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喉剑喷雾剂联合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临床观察

2023-01-15谷蒙蒙孙美娜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咽峡炎喷雾剂疱疹

于 红 谷蒙蒙 孙美娜

(1.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药剂科,辽宁 大连 116037;2.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小儿内科,辽宁 大连 116037)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病于1~7 岁年龄段婴幼儿,该病通过疱疹液或飞沫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具有传染性较强且传播速度快的特点[1]。通常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同一患儿可反复多次发病[2]。其临床表现为咽部疼痛并有充血;咽腭弓、软腭、扁桃体等处可见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疱疹并且有红晕;若疱疹破溃后,该病的病程可长达7~14 d[3];同时患儿伴有低、中度发热,部分患儿也会产生高热,可诱发高热惊厥;患儿因口腔疼痛可导致流涎、烦躁、拒食、哭闹不安等,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4]。目前临床针对疱疹性咽峡炎多采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治疗并辅助对症治疗,但因其不良反应多、有生殖毒性而不推荐使用[5],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取得良好的效果并在临床广泛应用[6,7],苗医制剂开喉剑喷雾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并能够显著缓解疱疹、流涎等症状[8]。本研究采用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并对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入院诊疗的110 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 例。观察组患儿的年龄1~7 岁,平均年龄(3.62± 1.45)岁;男童36 例,女童19 例;发病时间平均为(1.53± 0.42)d。对照组患儿的年龄1~6 岁,平均年龄(3.57± 1.53)岁;男童33 例,女童22 例;发病时间平均为(1.47± 0.37)d。比较2 组患儿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患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知情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已获得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患儿均符合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诊断标准[7];(2)患儿均伴有发热[体温超过(38.7± 0.22)℃],口腔黏膜均有充血,在口腔颊部、咽部可见疱疹并且部分疱疹形成溃疡等临床症状;(3)患儿均为首次确诊,年龄<12 岁,并且在入院前3 d 内未接受抗病毒以及抗感染等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对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过敏者;(2)开喉剑喷雾剂含有酒精,酒精过敏者禁用;(3)伴有先天性心脏病、肝肾功能严重异常患儿;(4)发病前伴有其他口腔疾病,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口腔炎等情况[9]。

1.3 治疗方法 2 组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炎琥宁抗病毒疗法、镇静、控制体温、电解质平衡改善等措施。合并细菌感染患儿适当给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生产厂家: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90035)2~4 μ g/(kg·次)与生理盐水3 mL雾化吸入方案进行治疗,1~2 次/d,连续使用3~5 d;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开喉剑喷雾剂(生产厂家:贵州三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25142,规格:每1 mL 相当于饮片0.7 g,含薄荷脑1 mg)喷患处,1~2 喷/ 次,每日3~5 次,连续治疗3~5 d。

1.4 观察指标(1)分析治疗期间,2 组治疗效果、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流涎停止时间)、进食恢复时间与不良反应,并整理做好记录。(2)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取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提取上清液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 L-10)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试剂盒均购于上海恒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患儿发热、咽痛、症状等评估治疗效果,(1)显效:治疗3 d 内体温恢复正常,疱疹及溃疡完全消失,口腔疼痛有明显缓解并可正常进食;(2)有效:治疗3~5 d 内患儿体温恢复,疱疹及溃疡减少或基本消失,口腔疼痛减轻并能够进食;(3)无效:治疗5 d 后患儿体温未恢复,疱疹及溃疡并未消失,其他相关指标未恢复正常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炎性因子水平)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以率(%)表示,采用х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2 组患儿治疗后I L-10、CRP与TNF-α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 L-10、CRP 与TNF-α 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

表1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pg/mL)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较,1)P<0.05。

2.2 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进食恢复时间 观察组临床症状(发热、疱疹、流涎)消退时间及进食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 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进食恢复时间比较 (,d)

表2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和进食恢复时间比较 (,d)

2.3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皮疹)观察组出现3 例,对照组出现4 例,2 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停药后2 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症状均自行好转。见表3。

表3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2.4 临床疗效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2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 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临床效果对比 [例(%)]

3 讨论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组引起,柯萨奇病毒B组与埃可病毒也可诱发该病[10],病毒通过口腔、呼吸道及消化道入侵局部黏膜,滞留于该处上皮细胞、咽部或肠壁淋巴组织并繁殖,引发各种病变及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流涎、厌食等等症状,且多呈流行性发病,对患儿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11]。

在中医学中将疱疹性咽峡炎归属于“风热喉痹”的范畴,中医学认为病因多为外感风热且脾胃积热上攻咽喉所致“喉痹”或“口疮”[1]。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健脾祛湿、清喉利咽等为主,例如中药注射剂喜炎平、热毒宁等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因其成分复杂且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12];再如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中成药,虽然对疱疹性咽峡炎均有较好的效果,但因其口感欠佳,患儿口服困难,服药依从性不理想。

开喉剑喷雾剂是一种传统苗医验方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八爪金龙、山豆根、薄荷脑、蝉蜕等,八爪金龙具有散瘀消肿与清咽利喉的功效;蝉蜕具有宣散风热、透疹利咽等功效,并且蝉蜕还具有退热、镇静、抗惊厥的作用;山豆根因其富含多种生物碱成分具有直接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用于咽喉及牙龈肿痛的治疗;薄荷脑则具有止痛消炎与散热消毒的功效[13,14]。因此,开喉剑喷雾剂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炎、消肿止痛的功效,并且能够促进患处溃疡的愈合。开喉剑喷雾剂通过口腔喷雾局部给药,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与安全性高、患儿易接受等优点。

目前尚无特效抗肠道病毒药物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广谱抗病毒药物干扰素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症状,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少,并且逐渐成为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流药物[7],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与调节免疫的功能并能够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其机制是使人体产生干扰素刺激因子产物限制RNA与DNA的生长进而影响病毒的复制与扩散,对病毒繁殖的多个阶段均产生抑制作用[15]。

通过对110 例疱疹性咽峡炎住院患儿的研究分析表明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总有效率94.55%(52/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4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流涎停止时间及进食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 L-10、CRP 与TNF-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可有效抑制患儿炎症反应,降低炎性因子I L-10 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对机体的损伤,提高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开喉剑喷雾剂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 1b 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方案更有优势,它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咽峡炎喷雾剂疱疹
HPLC 测定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中苦参碱含量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Meta分析
夏季警惕汗疱疹
喷雾剂
1分钟了解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耐药性抑郁症的鼻腔喷雾剂上市
喷雾剂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100例
凉膈散加减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