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案在中学英语泛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3-01-14向瑞方张金秀

英语学习 2023年1期
关键词:读后章节整本书

文 / 向瑞方 张金秀

问题的提出

作为国家阅读课程的必要补充,英语课外阅读,即本文聚焦的泛读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泛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粗加工”的阅读状态,以获取主要信息甚至“悦读”为主要目的,以“整进整出”为主要阅读方式,要求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快的阅读速度,不过分纠结细节信息和语言知识(Day, 2013)。笔者认为,这应该是真实的阅读状态。

泛读是英语分级阅读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经常采用的阅读方法,但高中英语泛读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就学生而言,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词汇匮乏、缺少阅读兴趣等原因,学生容易养成不良的阅读习惯,如译读、指读、回视读等,导致阅读速度慢、整体理解效果差。就教师而言,许多教师由于在泛读教学上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管理与指导(曹晓红,2017),无法坚持和落实泛读教学。因此,围绕泛读材料和学生需求设计并实施导学案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手段。

导学案

导学案(Guided Learning Plan)是指教师个人或集体按照教学内容,依据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等,将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和方法等有机融入学习过程中,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而设计的学习方案(郄利芹,2012;陆谊忠,2017;薛红春、张朝霞,2020)。导学案的合理使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课堂效率,也是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路径。

与教材中的语篇不同,本文提到的泛读教学涉及的语篇更长,情节更复杂,语言更丰富,主题文化和思想内涵更深刻多元。教师一般会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阅读困难,按章节规划、设计阅读导学案,包括作品背景知识、作者介绍、重点生词注释、重点语句解读(翻译或者英英解释)、回答问题、主题探究等板块内容。

除了借鉴教材阅读指导现有经验,针对泛读教学的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应注意以下原则:1.降低阅读困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2.渗透泛读策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3. 鼓励学生个性化理解和表达,保护自主阅读的信心;4.增加讨论交流和展示活动,促进阅读理解,完善阅读体验。

导学案例析

本文将通过三个进阶式导学案例说明泛读教学中如何设计和实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导学案任务。基础简洁版导学案作为学生入门级泛读手册,以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策略和阅读记录习惯为目的。整本书教师主导型导学案基于原版书的情节复杂性、连续性和语言真实性特点,由教师规划学生应关注的文学作品特点,如主题探究、重要情节和人物分析、精彩语句赏析等,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主阅读能力。整本书学生主导型导学案则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验证,学生在指定框架下迁移运用前两个阶段积累的阅读表达经验,自由、自主地抒发对文学作品的个性化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所在学校英语课程将整本书泛读纳入课时规划,保障全体高中生以“共读”的方式完成指定阅读书目和配套导学案,由此从管理上保证了泛读教学的有效落实。

1.基础简洁版导学案

(1)设计思路

在学生刚开始接触泛读时,教师宜选取篇幅不是很长的入门级分级读物(一般为简写本)。为了帮助学生迅速进入阅读状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获得扎实的阅读收获,导学案的设计应以导入阅读、聚焦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以及赏析语篇中比较突出的语言特征为主要目标。形式上以各种图形表格或简单明确的指示语为引导,减轻学生阅读和写作的负担;内容安排上从书本基本信息入手(如封面图片、作者简介、封底书本评语等),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通过情节梳理、人物分析等引导学生记录整本书的阅读体验。语言学习的部分可以呈现值得反复诵读的优美段落,以及引导学生分类整理文本中出现的语法现象、功能表达(如心理活动)等体现语言赏析的内容。如果学生语言水平较高,导学案中还可以补充读后感写作等任务。

(2)具体任务与实施

基础简洁版导学案具体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① 基本信息获取

本任务设置在读前阶段,导学案首页呈现书本的封面图片、作者简介以及封底的评语等。本任务旨在让学生快速获取书本基本信息,激发其阅读兴趣。

② 情节梳理

本任务贯穿读中和读后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山形图(见图1)呈现情节发展的关键信息。情节发展图适用于大多数故事类文学作品的情节梳理。教师应当允许学生对故事高潮的理解存在差异,这也是组织讨论的合适契机。

图1. 情节发展图

③ 人物关系及人物分析

本任务贯穿读中和读后阶段。学生自主绘制主要人物关系图,通过回读完成人物分析并从文本中找出支撑分析的论据。人物分析可以从人物的“表”(look)、“言”(speech)、“行”(behaviors)、“思”(thinking)来展开。本任务旨在应用人物分析有关的阅读策略,深化泛读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有目的地反复阅读中自觉形成关注细节的良好阅读习惯。

④ 语言积累

本任务贯穿读中和读后阶段,要求学生自主记录和积累好词好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确定好词好句的数量要求,例如一般章节书每章5 个词、3 句话。积累的语言以能体现主要情节和意义的词句为主,不一定都是生词难句。

⑤ 语言学习

本任务贯穿读中和读后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聚焦故事中比较突出的某类语言表达现象,如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动作描写等,也可以关注某种语法现象,如情态动词、it 的用法等。

⑥ 语言赏析

本任务贯穿读中和读后阶段,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记录自己选出的精彩片段的页码和位置,简要说明选择理由,并进行朗读或表演。本任务首次开展时可由教师进行示范分析与带读。作为泛读的附加活动,此类任务不宜过多,让学生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精妙地道即可。

⑦ 读后感或书评

本任务是读后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输出来内化和迁移阅读的收获和思考,巩固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增强语用。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独立完成写作,教师也可以邀请学生口头表达对整本书的印象。

基础简洁版导学案充分利用了书本提供的基本信息,给学生搭建了从情节梳理、人物分析到语言赏析的基本框架,适用于情节相对简单的分级阅读文学作品泛读指导,能为学生适应和养成有规律的阅读记录习惯提供帮助。此外,如教师有余力,还应组织学生围绕故事主题进一步讨论探究。

2.整本书教师主导型导学案

(1)设计思路

整本书教师主导型导学案主要针对按章节呈现的中长篇小说,如Flipped这类青少年流行文学作品,用来督促学生坚持完成阅读并及时记录阅读收获。整本书教师主导型导学案主要依据作品的章节内容进行设计,内容一般分为三个部分:① 读前预热,即作者介绍;② 读中学习,包括重点词汇学习、回答章节内与情节相关的问题、长难句翻译或英英阐释等;③ 读后反馈,如整本书读后问题及书评。值得注意的是,在具体实施时,为保证学生阅读的小说和导学案注释的页码对应,应建议学生统一购买指定版本的小说。

(2)具体任务与实施

整本书教师主导型导学案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① 读前预热

本部分呈现作者信息、小说的获奖情况、作者其他代表作品及其个人照片和生活状况。通过书本封面、封底和作者简介等,学生能快速、直观地了解小说作者和本书的基本情况,了解作者创作该作品的原因和目的,对阅读产生期待。

② 读中学习

本部分按小说章节进行设置,包括重点词汇、章节内情节类问题、长难句翻译或英英阐释(扫文末二维码查看导学案示例),引导学生积累词汇、思考关键情节以及深入理解关键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每天(或按教师规定时间)阅读一个章节。具体说来,学生在正式阅读前,先通读该章节导学案提示的重点词汇和关键问题;在正式阅读时,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汇意义(或查阅词典)、回答问题以及翻译或用英文阐释关键句。这些问题有相对统一的答案,教师可根据学生笔答的情况了解学生对小说的理解程度,并进行课堂指导。

③ 读后反馈

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围绕教师设计的若干读后问题进行读后探讨。学生可以分组抽签选择探究的问题,并经过小组回读、讨论后派代表在班内汇报或者写出问题的答案。此类探究性问题也是学生学习提问的范例。

例如,针对Flipped的回顾性问题如下:

● Why do Bryce and Juli’s feelings for each other flip? Has your opinion about someone ever flipped?

● Would you prefer to live in Bryce’s family or Juli’s family? Why?

● If the story continues, what do you think would happen to Bryce and Juli?

之后,学生结合阅读体验和导学案积累的语言知识和情节信息,在教师提供的写作框架(见图2)指导下完成读书报告。

图2. 读书报告的写作框架

上述案例中提到的Flipped是本校学生阅读的第一本长篇原版小说,因此备课组教师设计导学案时给学生提供了较高标准的引导和示范。这类导学案也对学生阅读的仔细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使用过程中也反馈了一些问题,如写作任务略重,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深度达不到教师的期待等。结合学生的反馈,教师在后期的导学案设计和使用时进行了如下改进:适当减少导学案的读写任务,把每日或每章节的读写整合为阶段性读写,以保证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被频繁的写作任务破坏;减少教师布置的翻译或问答等控制性强的内容,增加学生自主阅读反馈的空间,如引导学生针对阅读部分展开自主提问或评论;词汇积累依据个人基础进行;增加生生交流的机会,如分享导学案、课堂汇报等。

3.整本书学生主导型导学案

(1)设计思路

在学生基本掌握泛读策略并具备原版书阅读的能力之后,整本书导学案的设计重点转向体现学生作为真实读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引导其自主记录阅读收获、开展主动探究。除了作者介绍,其他任务均为框架性的要求,包括人物分析、章节情节理解、语言积累、自主提问、评价反思等。教师不再干预学生的阅读过程,由学生在提示框架内自主完成导学案。教师在批改此类导学案时需持开放态度,鼓励学生写出真实的阅读反思,检验学生是否认真阅读即可。

(2)具体任务与实施

整本书学生主导型导学案具体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① 基本信息获取

这部分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和作品的基本情况;也可以请学生自主检索作者信息,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② 人物分析

学生按自己的方式记录主要人物的基本信息并绘制关系图。学生需通过回读完成人物形象分析和关系分析,并给出文本中的依据。

③ 情节理解

教师组织学生梳理重要的情节发展脉络,以“文学圈”的几个角色如summarizer、connector、cultural collector 等自由组合来表达。值得说明的是,在整本书阅读中,这个环节和“人物分析”经常会同时进行。学生可以使用emotion line 绘制某个人物在故事中的成长路径,同时记录影响其变化的重要情节。

④ 语言积累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词汇、句型和语法现象。学生自主选择需要积累的词汇和感悟深刻的语句,并简要解读原因。该环节有助于引导学生探究主题意义。

⑤ 问题与反思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记录所思所想和疑问。教师酌情选择共性问题在课堂组织实时讨论和指导,也可以等到学生完成全部阅读后集中解答。

⑥ 问题回顾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阅读的真实问题,调动学生思考和回读的兴趣,加深对小说的理解。教师在组织课堂活动时,学生自主分享想要交流的问题,联系书本内容,充分探讨。

⑦ 读后写作

教师引导学生将整本书阅读与交流后的收获、思考和感悟记录下来,通过多种读写任务(如续写、书评、创写等)内化语言、练习语用。师生共建读后写作的评价方案,并组织作品分享。

整本书学生主导型导学案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在语言学习、情节概括、评价分析等基础上,主动表达对人物的理解,讲述文本中的文化信息。这一类导学案体现出了个性化的特点,和学生的关注点紧密相关。

结语

泛读可以帮助学生爱上阅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能力、习惯,从而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导学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起到了引导和督促落实的作用。以上三个导学案的设计方案体现了四个特征:第一,学生的阅读顺序与其阅读水平发展相适应,导学案设计因而也因为阅读内容和难度的不同有差异;第二,导学案的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不同阶段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泛读策略的培养,也体现了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表达并逐步撤除“脚手架”的做法;第三,导学案的项目安排可以依据学情和课时条件有取舍和侧重;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导学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自主表达机会。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选择哪种泛读导学方案,教师的管理和指导都是保障学生阅读的首要条件。虽然学生泛读主要在课外进行,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依然坚持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持续默读,并留出专门课时进行课堂导读指导,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等,定期监督学生完成好规定阅读范围内的导学案内容。此外,为了便于教学管理和课堂实施,建议安排班级学生在同一时期阅读同一本书。

猜你喜欢

读后章节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虔诚描绘精神的富足——《张富清传》读后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
知无不言,言有不尽——《“夜无故入人家”——不应忽略的那一面》读后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