息与小说具体文本的语言特点及写作技巧相结合,初步实现了从具体的词语、句段、上下文语境等探讨小说文本的语言特色及其与主题呈现之间的紧密关联。就论文研究结果和阐释效果而言,研究尽力克服传统文学阐释中仅凭经验、直觉、推测直接作出论断的行为,而是尝试依据检索词表中获取的线索信息并进行综合而理性的数据定量分析与文本阐释。借用语料库软件AntConc,从第三人称叙事、动词、形容词三个方面归纳当代非裔小说家怀特黑德在《第一区》中的叙事偏好,认为怀特黑德以其惯用的第三人称视角,选择认知和实践行为类动词强化了主人公对末日困境的认知努力,使用富含情感意味的形容词突出了过往的眷恋、现实的灰暗以及对未来的期盼之情,使读者窥见生命在末世困境中的复杂挣扎。综上所述,语料库的统计数据使得怀特黑德在叙事风格与主题呈现之间的特征得以显现,而对语料库数据信息与文本阐释的综合运用和有机结合或将成为语料库文学研究具有更大发展潜力的有效途径。

注释:

① 文中《第一区》的引文出自小说,引文均为作者自译,以下只随文标注页码。

[1] Heneks, G. 2018. The American Subplot: Colson Whitehead’s Post-Racial Allegory in[J]., (42): 60-79.

[2] Hurley, J. 2015. History Is What Bites[J]., (3): 311-334.

[3] Maus, D. 2021.[M].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4] McCarthy, J. 2016. A Literary Chameleon[J/OL]. https://www.harvardmagazine.com/2016/09/a-literary-chameleon.

[5] McCoy, B. & J. Montgomery. 2020. ‘The Sad Aperture of the Dead’: Colson Whitehead’sand the Anti-blackness of the Book As an Object[J]., (12): 1957-1972.

[6] Santos, D. 2019. Literature Studies in: Between Digital Humanities and Corpus Linguistics[A]. In Martin Doerr et al. (eds.)[C]. Oslo: Novus forlag.

[7] Sollazzo, E. 2017. “The Dead City”: Corporate Anxiety and the Post-Apocalyptic Vision in Colson Whitehead’s[J]., (3): 457-483.

[8] Swanson, C. 2014. “The Only Metaphor Left”: Colson Whitehead’sand Zombie Narrative Form[J]., (3): 379-405.

[9] Whitehead, C. 2012.[M]. London: Vintage Books.

[10] 胡开宝, 杨枫. 2019.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研究:内涵与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5): 143-156.

[11] 胡亚敏. 2021. 战争文学[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2] 张海云, 谢群芳. 2010. 基于语料库的文学作品检索分析——以越南中篇小说《志飘》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 57-61.

[13] 周凌敏. 2020. 论《第一区》中的“9·11”尘土书写与大历史叙事[J]. 当代外国文学, (3): 5-11.

I106.4

A

1008-665X(2022)6-0093-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化记忆语境中的美国‘9·11’小说研究”(21FWWB018);青岛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111065028)

王薇,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当代美国小说、族裔文学

杨兴隆,硕士生,研究方向:当代美国小说

(责任编辑:王冠珠)

猜你喜欢

第三人称怀特语料库
纯真的力量一一比利·怀特作品欣赏
重要的东西
平行语料库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重要的东西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谈谈英语教学中 第三人称单数及其后面动词的用法
德里克·怀特
用第三人称和自己说话能减压
记叙文写作之记事(三)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